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隊 歐俊 周成龍
每到出行淡季,各家航空公司為保證上座率都紛紛推出大量低折扣機票。像飛往北京、上海等熱門城市的航線,人們也能輕松買到5折以下的特價票,很多航線甚至將折扣降至兩折,機票比火車票還便宜。例如,從銀川到北京的機票原價1090元,兩折的價格就是218元,加上燃油附加費和機場建設(shè)費200元,共計418元。又如,從杭州到北京,如果買到兩折機票,只要350元,如果不算燃油附加費和機場建設(shè)費,這和一張320元的火車硬臥票價格已相當(dāng)接近。據(jù)機場工作人員介紹,只要提前半個月訂票,這種低折扣機票就可以買到。
我們都知道,很多時候機票提前預(yù)訂會比較便宜,而現(xiàn)買時價格往往較高;演唱會的門票和體育賽事的門票往往現(xiàn)買價格更便宜,提前預(yù)訂卻更貴。
戲劇迷下午到人民劇院廣場的售票窗口,能以半價買到當(dāng)天晚上國家大劇院不少演出的票。但要是有人購買當(dāng)天的飛機票,就只能出高價。其售價比平時高一倍都有可能。如何解釋這樣的差異呢?
飛機起飛時或劇院幕布升起時還留有空座,這意味著收入上的一筆恒久損失。因此,航空公司和劇院都有盡可能填滿空位的強烈動機。與此同時,以折扣價填滿一個座位,往往意味著失去其他人出全價購買同一個座位的機會成本。所以,航空公司和劇院要克服的營銷難題是,要盡量續(xù)滿座位,又不至于在每個座位的平均收入上作太大犧牲。
那些提前預(yù)訂飛機票的人一般是去旅游、度假的,他們對時間不敏感,但對機票的價格相對比較敏感。相較于度假的游客,商務(wù)人士在臨行前一刻變更出行安排的可能性更大,而且對票價不太敏感。故此,航空公司的策略是,對最后一刻才買票的乘客(大部分是出公差的)收全價,而對提前訂票的乘客(主要是度假的游客)打折。
劇院業(yè)略有不同。和航空業(yè)一樣,高收入者比低收入者對票價要更為遲鈍,但看戲劇的高收入者一般不愿意在最后一刻才買票。事到臨頭才在售票口買半價票的觀眾要面對兩道門檻:一是需要排隊一兩個小時。高收入者大多不愿只為了省錢而這么做。二是只有少數(shù)劇目(一般不是特別受歡迎的劇目)提供折扣票。高收入者,其時間機會成本高,他們好不容易騰出一個晚上的寶貴時間看劇,當(dāng)然只想看自己最想看的劇目。而對價格更敏感的低收入觀眾而言,這兩道門檻都比較容易邁過。要是不能在售票窗口排隊買半價票,他們說不定根本不會去看國家大劇院的表演。
(摘自中國華僑出版社《經(jīng)濟學(xué)的詭計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