王淦生
【讀寫主題】
文化自信
【時評精讀】
讓語言的長河生生不息
(點明主旨,言簡意賅;運用比喻,形象生動)
智春麗
語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礎要素和鮮明標志,是促進歷史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不久前,位于河南省安陽市的中國文字博物館推出“語貫古今,字載中華——教育部、國家語委重大語言文化工程建設成果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語言文字工作,一批重大語言文化工程取得標志性成果。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建成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語言資源庫,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fā)展工程、中華經(jīng)典誦讀工程、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工程等出版一批重要著作,中華精品字庫、中國語言文字數(shù)字博物館等數(shù)字化建設迅速推進……這些寶貴成果,為傳承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語言文化筑牢根基。(列舉事例,闡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語言文字工作取得的成果及其意義。導入論題,總領全文)
語言里有源遠流長的文化。探源中華文明、闡釋“何以中國”,從歷史深處延續(xù)而來的語言是珍貴符碼。正如有學者說,“凡解釋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殷墟甲骨文距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3000多年。3000多年來,漢字結構沒有變,這種傳承中蘊藏著中華文明的基因,讓人們得以從漢字原初構型中破解文明起源的奧秘。西周早期青銅器何尊銘文“宅茲中國”,留下“中國”最早的文字記載。沉淀在中華典籍里的人文思想,蘊含著跨越時空的魅力,成為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集體記憶;得益于重大語言文化工程建設,中國話、方塊字的文化名片更為亮麗,我們引以為傲的文化資源更為豐厚。(引證和例證相結合,論證分論點一:語言里有源遠流長的文化。論據(jù)典型,論證深刻,分析闡述富有思辨性)
語言里有生生不息的鄉(xiāng)愁?!吧傩‰x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這詩句曾扣動無數(shù)游子的心弦。方言是地方文化的坐標,沉淀生活記憶,凝結深厚情感。作為一項國家工程,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一期已完成全國所有省份1700多個調查點的調查保護,覆蓋國內120余種語言和方言。只要登錄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采錄展示平臺,就可以隨時隨地聆聽“來自家鄉(xiāng)的聲音”。一個個詞條,內容涉及房屋建筑、日常用具、服飾飲食、農(nóng)工百藝、婚育喪葬、節(jié)日活動、說唱表演等,如同一枚枚生動的文化切片,為地方特色文化留下珍貴的記錄。被小心翼翼保存下來的語言文化,留住了文化鄉(xiāng)愁。(引證、例證、喻證相結合,論證分論點二:語言里有生生不息的鄉(xiāng)愁。運用經(jīng)典的古詩、精準的統(tǒng)計數(shù)字以及生動精妙的比喻,充分證明了語言中留存的地方特色文化的意義)
語言里有蓬勃生長的文化自信。我們保存和研究語言文化現(xiàn)象,是為了更好地傳承和應用。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加速演進、自然語言處理成為熱門應用領域的背景下,語言文化工程的成果開發(fā)有著更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比如,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fā)展工程以數(shù)字技術賦能古文字傳播應用,讓冷門絕學走近大眾;精選歷代書法名家的代表作品開發(fā)成“中華精品字庫”,實現(xiàn)書法藝術和信息技術、漢字應用的高度融合;中國語言文字數(shù)字博物館開發(fā)甲骨文互動展區(qū),讓觀眾能夠深入了解甲骨文的文化內涵、藝術價值以及在現(xiàn)代社會的創(chuàng)新應用。創(chuàng)新是語言的活力所在。當記錄在甲骨、金石、簡牘、絹帛、紙頁上的古文字化身數(shù)字比特,插上大數(shù)據(jù)的翅膀,我們的語言文化必將在數(shù)字時代煥發(fā)更為獨特的魅力。(舉例論證分論點三:語言里有蓬勃生長的文化自信。通過列舉典型事例,闡述了傳承與創(chuàng)新語言文字的意義——讓藝術與實用相結合,讓古老的語言現(xiàn)象重現(xiàn)活力,讓我們的語言文化彰顯魅力)
語言是我們共有的精神家園,流淌著文化基因,凝結著情感認同,記錄著時代風貌。身處全球化時代,彰顯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塑造中國形象,記錄著厚重歷史和多樣文化的語言是最大的資源寶庫。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沿著文明的脈絡,從古文字里探究文明源頭的奧秘,從各地方言里感知文化的多樣,從數(shù)字化創(chuàng)新中觸摸時代的脈動,讓中國語言文化的長河生生不息。(總結全文,重申語言文字在民族文化、情感認同、記載歷史等方面的重大意義,表達了傳承歷史文化、感知多樣文化、堅持文化創(chuàng)新、讓祖國語言文化生生不息的決心和愿望)
(這篇時評從“語貫古今,字載中華——教育部、國家語委重大語言文化工程建設成果展”導出話題,探討、分析了語言文字的作用和意義,表達了做好語言文字傳承和創(chuàng)新工作、讓中國語言文化生生不息的強烈愿望。文章論據(jù)典型而充分,有效論證了論點)
(摘自2023年09月14日《人民日報》)
【高考鏈接】
“文化自信”,是近年來高考作文的熱點話題,2023年全國乙卷、2023年新課標Ⅰ卷,2022年全國甲卷、2022年新高考Ⅰ卷,2021年全國甲卷、2021年全國乙卷、2021年新高考Ⅱ卷,其作文主題皆與中國文化、傳統(tǒng)文化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尤其是2021年新高考Ⅱ卷作文題,更是將漢字書法中的運筆功夫與做人、為人相類比,揭示了中國語言文字在立德樹人方面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展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無限魅力。從作文備考的角度來看,語言文字亦是素材富礦。
【金句仿用】
金句一:探源中華文明、闡釋“何以中國”,從歷史深處延續(xù)而來的語言是珍貴符碼。
【解析】這句話以精妙的比喻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語言對探源中華文明和闡釋中國源起的重要意義。如果分析中國走向富強的原因,我們也可以這樣寫:“探究中國何以擺脫貧困、逐步走向強盛,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乃是我們的珍貴符碼?!?/p>
金句二:語言是我們共有的精神家園,流淌著文化基因,凝結著情感認同,記錄著時代風貌。
【解析】這句話用比喻、排比的手法,揭示了語言之于人類的意義,讀來既言簡意賅,又有韻律感。我們在闡述某一事物的意義和作用時,亦可采用這樣的句式:“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她傳播著知識和技能,承載著人類的文明,重塑著人類的靈魂?!?/p>
【一句話素材】
1.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建成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語言資源庫,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fā)展工程、中華經(jīng)典誦讀工程、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工程等出版一大批重要著作,中華精品字庫、中國語言文字數(shù)字博物館等數(shù)字化建設迅速推進。
2.作為一項國家工程,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一期已完成全國所有省份1700多個調查點的調查保護,覆蓋國內120余種語言和方言。只要登錄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采錄展示平臺,就可以隨時隨地聆聽“來自家鄉(xiāng)的聲音”。
3.凡解釋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陳寅?。?/p>
【觀點加料】
觀點一:珍愛祖國的語言文字,保護民族語言文化。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的重要特征,我們要珍愛祖國的語言文字,為傳承、凈化、優(yōu)化祖國的語言文字貢獻自己的力量。
觀點二:語言承載著文化,文化促進語言發(fā)展。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擔負著承載文化的使命,語言、文化相互依存。語言需要努力傳承,也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
觀點三:維護網(wǎng)絡語言環(huán)境,抵制網(wǎng)絡語言亂象。今天,網(wǎng)絡已成為人們重要的交流平臺,但網(wǎng)絡語言不規(guī)范現(xiàn)象普遍存在,我們必須抵制影響語言文字健康發(fā)展的亂象。
【評論佳段】
辯讓思維能力佳段
身處打破時空界限的網(wǎng)絡空間,人們需要更加高效便捷、更具個性化的表達方式。網(wǎng)絡語言文字的百花齊放,不僅能夠擴充漢語的詞匯量、豐富表達的情感等,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愉悅網(wǎng)民的身心、活躍網(wǎng)絡的氣氛。
不過,網(wǎng)絡語言文字的變遷也是一把雙刃劍,諧音字、變體字、玩梗等表達方式如果過度使用,必將影響漢語的正確使用,妨礙正常的交流與溝通,尤其是對少年兒童的語言文字學習,會造成不可小覷的負面影響。類似的例子可謂比比皆是,比如用“米”指代“錢”、“墻裂”諧音“強烈”等,極易造成語義混淆,而一些以字母符號指代漢語的表達方式,更是令人不知所云。諸如此類的網(wǎng)絡表達形式,常常披著時髦的外衣被競相模仿,不僅人為制造語言文字的壁壘,與社交媒體便利大眾傳播的目標背道而馳,還很可能傳播畸形的價值觀,形成頗具危害性的“網(wǎng)絡黑話”亂象。
(摘自《民主與法制》2023年第5期,作者于平)
語言表現(xiàn)力佳段
有句著名的諺語:“語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p>
人類漫漫數(shù)千年積淀的文明,其精神層面的內容,莫不靠語言文字來承載;地球上數(shù)以千計的大大小小的民族,其溝通和凝聚,莫不靠語言文字來承擔;世界上各種文化的傳遞和交融,語言文字更是最重要的“親善大使”……沒有語言文字,世界會是一盤散沙;有了語言文字,我們才被緊緊地黏附在一起。
很多思想都通過語言文字的形式來呈現(xiàn),而后影響他人、影響民族,乃至影響世界、影響歷史。你不妨想想,你腦海里擁有的一切,有多少不是來自語言文字的灌輸?
是的,這就是語言文字的黏附力,它不僅黏附物質,也黏附精神、黏附人。
(江蘇省鹽城景山中學 王彥博)
分析深刻性佳段
語言是人類區(qū)別于其他動物的本質特性,亦是我們了解一個人的有效路徑。在我們?yōu)檎J識、了解一個人而犯難的時候,這個人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就可能讓我們透徹地了解他。
“把一切照顧得好好的,到那邊來向我交賬!”葛朗臺對女兒毫無溫情的臨終交代,突出了他是一個十足的守財奴?!案`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一句蒼白的辯解,透露出讀書人“底子”已經(jīng)爛透卻偏要顧及“面子”的悲哀?!拔覀兿惹啊饶汩煹亩嗬?!你算是什么東西!”阿Q的這句“經(jīng)典名言”則活畫出他借虛無縹緲的“歷史”遮掩現(xiàn)實困窘的“精神勝利法”……
“濃綠萬枝一點紅,動人春色不須多。”一點紅,襯出一個春天,這是色彩的力量;一句話,寫活一個人物,這是語言的魅力。
(江蘇省鹽城景山中學 沈歆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