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杰
“韭”這個字形很有意思,長長短短,橫豎都是發(fā)的韭葉子,難怪《說文》里這樣解釋:“在一之上。一,地也?!比绻怪?,壓上一個蓋子,就該是不發(fā)芽的韭黃。
韭菜以春天最好,夏天就蒼茫了。人到中年才恍然,出名要早。古人的“春初早韭,秋末晚菘”講的都是及時,說的“時間和速度”,在講物理?!墩捅静荨防镎f治消渴引飲無度時,可以吃韭,“韭苗日吃三五兩,或炒或作羹,無入鹽,但吃得十斤即佳。過清明勿食”。這哪里是治病,說的是過生活。
先人命名一種植物總懷有一種愿望,“韭”乃“久”諧音,《說文》說:“一種而久者,故謂之韭。”《詩經(jīng)》里最早出現(xiàn)“萬壽無疆”這個字眼,就是與“祭韭”有關(guān)。只要有韭根埋下,不必年年播種,它是一種內(nèi)含毅力的植物。母親從老家挖來些許韭根,就種在盆里、地上,有時等到做飯下鍋時,才忽然想起來剪。
我們鄉(xiāng)下剪韭的一個方法實在高妙,不用鐮刀、菜刀,認為那樣剪出的韭菜會帶有“鐵腥氣”,用碎碗瓷片來割,這樣割的韭菜原色。
那么多人與韭有緣,蘇軾的“青蒿黃韭試春盤”,他調(diào)制了幾種顏色,上菜!陸游的“雨足韭頭白”,是一種詭奇意象,白頭的韭啊。鄭板橋的“春韭滿園隨意剪”,他向往閑適。韭菜能在文學(xué)史上發(fā)芽,都與吃有關(guān)。其中要數(shù)杜甫的那一把韭菜最鮮。
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是杜詩精品?!叭松幌嘁?,動如參與商”“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我每每讀時,嘆世間蒼茫。那種時空交錯的感覺,杜甫有,我也有。韭菜肯定也有。
雨夜留客剪韭,是古時詩人的一種習(xí)慣,樸素不失雅致。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詩人找個理由要四個小菜、一扎啤酒喝到天亮。
所謂“剪春韭”,不是室外活動,而是回歸室內(nèi)的一種烹韭方式,如果你以為是手持一盞馬燈或電筒,半夜到菜地下刀剪韭,那就錯了。
我告訴你古人“剪春韭”的方法,步驟如下:就是一手拿一束韭菜末端,將另一端放在清鹽水里煮,然后剪掉末端,最后投入涼水里。這樣烹出來的韭菜味道清脆可口。
就這么簡單。并不是唐詩別解,也不是誤讀,我家來人時從來就是這一古風(fēng)。
(摘自百花文藝出版社《泥花散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