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尚榮
一、對大π鍵認識
在平面結構的多原子分子內(nèi),相鄰的多個原子中相互平行且未參與雜化的p軌道肩并肩地相互重疊形成的多電子π型化學鍵,稱為大π鍵,記作πn
m,讀作“m中心n電子大π鍵”,其中m表示平行的p軌道數(shù),即參與形成大π鍵的原子數(shù);n表示平行p軌道中的電子總數(shù),即參與形成大π鍵的電子數(shù)。
二、大π鍵的形成條件及判斷方法
(一)分子的空間結構的確定
由大π鍵的概念可知,只有平面型分子才能形成大π鍵,這是形成大π鍵的前提條件。
對有機分子,一般通過給定分子的結構式來確定,有單雙鍵交替結構的分子必有平面型結構存在。例如,1,3-丁二烯的結構中,由于存在單雙鍵交替結構,其分子結構為平面型。
對于ABm型無機分子或離子,用VSEPR理論確定其構型。例如,在BCl3分子中,B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3+3×1)/2=3,分子構型為平面正三角形。又如,在CH4中,C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4+4×1)/2=4,C原子上沒有孤電子對,分子構型為正四面體,5個原子不共平面,無法形成大π鍵。
(二)確定大π鍵的原子數(shù)
除分子構型為平面型外,相鄰原子中必須有相互平行且未參與雜化的p軌道才能形成大π鍵,這就要求參與形成大π鍵的原子必須采取sp2雜化或sp雜化,這是形成大π鍵的第二個條件。如何確定形成大π鍵的原子數(shù)呢?
對于有機分子,由化學鍵特征來確定。烷烴中只含有單鍵,中心原子為sp3雜化,無相互平行且未參與雜化的p軌道,無法形成大π鍵;若分子中存在單雙鍵交替結構,形成碳碳雙鍵的碳原子為sp2雜化,原子中有相互平行且未參與雜化的p軌道,能形成大π鍵。例如,在1,3-丁二烯中,構成單雙鍵交替結構的4個碳原子都采取sp2雜化,4個碳原子提供4個相互平行且未參與雜化的p軌道可參與形成大π鍵。
對于ABm型無機分子或離子,用雜化軌道理論來確定。例如,在BF3分子中,B原子采取sp2雜化,假設參與雜化的軌道是2s、2px、2py,則未參與雜化的2pz軌道與3個F原子的2pz軌道相互平行,4個原子提供4個相互平行且未參與雜化的p軌道,參與形成大π鍵。又如:在H2S中,S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6+2×1)/2=4,O原子上有2個孤電子對,分子構型為V形,3個相鄰原子雖然共平面,但S原子采取sp3雜化,分子中無相互平行且未參與雜化的p軌道,無法形成大π鍵。
(三)確定大π鍵的電子數(shù)
由雜化軌道理論可知,若相互平行且未雜化的p軌道都已容納2個電子時不會重疊成鍵,所以形成大π鍵的每個p軌道有的容納2個電子,有的容納1個電子,有的是無電子的空軌道,由此可知形成大π鍵的第三個條件是p軌道上的電子總數(shù)小于p軌道數(shù)的2倍。
如何確定大π鍵的電子數(shù)呢?
對于有機分子,由化學鍵特征確定。碳原子有4個單電子,若形成3個σ鍵,則剩余1個電子參與形成大π鍵;若形成2個σ鍵,則剩余2個電子可能分別參與形成2個相互垂直的大π鍵。例如,在1,3-丁二烯中,每個碳原子均已形成3個σ鍵,剩余1個電子參與形成大π鍵,4個平行的p軌道重疊形成了大π鍵,記作π44。
對于ABm型無機分子或離子,形成大π鍵的電子由中心原子和配位原子相互平行且未雜化的p軌道共同提供。中心原子提供的電子數(shù)=中心原子的價電子數(shù)-參與雜化的電子數(shù)。配位原子提供的電子數(shù)可分為2種情況:若配位原子的單電子全部參與形成σ鍵,則每個配位原子提供2個電子;若配位原子的單電子部分參與形成σ鍵,為了達到穩(wěn)定結構,單電子優(yōu)先參與形成大π鍵,則每個配位原子提供1個電子。例如BF3分子中,B原子3個價電子全部參與形成σ鍵,形成大π鍵時只提供空軌道,每個配位F原子僅有的1個單電子參與形成σ鍵,形成大π鍵時每個F原子分別提供2個電子,共有6個電子,滿足第三個條件。最終,4個相互平行的p軌道重疊形成了大π鍵,記作π64。
[例1]我國科學家成功合成了世界首個五氮陰離子(N-5)鹽:N-5中的大π鍵應表示為______________。
第一步:由題給球棍模型可知N應為平面型結構[N—N][N][N][N],滿足第一個條件。
第二步:由N-5的平面型結構可知N原子的雜化類型為sp2,即N-5中有5個相互平行且未參與雜化的p軌道,滿足第二個條件。
第三步:每個N原子均有3個單電子,拿出2個單電子分別參與形成σ鍵,還剩余1個單電子參與形成大π鍵,再加上1個負電荷,共6個電子,滿足第三個條件。
即5個相互平行的p軌道重疊形成了π鍵,記作π65。
[例2]氣態(tài)三氧化硫以單分子形式存在,其分子的空間結構為________,其中共價鍵的類型有________種。
第一步,用VSEPR理論確定SO3空間結構。SO3空間結構為平面正三角形,滿足第一個條件。
第二步,用雜化軌道理論確定大π鍵的原子數(shù)。S原子采取sp2雜化,假設參與雜化的軌道是3s、3px、3py,則未參與雜化的3pz軌道與3個O原子的2pz軌道相互平行,4個原子提供4個相互平行且未參與雜化的p軌道,滿足第二個條件。
第三步,確定大π鍵的電子數(shù)。S原子提供3個電子參與形成σ鍵,提供給大π鍵的電子數(shù)為6-3=3,每個配位O原子2p軌道上有2個單電子,其中1個單電子與S原子形成σ鍵,剩余1個單電子參與形成大π鍵,共6個電子,滿足第三個條件。即4個相互平行且未雜化的p軌道重疊形成了四中心六電子大π鍵,記作π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