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高校圓號教學中學生審美感知的培養(yǎng)

2024-06-03 05:04:39何冠峰
當代音樂 2024年5期
關鍵詞:培養(yǎng)路徑

[摘 要] 音樂審美感知是一切音樂審美心理活動的基礎,是音樂審美感覺力和審美感知力的統稱。目前高校圓號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忽視“審美感知”、缺乏圓號專業(yè)實踐與觀摩活動等問題制約了學生審美感知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基于此,需要從教師、學生以及平臺三方面著手,增強專業(yè)教師的審美素養(yǎng),提高教師專業(yè)技能,從感性認知、理性分析以及文化理解三重維度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感知,教師還可以通過搭建相關平臺,從而在藝術實踐與觀摩中更好地增強學生的審美感知。

[關鍵詞] 圓號教學;審美感知;培養(yǎng)路徑

[中圖分類號] J621.8?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2233(2024)05-0010-03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各級學校的美育工作,強調把美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要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加強高校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發(fā)揮美育的價值與作用,是進一步深化高校美育教學改革,努力提高美育教學質量,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實現新時代立德樹人根本目標的重要途徑。審美感知作為一切音樂審美心理活動的基礎,在圓號教學中能幫助學生豐富與深化審美體驗,引導學生對圓號藝術作品及藝術活動中的藝術語言、藝術形象、藝術風格、表現內容、表現形式、結構樣式、神韻意境等感知與體驗,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美、感知美、理解美的能力,從而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

一、音樂審美感知的內涵

(一)音樂審美感知的概念

審美感知指個體對自然世界、社會生活和藝術作品中美的特征及其意義與作用的發(fā)現、感受、認識和反應能力。而音樂審美感知是一切音樂審美心理活動的基礎[1],是審美感覺力和審美知覺力的統稱。

審美感覺力指的是對聲音的感官印象,沒有感覺力也就沒有審美活動的發(fā)生,正如現代美學家帕克所說:“感覺是我們進入審美經驗的門戶,而且,它又是整個結構所依靠的基礎”[2]這里提到的結構指的就是審美經驗。如,在欣賞音樂作品過程中,必須做的就是用聽覺這個感官直接聆聽音樂,盡管不能一開始就對音樂的和聲、調式、織體、音樂結構和意境意象等有較多理解和體驗,但能在初步的傾聽中感受到音樂中蘊含的愉悅、哀傷等情感,雖然這只是來自感官上的初級審美反射,但卻是更高級的審美感受的門戶和基礎。

審美知覺力是在審美感覺力的基礎上對音樂作品的綜合的、整體性的把握,是對音樂形象主動選擇的反映??梢哉f,審美感覺力是審美知覺力的基礎,知覺力是感覺力的深入,二者在音樂審美經驗中交織在一起共同發(fā)揮作用。

綜上可知,音樂審美感知的主要特征由審美對象(音樂作品)直接呈現于聽覺感官,整體形象性和情感表現性這三大特點。通過人的聽覺感官而獲得對審美對象及其結構形式的整體映像和總體知覺,體現出音樂審美感知對音樂音響整體的藝術綜合表現意義的特征。一方面,通過音樂審美感知,獲得審美對象的形式美;另一方面,為音樂審美中的音樂想象、音樂情感和理解提供了前提,為音樂實踐活動中表現美和創(chuàng)造美奠定了基礎[3]。

(二)高校圓號教學中審美感知培養(yǎng)的三重維度

雷默認為藝術教育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系統地發(fā)展每位個體感知藝術作品和藝術內容的能力[4]。音樂審美感知的形成不僅需要對圓號的聽覺特性、表現形式、表現要素、表現手段以及獨特美感的體驗、感悟、理解和把握,還要通過日常的積累獲得全面的審美經驗,在此基礎上不斷將自然歷史、文化、藝術等各方面審美信息納入個人的感知當中,形成個人的審美基礎和經驗,從而提升學生音樂審美感知的敏銳度和廣度[5],培養(yǎng)學生獨立發(fā)現美和欣賞美的能力。

由此可以將審美感知的培養(yǎng)分為三重維度:1.從感性認識的角度體會作品的情感美,通過直接的聽覺感官獲得純粹的審美感性體驗,在不斷積累中,獲得美的共鳴與心靈的愉悅,塑造自我主體對音樂的審美感知力,從而提升“審美判斷能力”和“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2.從理性認識的角度體會作品的形式美。通過樂理、和聲與曲式等音樂理論知識,有意識地對音樂作品的本體進行分析,準確把握音樂的結構與內涵,從單純的聽覺感官上的愉悅上升到精神上的愉悅和理性的滿足。3.從文化理解的角度體會作品的文化美。在前兩者的基礎上,感受不同時代國家和民族音樂作品中蘊含的人文內涵,感知到音樂作品的人文貢獻與價值,并在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基礎上,形成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這三重維度相互交織,共同構成了圓號教學中學生審美感知的基礎。

二、高校圓號教學中影響審美感知的

主要因素

(一)傳統的教學模式忽視審美感知的培養(yǎng),影響學生學習熱情

首先,專業(y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審美感知培養(yǎng)。從以往的教學及各類型學生演奏會中不難發(fā)現,很多學生盡管掌握了一定的演奏技巧,對音樂作品的旋律走向也十分熟練,但在演奏過程中卻略感僵硬,缺乏美感,或者說是缺乏一定的審美表現力,仿佛只是將譜面上的音符原封不動地吹出來,沒有自己個人的思考,這是學生的審美感知力不足,缺乏對音樂的敏感度和廣度的體現。究其根本,是大部分專業(yè)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只關注到學生的技法訓練,忽視了學生審美感知的培養(yǎng),這種教學過程,只是單純的完成教學任務,并沒有突顯出圓號教學的魅力與價值。

其次,傳統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學習熱情不高。作為圓號演奏來說,學生對作品進行深入的分析和體驗過后,感知到作品的美感,再通過圓號在演奏過程中融入自己的個人感悟,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傳情達意的同時,也獲得與觀眾的情感共鳴。然而在現實,往往是一堂專業(yè)課中學生吹奏,教師傾聽,逐句逐段反復練習。音吹準了、旋律吹對了就過關,然后布置另一首曲子回去繼續(xù)練習。這種機械性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下意識認為機械性的練習便能掌握圓號這門樂器,將圓號課程視為只需能流暢吹完旋律就可完成的、枯燥的學習任務,從而體會不到演奏過程的樂趣,感知不到所演奏作品中的美感,逐漸磨滅掉學生學習圓號的熱情。

(二)圓號專業(yè)學生綜合素養(yǎng)參差不齊

第一,學生專業(yè)素養(yǎng)參差不齊。國內音樂教育資源的不平衡、不同省份的考核標準不同,導致學校新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參差不齊。一部分學生可能專業(yè)技能較好,但音樂基礎理論知識有所欠缺,一部分學生音樂基礎理論知識扎實,但專業(yè)技能可能不如人意,此外,文化基礎較為薄弱是很多音樂專業(yè)學生的通病,導致對作品背后的文化理解不夠,使得學生無法對圓號作品進行整體性感知。

第二,學生音樂審美感知能力參差不齊。并不是所有圓號專業(yè)的學生都擁有童子功,一部分學生在高中階段為了考學選擇圓號,參加突擊式短期集訓,達到高校圓號專業(yè)的考核標準,相關藝術培訓機構在集訓過程中更加注重的是學生專業(yè)技能方面的指導,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處于邊緣地帶甚至直接忽視,甚至出現學生只會吹而聽不懂的情況。

(三)缺乏相應的圓號實踐與觀摩活動。

不同于聲樂、鋼琴、吉他、古箏等專業(yè)擁有眾多的比賽和演出機會,圓號專業(yè)受眾面較窄演出機會較少,國內相關的比賽更是鳳毛麟角,學生的主要實踐活動要么進入各級管樂團,要么進入某個樂隊當中,這也使得大部分的圓號專業(yè)學生雖擁有嫻熟的演奏技巧但嚴重缺乏實踐經歷,難以從所學知識與技能中獲得更好的審美體驗。此外,院校內雖經常組織各類型音樂講座和演出活動,但都以聲樂、鋼琴等專業(yè)為主,偶爾幾個管樂的活動也都被薩克斯、長笛等占去名額。導致圓管專業(yè)的學生只能埋頭苦練、閉門造車,難以接觸到國內外更多的音樂表現形式和風格,限制了他們對圓管藝術多樣性的感知。

三、圓號教學中學生審美感知的培養(yǎng)路徑

(一)增強教師審美認知,提高圓號專業(yè)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

作為教育的主體,圓號專業(yè)教師的素養(yǎng)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體驗。要知道圓號教學并非僅僅是技術的傳授,更是情感表達和藝術的交流。優(yōu)秀的專業(yè)教師不僅僅是技術的傳授者,更是藝術的引領者和情感的傳遞者。他們通過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將對音樂的熱愛和理解融入教學之中,能極大程度激發(fā)學生對音樂審美的興趣和探索欲望。

首先,圓號專業(yè)教師需加強音樂美學和美育相關理論的學習,提升音樂審美素養(yǎng)和能力,彌補自身理論不足。同時,樹立使命意識,提升自己的教師責任感與緊迫感,將美學知識和美學理論自覺融入專業(yè)教學實踐當中。其次,圓號教師要注重自身專業(yè)能力的提升,為教學中學生審美感知的培養(yǎng)奠定堅實的學科基礎。教師的專業(yè)水平與教學能力以及專業(yè)發(fā)展視角下的音樂學科文化事業(yè)和美學視角,是學生審美教學的重要基礎。能促進學生在圓號演奏中體現美感和創(chuàng)造力,通過對美的感知和理解,更好地表達音樂作品中的藝術美,進而在藝術實踐中二度創(chuàng)造出更具個性化的音樂作品。擺脫傳統的機械化和功利化教學模式,在自身專業(yè)能力不斷提升的基礎上,有效地運用美學和美育觀點啟迪學生的心靈,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感知,引導學生在感知到作品本身蘊含的美感的同時,不斷探索,將機械化的練習轉化為自覺地學習探求活動。

(二)三重維度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感知

音樂審美感知,要對音樂藝術聽覺特性、表現形式、表現要素、表現手段及獨特美感的體驗、感悟、理解和把握的同時,在審美的過程中將其放置于其特有的文化屬性中去理解,去感受不同的人文內涵,從而更好地感知、領悟到音樂作品的內涵,獲得更高境界的審美自由。

首先,從感性認識角度體會作品的情感美。音樂是抒情的藝術,承載的是創(chuàng)作者的情感。脫離譜面內容,通過對不同圓號作品的欣賞,體會不同創(chuàng)作者的情感意蘊,引導學生深入感知音樂所傳達的情感和意境,喚起情感共鳴,從而產生自己的感知,在遇到相同作品時能逐步將這種個人真實感悟融入演奏當中,從而對音樂作品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是對作品初步感知之后的一次升華。

其次,從理性分析的角度體會作品的“形式美”。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在時間中展開,轉瞬即逝,這種特性導致其無法同美術等視覺藝術那樣瞬間對整體進行認知和把握,也不能對某一細節(jié)的部分不斷品味。在圓號演奏過程中只有等全曲或者某一樂句結束,才能認知整體或者一部分細節(jié),進行回味。此時,如果沒有對聆聽作品的音樂形式結構的基本了解,就只能有一個朦朧的聽覺印象,很難到達更深的審美層面。因此不僅要關注音樂作品的表面層面,還需著重培養(yǎng)學生對作品本體的理性分析能力,通過對樂譜結構織體、和聲、節(jié)奏、旋律等要素的分析,理解作品的構成形式和邏輯。在這個過程中,逐漸領悟到音樂中的形式美感,并學會運用相關技巧和表現手法去準確地傳達作品所蘊含的情感和美感。在圓號教學中,教師從不同曲目的曲式結構、旋律走向以及和聲關系等角度,引導學生從理性角度去把握音樂的內在構成,有助于學生培養(yǎng)批判性審美思維,提升他們對音樂作品的深度理解。

最后,從文化理解的角度引導學生感知作品的文化美。理解是人類存在的基本形式,而理解音樂是理解音樂的存在,即人與社會、人與世界、人與文化,而非只理解存在中的作品[6]。音樂作品往往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背景,要知道音樂的主要內容是對現實生活主觀感受的思想情感表達,這種表達既不是純生理性的喜怒哀樂,也不是個人的自我表現,而是具有社會性的、有思想傾向性的。通過深入了解作曲家的生平、作品所處的歷史時期、音樂風格的演變等,引導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意義和思想傾向。有助于學生拓寬審美視野,從不同文化角度去理解和欣賞音樂作品,培養(yǎng)出更加寬廣和深刻的審美觀念。教師可以結合作品的歷史背景、作者生平與創(chuàng)作風格、作者所在國家、地域等方面的知識,讓學生了解不同曲目背后的文化內涵,拓寬他們的文化視野,促進跨文化的審美體驗。

(三)在藝術實踐與觀摩中增強審美感知

審美感知的敏感性和廣度主要是從審美活動中漸漸培養(yǎng)起來的[7]。高校圓號教學中,相關的實踐活動和觀摩機會是學生培養(yǎng)審美感知敏感度和廣度的重要途徑,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因此圓號教師在講授知識,磨煉專業(yè)技能的同時,應注重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實踐與觀摩平臺或渠道,使學生在圓號實踐與觀摩中不斷增強審美感知。

一方面,教師可以在校內組織、舉辦各類型文藝匯演或主題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演出平臺,在演出過程中加深三重維度的審美感知培養(yǎng),通過親身參與演奏和表演等實踐活動,學生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音樂的內涵和表現方式,提高學生審美感知的敏感度。另一方面,圓號專業(yè)教師利用好所擁有的教育資源,不定時號召、帶領學生組成“觀摩團”去校外參與不同類型的圓號相關講座或國內優(yōu)秀圓號演奏家的音樂會,能極大程度激發(fā)學生對本專業(yè)的興趣,拓展自身審美領域,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視野和啟發(fā),提高學生審美感知的廣度。

結 語

綜上所述,圓號教學和審美感知的培養(yǎng)是相互促進,互為一體的。圓號教學的高效開展能促進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意識的發(fā)展能推動圓號教學更好的開展。而高校圓號教學中審美感知的培養(yǎng),要從教師、學生以及平臺三方面入手,增強教師的審美素養(yǎng),提高教師的職業(yè)技能,從感性認知、理性分析以及文化理解這三重維度建立起學生的審美意識,通過搭建相關的圓號實踐與觀摩平臺,培養(yǎng)出學生的審美感知。

參考文獻:

[1] 曹理,何工.音樂學習與教學心理[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46.

[2] [美]H.帕克.美學原理[M].張今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50.

[3] 王家祥,楊陽.音樂教學小百科[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7(01):52.

[4] 貝內特·雷默,孟繁佳.審美感知的教學[J].中國音樂教育,2014(11):23-26+22.

[5] 尹愛青.音樂審美心理結構的建立[J].中國音樂教育,2004(11):9-12.

[6] 管建華.“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哲學批評與音樂教育的文化哲學建構[J].中國音樂,2005(04):6-16+30.

[7] 杜衛(wèi).美育論(第2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176.

(責任編輯:劉露心)

[收稿日期] 2023-12-11

[作者簡介] 何冠峰(1983—? ),男,中國音樂學院副教授。(北京? 100000)

猜你喜歡
培養(yǎng)路徑
以應用型轉型視角為切入點 增強土地資源管理專業(yè)學生能力
財務管理專業(yè)學生素質提升路徑研究與實踐
應用型高校雙師雙能型教師的培養(yǎng)路徑
幼兒舞蹈對幼兒審美價值及藝術魅力培養(yǎng)路徑淺析
戲劇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 22:47:49
高校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淺析
東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21:18:06
高中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路徑探究
考試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 01:31:36
幼兒教學趣味的培養(yǎng)初探
高職院校營銷專業(yè)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路徑
科技資訊(2016年19期)2016-11-15 10:28:40
京津冀協同發(fā)展戰(zhàn)略下保定市高校培養(yǎng)服務外包人才的路徑研究
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方式如何與時俱進
人民論壇(2016年27期)2016-10-14 13:32:11
合阳县| 克拉玛依市| 武宣县| 神木县| 沅江市| 郧西县| 乐业县| 冷水江市| 棋牌| 金寨县| 二手房| 桑植县| 峨山| 山西省| 获嘉县| 宜宾市| 唐山市| 栖霞市| 潢川县| 荔浦县| 鹤山市| 上饶市| 乐平市| 三门峡市| 铁岭县| 高邑县| 会理县| 万盛区| 五大连池市| 临西县| 剑阁县| 霸州市| 美姑县| 敖汉旗| 尉氏县| 鄯善县| 土默特左旗| 安仁县| 英山县| 夏邑县| 宁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