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宣武師范學校附屬第一小學三年級(3)班 閆浩琦
我家和學校都在北京市原宣武區(qū),其中的“武”象征勇武的精神和堅定的意志。我生在宣武,長在宣武,自然也是文武雙全。
想學武,自然要去天橋。以前的北京人分兩類,其中一部分是以皇城為中心的皇家貴族,一部分是以天橋為代表的平民百姓。老天橋的雜耍藝人技藝高超,個個都有驚人的絕活。老天橋武術(shù)培訓中心就源于這里,我的師父李樹成是祁家通臂拳第七代傳人,也是北京西城區(qū)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通臂拳傳承人。我們和師父習武,為的是把非遺代代傳承下去,把中國文化發(fā)揚光大。天橋東邊就是天壇。到了周末的早晨,我們會在古樹的環(huán)繞下,聽著中和韶樂的裊裊余音,練習基本功。別看我們年齡小,卻不畏嚴寒酷暑,不怕吃苦勞累,個個都是耀武中華、為國爭光的好少年。
天壇西門外就是北京中軸線,往南走是永定門御道。所謂御道,就是皇帝走的路,如今老百姓也可以來這里散步了。但我并非像尋常人一樣散步,而是時而奔跑,時而翻跟頭。累了就席地而坐,雙手放在微微凸起的中軸線大理石上,感受它的溫潤光滑,趁著沒人,再偷偷躺平,白色巨石上的余溫瞬間溫暖我的全身。御道上的井蓋也與別處不同,上面鑲著金屬龍頭浮雕,還有“北京中軸”四個字。
每次走到中軸線最南端的永定門前,我都會在城樓旁練倒立,看著上下顛倒的中軸線向上延伸,仿佛白色的通天大道。頓時,我豁然開朗,原來這就是龍的脊梁!再倒立著看看與我朝夕相處的永定門,它更高大了,像勇士一樣偉岸。我突然明白了永定門的含義——永遠安定。是呀,我們每晚在這里習武練功,鍛煉身體,也是為了祖國的安定,因為強國有我。
通過在永定門三年習武的經(jīng)歷,我懂得了學藝先學禮,習武先習德。我在這里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歷經(jīng)寒暑,讓我想起了梁啟超先生在《少年中國說》里寫的:“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是啊,少年強則國強,我應該不負使命,弘揚國粹,尚武崇德,強身健體,擔起時代的重任。
名師點評
本文感情真摯,視角獨特。“我生在宣武,長在宣武”,又學起了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通臂拳,立志做一個文武雙全的人,表現(xiàn)了“我”不負使命,努力擔起時代重任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