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殳
二十年前念中學時,盜版磁帶里聽到何勇的《鐘鼓樓》,對作為一座城市的北京有了最初的想象。在此之前,北京只是首都,新聞里的“符號景觀”。何勇的歌里卻有二環(huán)路里的三長兩短,小飯館里辛勤的外地老鄉(xiāng),“他們的臉色,和我一樣”。于是,想象里有了這座城的人間煙火之相。之后到北京生活,走進了“二環(huán)路里邊”,見到了鐘鼓樓,想象沒有了,只是覺得自己像個游客。這一游便是二十年。
再次想起《鐘鼓樓》時,忽然覺得北京于我,更準確地感受是另一句唱詞:“倒影中的月亮,在和路燈談判”,無論是二環(huán)里,還是六環(huán)外,不管作為“景觀”還是“人間”,北京的常量都是“變”。保守與激進、大都會與舊煙火、秩序儼然與生活悠然,截然不同的風格與體驗相互接續(xù)、堆疊、交織,乃至擠壓搶奪。這種變,發(fā)生在我身上,是不停地搬家,住的地方搬,工作的地方搬,與人合租,獨自蝸居,東南西北,空中地下,窄巷寬街,都住過——不同的房間形態(tài),是北京在我身上留下的駁雜斑斕的印痕。但一切終究是水中月,燈下影。因為無論何時,我始終未曾擺脫淹留客地之異鄉(xiāng)人的口是心非,常說終究要走,卻從未付諸行動,留不下,也回不去。這是一代人的共同經(jīng)驗。
在北京,我從沒買過一件正經(jīng)家具,最多買一把椅子,隨用隨棄。多年前的一天,走在胡同里,忽然看見路口躺著一把完好無損的椅子,不禁激動,“這椅子我看著正合適,能不能拿回去用?”走近看,鏤空的椅子靠背上拴一把烏黑鏈鎖,鎖在地上不知如何打成的暗樁上——私人物品。我滿懷遺憾地拍一張照片留念。之后便形成所謂“頻率錯覺”,驚訝地發(fā)現(xiàn)城市各個角落,街口、深巷、林子里、小區(qū)里,處處都有“錯位”擺放的椅子、凳子,甚至沙發(fā)、茶幾。有些是上鎖的私家專座,有些是可移動的共用物品,更有桌椅俱全,甚至墻上掛著鐘,于狹路之中生搭出一間客廳。有時在深夜,遇到這么一群錯落有致的椅子,會猜想是否有一場街頭爵士演出剛剛散場。既古怪,也自然,既熱鬧,又孤獨,既可樂,又可憐,是規(guī)訓之下的旁逸斜出,因此我覺得有趣,有溫度,甚至美。
長椅、餐椅、沙發(fā)、工學椅,還有自制的座位,參差百態(tài)的“流浪客廳”,顯然又有其共性:即“臨時”。臨時,意味著剛剛才形成,隨時可結(jié)束,是變化時代的存在形態(tài)。擺在街頭就像一種犯規(guī)行為,可在公共空間愈加匱乏的城市里,又如何能遵從內(nèi)心而不犯規(guī)呢。城市本是一個活體,哪能真的按電腦特效規(guī)劃圖上設(shè)計的來?正如在不合理的規(guī)劃道路之外,人總是會踩出新路來。
我想起小時候的鄉(xiāng)村、小鎮(zhèn)生活,那是“街坊年代”,各家端出菜飯在巷口或麥場聚餐噴空——就像劉心武小說《鐘鼓樓》里寫的八十年代北京生活。那時和現(xiàn)在的不同,不只是居住空間的演化,更是心理、情感模式上發(fā)生了不可逆的變化。這不僅僅是時間維度的懷舊情緒那么簡單,還有更多難以言說的感覺在其中。也許對于這種難言之隱,“流浪客廳”是一個恰到好處的喻體。
(責編:常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