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陽
摘? ?要:十九世紀中葉的歐洲,各行各業(yè)欣欣向榮,保險業(yè)便是其中之一。在保險業(yè)務增多的同時,保險賠付糾紛的發(fā)案率也隨之增長。由于當時保險業(yè)通行嚴格一致原則,使得很多保險人特別是壽險保險人濫用保險合同的抗辯權來解除合同,甚至一度被戲稱為“了不起的拒付人”,行業(yè)面臨信任危機。為緩和矛盾,當時的一些保險人便在合同中插入了不可抗辯條款作為約定條款,這便是不可抗辯條款的雛形。我國現(xiàn)行《保險法》第二章第十六條也為此規(guī)定了,保險人主觀事由出現(xiàn)之日起的三十日,客觀事由發(fā)生之日起的兩年內的抗辯期間,期間經過,便產生不可抗辯的效果,應承擔賠償或給付保險金之責任。該條款自公布實施至今其合理性及可實施性仍是學術上爭論的焦點。在《民法典》《保險法》視野下對不可抗辯條款進行研究、探討與改進,為日后有關不可抗辯條款的適用與修改提供參考。
關鍵詞:不可抗辯條款;抗辯權;告知義務;保險人
中圖分類號:DF438?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4)06-0141-04
一、緒論
(一)不可抗辯條款的認識
所謂不可抗辯條款,又稱不可爭條款(Incontestable Clause),是指投保人、被保險人因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未依照規(guī)定如實履行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承?;蛱岣弑YM時,保險人自知道或應當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三十日,或保險合同發(fā)生之日起的兩年內未行使合同解除權的,其因投保人、被保險未如實履行告知義務而產生的抗辯權便消滅。一旦發(fā)生保險事故,便不能以此為由對抗投保人、被保險人,保險人應當履行賠償、給付義務。1848年英國倫敦壽險公司出售的產品中首次應用了不可抗辯條款,即合同生效一定時期之后,保險公司就不得以投保人誤告、漏告等為由拒絕理賠。
該條款一經推出,即受到了保險市場的廣泛歡迎,吸引了大批投保人,提升了企業(yè)形象,緩和了公司與客戶之間的關系,為企業(yè)贏得了先機。此后其他保險公司紛紛效仿。
1930年,由美國紐約州將其規(guī)定在《阿姆斯特朗法案》之中,不可抗辯條款便完成了從約定條款到法定條款的蛻變,其后不可抗辯條款通過立法的形式成為了絕大多數(shù)發(fā)達國家壽險合同中的一條固定條款。我國于2009年2月28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修訂案引入了不可抗辯條款的有關規(guī)定。
(二)不可抗辯條款的起源
不可抗辯條款最初并非出于對被保險人、受益人利益的考慮,而是作為保險人用以緩和信用危機、擴大保險行業(yè)市場之工具。當然,客觀上也必然會產生一定抑制保險人道德風險的效果。但這只是約定不可抗辯條款所附帶之效果,并非保險人意欲為之,更非保險人積極追求的價值目標。因此可以說,緩和保險行業(yè)的信用危機、擴大保險市場是不可抗辯條款最初所追求的最主要價值。隨著條款被普遍適用,當時美國的立法者意識到了該條款對于調節(jié)投保人與被保險人利益關系的重要作用,故將其法定化。不久,其他發(fā)達國家便開始逐步將該條款引入法律。直至今日,在大多數(shù)國家保險相關的法律規(guī)范之中,該條款依然發(fā)揮著其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不可抗辯條款的區(qū)分
不可抗辯條款存在于保險法之中,容易與其他法律規(guī)則混淆,如棄權規(guī)則、禁止反言規(guī)則均為保險法領域的重要規(guī)定。棄權是指民事主體明知自己享有某項民事權利,卻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做出意思表示,放棄該權利;權利自其意思表示做出時即喪失。就保險而言,其所放棄權利內涵通常包括抗辯權和保險合同解除權。
為了保護一方民事主體的信賴利益,禁止一方主體做出于其所促成的,且足以使他人產生信賴的表象相反之行為。于保險法之中,禁反言通常情況下是指,保險人在明知的情況下,向相對人或不特定多數(shù)人做出不利于自身利益的承諾或負擔行為。為避免投保人、被保險人的信賴利益受到損害,法律禁止保險人做出與之相反的行為或主張。
其三者有很多相同點,不可抗辯條款與禁反言、棄權規(guī)則于保險法當中均是通過對保險人抗辯、解除權的限制,來保障投保人、被保險人的利益,維護經濟穩(wěn)定。
同時,三者又有很多不同之處。例如,禁反言規(guī)則、棄權規(guī)則均要求保險人的主觀態(tài)度為明知,也即要求其在明知自身享有權利、明知自身虛偽表意,卻故意為一定法律行為的情況下,才能對其使用此類規(guī)則。而不可抗辯條款,無論保險人主觀心態(tài)是否為明知,只要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條件業(yè)已滿足即可對其適用,對保險人的要求相對較高,而禁反言規(guī)則、棄權規(guī)則對保險人的要求相對較低。最后,不可抗辯條款與棄權、禁止反言規(guī)則在期間上有所差別。不可抗辯條款為保險人規(guī)定了解除保險合同、行使撤銷權的期限,一旦期限屆滿,保險人即告失去相應的權利;保險人于期限內的行為不受該規(guī)則約束。而禁止反言和棄權規(guī)則無此要求,也即自合同生效之時,甚至合同締結之前、締結過程中,至保險合同期限屆滿為止的整個過程中均可對保險人產生約束。
二、不可抗辯條款的價值
(一)合理平衡保險合同各方參與者的利益
避免保險人利用優(yōu)勢地位濫用解除權,損害其他保險合同參與人權利是不可抗條款的重要價值。它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誠實信用原則為法理基礎,以限制保險人肆意行使解除權為手段,目的在于保護被保險人、受益人,維護保單信用和交易安全,保護被保險人、投保人的信賴利益,穩(wěn)定市場經濟秩序。能夠重塑保險行業(yè)由于過于嚴苛的索賠條件、長久以來過低的理賠率而面臨誠信危機的行業(yè)形象,同時能夠降低舉證難度,緩沖訴訟風險,節(jié)約司法資源。保護受益人的期待利益,同時也能敦促保險人在決定承保及確定保費之前,盡職履行核查義務,從而避免自身權益受到損害,促進保險業(yè)健康發(fā)展。
(二)打破“以惡報惡”的不良循環(huán)
“以惡報惡”,即使用非正義的手段來對抗他人非正義行為。自保險行業(yè)發(fā)展之初,以保險賠付作為盈利手段的行為便屢禁不止。盡管面臨高度的法律風險,但在面對高額保險金的誘惑下,總有人選擇鋌而走險,試圖以極低的保費換取巨額的保險金。由于對保險合同中投保人故意或重大過失的舉證難度之大,刑事法律因疑罪從無原則,往往對此愛莫能助。而民事法律因其調整對象及其所保護的利益的特殊性,又側重于補償,一般不具有懲罰性。即使具有懲罰性,就違法者而言,其所付代價相較于所期待的利益通常也微不足道。因此,由于國家強制力無法深入解決此類問題,為避免自身損失,保險業(yè)者便采取以“拒賠”的方式來對抗“騙保”,甚至明知投保人、被保險人并未如實履行告知義務也與其簽訂保險合同,認為如果不發(fā)生保險事故便皆大歡喜,即便發(fā)生了保險事故也不過是退還保費而已。況且是投保人、被保險人有錯在先,這樣解釋似乎從道德角度具有合理性。殊不知長期以往,此類行為會嚴重危及自身行業(yè)的發(fā)展甚至市場經濟的穩(wěn)定。被保險人、投保人未盡到如實告知義務的行為固然不值得肯定,但長遠來看,保險人惡意利用抗辯權,逃避承擔賠償給付義務,其危害也遠不止面臨訴訟成本這樣簡單。
在利潤率提升的短期目標下,保險人會絞盡腦汁拒絕履行賠付義務或不足額履行賠付義務,試圖“以惡報惡”,這樣便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陷入惡性循環(huán)。因此,有必要通過立法加以限制禁止,否則其他保險人也會紛紛效仿,使不正之風愈演愈烈。為抵御保險人的道德風險,保障投保人、被保險人的利益,強化保單公信力,維護市場經濟穩(wěn)定,保險法引入了不可抗辯條款,用以平衡投保人、被保險人與保險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借以化解此類風險。
(三)促進保險業(yè)積極健康發(fā)展
部分保險人動輒簡單粗暴地拒絕賠付,看似能夠實現(xiàn)其利潤率提升的短期目的,但這無疑為保險行業(yè)甚至社會經濟埋下隱患。保險人的社會評價是其立足和發(fā)展的重要資本,對保險業(yè)的信任損害一旦形成,短期內很難恢復,所以粗暴拒賠無異于殺雞取卵。保險業(yè)作為風險的緩沖器,一旦再失去信任,對于整個社會而言無疑是巨大的災難。強化保險業(yè)的公信力,提高保險賠付率,保障被保險人切身權益,促進市場經濟和諧有序發(fā)展,改善保險業(yè)的社會評價,促進保險業(yè)長足健康發(fā)展,亦是保險法的價值追求。
三、不可抗辯條款的缺陷
(一)條款起步較晚,不能很好適應社會環(huán)境
2008年后,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向好,保險業(yè)迎來了飛速發(fā)展的嶄新階段,隨之保險法的滯后性也逐漸顯現(xiàn),社會對修訂保險法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吨腥A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于2009年通過并實施,其中第十九條便是不可抗辯條款。2015年的新《保險法》即現(xiàn)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沿用了2009年保險法關于不可抗辯條款之規(guī)定,并未做出修改。此后,最高院的相關司法解釋明確就保險人行使合同解除權做出限制,為了防止因為適用不可抗辯條款而被迫放棄解除權的保險人借助保險法第十六條作為其拒絕履行保險金賠償及負責之依據(jù)。
(二)未提及抗辯期間內發(fā)生保險事故的情況
抗辯期間內能否適用不可抗辯條款仍是近些年來國內學者們爭論的焦點,其中觀點主要分為兩派。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只要投保人、被保險人未如實履行告知義務,其主觀心態(tài)在所不問,但凡是能夠影響保險人確定保費數(shù)額、決定是否承保的,均不得適用不可抗辯條款。但主流觀點認為,在抗辯期間內發(fā)生保險事故不能適用不可抗辯條款。因不可抗辯條款的存在,一部分瑕疵履行告知義務的被保險人、受益人,通過各種手段延期申請理賠,直至抗辯期限屆滿,致使保險人喪失抗辯權,從而取得保險金。同時,為了避免投保人、被保險人瑕疵履行告知義務仍然受到不可抗辯條款的保護,從目的論的角度考量,也應當規(guī)定為抗辯期間不可適用不可抗辯條款,否則違背誠信原則等立法精神。另一種觀點認為,從文理解釋的角度,法條并沒有明確兩年抗辯期間內不適用不可抗辯條款的例外,因此應當認為抗辯期間內發(fā)生保險事故也應當適用不可抗辯條款。同時,就壽險而言,保險事故包括但不限于死亡、喪失行為能力等,如被保險人在事故發(fā)生之日起的兩年后如并未死亡或恢復行為能力,則于抗辯期經過后再申請理賠也屬情理之中。
(三)可抗辯期間長度設置不合理
我國保險法規(guī)定的保險人的可抗辯期間為,主觀事由發(fā)生之日起的三十日,客觀事由發(fā)生之日起的五年內。不同國家對于抗辯期間的規(guī)定有所不同,如德國規(guī)定為五至十年,日本規(guī)定了最長為五年,只有部分英美法系國家采用了兩年期間的規(guī)定??罐q期間的確定,應當與國家發(fā)展程度、經濟水平、保險行業(yè)發(fā)達程度、公民法律意識程度相適應。我國綜合國力水平不斷提高,但與發(fā)達國家仍有一定差距,況且我國保險業(yè)起步較晚,設置過短的可抗辯期間將會帶來一定風險,可能會抑制保險行業(yè)發(fā)展;且我國的抗辯期間屬于法定抗辯期間,即便當事人之間做出該約定,也應認定無效,這又過于僵硬。
(四)未明確不可抗辯條款適用的前提與例外
不可抗辯條款的適用應以保險合同成立并生效為前提。談到合同的解除權,不得不想到合同的生效,解除權的存在應當以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為前提。保險合同通常具有高度的復雜性,常常因為一些緣故導致其未生效或無效,如投保人未足額繳納保費,內容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效力性強制性規(guī)定,投保人在民事行為能力上存在瑕疵,且不能追認或拒絕追認等等。合同一旦無效既是自始無效、確定無效、當然無效,任何民事法律行為均不能使其有效。在一個無效的合同之上來討論合同的解除權無疑是沒有邏輯的,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除了存在合法有效的保險合同之外,當然,并非只要經過了兩年抗辯期間,保險人就必然對于被保險人、投保人未盡到告知義務的情形喪失抗辯權。投保人惡意隱瞞主要事實的,其行為因違反保險法最大誠信原則的而無效。對于壽險、健康險投保人,被保險人故意“帶病投?!保撕笥忠栽摬“l(fā)生為保險事故申請理賠的情形,因該患病事實具有既成性和確定性,并非保險法意義上的危險,因此不屬于法律意義上的保險事故。諸如此類情形必然應當排除對不可抗辯條款的適用,否則將有悖于法律的基本原則,其適用結論或喪失可接受性。
四、不可抗辯條款的完善與設想
(一)調整適用期限
兩年的可抗辯期間對于在某些情況下并不完善。筆者認為,對抗辯期的調整可以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做法。例如,我國臺灣地區(qū)采取約定主義,即保險人可以與投保人、被保險人協(xié)商確定抗辯期限,其是否發(fā)生法律效果依內容確定,若所約定的期限短于兩年,緣其更有助于被保險人、受益人利益保護,故約定有效;若所約定的抗辯期限超過兩年,因對保護被保險人不利,則約定視為約定不明,適用兩年抗辯期限的規(guī)定。
或者將被保險人受益人故意不如實履行告知義務,影響保險人對保險風險的判斷之情形,作為兩年抗辯期間的例外。一方面,可以彌補兩年抗辯期間不足的情況,為保險人留下充分的時間進行核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另一方面,也可以將故意不如實履行告知義務和過失不履行告知義務的情形區(qū)分開來,顯示法律對故意實施不誠信行為的否定態(tài)度,樹立良好社會風尚。
(二)增設不可抗辯之例外
應當明確排除不可抗辯條款于財險領域的適用。首先,應當明確最早設立不可抗辯條款的初衷是針對壽險的投保人、被保險人在發(fā)生保險事故后,對自己已經盡到告知義務的事實舉證困難予以的一種傾斜保護,特別是在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難以舉證的情況下。
其次是財產險的保險期較短,通常為一年以下,這使得不可抗辯條款無法充分發(fā)揮作用,除非財產保險的保險期超過兩年,或法律規(guī)定的適用不可抗辯條款的主觀事由發(fā)生。
再次,保險法又屬于社會法范疇,承擔著平衡某種社會關系、保障弱勢群體利益的職能。壽險合同具有合同期較長的特征,若不限制保險人的解除權,當被保險人年老或健康情況惡化時很難找到合適的承保人,從而喪失保障,同時也不利于社會穩(wěn)定。
但是在司法實踐中,我們時常可見不可抗辯條款的適用是違背法治精神的,保險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因為種種原因,試圖利用規(guī)則獲取不合理利益,不合理地規(guī)避風險,或將風險轉移到合同相對方之上,有違立法初衷。同時,對于其他明顯不合理的情形,應當通過立法手段明確將其排除于可適用不可抗辯情形之外。例如,被保險人于合同抗辯期內身故的情形,人身險的保險標的是人的身體或者生命,被保險人死亡,應屬保險標的滅失的情形,若保險公司經調查認為,導致被保險人死亡的事件不屬于保險人的理賠范圍,則此時應認為保險具有解除權。又比如,被保險人實施嚴重欺詐行為的,像當事人為騙取保險金而殺害被保險人的,以及其他觸犯刑事法律的嚴重行為,一經查實,則即便經過兩年抗辯期間,也不宜限制保險人的抗辯權,應當立法將其劃定為不可抗辯條款適用之例外。
(三)出臺司法解釋規(guī)范適用標準
針對司法實踐中,由于適用標準不一致導致同案不同判的情形層出不窮,通過出臺司法解釋加以明確。例如,對起算時效的規(guī)定不明確,可以參考發(fā)達國家的經驗,將兩年期限的起算之日規(guī)定為保險單簽發(fā)之日。明確條款適用的保險合同的范圍,如財產險應當明確排除適用。此外,針對基于保險合同的故意犯罪行為,特別是為了騙取保險金而故意殺害被保險人的情形,應當通過司法解釋明確排除適用。
五、結束語
盡管不可抗辯條款于我國的司法實踐之中存在著一定的弊端與矛盾,但我們并不能否認該條款的引入實為明智之舉。雖然從形式上看它與民法的帝王原則—誠信原則存在著一定的沖突,同時可能引發(fā)諸如鼓勵不誠實或不完全履行法律義務的行為、過分限制一方民事主體主要權利的負面效果,但相較其所實現(xiàn)的價值可謂瑕不掩瑜。筆者仍然認為,不可抗辯條款之引入,仍然是目前能夠平衡保險人與被保險人、投保人之間的利益關系,避免保險人實施權利濫用行為,同時又能夠穩(wěn)定社會秩序、保障經濟效率、激發(fā)市場活力的有力手段。但由于條文有限,不能窮盡社會生活中所有的情況,同時由于市場經濟的日新月異,法律不能很好應對社會條件的諸多變化,因此探討與改進不可抗辯條款,為日后有關不可抗辯條款的適用與修改提供參考就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 ?牛海虹.論《保險法》之不可抗辯條款[J].才智,2014(9):239.
[2]? ?沈青青.保險法不可抗辯條款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21.
[3]? ?王冠華.保險法上不可抗辯條款適用問題三論:對《保險法》第16條的目的限縮解釋和文義解釋[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3):32-38.
[4]? ?崔洌.《保險法》不可抗辯條款的適用沖突與解決[J].上海保險,2021(11):16-22.
[5]? ?佟軼.保險法不可抗辯規(guī)則研究[D].北京: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3.
[6]? ?黃曼妮.關于新《保險法》不可抗辯條款的思考[J].法制與社會,2009(29):379.
Study on the Non-Defense Clau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urance Law
LI Hongya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0, China)
Abstract: In mid-19th century of Europe, various industries flourished, and the insurance industry was one of them. As insurance business increases, the incidence of insurance claims disputes also increases. Due to the strict adherence to the principle of consistency in the insurance industry at that time, many insurers, especially life insurers, abused their right of defense in insurance contracts to terminate them, and were even jokingly referred to as “great chargers”, causing the industry to face a crisis of trust. In order to ease the conflict, some insurers at that time inserted non defensible clauses as agreed clauses in the contract, which was the prototype of non defensible clauses. Article 16 of Chapter 2 of the current Insurance Law of our country also stipulates that the insurer shall be liable for compensation or payment of insurance benefits within a period of thirty days from the date of the occurrence of subjective reasons and two years from the date of the occurrence of objective reasons. If an undeniable effect occurs during this period, the insurer shall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for compensation or payment of insurance benefits. The rational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is provision have been a focus of academic debate since its pub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ivil Code and Insurance Law, research, explor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non-defensible clauses are conduct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non-defensible clause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Non-defensible clauses; Right of defense; Obligation to disclose; Insurer
[責任編輯? ?興?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