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智健
【閱讀導航】
朱自清的散文是中國現(xiàn)代散文的典范。他的散文中,處處可見其誠摯、美好之襟懷,嚴謹、認真之作風,以及由于執(zhí)著人生而產(chǎn)生的“沉痛隱憂”。他善于把自己的真情實感,通過平易的敘述表達出來,筆致簡約、親切,讀來娓娓動人。閱讀這些清新淡雅的文字,我們能獲得真正的美的享受。
【閱讀前】
你讀過朱自清的哪些散文作品?寫出其中幾個優(yōu)美的句子與同學分享。
【精彩片段一】
生機盎然的春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ɡ飵е鹞?;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jīng)滿是桃兒、杏兒、梨兒?;ㄏ鲁汕С砂俚拿鄯湮宋说佤[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老師串講
選段是對春景的描寫。朱自清筆下的春,欣欣向榮、多姿多彩、生機盎然。地上是大片大片嫩綠的小草,田野上是一棵一棵盛開的桃樹、杏樹、梨樹,在繽紛多彩的花團中,飛舞著成群的蜜蜂、蝴蝶……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把大自然寫活了,詩化了。在這樣詩意的春天,作者一頭撲進春的世界,就像一個孩子投入了母親的懷抱。他調(diào)動自己的視覺、嗅覺、聽覺、觸覺,并通過想象、聯(lián)想,全身心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朱自清深切地體會到了生命的自由、活力和燦爛,由此謳歌出一個蓬蓬勃勃的春天。
閱讀筆記
在選段中找出相關(guān)句子,將思維導圖補充完整。
【精彩片段二】
月下的秦淮河
那晚月兒已瘦削了兩三分。她晚妝才罷,盈盈地上了柳梢頭。天是藍得可愛,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兒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原有三株兩株的垂楊樹,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搖曳著。它們那柔細的枝條浴著月光,就像一只只美人的臂膊,交互地纏著,挽著;又像是月兒披著的發(fā)。而月兒偶然也從它們的交叉處偷偷窺看我們,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樣子。岸上另有幾株不知名的老樹,光光地立著;在月光里照起來。卻又儼然是精神矍鑠的老人。遠處——快到天際線了,才有一兩片白云,亮得現(xiàn)出異彩,像是美麗的貝殼一般。白云下便是黑黑的一帶輪廓;是一條隨意畫的不規(guī)則的曲線。這一段光景,和河中的風味大異了。
老師串講
選段中朱自清先生描寫了月光與燈光輝映下的秦淮河。從上(天空)寫到下(岸邊的樹)再回到上(遠處的天邊),隨著觀察角度的變化,所看到的景物及其特點不同,聯(lián)想與想象也不同,可以說,“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的文筆平實而澄澈,如一股清風。景物描寫中還融入了充沛的情感,令讀者似乎也可以切身體會到那種舒適與愜意。尤其是對月光的描寫,作者另辟蹊徑,寫月光下的景物獨特的韻味,自是寫出了秦淮河月光的與眾不同。
閱讀筆記
對動詞的精心煉用是朱自清散文的一大特點。找出選段中你認為用得好的動詞,并說說它們好在哪兒。
搖曳:將垂柳的影子在水中的動態(tài)生動地刻畫了出來。
【精彩片段三】
絕美的歌聲
這是在花園里。群花都還做她們的清夢。那微雨偷偷洗去她們的塵垢,她們的甜軟的光澤便自煥發(fā)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艷下,我能看到她們在有日光時所深藏著的恬靜的紅,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與綠。以前錦繡般在我眼前的,現(xiàn)在都帶了黯淡的顏色。——是愁著芳春的銷歇么?是感著芳春的困倦么?
大約也因那蒙蒙的雨,園里沒了濃郁的香氣。涓涓的東風只吹來一縷縷餓了似的花香;夾帶著些潮濕的草叢的氣息和泥土的滋味。園外田畝和沼澤里,又時時送過些新插的秧,少壯的麥,和成蔭的柳樹的清新的蒸氣。這些雖非甜美,卻能強烈地刺激我的鼻觀,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老師串講
散文《歌聲》是朱自清在中西音樂歌舞大會聽中西絲竹和唱的三曲清歌時,神迷心醉的有感而發(fā)。他的心靈隨歌聲展開翅膀,在春晨細雨中輕快地翱翔,在錦繡般的花叢里遨游,在東風中讓田野上茂盛的草木、田禾和著泥土的甜香沁人心脾。作者以清麗的筆調(diào),運用生動形象的通感修辭手法,把歌聲的輕柔之美化作可觸及的物像,引領(lǐng)我們進入了一個美妙的歌聲境界。歌聲把人帶進純潔、明凈的境界,這里五彩斑斕,香花芳草,田園欣欣向榮,充滿生命的活力。
閱讀筆記
作者不僅用耳朵聽歌,也用眼、鼻、舌、身聽歌,試著在選段中找出這樣的句子,并想想這樣寫的好處。
【閱讀后】
摘抄《朱自清散文精選》中你喜歡的美詞佳句,并背誦積累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