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建設質量評價機制的構建

2024-04-30 04:54張寶君張浩言
關鍵詞:高校機制評價

張寶君 張浩言

[摘 要] 科學評價是保證質量的前提。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作為優(yōu)勢功能的聚合物,其建設過程和質量離不開科學、系統(tǒng)、高效的評價機制這一“定盤星”。緊扣立德樹人任務,貼近學生現實需求,順應科技發(fā)展大勢,建立評價目標導向和體系架構厘定機制、健全評價指標內容動態(tài)調整機制、落實評價關鍵技術創(chuàng)新機制,既是推進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建設和質量提升的應然選擇,也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創(chuàng)優(yōu)的根本保證。

[關鍵詞] 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建設;評價;機制

[中圖分類號] G4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6-2991(2024)02-0076-09

教育評價是評價主體依據一定教育價值觀,對照教育目標,對教育活動、過程和結果予以科學判定的過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增強教育的針對性、科學性和實效性,需要建好微載體。建好微載體,就必須發(fā)揮質量評價這一“指揮棒”的作用。評價目標、內容和關鍵技術是質量評價的核心要素。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的特殊屬性,決定其評價要在守正中創(chuàng)新,以科學有效為著力點,既要“健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評價體系,研究制定內容全面、指標合理、方法科學的評價體系,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1],更要“著眼于通過評價,總結經驗,反思不足,反饋建議,不斷改進,形成工作的閉環(huán)”[2],以推動其不斷創(chuàng)新創(chuàng)優(yōu)。

一、建立評價目標導向和體系架構厘定機制是前提

目標和內容是科學完善的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確立的依據,為此,高校只有明確微載體建設的評價目標和體系架構,才能在評價過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據可循。

(一)把握評價體系內核,構建目標導向機制

微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方式的變革使“微生存”已成為社會大眾,尤其是青年學生學習、生活的新樣態(tài)。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上層建筑是由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決定的,具有階級性,其評價目標必須符合國家、社會和時代發(fā)展的要求。不同的時代,工作重點不同,這也決定了其評價目標須在動態(tài)調整中不斷發(fā)展與完善。

1.堅持以立德樹人成效為評價目標導向

健全微載體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提升微載體立德樹人實效,關鍵是要時刻把握微載體建設的方向——目標導向。一是要強化政治意識,筑牢“底線”思維。思則有備、有備而無患。只有強化政治“底線”思維,才能把握機遇、應對空間信息傳播失序的挑戰(zhàn),建好微載體。強化底線思維,要求高校微載體建設要把握正確的建設方向,即要突出載體的政治導向?!皼]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于沒有靈魂?!盵3]226“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4]339為此,高校微載體建設要始終以彰顯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彰顯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作為“其政治導向評價的首要標尺。二是要彰顯“立德樹人”價值功能。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是當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建設的基本價值遵循和根本落腳點。這就決定了高校要將微載體是否為學生全面、健康成長提供了鑄理想信念之魂、植民族家國之情、樹服務人民之旨、強素質能力之基、固品德修養(yǎng)之本的個性化、品質化、定制化的“精神食糧”,是否為學生自由而全面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生態(tài),作為微載體建設質量評價的核心指標,以確保微載體將幫助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yǎng)、增長知識見識、培養(yǎng)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這六個方面任務落到實處,[5]真正成為高校“立德樹人”的“空中堡壘”。

2.突出“精智”供給質量評價目標導向

“人工智能技術的崛起、微媒體的火爆和移動智能設備的迭代,既開啟了微媒體智慧化的時代大幕,也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打開方式?!盵6]順應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范式的變革,推進高校微媒體空間思想政治教育的精智化成為時代大勢所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微媒體傳播和數字技術優(yōu)勢聚合的產物,其供給的“精智”化成為質量評價的關鍵要素目標和評價標準。一是要素優(yōu)勢聚合度是微載體“精智”供給目標達成的基礎指標。人工智能技術為微媒體傳播和思想政治教育供需匹配提供技術依托。微媒體傳播特性促進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員全程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引導性提升了微媒體價值賦能水平,媒體智能化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個性化、多樣化。三者相互關聯、相互賦能。為此,微媒體優(yōu)勢功能、教育成功經驗、人工智能技術三者在微載體建設中功能彰顯的程度,微載體用戶需求產品供給的精度和智慧化程度,成為微載體“精智”供給目標達成評價的基礎指標。二是內容全息呈現度是微載體“精智”供給目標達成的核心指標。優(yōu)質內容是信息傳播的核心,微載體承載內容是否具有理論性、政治性、價值性和人文性,能否將理論化內容以喜聞樂見的樣態(tài)傳授給學生、能否通過創(chuàng)設場景增強學生沉浸體驗、能否提升教育時效性和獲得感等目標內容,成為微載體供給內容“精準”的核心指標,為此,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的評價,也要彰顯精智化的特點,堅持以結構化的知識圖譜為支撐,發(fā)揮媒體傳輸場景再現和可視化的優(yōu)勢,實現評價結果對微載體全場景、全流程即時測量與優(yōu)化。

(二)健全指標框架和內容體系設計機制

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作為系統(tǒng)的多媒體矩陣,其構成要素具有復雜、特殊、動態(tài)特點,其建設目標亦呈多元化。為此,其建設進展和效果評價指標設計要科學設定指標項目體系、層級,將總體目標細分為層級實踐內容與可檢驗的成果,以增強評價的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健全與完善微媒體空間立德樹人體制機制,提升微媒體空間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化。

1.建立評價體系框架與內容篩選機制

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建設與成效評價體系雖說是一項新的評價體系,但其整體框架構建和各指標體系內容的設計并非無章可循,而是可以參照教育信息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等成型評價體系的框架和內容以及相關領域行業(yè)專家的建議和意見,結合指標體系建構的實踐操作予以修訂和完善的。

建立評價體系框架與內容調研機制。評價主體要堅持以落實立德樹人中心任務,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評價目標,充分調研國內不同地域、不同類別和層次高校學生微載體建設情況。要了解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建設平臺構成、模塊設置、功能效果等基本建設信息,統(tǒng)計分析各高校設施、平臺、機制、隊伍等相關評價架構和內容。要以調研為依據,遵循“堅持標準制定不過高、指標確定不過細、體系構建著眼長遠的整體思路”[7],結合微媒體空間思想政治教育特點,按照整體性與關鍵性的統(tǒng)一、合理性與可操作性的統(tǒng)一原則,既要著眼微載體建設與成效彰顯的整體,又要把握建設重點;既要著眼微載體評價指標架構設計的合理性,又要把握評價內容的可操作性,從地位保障指標、基礎設施指標、宣傳教育供給指標、管理服務智慧化指標、平臺安全機制指標、學生應用指標等方面搭建基礎指標框架,并闡明各分指標模塊內涵,按照基礎指標模塊細分二級指標模塊、三級指標模塊。

2.建立評價體系框架與內容“三級”評議機制

為達成評價指標體系完整、核心要素突出、架構邏輯合理、指標可操作的設計目標,高校在搭建體系基礎架構和內容模型的基礎上,建立“三級”評議制度。評價體系框架與內容的審議評定是保證評價體系科學、有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是建立國內行業(yè)專家評議制度。行業(yè)評議專家的選擇和確定對框架設計和內容優(yōu)化具有指導性和決定性作用,既可把握目標方向,又可確保指標設置的科學性和可靠性。在通盤考慮專家職業(yè)和行業(yè)構成的廣泛性、專家來源的地域和高校類型多樣性、專家學歷和職稱構成的合理性,尤其注重其對行業(yè)、專業(yè)的精通程度基礎上,組建專家?guī)?,采用德爾菲法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建設和效果基礎指標框架和內容進行循環(huán)征詢,修改和完善評價體系。[8]同時,在專家(組)庫中選取一定數量專家,運用層次分析法進一步確定各評價指標的指標權重。二是建立實踐主體評議制度。組織教育主管部門、學校黨委、各相關部門、教職工和學生,定期結合本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建設、運維和實效對評價指標框架和支撐指標框架進行修訂、完善。同時,對微載體網絡基礎設施、數據功能平臺、內容研發(fā)廚房等實踐理論予以升華,并以簡潔的文本充實指標內容體系,以彰顯學校地域特色、辦學特色、文化特色。實施主體在評價過程中,要按照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從提高指標內容可測性的角度出發(fā),對內容指標進行檢驗,對滯后于時代、科技和學生行為變化的指標內容,要結合載體建設實際和對象的要求,結合關鍵要素,適時優(yōu)化支撐內容,以達成細化完善微觀實操指標項的目的,進而避免評價脫離實際、脫離學生、脫離時代。三是建立第三方評議制度。將第三方修訂完善的指標框架和內容應用于評價實踐,將專家評議修訂后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建設和效果基礎指標框架和內容交由第三方審定,并結合意見進一步完善。

3.建立評價指標要素凝練具化機制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搭建“穩(wěn)定性與發(fā)展性相統(tǒng)一、全面性與針對性相統(tǒng)一、內涵性與開放性相統(tǒng)一、前瞻性與動態(tài)性相統(tǒng)一”[7]148的微載體建設和效果評價指標體系,必須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在評價實踐中對評價指標要素進行提取、凝練和具化,以實現評價的科學性、規(guī)范性。一是堅持核心指標和輔助指標結合推進要素具化。指標體系建構是提升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建設和效果評價的“核心工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建設評價,要堅持立德樹人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作為核心指標,進而運用微社交媒體達成這一目標的實踐活動,如基礎設施、功能平臺、隊伍建設等均應納入基本指標。然而,在評價實踐中基礎指標往往較為籠統(tǒng)、模糊,缺乏可操作性,對此,還須采取層次分析法,結合建設和評價實踐,有針對性地將基礎指標細化分解為層級多元的輔助支撐指標,以確保評價指標要素既全面又具體,既穩(wěn)定又靈活,既突出核心指標又兼顧輔助。二是堅持統(tǒng)一評價與特色支撐協(xié)同推進要素具化。為達到以評促建、以評促改的目的,避免出現評價“千校一面”的問題,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評價亦應按照統(tǒng)一基礎標準,尊重個體差異,體現特色優(yōu)勢,推動對標爭先的理念,具化評價指標。當前,多數高校主動出擊,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微媒體”的理念,構建立體化微媒介載體傳播矩陣。但受各種主客觀因素影響,微載體建設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存在。為此,一方面,高校應按照國家、?。ㄊ小⒆灾螀^(qū))上位文件和規(guī)定、微載體建設相關的基礎指標,結合實踐工作,按照合格的標準設計和提煉基礎評價標準,以推進各高校對標對規(guī),自評自查;另一方面,要加大特色指標的權重,鼓勵高校結合本校辦學特色和實際創(chuàng)新創(chuàng)優(yōu),打造獨具本校特色的品牌“拳頭”產品,如:課程思政微課程、地域紅色資源開發(fā)共享、新媒體公眾號打造等,進而構建基礎指標和特色標準協(xié)同具化評價指標要素的發(fā)展態(tài)勢。三是堅持內部評價與外部監(jiān)測融合推進要素具化。評價方式的多元化是提升評價效度的根本保證?!皹嫿ㄕ?、學校、社會等多元參與的教育評價體系”[9]是確保質量評價長效運行的保障。微載體評價作為復雜系統(tǒng)工程,其建設和評價涉及教育主管部門、高校、高校師生、家長等多元主客體。為促進主客聯動,提升評價參與度,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評價指標體系應按照自評與互評內容相結合的原則進行設計,在充分整合、分析內部評價指標要素的基礎上,合理選取第三方對微載體評價的整體要素,實現內部評價與外部監(jiān)測要素有效融合,以促進指標體系內涵性與開放性的統(tǒng)一。[7]

二、健全評價指標內容動態(tài)調整機制是關鍵

微空間思想政治教育承載工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數據功能平臺建設以及推送和接受終端等設施建設資源、平臺和工具等評價指標,這些評價內容要隨著微社交媒體、通信和數字技術的發(fā)展,不斷拓展、豐富和完善。

(一)與時代要求同向,準確厘定評價核心內容

內容是評價效度提升的重要依據。為此,強化評價指標內容優(yōu)化是提高評價科學性、有效性和實效性的根本保證。

1.要以上位文件為目標內容基本依據

新時代,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各部委以及各?。ㄊ小^(qū))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指導性文件、建議和要求,各高校在大力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取得了許多成功經驗,這既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創(chuàng)新提供目標導向,也為微載體建設提供行動指南和質量評價理論依據。高校微載體建設質量評價核心目標內容上,要以中共中央、國務院、各部委出臺的相關政策、文件中具體要求為上位文件依據。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等。在細分目標上要以相關政策、文件的配套文件為理論依據。如:在“微”隊伍建設評價內容設定上,就要以教育部下發(fā)的輔導員、思政課和心理健康三支隊伍建設的上位文件為依據,合理取材,以確保評價內容有據可循、有章可依。

2.要以新思想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核心內容

教育評價要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根本標準”。[9]《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印發(fā),既吹響教育評價改革的“沖鋒號”,也拉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價創(chuàng)新的序幕。提升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建設評價的科學性、專業(yè)性、客觀性,需要以完善的、層次結構合理的過程與效果評價指標體系為依托,始終以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為指引,將習近平立德樹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青年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等講話和論述精神實質,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評價內容體系建構的核心內容,這是檢驗微載體是否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核心標準。

3.要以實踐經驗和成功做法為內容來源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建設評價要借鑒國內高校的成功經驗。一是要借鑒國內各級各類高校成功經驗,歸納凝練出具有共性和普遍價值的建設標準,并以此設計出具有普遍適用價值的評價內容體系,在此基礎上,要正視學校層次、辦學特點和生源特點的差異性,契合不同地區(qū)、不同高校實際“以標準的客觀性與內容的全面性,支撐在統(tǒng)一標準下差異性結果存在的可能性”[7]146,保障其評價的實效性。二是大學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建設的實踐者和體驗者,微載體評價內容設計亦應緊緊圍繞微載體在承載工具選擇、議題和模塊設置以及產品研發(fā)、供給途徑和手段選擇是否符合學生身心特點、行為習慣和現實需求;圍繞學生理想信念、品德修養(yǎng)、知識見識、綜合素質等方面是否取得培養(yǎng)成效等方面設計和選擇評價內容。

(二)與技術發(fā)展同步,科學設定評價相關內容

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建設標準和評價內容設定,要在符合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總體要求的前提下,適時結合微社交媒體、網絡和數字技術,尤其要緊跟智能技術再度崛起而引發(fā)媒體和教育智慧化的新變化,在發(fā)展中完善、在守正中創(chuàng)新,以科學評價推進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科學、健康、有序發(fā)展。

1.建設標準和評價內容要與微媒體發(fā)展同框

微媒介載體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的樣貌,是設定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建設標準和評價內容的關鍵影響因素。自20世紀90年代,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的建立,互聯網逐步進入校園,高校門戶網站開始建立并逐步擴大,本世紀初,隨著數字化校園建設加速,高校層級網站快速崛起,高校網站步入“站群”管理階段。[10]之后,隨著微博、微信、抖音等微社交媒體的迅速發(fā)展,微社交媒體已逐步入駐校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順應學生學習、交往和生活習慣和場域的變化,主動出擊,其載體建設從微博公眾號、微信公眾號、抖音平臺到“三微一端”,再到微公眾號集群、趣緣圈群集群、垂直細分APP集群的微媒體傳播矩陣,始終處于不斷完善和延伸發(fā)展的狀態(tài)。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的演進與發(fā)展,決定其標準和評價內容設定的動態(tài)化,一方面,應結合不同微社交媒體的傳播特點和受眾獲取狀態(tài),設定建設標準和傳播力的評價指標內容;另一方面,要結合微社交媒體功能和技術水平以及社會傳播力的均值,合理設定建設標準和評價指標內容。

2.建設標準和評價內容要與技術發(fā)展同步

一方面,從網絡思政發(fā)展的歷程看,網絡傳輸從有線到無線、從1G到5G、從PC端到移動端、其傳輸速度、覆蓋空域和普及程度隨網絡技術發(fā)展而不斷進步。為此,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質量評價,亦應隨網絡傳輸技術的升級換代而不斷豐富、完善與發(fā)展。另一方面,數字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區(qū)塊鏈乃至人工智能技術的日趨成熟,既為高校準確把握學生思想、心理和行為狀態(tài),實施精準畫像,也為高校實時動態(tài)把握微載體建設過程提供了技術支撐。同時,還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提升價值觀提供智能工具,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智慧、智能、智力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同時,隨著5G技術的落地,尤其是VR、AR、5H以及AI技術的迭代,推動了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品質內容產品生產、傳輸與呈現質的飛躍,集視聽觸感于一體的強感官刺激、重在場體驗的呈現方式,激發(fā)了學生參與興趣,促進了學生內化升華。為此,高校亦應將供需的匹配度、媒體的智慧度以及載體的數據匯集、關聯分析以及內容產品生產、傳輸與呈現的相關標準納入建設標準和評價體系。

三、落實評價關鍵技術創(chuàng)新機制是根本保障

作為時代產物,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質量評價,亦應順應數字時代發(fā)展要求,堅持以過程、增值、綜合評價同頻共進為著力點,構建全過程縱向評價和全要素橫向評價相結合的智慧化評價體系,以發(fā)揮評價結果在微載體建設中的導向、鑒定、診斷、調控和改進作用,進而實現對微載體建設過程的“‘全面性質量監(jiān)測、‘全員性主體觀照、‘全方位性數據搜集、‘全域性督導跟蹤”[11]。

(一)構建評價數據智能匯儲分析機制

基礎性、過程性和結果性評價數據的全樣本、多維多模態(tài)、伴隨式采集,海量評價數據聚類分析和價值挖掘,尤其是載體微載體運維適時診斷、預測和調節(jié),為高校微載體智慧化評價提供了數據采集、分析、診斷以及反饋和改進效果評價的閉環(huán)運行過程,促進了微載體結果、過程、增值、綜合等多元評價方法的有效集成,提升了評價的精準度。

1.厘清數據源是數據有效采集的前提

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作為多元媒體矩陣,其建設和評價要素呈主體多元、模式多樣、渠道多元的態(tài)勢。目前,“微”平臺建設涉及的數據源主要包括:資源類數據(平臺運行機制數據、基礎設施數據、教育資源數據)、行為類數據(主體行為數據、客體行為數據、主客交互行為數據)、宣傳教育管理服務類數據(宣傳教育類數據、智能管理服務類數據)、支撐類數據(評價類數據、網絡安全保障類數據)。[12][8]87資源類數據主要包括組織領導、網絡基礎設施、性能、投入等非結構化數據,可采集的教育教學、管理和服務以及政策、指導和督導類關聯資源數據,例如,教育管理服務文件(規(guī)定)及其解讀類、課程類、案例類、宣教類、視聽作品類等非結構化數據。行為類數據主要包含多元教育主體行為數據,即高校微載體實踐參與主體(組織及個體)運用微載體實施教育、管理和服務等實踐活動痕跡數據;學生行為數據,即學生思想和學習數據、行為和習慣數據以及在參與微載體實踐活動中產生即時痕跡數據。教育管理服務類數據,包括參與微載體建設實踐主客體基礎數據(元數據)、學籍、獎懲、成績、選課、圖書借閱結構化數據。支撐類數據,包括各類線上測試、競賽和素質、能力評價以及各類問卷所形成的數據評價類數據以及網絡安全、監(jiān)控和輿情監(jiān)督等關聯和沉淀數據。

2.建立數據智能采集機制是根本保證

微載體數據采集要結合微載體建設與成果評價的要求,按照集中式、伴隨式和周期性相結合的采集方式進行。一方面,對資源數據和教育管理服務主客體元數據的采集,要按照多渠道、多層面的原則,運用集中式和周期性采集方法,以提升數據來源的統(tǒng)一性和連續(xù)性。通過組建微載體建設數據中心,組建專業(yè)數據采集隊伍,按照統(tǒng)一標準和要求,采用集中式對日志數據、數據庫記錄、資源文件等進行導入,利用點陣數碼筆、圖像識別等技術對線下教育管理服務資源進行采集,并按規(guī)范數據資源目錄分類與管理。[12]強化對校內外多元主體教育、管理和服務資源的挖掘、采集、整理,打破校內部門間、域內和國內校際“數據分離”“數據割裂”壁壘,實現校際和校內微載體教育管理服務資源的協(xié)同共享,推進資源數據庫建設。同時,推進“一張表”工程,建立師生個人信息中心數據庫,構建部門間信息共享平臺,加大對微載體主客體元數據資源的匯集,建好基礎元數據庫;另一方面,強化對微載體行為類、教育管理服務類和評價類平臺運維和監(jiān)管類過程數據的采集。微載體建設要素的復雜性,決定其數據具有場景多樣、量化困難、匯聚復雜的特點。為此,上述數據的采集要按照非入侵、伴隨式的數據采集方式,[13]“通過物聯網感知技術、視頻錄制技術、圖像識別技術”[14]以及自動記錄、日志搜索分析、移動App和網絡爬蟲采集等平臺數據采集技術,[15]對實踐過程實時生成的多源、異構、多模態(tài)的數據進行持續(xù)性采集,進而在數量上涵蓋“全域性、全樣本和細顆?!睌祿辉跀祿愋蜕稀瓣P注表象性結構化數據,重視價值隱喻的半結構和非結構化數據”;在數據質量上強化對“活動中產生的情境化和過程性數據”的縱深采集,“凸顯真實性和客觀性”[14]19。

3.建立智能數據處理與分析機制是根本

數據的真實性、價值性和完整性是評價科學、精準的核心要素。傳統(tǒng)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評價主要圍繞評價指標體系和經驗,有選擇性地采集數據,致使評價數據獲取存在“盲區(qū)”,同時,受采集條件限制,單一化、片段化、結構化等數據“貧瘠”現象時有發(fā)生,影響了評價的信效度。隨著網絡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評價數據采集與分析雖取得了一定的發(fā)展,但仍存在歷史數據、個體數據、樣本數據供給不足,網絡多源數據融合、關聯、辨別困難和數據提取片面、不全等現實問題。[16]大數據時代,構建智能數據處理與分析系統(tǒng),是促進“海量的數據規(guī)模、快速的數據流轉、多樣的數據類型和低價值密度”專業(yè)化處理,實現數據增值的應然選擇數據處理,[17]是平臺按照一致性和相關性的原則,通過采集、存儲、檢索、加工、變換和傳輸等環(huán)節(jié),對海量信息去粗取精、消除噪聲,進行價值數據提取的過程。當前,高校微載體建設和評價多運用MPP架構的數據庫集群和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統(tǒng)HDFS技術,搭建包括“文件系統(tǒng)、數據庫、數據倉庫、消息系統(tǒng)、內存存儲系統(tǒng)”[12]101的數據存儲集群。隨著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的發(fā)展,尤其是區(qū)塊鏈技術的成熟,其所具有的信息存儲“時間戳”技術,實現了信息來源的可溯性和可驗性,為高校微載體建設和成果評價“征信”提供技術支撐,解決了微載體評價“存證”“循證”的難題。[17]同時,大數據的算法功能為微載體建設和成效數據的價值挖掘和分析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撐。高校要綜合運用聚類分析、關聯規(guī)則挖掘、回歸分析、個性化推薦、過程挖掘、社交網絡分析、語義分析和多模態(tài)分析等技術,[12]101構建適恰的分析模型、預測模型,實現對微載體建設和成效數據的深度挖掘、精準計量、深度分析,切實提高數據處理與分析的智能化水平,為評價提供全樣本、全時空數據,增強評價的“信度”“效度”。

(二)建立多元評價實時動態(tài)整改機制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9],構建多元評價方法協(xié)同的智能評價體系。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作為教育、媒體、通信和數字技術聚合的“結晶”,移動化、智能化、可視化已成為其發(fā)展的應然要求。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建設的成敗取決于其建設與成效評價質量。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fā)展與普及,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評價智慧化提供“核燃料”,促進評價的轉型與升級。

1.要主動跟進,以新技術引領評價

大數據的深度挖掘、采集、計量、分析功能,實現微載體運行過程性、情境性數據的全景記錄、全程跟蹤和全方位捕捉,[11]為微載體“智慧運行”提供精準的“導航儀”。為此,評價主體要按照“原始數據的準備性評價、動態(tài)數據的過程性評價和關聯數據的結果性評價”[18]相結合的原則,在初步設定評定指標的基礎上,主動入駐微媒體空間,通過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構成主體、客體、介體和環(huán)體等要素的關系及運行規(guī)律的深入了解,整體性、多維性、動態(tài)性和客觀性把握其發(fā)展和演進過程,進而完善評價標準,修訂評價指標和內容體系,為增強評價信效度夯基。同時,要全力跟進新技術。技術是提升評價智慧化的“決定力量”。大數據技術對微載體運行過程全樣本全時空實時采集、清洗、集成、轉換和歸約以及深入挖掘、直觀呈現和共享可視,確保評價數據采集的真實性與全面性、處理的準確性與有效性、分析的深刻性與豐富性、結果的系統(tǒng)性與精準性、反饋的及時性與有效性,為評價主體全系統(tǒng)、全環(huán)節(jié)、全場域把控微載體建設與成效提供了技術支撐。評價主體只有主動入駐微空間,全力擁抱大數據,才能科學、精準評價微載體。

2.要強化聚合,推進評價平臺智能化

微媒體和人工智能的崛起,為思想政治教育插上智慧“雙翼”。人工智能、區(qū)塊鏈等技術的應用,推動微載體及其評價的智慧、智力和智能。媒體傳播、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聚合既促進教育主體“人體的延伸”,也為技術引擎植入價值觀的靈魂,促進了微載體新型評價“智庫”建設。當前,面對微載體構成要素多元嬗變,評價指標滯后的問題;面對微載體評價系統(tǒng)內外影響因素繁雜、評價過程的內隱性與模糊性的現實問題;面對弱人工智能時代,全時全域數據集成和價值數據捕捉難的問題,高校微載體建設者和評價主體只有秉承開放和包容的姿態(tài),積極學習和迎接人工智能技術,加大對智能化評價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踐,才能推進思想政治教育評價、微社交媒體和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深度聚合,實現評價的全時空數據集約、全員主體觀照、全面監(jiān)測反饋、全域跟蹤督導。為此,高校要順應人工智能發(fā)展態(tài)勢,按照“讓人做人擅長的事,機器做機器擅長的事”的建設理念,在“智能延展平臺、智慧內容平臺、智識管理平臺”建設上下功夫,[19]推進嵌入式“評價智能平臺系統(tǒng)”建設,推進人機協(xié)同,發(fā)揮其“全域關照、立體全息和主體增值”作用,[20]進而實現評價過程的自動化測定、精準化診斷與個性化反饋。[11]

3.要注重協(xié)同,構建智能評價反饋閉環(huán)體系

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作為立德樹人的新陣地,移動化、智慧化、可視化已成為其顯著的時代標志。在網絡通信、媒體傳播和數字等先進技術支撐下,其建設過程和成效評價的“智慧化”已成為主體、介體、環(huán)體等要素變換的現實需要。然而,受“大數據架構的高經費問題、數據傳播的保密性問題、數據存儲的空間瓶頸問題、數據使用的倫理風險問題”[17],以及高?;A設施建設、數據處理系統(tǒng)平臺和建設團隊建設等問題的影響,表面繁榮但尚不成熟仍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的現實樣態(tài),而作為微載體建設“指揮棒”的智慧評價體系建設亦處于起步階段。面對大數據、人工智能、區(qū)塊鏈等技術在教育評價領域應用理論與實踐研究的不斷深入,高校只有樹立微載體智慧評價理念,加大對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智慧評價體系建設,才能構建全面性、增值性、動態(tài)性、情境性和診斷性的評價系統(tǒng)。高校要結合微載體建設的特殊載體和場域,充分依托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發(fā)揮微載體評價數據全時空場域數據無損采集、多元方法的數據融合分析、直觀可視化結果實時反饋能力,構建以全樣本、全過程、全景式數據為支撐的智能評價體系,搭建“評價-反饋-改進-評價”良性互動閉環(huán)系統(tǒng),[19]以提升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載體建設質量和教育實效。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7-02-28(1).

[2]馮剛.改革開放以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評價的回顧與思考[J].教育與研究,2018(3):88.

[3]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5]習近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路 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光明日報,2018-09-11(1).

[6]張寶君,孫志林.智媒時代高校微空間思想政治教育的審視與創(chuàng)優(yōu)[J].思想理論教育,2021(2):85.

[7]馮剛,史宏月.建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方法與路徑[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5):147.

[8]李志河,潘霞,劉芷秀,等.教育信息化2.0視域下高等教育信息化發(fā)展水平評價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9(5):86.

[9]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EB/OL].(2020-10-13)[2023-10-28].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

[10]葛泓,趙偉,趙志輝.中國人民大學:高校網站向集約化建設轉型[EB/OL].(2019-05-10)[2023-10-28]http://www.edu.cn/xxh/media/jsgl/xyw/201905/t20190510_1658117.shtml.

[11]朱成晨,閆廣芬.現代化與專業(yè)化:大數據時代教育評價的新技術推進邏輯[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8(5):75.

[12]李振,周東岱,劉娜,等.教育大數據的平臺構建與關鍵實現技術[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8(1):100-106.

[13]劉清堂,何皓怡,吳林靜,等.基于人工智能的課堂教學行為分析方法及其應用[J].中國電化教育,2019(9):17.

[14]朱德全,吳慮.大數據時代教育評價專業(yè)化何以可能:第四范式視角[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9(6):19.

[15]柴喚友,劉三女牙,康令云,等.教育大數據采集機制與關鍵技術研究[J].大數據,2020(6):14-25.

[16]李浩泉,陳岸濤.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大數據的有效運用[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3):58-59.

[17]徐金雷.大數據驅動教育評價變革[N].中國教育報,2019-12-21(3).

[18]付安玲.大數據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評價的數字化變革[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9(4):129.

[19]李鵬.智媒體:媒體融合轉型新階段[EB/OL].(2019-04-09)[2023-01-10].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9/0409/c426142-31019937.html.

[20]楊鴻,朱德全,宋乃慶,等.大數據時代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法論、價值與實踐導向[J].中國電化教育,2018(1):27.

The Structure of Quality Evaluation Mechanis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icro Carri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Abstract] Scientific evaluation is a prerequisite for ensuring quality.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quality of the micro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as a polymer with advantageous functions,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scientific, systematic, and efficient evaluation mechanism, which is the “fixed star”. Adhering to the task of cultivating virtue and talent, catering to the practical needs of students, adapting to the trend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establishing evaluation goal orientation and system architecture determination mechanisms, improving dynamic adjustment mechanisms for evaluation index content, and implementing innovative mechanisms for key evaluation technologies are not only necessary choices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of micro carrier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for innovation and excellenc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university;micro carri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construction;evaluation;mechanism

猜你喜歡
高校機制評價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tǒng)評價再評價
自制力是一種很好的篩選機制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yī)藥英語人才培養(yǎng)研究
高校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chuàng)新團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破除舊機制要分步推進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注重機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礎 抓機制 顯成效
宁河县| 郎溪县| 张掖市| 清徐县| 崇礼县| 大化| 建瓯市| 深水埗区| 丹棱县| 锡林浩特市| 潼南县| 怀安县| 尤溪县| 方城县| 铜梁县| 康定县| 谢通门县| 灵台县| 和田县| 武清区| 航空| 长岭县| 涟水县| 呼图壁县| 开鲁县| 山丹县| 京山县| 新营市| 剑阁县| 樟树市| 玛纳斯县| 双桥区| 玉山县| 温宿县| 辽宁省| 涪陵区| 巧家县| 天水市| 陇西县| 察隅县| 宝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