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順
母親告訴我,生我時正逢春季。那時家人都在田里忙碌著。父親把嫩綠的柳枝一根根地剪下來,再一車車運回家。母親則把柳枝剪成一手指長,十根為一捆,用稻草捆好,放在盆中用水泡上一兩天。然后母親提個籃子把柳枝運給田中的奶奶,奶奶再把柳枝重新插入土壤中。柳樹生命力很強,對生長條件要求很低,過不了幾天,這些柳枝就會生根發(fā)芽。這個時期,村里人都在干這項工作。
家鄉(xiāng)的一切都很普通,唯有柳樹特別多。
這里有一大片柳樹林,那是鳥雀最喜歡的地方。記得小時候每當我和父親一起走過這片林子時,我總會央求父親在林子里玩一會兒。我在樹林里瘋跑,有時還會和父親玩捉迷藏。玩累了,父親會折幾根柳條編個柳圈戴在我的頭上,看著像個帶著緊箍咒的孫悟空。
這片柳樹林是什么時候就有的?我問父親,父親不知道。我又問爺爺,爺爺搖搖頭,說他出生時這片柳樹林便在了。每年盛夏,我都會爬上一棵柳樹,擇一處躺下,感受著透過樹葉夾雜著柳樹清香的陽光,捕捉著躍過河流跳入林間就再也找不到的風。隨手摘下一片樹葉放入嘴中吹著,就這樣,一人,一樹,一下午。
姑姑懷孕的時候有一天夜里夢見柳樹開花,奶奶說,這是暗示姑姑日后會生下漂亮的小女孩。起初我是不信的,很湊巧姑姑第二年真的生了個小女孩。奶奶說柳樹是有靈性的。從此,我不再爬到樹上,只是喜歡靠著樹坐著,眼閉著,夢做著,人卻是醒著。
隨著時間的流逝,有不少樹老了,春天不再發(fā)芽,于是村民們將枯樹鋸斷,送到了木材場。但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樹死了,人們也不再栽種,而且開始挖塘圍欄、養(yǎng)雞養(yǎng)魚,樹林一大片一大片地開始光禿,再也不是曾經的翠綠的茂密的柳樹林了。甚至有人開始瓜分樹林,你一片我一片。
有一天,幾個穿著西裝的人來了我們村,挨家挨戶地問,不知道在找什么。我突然莫名地恐慌起來,跟在他們身后。果然,他們是沖著柳樹林來的。但爺爺說過,村里的柳樹林無論如何是不能砍伐買賣的。我想要父親聯(lián)合鄉(xiāng)親們一起來抵制。父親奔走,卻收效甚微,最后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樹林被他們砍伐掉。
那天晚上,我坐在樹樁上,木然地望著這片只剩下樹樁的柳樹林,久久不愿離去,風悄悄地為我披上了夜色。
【江蘇前黃高級中學高一(1)班】
◆點評
作者以家鄉(xiāng)的樹為最具故鄉(xiāng)特征的情感凝聚物切入,化虛為實,虛實相生。故鄉(xiāng)在作者生命中幻化成一棵棵柳樹,展現(xiàn)的是故鄉(xiāng)之根被拔去之后的惶恐與思索。作文語言雖然簡潔,但畫面感極強,如結尾“我坐在樹樁上,木然地望著這片只剩下樹樁的柳樹林,久久不愿離去,風悄悄地為我披上了夜色”,情感的表達質樸而節(jié)制,卻引人回味與思索。
(指導老師:蔡丹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