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有恒
一
人類在相當漫長的歲月里,都處于農(nóng)業(yè)社會狀態(tài)。農(nóng)作物的種植離不開水,因此大凡有人居住的村落,總要有水田。我小的時候居住在文昌市的一個叫羅滾的村子里。村子距田野不遠,從村里踩著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下去,穿過一個渡槽的底部,繼續(xù)走半支煙的時間,就會看到一個也是用石條砌成的水井,就到了田野邊。
田野不大,至今我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畝,或許有兩三百畝吧。它像一個彎彎的月牙嵌在大地上,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過去,都會看到對邊山坡上蔥蘢的樹木。但是在我小小的眼界里,它是那樣遼闊,帶給我的生活世界是那么豐富多彩。
田野的四周,被濃密的綠色山坡包圍著。都是高大的椰子、荔枝、海南海棠、苦楝樹……田野和山坡的結(jié)合部,則長滿灌木和草本植物。有美麗的五色花、山稔、美人蕉,還有很多長著黃白色花朵的鬼針草。
海南島屬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一年四季溫暖濕潤,水稻可以種植兩造,在每年的2至4月,或者6至8月,都可以種植。農(nóng)忙季節(jié),站在田埂上,總會看到父老鄉(xiāng)親站在陽光里,在閃著水光的水田里耕田播種。宋代詩人楊萬里寫過一首《插秧歌》,詩中真實生動地表現(xiàn)出鄉(xiāng)村農(nóng)忙時節(jié)的景象:
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
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
秧苗成長的時節(jié),廣闊的田野里一片綠油油的,一行行整齊的禾苗迎風(fēng)招展,動感十足,煞是好看。到了稻谷成熟的時候,廣闊的田野又是另外一番景色,一束束成熟飽滿的谷穗垂吊在禾枝上,搖曳生姿。遠遠望去,田野里全是一片金黃色,讓勤勞的鄉(xiāng)親們笑不攏嘴。
我上小學(xué)的時候,學(xué)校里總會在收刈稻谷的時候放幾天農(nóng)忙假?;氐郊依锏膶W(xué)生,個子較大的,可以幫大人打稻谷,搖鼓風(fēng)車吹秕谷。個子比較小的,比如我,不能干體力活,只能在曬谷子的時候,幫大人看管雞鴨鵝之類,避免它們糟蹋糧食。這活看著挺簡單,其實也挺累的。村里的雞鴨鵝都是放養(yǎng)的,能跑會跳,還不怕人,遇到谷子就興奮異常,你從曬谷場這邊趕,它們又到那邊啄,常常弄得我氣喘吁吁,滿頭大汗。
有時候,學(xué)校還組織學(xué)生到村里學(xué)習(xí)插秧。按當時的標準,插秧的行距是30公分,株距是20公分。當時我們還小,掌握不好距離,于是老師便安排2名學(xué)生站在水田兩邊的田埂上,分別拉著繩子的兩頭,手里拿著恰好是30公分的竹子,用來量出行距。行距量好了,便將繩子固定住。這情景就像我們?yōu)榱司毩?xí)寫好一行行整齊的字,要先在潔白的紙張上劃好線一樣。老師則讓其他學(xué)生面對著繩子并排站立,彎下腰身,張開手掌,用我們的拇指與中指的長度量出株距的位置后(一拃大概也就十二三公分),才能將秧苗插入田泥里。就這樣,我們一行行插下去,半天工夫,竟也插滿了好幾畝水田。
每當夕陽西下,鄉(xiāng)親們收工回家了。這時候在灰暗的田野里,大大小小的青蛙和昆蟲便呱吱呱吱地歡叫起來。叫聲此起彼伏,有的低沉,有的尖銳,不絕于耳。整個村莊,就在這動物世界的大合唱中進入每一個黑夜,迎來滿天星光,也迎來每一個黎明。
我的祖祖輩輩,在這方土地上辛勤地勞動,他們的汗水、他們的希望,都與這方水土融在一起。他們利用這大自然的屬性,讓農(nóng)作物自由生長;而大自然也給予我的祖先無盡的恩惠,為我的鄉(xiāng)親賡續(xù)血脈注入了充分的能量。
二
我童年時代的許多回憶與快樂,都與這片田野有關(guān)。
田野里溝渠縱橫,泉水在溝渠中無聲奔流,遇到較低的地勢,便加快流速,發(fā)出悅耳的嘩嘩聲。田野邊有泉眼的地方總會被水流沖出一個個水坑,逐漸開始形成了大大小小形狀不一的池塘。池塘里有特別多的魚和蝦,小時候跟著大人到田野去,看大人們干農(nóng)活時,最愛用畚箕撈水溝里的魚蝦玩,還不時選一些美麗的小魚,帶回家放進玻璃瓶中養(yǎng)著??粗@些可愛的小魚在玻璃瓶里扭著靈動的身姿悠游著,心里美滋滋的。
那些小小的溝渠中,總會藏著許許多多的小魚蝦。只要你在水溝邊選一個水草多的地方,將畚箕斜插入水中一撈,提出水面的畚箕里便滿是活蹦亂跳的各種小魚蝦和小螃蟹。其中有一種特別漂亮的叉尾斗魚,文昌話叫“雙萬”,身上長著一條條紅藍相間的小花紋。這種魚特別好養(yǎng),隨便放在一個玻璃瓶子里,只要有水就能養(yǎng)活。別看這種魚個子不大,卻特別好斗,一個瓶子里不能養(yǎng)太多,多了它們就會互噬,出現(xiàn)死傷。至于其他的土鯽之類小魚,不論抓來多少,是怎么也養(yǎng)不活的,不出第二天,準會死得一個不剩。因為不能養(yǎng),每當撈到這類小魚,我總是在田里將它們放生了。
田埂上最大的趣味,便是雨后抓螃蟹了。稻谷收割時節(jié),螃蟹特別肥美。特別是在暴雨過后,螃蟹就會大量出現(xiàn)在田埂上。生長在田野里的螃蟹,平時都藏在田埂的洞穴里,也許是田里暴漲的雨水淹了它們的洞穴吧,許多螃蟹這時候都出現(xiàn)在田埂上。你只要靠近它,它就會一邊逃跑一邊對你揮舞著一對大螯,仿佛是在警告你:再靠近我就對你不客氣了!要想抓到螃蟹,手腳要快,要趕在它逃入洞穴前抓住它。抓螃蟹也是要技巧的,不然它的螯就會咬住你的手指不放。抓螃蟹時,要張開手掌,對準螃蟹罩下去,連同它的那對螯,緊緊地將它包裹在掌心里。這時候螃蟹的螯便被掌心緊緊包住,動彈不得,就只好束手就擒了。如果手腳稍慢,螃蟹便跑入洞穴躲起來。不過也不要緊,只要耐心地蹲在它的洞穴邊稍等一會,那螃蟹聽著沒了動靜,就會悄悄爬出距洞口兩三公分的地方。這個時間它還是很警惕的,不敢貿(mào)然出洞。它的洞一般都是斜著深入地里的,這時候只要判斷它洞穴的走向,找一只拇指一般大的棍子,從洞穴走向的上方,將棍子插進地里,卡住洞口的退路,螃蟹便被捉出來了。將一些較大的螃蟹拿回家,燒一鍋水,撒點鹽巴,把它煮了,吃起來味道鮮美無比。
田野邊的小池塘內(nèi),是釣魚的地方。我是一個喜歡獨處的孩子,不需呼朋喚友,一個人也能找到歡樂。上小學(xué)時,每天中午放學(xué)回家,我就丟下書包,跑去田野邊的池塘里釣魚。魚竿是自制的,隨便在山里砍一株大人一樣高的竹子,除去枝杈,在尾部綁上細線。沒有魚鉤,我就自己制造。我制造的魚鉤,是用大頭針拗成的。制作過程很簡單,只需一根筷子,一枚大頭針就行了。我一手抓住大頭針的頭部,放在石頭或硬板上,一手用筷子平放按緊大頭針的尾部,抓住大頭針的手沿著筷子繞半圈,大頭針就變成了一枚魚鉤了。我又拿起鋤頭,去村頭的芭蕉林下鋤幾塊泥土,從泥土里整出幾條蚯蚓,裝在瓶子里。釣魚時將一小截蚯蚓掛在魚鉤上,就是很好的魚餌。
池塘里,塘鲺魚很多,總喜歡藏在石頭縫中。這種魚很貪吃,家鄉(xiāng)人叫“陸光”。只要將掛著魚餌的魚鉤放進石縫口外耐心等待一下,它準會出來咬鉤。魚剛咬鉤時,千萬不要急著起線,要稍過幾秒鐘,等魚餌真正被吞進魚嘴里再起線,不然魚這時候提竿最容易脫鉤。有時也會鉤到兩三指大的雙飛魚。這種魚,形扁鱗硬,背部、胸部和尾部均長著又尖又硬的鰭,我釣上來用手抓它時,經(jīng)常被這些魚鰭刺傷手掌。
每當太陽光越過池塘邊那棵海棠樹照到我的頭頂時,我就知道該到學(xué)校去了,便拿起釣到的魚,收竿回家。每次釣魚,總能釣到十只八只塘鲺和雙飛魚,少的也有四五只?;丶业谝患?,就是將釣到的魚交給我奶奶,再到學(xué)校去。下午放學(xué)回家,我就會嘗到煎魚的鮮美味道了。
三
春夏秋冬不停地輪回,終于帶走了我的童年。那急速發(fā)展的社會生活,也最終改變了鄉(xiāng)親們關(guān)于土地的觀念。
所有的鄉(xiāng)村,漸漸地都會變成多數(shù)人的老家。而老家所有的風(fēng)物,也會變成人們心里一個遠方的念想。
隨著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城鎮(zhèn)化和工業(yè)化的崛起,村里所有的孩子,在外面讀書后,大部分都留在外面工作了。村里的青壯勞力,這時候也到城市里打工。生活過得好不好,一切都以經(jīng)濟為衡量標準。生活過得快不快樂,似乎沒有人會在乎,倒像是一個奢侈的要求。評價人生的成敗得失,家鄉(xiāng)的人都要與經(jīng)濟掛鉤——村里誰家在縣城上建起幾層樓了,誰家在圩鎮(zhèn)上建房了,誰家買了好幾十萬的小車了……這樣的消息不時地刺激著人們的神經(jīng),鼓勵著更多的人離開鄉(xiāng)村,到繁華的城市和鄉(xiāng)鎮(zhèn)去打拼。村里的常住人口,已很少有年輕人。村莊里大多數(shù)的人家,僅有沒有能力外出的人們留守。只有到了春節(jié)或清明節(jié),外出的人才匆忙趕回幾天。這時候,沉寂的村莊才仿佛復(fù)活過來,有了一些人氣。
有一段時間,村里因為缺少勞動力,大部分人已不再種植水稻,田野上許多水田里長滿了各種草本植物,有些地方還長出了高高的芒花。村里許多山坡和草地也被開墾出來種植經(jīng)濟作物,水田也被承包出去,用來種植苦瓜和豇豆,或者種植熱帶水果。村里還有一些勞動力的人家,責任田也不種水稻了,將田里僅有的一些水排干,撩高田畦,種上了價格奇高的檳榔。糧食也要到鎮(zhèn)上的超市及米鋪,用賺來的錢買回來。據(jù)說,政府部門也注意到了田野被撂荒或改種經(jīng)濟作物的問題,已派出人員開始整治了。
每次回到老家去,我總愛沿著村里的青石板小路到田野去看看小時候熟悉的風(fēng)景。田野還在,邊上的野生美人蕉還開著艷紅的花朵。只是整個田野的流水明顯減少,透過溝渠里的水,能夠看清底下的烏泥。我小時候經(jīng)常來釣魚的池塘也變得淺了許多,似乎赤腳就可以走過去。
有一次,想起小時候養(yǎng)在玻璃瓶中美麗的叉尾斗魚,童心勃發(fā),于是決定回老家捕幾只帶回城里養(yǎng)。在一個風(fēng)和日麗的星期天,我回到村里,備好玻璃瓶,穿上拖鞋,拿起畚箕,來到那童年時熟悉的地方。那些原來流水淙淙的水溝,如今大多卻變成了淺淺的泥淖了。好不容易找到一段有水的溝渠,可撈了半天,竟然一只斗魚也沒有找到,最后只好遺憾而歸。
面對田野,我百感交集。難道這個曾經(jīng)給我?guī)砜鞓吠甑奶镆?,也像我一樣,已變得蒼老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