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東進
閱讀導(dǎo)航
1972年,年僅21歲的史鐵生因病雙腿殘疾。在如此沉重的打擊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什么也找不到的時候,史鐵生走進地壇,和地壇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他在這兒絕望過、痛苦過、彷徨過,后來,地壇給了他生命的啟示,讓他學(xué)會了如何面對苦難。最終,他用筆撞開了一條光明的人生之路,開始用文字記錄生命中的人和事。讓我們一起走進《我與地壇》,和一個堅強的靈魂共舞。
閱讀前
設(shè)想一下,如果遇到了無法解決的難題,或遭遇了難以承受的痛苦,你會怎么做?
【精彩片段一】
生命的啟迪
“園墻在金晃晃的空氣中斜切下一溜陰涼,我把輪椅開進去,把椅背放倒,坐著或是躺著,看書或者想事,撅一杈樹枝左右拍打,驅(qū)趕那些和我一樣不明白為什么要來這世上的小昆蟲?!薄胺鋬喝缫欢湫§F穩(wěn)穩(wěn)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須,猛然間想透了什么,轉(zhuǎn)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會兒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樹干上留著一只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薄皾M園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边@都是真實的記錄,園子荒蕪但并不衰敗。
老師串講
作者正值風(fēng)華正茂時不幸雙腿殘疾,在他身處絕望時,地壇里的生物給了他很多啟示。選段巧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地寫出了園子中“荒蕪但并不衰敗”的景象。你看,“蜂兒如一朵小霧穩(wěn)穩(wěn)地停在半空”,多么輕盈的薄翼,多么可愛的小精靈!“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須,猛然間想透了什么,轉(zhuǎn)身疾行而去”,既讓人猝不及防,又覺趣味橫生。一個“捋”字,讓螞蟻仿佛變成了一位智者,捋須沉思,頓悟真理。在作者的筆下,瓢蟲也有“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的時候,所以“忽悠一下升空了”,留下了寂寞的蟬蛻。就連露水也忙著在草葉上“滾動,聚集”,而被壓彎的草葉會“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在作者細致的觀察和生動的描寫下,整個園子展現(xiàn)出盎然的生機,讓身處絕境的作者受到啟發(fā),逐漸從苦悶絕望中走出來,重新燃起面對生活的信心和勇氣,在輪椅上用筆演繹出生命的壯美。
閱讀筆記
選段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描寫了作者在園子中看到的蜂兒、螞蟻、瓢蟲、蟬蛻、露水和草葉的樣子,讓我們感受到了園子里的勃勃生機。回想一下你在公園里看到的景象,并用這種方法說一說。
【精彩片段二】
童年的歡笑
海棠樹下,西番蓮開得正旺,紫茉莉和夜來香無奈地等候著傍晚。蟬聲很遠,近處是“嗡嗡”的蜂鳴,是盛夏的熱浪,是珊珊的喘息。她一會兒跳進陽光,白色的衣裙燦爛耀眼;一會兒跳進樹影,紛亂的圖案在她身上漂移、游動;舞步輕盈,絲毫也不驚動海棠樹上入睡的蜻蜓。我知道她高興我看她跳,跳到滿意時,她瞥我一眼,說:“去——”既高興我看她,又說“去”,女孩子真是搞不清楚。
我仰頭去看樹上的蜻蜓,一只又一只,翅膀微垂,睡態(tài)安詳。其中一只通體烏黑,我正想著怎么去捉它,珊珊氣喘吁吁地沖我喊:“嘿,快,快看哪你,就要到了。”
她開始旋轉(zhuǎn),旋轉(zhuǎn)進明亮,又旋轉(zhuǎn)得滿身樹影紛亂,閉上眼睛仿佛享受,或者期待,她知道接下來的動作會贏得喝彩。她轉(zhuǎn)得越來越快,連衣裙像降落傘一樣張開,飛旋飄舞,緊跟著一蹲,裙裾鋪開在海棠樹下,圓圓的一大片雪白,一大片閃爍的圖案。
老師串講
在作者眼里,故鄉(xiāng)的人、事、景都是他記憶中最美的畫卷。選段開頭,作者為我們描繪出夏日午后慵懶寧靜的景象。接著,著力描寫了珊珊的活潑可愛,以及舞姿的優(yōu)美,字里行間流露出對珊珊的喜愛。“一會兒跳進陽光……一會兒跳進樹影……”寫出了珊珊在院子里翩翩起舞的樣子?!敖z毫也不驚動海棠樹上入睡的蜻蜓”,側(cè)面突出了珊珊舞步的輕盈?!八D(zhuǎn)得越來越快,連衣裙像降落傘一樣張開,飛旋飄舞,緊跟著一蹲,裙裾鋪開在海棠樹下,圓圓的一大片雪白,一大片閃爍的圖案”,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珊珊跳舞時飄動的連衣裙比作降落傘,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珊珊舞姿的優(yōu)美。細膩的文字,明快的節(jié)奏,是作者童年最美的時光,也是成年后遭遇挫折時的心理慰藉。
閱讀筆記
1.選段對珊珊跳舞時的樣子進行了細致的描寫,其中,動作描寫的句子有:
神態(tài)描寫的句子有:
2.你一定也見過同學(xué)沉浸式做某件事時的情景,比如,冥思苦想一道數(shù)學(xué)難題、如饑似渴地讀一本書、全身心投入地彈琴、酣暢淋漓地打球……把他們當時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描寫出來吧!
閱讀后
1.讀完《我與地壇》這本書,哪些地方給你的觸動最深,請與同學(xué)們進行交流。
2.你還知道哪些像史鐵生一樣雖然身體殘疾,但是卻在自己熱愛的領(lǐng)域取得了成就的人?從他們身上,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