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可視化針刀治療肩周炎的Meta分析及試驗序貫分析※

2024-04-30 08:38:28朱金超楊煜乾劉福水
中醫(yī)藥通報 2024年2期
關鍵詞:針刀肩周炎可視化

朱金超 方 婷 鄧 彪 楊煜乾 劉福水▲

肩周炎(frozen shoulder)又稱凝結肩、五十肩等,是指肩關節(jié)囊及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發(fā)生的一種范圍較廣泛的慢性無菌性炎性反應的疾病[1],屬中醫(yī)學“肩凝癥”“漏肩風”“凍結肩”“痹證”范疇。肩周炎發(fā)病率為2%~5%,發(fā)病年齡通常為40~60 歲,高發(fā)年齡為56歲左右[2],主要影響群體為中年婦女[3]。手術、封閉、藥物、物理療法等現(xiàn)代醫(yī)學治療肩周炎的方法,具有風險高、不良反應大等局限[4]。針刀、針灸、理筋手法等中醫(yī)特色療法治療肩周炎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

肩周炎為針刀療法的優(yōu)勢病種[5]。臨床上應用超聲、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等技術輔助針刀治療肩周炎較為常見,但目前尚缺乏可視化針刀治療肩周炎的循證醫(yī)學研究。針刀操作可視化具有極高的臨床價值,不僅可以清晰顯示解剖結構,避免損傷血管、神經(jīng)和器官,而且能夠區(qū)分病變組織、輔助診斷、準確定位治療靶點[6]。本文系統(tǒng)評價可視化針刀治療肩周炎的臨床效果,為治療肩周炎的臨床決策提供循證參考。

1 資料和方法

1.1 檢索策略計算機檢索中國知網(wǎng)(CNKI)、維普數(shù)據(jù)庫(VIP)、萬方數(shù)據(jù)庫(WanFang Data)、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數(shù)據(jù)庫(CBM)、PubMed 和Cochrane 臨床對照試驗中心注冊庫。中文檢索詞為“肩關節(jié)周圍炎”“肩周炎”“凝結肩”“凍結肩”“粘連性肩關節(jié)炎”“五十肩”“老年肩”“凝肩癥”“針刀、小針刀、MRI、磁共振成像、CT、超聲、可視化針刀、隨機對照、隨機、RCT等;英文檢索詞為“Frozen shoulder”“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Adhesive capsulitis”“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Adhesive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Acupotomology”“Acupotomy”“Needle-knife”“Needle scalpe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omputed Tomography”“X-ray”“Ultrasound”“Visualized acupotomy”等。檢索時間為各數(shù)據(jù)庫建庫起至2022 年10 月15 日。以PubMed 為例,其具體檢索策略見圖1。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納入對象:患者符合肩周炎診斷標準;②納入研究:原始資料公開發(fā)表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且基線資料明確;③干預措施:對照組治療方案為傳統(tǒng)針刀;試驗組治療方案為可視化針刀;④結局指標:總有效率、治愈率、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Constant 肩關節(jié)評分(Constant-Murley score,CMS)。

1.2.2 排除標準 ①療效指標不明確的文獻;②試驗設計不合理的文獻;③綜述、護理記錄、會議記錄、個案或專家經(jīng)驗文獻;④數(shù)據(jù)錯誤或重復的文獻;⑤無法獲取原文的文獻。

1.3 文獻篩選2名研究員(鄧彪、楊煜乾)獨立進行文獻審查篩選:先對檢索到的文獻去重,再閱讀文獻的標題與摘要以排除不相關文獻,并閱讀全文對文獻進一步提取,確定最終納入的文獻。最后,2名研究員對文獻篩選結果進行交叉核對,若結果存在不一致的地方,2名研究員需找出其原因并進行討論,無法取得一致意見時則由第3名研究員介入。

1.4 質量評價采用Jadad評分量表評價文獻質量,評分標準如下。①隨機性:隨機數(shù)字表或計算機生成的隨機序列得2分;僅提及隨機分配卻未說明何種隨機序列方法得1分;非隨機或準隨機試驗不得分。②盲法:雙盲方法合理得2 分;僅提及“盲法”得1 分;未提及盲法不得分。③退出與失訪情況:描述具體退出與失訪情況得1分,未提及退出或隨訪不得分。滿分共5分,最后提取數(shù)據(jù)并整理成表格。

1.5 統(tǒng)計學分析使用RevMan 5.4軟件進行Meta分析。連續(xù)性資料使用均數(shù)差(MD)表示,二分類資料采用比值比(OR)表示,并標注95%可信區(qū)間(CI)。當P≥0.1且I2<50%時研究被認為具有同質性,使用固定效應模型;當P<0.1 且I≥50%時則研究被認為存在異質性,使用隨機效應模型。最后剔除低質量文獻并重新合并效應量,驗證本研究敏感性。

2 結果

2.1 文獻檢索結果根據(jù)檢索策略共獲取137 篇文獻,去重后得到80篇。瀏覽文章標題及摘要,剔除綜述、動物實驗以及其他非相關文章,依據(jù)擬定的納入、排除標準閱讀全文選取合適的文獻,最終納入8篇中文文獻[7-14]。文獻篩選流程見圖2。

圖2 可視化針刀治療肩周炎相關文獻檢索流程圖

2.2 納入研究特征①研究類型:納入試驗均為RCT。②研究對象:共687 例肩周炎患者,其中男性342例,女性345例。③干預措施:試驗組均為超聲引導針刀;對照組均為傳統(tǒng)針刀。④結局指標:7 項試驗[7-13]采用VAS 評分;6 項試驗[7-12]采用CMS 評分;5 項試驗[7,11-14]采用總有效率與治愈率;1項試驗[8]采用超聲聲像圖。納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見表1。

表1 可視化針刀治療肩周炎納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納入研究的質量評價①隨機性:3項試驗[8,10,12]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3項試驗[11,13-14]僅提及隨機字樣;1項試驗[7]采用隨機信封法。②盲法:2 項試驗[9,11]采用雙盲法。③隨訪、脫落:1 項試驗[7]報道了隨訪后的病例脫落情況。其對照組失訪3 例;試驗組失訪2 例。④選擇性報告:所有研究均報道了預設結局指標。方法學質量評價見表2、圖3、圖4。

表2 可視化針刀治療肩周炎納入研究方法學的質量評價

圖3 可視化針刀治療肩周炎納入研究的偏倚風險分析

圖4 可視化針刀治療肩周炎納入研究的偏倚風險總結

2.4 Meta分析

2.4.1 可視化針刀與傳統(tǒng)針刀治療肩周炎VAS評分的Meta 分析 7 項試驗[7-13]報道了可視化針刀與傳統(tǒng)針刀療法治療肩周炎的VAS評分,異質性檢驗結果P<0.0001,I2=91%,敏感性分析發(fā)現(xiàn)2項試驗[10,13]為主要異質性來源,故最終僅將5項試驗納入Meta分析。這5項試驗[7-9,11,12]共335例患者,其中試驗組167例,對照組168 例,P=0.21,I2=31%,根據(jù)異質性檢驗標準,研究被認為具有同質性,因此采用固定效應模型。Meta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SMD=-1.07,95%CI(-1.30,-0.71),Z=9.06,P<0.0001]。亞組分析結果顯示,治療2 w后及4 w后試驗組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見圖5。

圖5 可視化針刀與傳統(tǒng)針刀治療肩周炎VAS評分的Meta分析森林圖

2.4.2 可視化針刀與傳統(tǒng)針刀治療肩周炎CMS評分的Meta 分析 6 項試驗[7-12]報道了可視化針刀與傳統(tǒng)針刀治療肩周炎的CMS 評分,但1 項試驗[7]僅截取CMS中部分標準,故未能納入Meta分析。其余5項試驗[8-12]共340 例患者,其中試驗組170 例,對照組170例,P=0.001,I2=78%,研究被認為有異質性,因此采用隨機效應模型。Meta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的CMS評分高于對照組[MD=10.99,95%CI(7.94,14.03),Z=7.08,P<0.00001]。其中亞組分析結果顯示,治療2 w后及4 w后試驗組CMS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見圖6。

圖6 可視化針刀與傳統(tǒng)針刀治療肩周炎CMS評分的Meta分析森林圖

2.4.3 可視化針刀與傳統(tǒng)針刀治療肩周炎總有效率的Meta 分析 5 項試驗[7,11-14]報道了可視化針刀與傳統(tǒng)針刀治療肩周炎的總有效率,共426 例患者,試驗組232 例,對照組194 例,P=0.98,I2=0%,研究被認為具有同質性,因此采用固定效應模型。Meta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的總有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OR=4.56,95%CI(2.33,8.91),Z=4.44,P<0.00001]。其中亞組分析結果顯示,治療2 w后及4 w后試驗組總有效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見圖7。

圖7 可視化針刀與傳統(tǒng)針刀治療肩周炎總有效率的Meta分析森林圖

2.4.4 可視化針刀與傳統(tǒng)針刀治療肩周炎治愈率的Meta 分析 5 項試驗[7,11-14]報道了可視化針刀與傳統(tǒng)針刀治療肩周炎的治愈率,共426例患者,試驗組232例,對照組194 例,P=0.73,I2=0%,研究被認為具有同質性,因此采用固定效應模型。Meta 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的治愈率優(yōu)于對照組[OR=1.82, 95%CI(1.21,2.74),Z=2.90,P=0.004]。其中亞組分析結果顯示,治療2 w后無統(tǒng)計學差異,治療4 w后試驗組治愈率優(yōu)于對照組,見圖8。

圖8 可視化針刀與傳統(tǒng)針刀治療肩周炎治愈率的Meta分析森林圖

2.5 敏感性分析使用RevMan 5.4軟件對低質量文獻排除,并重新合并效應量,所得出結果與排除前Meta分析結果相比較并未發(fā)生較大改變,證明本研究敏感性低,研究結果穩(wěn)定可靠。

2.6 試驗序貫分析使用TSA0.9.5軟件以VAS評分為指標進行試驗序貫分析,結果顯示累計Z值在第1項研究后跨越了傳統(tǒng)界值與TSA界值,TSA校正后與Meta分析結果相同,判定可視化針刀治療肩周炎VAS評分普遍低于傳統(tǒng)針刀治療肩周炎有確切證據(jù),可及時終止相關研究,節(jié)省社會資源。見圖9。

圖9 試驗序貫分析

3 討論

目前中醫(yī)學認為肩周炎主要病機為風寒邪氣侵入筋脈,遂致氣血阻滯,筋脈凝滯;或脾虛生濕,濕凝為痰,濕痰流注肩背;或因動作失度,提重傷筋,經(jīng)筋受損,氣滯血瘀,不通則痛[15]。這也與針刀醫(yī)學中關于慢性軟組織損傷的理念相契合:內分泌失調使得肩部代謝物淤積刺激軟組織引起炎癥反應,進而影響肩部血液循環(huán),造成肩關節(jié)的動態(tài)平衡失調[16]?,F(xiàn)代醫(yī)學觀點中,肩周炎的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但糖尿病、肥胖、神經(jīng)系統(tǒng)病變與肩周炎的聯(lián)系顯著,應被視為重要的危險因素[17]。

肩周炎的治療關鍵在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松解粘連、通利關節(jié),從而促進關節(jié)正常功能恢復[18]。針刀具備松解剝離粘連、解除神經(jīng)卡壓的作用[19],能夠松解肩關節(jié)周圍粘連、攣縮、增厚的軟組織,增加肩關節(jié)活動度,緩解疼痛[20]。但是,肩關節(jié)結構復雜,尤其是肩關節(jié)后側的腋神經(jīng)及旋肱后動靜脈等結構,使得后方關節(jié)囊一直是針刀松解的難點。針刀作為非直視手術,需要操作者對解剖結構熟練掌握,而對于臨床經(jīng)驗不足或解剖知識薄弱的醫(yī)生來說,存在入針不達病所、可能損傷重要神經(jīng)血管等問題[21-22]。除此之外,針刀臨床操作以醫(yī)者的主觀意識為主導,缺乏客觀數(shù)據(jù)支持,使針刀醫(yī)學難以進行可循證研究[23]。

可視化針刀依托超聲、MRI、CT、X 線等輔助技術的支持,術前可以提高對疾病的診斷精準度,有效降低因個體差異而造成的治療風險;術中能準確尋找治療靶點進行定點定向松解,有效避免二次損傷,同時配合藥物注射、神經(jīng)阻滯等療法可提高其療效;術后能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綜上,可視化針刀能夠提高其治療的準確性、有效性、安全性與可重復性,可視化圖像亦能更加直觀、客觀地提供臨床療效數(shù)據(jù)與循證醫(yī)學證據(jù),推進針刀醫(yī)學的循證研究。

在文獻檢索過程中發(fā)現(xiàn),可視化針刀治療肩周炎常采用配合藥物注射或液壓擴張等聯(lián)合療法,為提高本研究同質性,納入文獻均為可視化針刀對比傳統(tǒng)針刀,故未納入可視化針刀聯(lián)合藥物注射等其他高質量RCT。本研究共納入8 項RCTs[7-14],共計687 例患者,Meta分析的結果顯示:可視化針刀治療肩周炎的總有效率、治愈率均高于對照組;試驗組治療后的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試驗組治療后的CMS 評分高于對照組;敏感性分析提示本研究結果穩(wěn)定可靠;試驗序貫分析佐證研究結果有確切證據(jù),提示可視化針刀療效優(yōu)于傳統(tǒng)針刀,臨床上肩周炎的治療可優(yōu)先考慮可視化針刀療法。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無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針刀肩周炎可視化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視化分析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運行動態(tài)分析與可視化展示
云南化工(2021年8期)2021-12-21 06:37:54
針刀療法治療屈拇指肌腱鞘炎驗案
肩痛≠肩周炎!一起來正確認識肩周炎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維可視化
“融評”:黨媒評論的可視化創(chuàng)新
傳媒評論(2019年4期)2019-07-13 05:49:14
針刀治療不同分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研究進展
8個動作緩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針刀針刺治療中并發(fā)急性咽部出血死亡1例
灵川县| 西华县| 奉节县| 精河县| 伊通| 佛山市| 长岭县| 壤塘县| 聊城市| 三都| 尉氏县| 东光县| 漳浦县| 湖南省| 申扎县| 游戏| 河东区| 五原县| 苗栗市| 任丘市| 忻州市| 青浦区| 邯郸县| 黔西| 犍为县| 马龙县| 横山县| 库尔勒市| 宁蒗| 郁南县| 济宁市| 满城县| 东安县| 沁源县| 井冈山市| 玉门市| 宣城市| 鲁甸县| 河池市| 恩平市| 镇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