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阿玲
【摘要】因緣在《聊齋志異》的異類婚戀故事中有其獨特的特點,同時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首先,在因緣的感知上,《聊齋志異》一般借女性之口道出因緣的存在;其次因緣一般具有客觀既定性,不由人主觀決定;再者,因緣導致的結(jié)局一般分為離別型、圓滿型兩種,不管是哪一種,其結(jié)局走向均由因緣存續(xù)狀況所決定。蒲松齡筆下的因緣觀為佛教宿命論、儒教天命觀雙重影響之下的產(chǎn)物。
【關(guān)鍵詞】《聊齋志異》;異類婚;因緣
【中圖分類號】I207.419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261(2024)06-0025-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6.008
異類婚指以人類和非人類(動物、植物、器物、鬼怪、神仙等超自然物)的婚姻或戀愛關(guān)系為題材的故事。在中國古典文學中,異類婚故事自古有之。東晉成立的《搜神記》卷一、卷十四、卷十八等已有異類婚姻故事。除此之外,《夷堅續(xù)志》《誠齋雜志》《異苑》《廣古今五行記》《后漢書》《漢書》《三國遺事》《燈下閑談》《北夢瑣語》《括異記》等古典作品中也發(fā)現(xiàn)了異類婚姻的故事?!读凝S志異》是清朝蒲松齡之作,由五百多則短篇故事組成,多以人鬼狐妖等為題材的怪異小說,其中,據(jù)筆者統(tǒng)計,異類婚故事多達80余則。在異類婚戀故事中,“因緣”對故事的開端、發(fā)展、結(jié)局三個環(huán)節(jié)均發(fā)揮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一、因緣含義
“因緣”一詞起源于印度,據(jù)說在公元前五百年左右由道弘法師所提及?!堕L阿含經(jīng)》卷一記載:
從生有老死、生是老死緣;生從有起、有是生緣;有從取起、取是有緣;取從愛起,愛是取緣;愛從受起,受是愛緣;受從觸起,觸是受緣;觸從六處起,六處是觸緣;六處從名色起,名色是六處緣;名從識起,識是名色緣;識從行起,行是識緣;行從癡(無明)起,癡是行緣[1]。
以上即佛教所謂的十二因緣。世界萬物之間必然由某種因與緣(果)相聯(lián)系。于是有了生起與緣滅。長水之楞嚴經(jīng)疏一之上曰:“佛教因緣為宗,以佛圣教自淺至深,說一切法,不出因緣二字?!币蚓墳榉鸾趟枷氲暮诵脑~匯。佛教主張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緣和合而成。東漢初年佛教傳入中國,“因果報應(yīng)”作為一種宗教思想開始在我國社會上廣泛傳播。隨著佛教思想的傳播與盛行,其因緣(果)思想也滲透到中國諸多文學作品中。《史記》《田叔列傳》中記載“(任安)少谷貧困……未有因緣也”[2];晉葛洪《抱樸子 刺驕》中也有“因緣運會,超越不次”[3]的表達;蘇軾《上蔡省主論放欠書》亦寫道“尋常無因緣”[4]等。這些文學作品中的“因緣”可解釋為機會、機緣、原因等意思,也常解為前世命運、宿命等。
《聊齋志異》[5]中,因緣常以 “夙因”“夙分”“宿分”“夙盟”“情緣”“有緣”“前因”等形式出現(xiàn)。如:
①《胡四姐》:“汝兩人合有夙分?!?/p>
②《狐夢》:“畢郎與有夙緣,即須留止。”
③《公孫九娘》:“無傷、彼與舅有夙分?!?/p>
④《張鴻漸》:“妾、狐仙也、與君固有宿緣。”
在《青鳳》《蓮香》《狐妾》等其他三十余篇異類婚戀作品中,皆可見“因緣”相關(guān)的各種表達,作品中的“因緣”基本可以解釋為前世命運或天命之意。
二、因緣感悟---來自女性或他人
在《聊齋志異》的幾十則異類婚戀故事中,有一個顯著的特征,即道出因緣之人絕非男性(人類),皆為女性(異類)。具體來看兩個例子。
短篇《張鴻漸》中,當張鴻漸對狐仙身份有所懷疑時,狐仙主動對其說明真相:“實對君言:妾,狐仙也,與君固有夙緣”。張聽后,“戀其美,亦安之”。因為存有夙緣,張并不以其為異類為怪,相反極其安心地接納;而《狐妾》這則短篇故事中,主人公劉被告知“舍妹與君有緣,愿無棄葑菲”時,“劉諦視,光艷無儔,遂與燕好”。在這則故事中,劉也是安心地接受與狐妾之間的因緣,沒有任何的懷疑。
上述所舉例子,男性對因緣的感知通常來自異類女性或其他人的告知,極少是自己感悟出來的。也就是說,男性對因緣的意識非常淡薄。這是《聊齋志異》異類婚故事中因緣觀的一個明顯特征。
并且,還應(yīng)注意到一點,男性在接受因緣時,一個很重要的理由來自——女性的美貌。即使知道對方的身份并非人類,狐也罷,鬼也罷,只要女性擁有美貌,男性極少會嫌棄或者害怕的。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如《胡四姐》中的“四姐自言為狐,生依戀其美,亦不之怪”,《青梅》中的“倘得佳人,鬼且不懼,而況于狐”,《辛十四娘》中的“若得麗人,狐亦自佳”等。《雙燈》中的主人公魏在得知其為狐時的第一反應(yīng)是“毛發(fā)森豎,俯首不敢睨”。然“細視女郎,楚楚若仙,心甚悅之”。魏在一開始知道對方為異類時,深感恐懼,但一看到映入眼簾的天仙美貌時,便一見鐘情,立馬將恐懼拋之腦后,與其結(jié)為連理。從這些例子來看,正是女性的美貌才使男性接受與女方之間的因緣。異類婚故事中出現(xiàn)的異類通常都非男子的正妻而為小妾或露水情緣的對象。當時,男子為興家業(yè),選擇正妻時,偏重于考慮對方家庭的地位、財力等。選擇偏房或情人時,則更注重于女子的外表。換言之,在清朝封建社會中,男性處于優(yōu)勢地位,與小妾或情人之間只不過是逢場作戲,游戲結(jié)束,男性不必負任何責任。這種現(xiàn)象反映出當時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文化,同時也能看出作者對那個時代好色男性的批判。
三、因緣特點——“客觀既存”
《聊齋志異》異類婚戀故事中的因緣存在某種“客觀既存性”。故事中所描述的異類,大多是因為男女雙方前世因緣尚未結(jié)束,為了償還必須了結(jié)的因緣而來訪。一旦這種償還結(jié)束,女性隨即會離男性而去。《荷花三娘子》中的“夙業(yè)償滿,請告別也”,《小翠》中的“以我兩人有五年夙分,故以我來報曩恩,了夙愿耳”等皆為其例。
《狐諧》一則故事中寫到“我本陜中人,與君有夙因,遂從許時”,《蕙芳》的短篇中也寫到“我謫降人間十余載,因與子有緣,遂暫留止”,《仙人島》中的“因有夙分,遂得陪從”等。這些故事中,無一不是因為冥冥之中的夙緣,男女雙方才會成為夫婦。聊齋中的這些因緣是冥冥之中早已存在的。佛教認為一切事物皆有三世,前世(過去)、今世(現(xiàn)在)、來世(未來),因果循環(huán),生死輪回,善惡終有報,或報于現(xiàn)世,或報于來世,或報于數(shù)世。受佛教因果報應(yīng)思想影響,早在唐宋時期,人們便開始將夫妻的結(jié)合歸因為前世的因緣。蒲松齡筆下的異類婚戀故事也深受佛教宿命論影響,所有現(xiàn)世的結(jié)合皆因前世的因緣所致。
此外,在《聊齋志異》中,“緣”還經(jīng)常與“數(shù)”結(jié)合。所謂的“數(shù)”,即“天數(shù)”“定數(shù)”,換言之即指命中注定的命運、命數(shù)?!熬墶迸c“數(shù)”相結(jié)合的例子不勝枚舉,簡單舉二三例如下:
①《青鳳》:此天數(shù)也,不因顛覆,何得相從?
②《雙燈》:姻緣自有定數(shù),何待說也。
③《馮木匠》:世緣俱有定數(shù);當來推不去,當去亦挽不住。
如上所舉例子中,例①的《青鳳》中,主人公是因為某種災(zāi)難才走到一起,是命中注定的。例②的《雙燈》及例③《馮木匠》也記述道,因緣是既定的,誰也無力改變?!舵隙稹芬黄幸舱J為,天運循環(huán)之數(shù),即便是仙人也難以逃脫;《云蘿公主》則通過講述凡男的遭難,說明如果不相信定數(shù),必定招來災(zāi)禍。
由此可見,文中所述的因緣是早已注定的。男女雙方能走到一起正是由于某種因緣。而且,如果雙方之間注定要分別,最終也只能以離別收場。所有的因緣皆為前世所定,異類也好,人類也罷,都不可能將其顛覆、改變。換言之,只能接受。
這樣的思想遍布在《聊齋志異》異類婚作品中。偶爾也會出現(xiàn)試圖逆轉(zhuǎn)這種既定的因緣的情節(jié),然其結(jié)局皆以失敗告終。例如,《蕭七》這則短篇故事最后,出現(xiàn)的詞句——“登門就之,或人定勝天不可知”。然而,即使男主人公強硬地想要違抗天命,追求與自己并無注定因緣的女性,企圖與之發(fā)生關(guān)系時,“忽聞喊嘶動地,火光射闥”。此時的情景是,女狐被獵人所發(fā)現(xiàn)、追趕所引起的騷動。女狐慌忙逃走,迫于無奈無法與男主人公在一起。無論人類多么努力想要改變既定的命運,都是徒勞的。
相反的,男女之間既然存在某種因緣,想要抹卻其因緣,迫使男女雙方分開也是不可能的。例如《小翠》故事中,小翠為公子竭盡全力做了許多事,卻因為某件小事受到公子父母嚴厲斥責。一氣之下,小翠離家出走。然而,小翠與公子的因緣尚未結(jié)束,即使離開,也注定還會與公子再會。如小翠自己所言“今與大姐游戲,又想邂逅,足知前因不可逃也”。就這樣,小翠與公子由于因緣再度結(jié)合。
吳艷在其論文中寫道:“天命觀及前世因緣說是中國人一直以來持有的觀念。男女雙方在現(xiàn)世結(jié)合也好離別也罷,皆為前世因緣所致?!盵7](原文為日語,此處筆者譯)黃洽在其著書中也提到,蒲松齡上述觀念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前代志怪、傳奇小說的創(chuàng)作傳統(tǒng)的承續(xù),一方面是因為作者自己就是認為婚姻是前定的,非人力所能左右的”[6]。因緣天注定,由于是前世既定的因緣,任何外力均無法改變??鬃釉凇墩撜Z》季氏篇中提及“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人言”。此處的天命即為天數(shù)。儒家思想中,天命既定不可違逆。從《聊齋志異》中,可以看出蒲松齡對“天命”“天數(shù)”是相信的。蒲松齡在《會天意》序中說:“順逆遲速,各有定數(shù);生克喜惡,皆有常情。是故一造一化,出于自然而不容已;一治一亂,本乎運數(shù)而不可更。”[8]而在佛教思想中,人有三世,前世、今生、來世,因緣為前世之物,早已注定,既聯(lián)系到今生也關(guān)系到來世?!读凝S志異》作者蒲松齡受儒家思想的天命觀與佛教中的宿命論影響,其作品《聊齋志異》異類婚故事中的因緣在天命觀與宿命論雙重影響之下,或多或少帶有消極的影子所在,為男性在婚戀故事中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行為提供了“合理”的解釋?!叭寮业摹烀^與佛教的宿命論在蒲松齡的頭腦里融合為一,形成了他的世界觀”[6]。
四、因緣結(jié)局——離別型或圓滿型
《聊齋志異》中,男女雙方緣盡之時,一般結(jié)局皆為異類(女性)離男性而去,前往另一個世界。被留下的男性一方即使深感遺憾,大部分也將回歸以往生活,繼續(xù)度日,并不會發(fā)生太大改變。如《雙燈》中,男主人公魏與狐女分別時,“佇立彷徨,遙見雙燈明來,漸遠不可睹,怏怏而反”。《蕭七》一則中,男主人公徐最終也是“怏怏而歸”?!稄堷櫇u》中,張鴻漸“悵立少時,聞村犬鳴吠,蒼茫中見樹木屋廬,皆故里景物,循途而歸”。
無論如何,女方離去之后,男方即使不舍,也將繼續(xù)回歸原來生活。對男性而言,緣既已盡,回到原本的生活狀態(tài),回到真正屬于自己的場所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就如同做了一場美夢,夢醒了也就醒了,對男性而言,生活并沒有發(fā)生太大的變化。這里所說的真正屬于自己的場所多數(shù)指的便是有正妻所在的家。換言之,男性表面上與異類(女性)分離,現(xiàn)實生活中卻還有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場所。男性所去之處在一開始便得到保證,即使與異類(女性)緣盡,尚留有與其他女子之緣。而異類(女性)則顯然大為不同,由此可見男性較之女性處于優(yōu)勢地位,這是當時的父權(quán)文化體現(xiàn)之一。
《聊齋志異》中,也有不少故事的男女主人公迎來圓滿結(jié)局?!缎≈x》一則中,妻子雖已過世,但夫婦兩人尚有因緣存在,死去的妻子借由其他女性身軀,回到陽世與丈夫再續(xù)前緣,其夫高中科舉,結(jié)局圓滿。另外,《五通》(《五通》有兩則故事,這里指第二則)中,金雖已與龍王女離別,但因緣尚存,三十年后再次與坐在蓮花之上的女孩——龍王女重逢。這次,金不是一人離去,而是跳入龍王女所坐的蓮葉上,兩人一同消失。再來看另一例?!稑分佟愤@則故事描寫主人公樂仲與瓊?cè)A一同死去。其緣看似已結(jié)束,其實不然。作者最后這樣描寫兩人,樂仲“光明生于股際,照徹四壁。瓊?cè)A棺內(nèi)則香霧噴溢,近舍皆聞”。瓊?cè)A本為散花仙女,即使死去,也只不過是回到天上的世界去而已。而樂仲是孝子典范,死后也發(fā)出不可思議的光,這光便是與瓊?cè)A一起升天時的瞬間景象。也就是說,兩人雖已死,卻還能在天上再續(xù)前緣。
如上可以看出,無論是離別型還是圓滿型,皆取決于男女雙方是否還有因緣存續(xù),因緣既了便離別,因緣尚存即使因為某種原因分開最終也將再次結(jié)合。這樣的因緣結(jié)局再次呼應(yīng)了佛教的因果報應(yīng)思想:前世因緣未了,今生來續(xù);今生因緣若了,雙方迎來離別結(jié)局;今生因緣未了,男女雙方必定以某種方式再續(xù)前緣。蒲松齡對佛教因果思想的吸收可見一斑。
五、結(jié)語
在《聊齋志異》的異類婚戀故事中,對因緣的感悟往往來自女性或者由他人提及,男性極少能夠主動感悟因緣;因緣被設(shè)定為具有客觀既定的特征,不由人主觀決定;因緣的結(jié)局既有離別型也有圓滿型,不論何種結(jié)局,其走向均由因緣存續(xù)狀況所決定。可以說,因緣決定了故事的開始,為男女雙方的相遇給出了合理的理由,同時又左右著故事的走向,推動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其存續(xù)狀況又決定著男女雙方結(jié)局是離還是合。無論是故事的開端或是發(fā)展,甚至是故事結(jié)局,皆與“因緣”息息相關(guān)。
縱觀《聊齋志異》所描繪異類婚戀故事中的因緣特點,可以看出蒲松齡不僅受佛教宿命論思想的影響,也深受儒教天命觀影響。不過,誠如學者孫永都所說,“蒲松齡在《聊齋志異》里對人民生活的痛苦作了一定程度的反映,但是他所強調(diào)的乃是不推不拒、聽天由命的生活態(tài)度”[9]。這點,在異類婚戀故事中的男性角色身上同樣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與敢愛敢恨的“異類”女性形象形成鮮明的對比。與其說男性對因緣無所感知,不如說男性根本無需感知,只是“不推不拒”接受既定的因緣,放任自己享受“紅袖添香”的美好因緣,待因緣結(jié)束之后也不必負任何責任,如此“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又有誰會抗拒呢?正如拙文[10]中論述的一樣,《聊齋志異》刻畫了一大批才華橫溢且恪守孝、悌、仁、義、禮的書生,但也生動描繪了一部分見色起意、朝三暮四、不負責任的書生,從中也可看出作者對彼時社會父權(quán)文化的批判及對封建禮教的嘲諷。
參考文獻:
[1]長阿含經(jīng)[M].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新北:中平精舍,2011.
[2]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2006.
[3]葛洪.抱樸子[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4]蘇軾.蘇軾集[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
[5]蒲松齡.聊齋志異[M].長沙:岳麓書社,2009.
[6]黃洽.《聊齋志異》與宗教文化[M].濟南:齊魯書社,2005.
[7]吳艷.中日戯曲における異類婚姻譚——『白蛇伝』と『娘道成寺』と『盧屋道満大內(nèi)鑑』をめぐって[J].同志社國文學47,1998(01).
[8]盛偉編.蒲松齡全集[M].上海: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
[9]孫永都.《聊齋志異》的宿命論思想[J].蒲松齡研究,1993(Z2):42-45.
[10]姚阿玲.《聊齋志異》異類婚戀故事中的異類與書生[J].文化學刊,2020(06):222-225.
作者簡介:
姚阿玲(1986.9-),女,漢族,福建晉江人,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中日比較文學、中日比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