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莞市道滘鎮(zhèn)四聯(lián)小學 巫美玲 劉妙妍
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是典型的革命文化題材單元,人文主題是“革命歲月”,語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樣點面結合寫場面的”。 本單元一共有五篇課文,分別是《七律·長征》《狼牙山五壯士》《開國大典》《燈光》《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 革命文化教育和語文要素學習是革命文化單元教學的一體兩面, 因此在設計時我們應該關注單元整體, 搭建學習支架, 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 促進多元融合, 在落實語文要素的過程中滲透革命文化教育, 促使語文思維與文化審美達成一致, 最終實現(xiàn)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字詞的積累是語言訓練點之一, 本單元要求學生會寫32 個生字,會寫40 個詞語,其中像“日寇、手榴彈” 等頗具歷史色彩的詞語不在少數(shù),因此可以借助歷史事件這條線索,按照“抗日戰(zhàn)爭、新中國成立、抗美援朝”的時間順序,將本單元的詞匯整合到一個新的語境中,再讓學生根據(jù)語境填寫詞語。 這樣一來既集中考查了學生對重點字詞的識記, 又能夠幫助學生梳理課文中的幾個場面,一舉兩得。
本單元語言資源豐富, 四字詞語較多。 例如,《狼牙山五壯士》一課中,像“英勇奮戰(zhàn)、昂首挺胸、熱血沸騰” 等描寫英雄人物的詞語比比皆是,若是積累起來,對寫作大有裨益。 我們可以靈活安排多種題型,比如補充詞語、根據(jù)語境填空,引導學生由“回顧”到“運用”,讓學生在語境中解詞析句, 促進其思維的發(fā)展。
本單元的五篇課文帶領學生重溫了革命歲月。 老師在教學本單元課文時,都會補充大量的背景資料,但筆者發(fā)現(xiàn), 不少學生在學完本單元后, 對不同革命階段及英雄事跡的認識是散亂的、割裂的。 為此,筆者在作業(yè)中設計了 “重溫歷史”環(huán)節(jié), 整合過的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梳理 “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三個不同的時間節(jié)點, 理清課文的寫作背景和人物事跡,讓學生的記憶點形成認知結構,達到高效記憶的效果。
魏巍曾在小說《地球的紅飄帶》中提到 “長征是地球的紅飄帶”,毛主席更是贊頌“長征是宣言書,是宣傳隊,是播種機”。 筆者創(chuàng)設“我是長征宣傳員”的任務,以“長征——不朽的豐碑”為主題,請學生設計一條宣傳標語, 意圖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去感受長征的偉大, 讓紅色基因潤物無聲般地植根于學生心田,豐富學生在寫作業(yè)時的體驗感。
例如,《七律·長征》 用56 個字生動概述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艱難歷程, 贊揚了中國工農紅軍不畏艱難、 英勇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精神。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鞏固對長征知識的了解, 筆者設計了這道題。題目中的圖片均經(jīng)過挑選、比對,模糊的想象具象化,清晰的圖片讓毛主席筆下的萬水千山浮現(xiàn)在眼前。學生通過仿照例子概括,看圖片即可輕松填寫出答案。 有了圖片的提示, 學生就能輕易聯(lián)系詩句完成練習。
社會每天在發(fā)展,作業(yè)設計也應該與時俱進。 教師不妨多關注時事新聞, 從中挖掘鮮活的作業(yè)素材。 筆者在閱讀《人民日報》時,發(fā)現(xiàn)一篇《從瀚海飛向星?!裰凼柡教靻T出征側記》 文章,作者采用了點面結合的方法來寫三位航天員出征時的場面,語言凝練優(yōu)美,加上“載人航天精神”是革命文化精神在新時代的發(fā)展延伸,所以這篇文章非常適合拿來做本單元的閱讀訓練。 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文本特點, 筆者設計了多選題,讓學生選擇描寫“點”與“面”的句子,難度適中。
電影《長津湖》上映以來引起熱烈反響, 這部電影將鏡頭對準了硝煙彌漫的朝鮮戰(zhàn)場, 講述了中國志愿軍在長津湖戰(zhàn)役中的感人故事。筆者先是布置全班觀看影片 《長津湖》, 然后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學習水平, 設計了兩種實踐性作業(yè)供學生選擇完成。
A 類作業(yè):影片《長津湖》令人震撼,如果有機會走進抗美援朝烈士陵園,你想對長眠于地下的英雄說些什么呢? 請將它寫在明信片上。
B 類作業(yè):影片《長津湖》有多處令人震撼的場面,請你運用“點面結合”的方法,寫下你認為電影中最讓人震撼的一幕。
英國哲學家斯賓塞認為通過游戲來進行學習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潛能,把綜藝節(jié)目《聲臨其境》搬到語文實踐中,也是一種大膽的嘗試。例如,筆者請學生自行編寫《狼牙山五壯士》 中五位英雄的臺詞,揣摩英雄當時的情緒,然后給電影中的精彩片段配音, 敘述五壯士英勇殺敵的感人事跡。 在學生動情的演說中, 英雄的故事不再是書本上無聲的文字, 而是化作鏗鏘有力的聲音和驚天動地的場面回蕩在心間,此時有聲勝無聲。
作業(yè)的使命不僅是知識訓練,它也可以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 筆者設計了一個“歷史大劇場”的作業(yè),讓學生小組合作,創(chuàng)作一出課本劇。 組內的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學業(yè)水平自主選擇準備工作:文筆較好的學生可以撰寫劇本,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喜歡繪畫的學生可以融合美術知識,繪制宣傳海報;其他學生則可以寫戲劇宣傳口號、找背景音樂等。 最后進行小組展示合作的成果——一臺完整的課本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