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培芳 云雪艷 額爾敦巴雅爾 馬薩日娜 明亮
近年來,隨著我國的研究生教育模式逐漸從以學術型為主向以學術型與應用型并重轉變,專業(yè)學位碩士研究生的招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培養(yǎng)工作的核心。在內蒙古農業(yè)大學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的專業(yè)碩士培養(yǎng)方案中,食品質量安全檢測新技術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為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重要的基礎。然而,目前該課程教學仍以傳統(tǒng)的“填鴨式”為主,沒有配套切實可行的實踐案例,缺乏任務式、問題式和實踐應用的引導型教學,無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導致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踐應用能力有所欠缺。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為目的的實踐教學方法,目前案例教學法在食品質量安全檢測新技術課程中的應用研究較少,缺乏典型的、有針對性的教學案例。本文基于對內蒙古農業(yè)大學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食品質量安全檢測新技術課程教學現狀的分析,設計構建了以課程教學大綱為基礎的教學案例庫,并開展案例教學探索和應用效果分析,旨在為培養(yǎng)和提高研究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做出探索和嘗試。
一、食品質量安全檢測新技術課程
實施案例教學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食品質量安全檢測新技術課程主要針對微生物污染和化學污染,如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天然毒素等,系統(tǒng)地講授食品安全檢測方面新技術的基本原理、主要裝置及最新研究成果,同時探討這些新的檢測技術在食品加工及質量安全領域的應用。該課程共32學時,全部為理論學時,仍然采用老師主動“教”和學生被動“學”的傳統(tǒng)講授方法,無法充分調動和激活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亟需進行改革。
通過在本課程教學中引入以任務式、問題式和實踐應用為特點的案例教學法,可以培養(yǎng)和提高研究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應用。此外,本校專業(yè)碩士研究生本科所學專業(yè)大多是食品質量與安全、食品科學與工程、乳品工程以及其他相近專業(yè),先行課程如現代食品檢測技術、現代儀器分析以及課內實驗課程都涉及相關的檢測技術內容,因此采用案例式教學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二、食品質量安全檢測
新技術課程的案例庫建設
本課程的案例是由從事食品加工與安全一線教學與科研的6名教師組成教學團隊共同搜集而來,在建設案例庫的過程中,教學團隊做到了以下幾點:案例選擇兼顧國內外食品安全案例,有利于開闊學生視野,制定相應的措施和對策;案例真實,源于實際,有利于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案例具有一定的學科導向性,從案例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起因、主要污染物的性質與危害等方面呈現整個案例;案例與科研相結合,可以借助研究生導師的科研案例及成果,將其科研內容轉化為教學案例,也可以結合企業(yè)的實際需求進行案例教學;案例形式多樣,包括文字敘述、圖片和視頻等方式。
除課程組教師提供的教學案例外,研究生也可以組成小組,每組通過查閱資料文獻,搜集形成至少一個案例。這種方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還能鍛煉他們搜集、綜合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
三、案例教學法在食品質量安全
檢測新技術課程中的實踐應用
1.案例教學設計?;谝陨习咐x擇及建設開展教學案例設計,包括教學目的、案例背景、案例分析思路、案例涉及的關鍵知識點和理論依據等。
2.典型案例舉例。案例1:2021年的“3·15”晚會上曝光了號稱“養(yǎng)羊大縣”的河北省青縣養(yǎng)羊產業(yè)中投喂“瘦肉精”的問題。據了解,該縣在飼養(yǎng)羊的過程中添加了“瘦肉精”,其屬于非法添加物,而非添加劑。事發(fā)后,河北省市場監(jiān)管部門已責令依法注銷河北天一肉業(yè)有限公司食品經營許可證。天津市市場監(jiān)管部門組織開展對羊肉的全面排查,調查人員發(fā)現,靜海區(qū)2家市場主體的2批次羊肉被檢出“瘦肉精”,已被立案調查。
案例2:2011年,德國宣布召回從比利時進口的冷凍細面條,主要原因是該面條包裝上印刷油墨中所含有的二苯甲酮(BP)滲透到了面條中,導致面條被污染,遷移量達1747μg/kg。
3.典型案例分析。(1)通過“河北省養(yǎng)羊大縣在飼料中添加‘瘦肉精被召回”案例引出“非法添加化學污染物對食品的危害”這一話題,讓學生通過查閱文獻了解非法添加化學污染物以及獸藥殘留的危害,并引導學生思考商家非法添加“瘦肉精”的原因。這樣的教學設計,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學會通過借助文獻資料發(fā)現問題;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思考“通過何種技術手段可以發(fā)現飼料中添加的‘瘦肉精”,并讓學生了解“瘦肉精”的檢測技術與方法。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學生了解到目前通常采用氣相和液相以及與質譜聯(lián)用的檢測新技術來檢測非法化學添加物,進而引出新檢測技術的原理、設備使用以及各種測試方法的優(yōu)缺點等教學內容。
(2)通過“德國宣布召回從比利時進口的冷凍細面條”案例引出有關“食品包裝材料與制品污染”的話題,尤其是“食品接觸包裝材料印刷油墨對食品的危害”這一話題。教師可以讓學生查閱資料了解食品接觸材料引起食品安全問題的主要因素,重點查閱印刷油墨中的光引發(fā)劑對食品的污染危害,不同檢測技術檢測油墨中光引發(fā)劑的原理、設備操作方式以及各自的優(yōu)缺點。教師還可以通過此案例進行拓展延伸,讓學生了解和學習如何發(fā)現食品接觸材料中的增塑劑超標問題,以及如何進行增塑劑檢測。
4.案例教學實施過程。在采用案例教學法之前,任課教師首先要對本課程中的重要概念和關鍵知識點進行概要性地講解,如常見的食品污染主要包括微生物污染和化學污染,污染的主要類型、每種污染的主要特點及危害。具體教學步驟如下:
(1)通過微信群提前2周向學生發(fā)布案例庫中的典型案例以及討論任務,并說明具體的討論要求。
(2)小組準備和討論。對學生進行分組,每組3-4人,其中1人為組長,負責小組成員的具體分工。首先,小組成員共同研讀案例內容,共同查閱文獻資料,找出引起食品安全的主要污染源并分析其原因。然后,小組內展開討論,分析案例中的食品污染物的主要檢測技術及其特點。小組應通過搜索專業(yè)的學術網站、閱讀權威書籍或通過在線開放平臺來查閱文獻。最后,各小組將各自的討論結果形成一個書面文件,寫清楚案例內容、主要食品污染物及其對人體的主要危害、采用的檢測技術及其優(yōu)缺點,然后發(fā)給授課教師。同時,按照分工,小組成員完成PPT制作,為匯報做準備。
(3)分組匯報。針對不同的案例內容,小組分別進行PPT匯報。不同的小組要在同一課堂上對相同的案例內容進行匯報,彼此進行提問和質疑,并通過討論強化對關鍵知識點的記憶。
(4)任課教師進行總結評價。授課教師通過匯總各小組的討論結果,對各個代表性案例中涉及到的主要食品污染源檢測技術進行總結,并再次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思考題目。
5.采用案例教學的優(yōu)點。(1)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得到充分展現。通過實際的案例內容,使每位學生都深入了解案例,參與課堂。(2)教學方式具有較強的啟發(fā)性。通過案例教學,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探索的思維模式,對于培養(yǎng)和提高研究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3)貼近生活實際的案例內容具有較強的應用性。通過實際的食品安全案例,學生能在課堂接觸到實用性強的食品安全問題,并嘗試具體的技術解決方案,縮短了從理論到實踐的距離。 (4)案例教學增強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鮮活的案例教學超越了理論和實際之間的鴻溝,學生可以認識到學習內容的實用性,愿意與教師進行交流和討論,從而增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6.案例教學的應用效果。內蒙古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在2022級和2023級食品加工與安全全日制專業(yè)碩士和非全日制專業(yè)碩士的課堂教學中實施了案例教學法,實踐發(fā)現,相對于傳統(tǒng)“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案例教學法極大地調動了研究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剛入學的研究生學會了查閱中英文文獻資料的方法,學會了與團隊合作分析問題,并試圖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同時,研究生也對當前重要的食品質量安全檢測新技術,如色譜技術(氣相色譜、液相色譜)、質譜技術(氣質、液質聯(lián)用)等的原理、設備以及各自的應用場合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提高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和應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為后期的畢業(yè)論文科研選題、畢業(yè)實驗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
綜上,內蒙古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食品質量安全檢測新技術專碩課程組在課程教學中采用了案例教學法,以精選貼近實際生活的、真實的、學生感興趣的、與食品安全密切相關的案例為切入點,探索了該方法在課程中的實踐應用。教學實踐發(fā)現,該方法將學生的被動接受轉變?yōu)橹鲃犹剿鲗W習,從根本上解決了專碩研究生課堂參與度低的問題,提高了研究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后續(xù)將繼續(xù)補充、細化教學案例,優(yōu)化教學方法,為培養(yǎng)復合型、應用型和實踐型食品加工與安全技術綜合型人才做出更大的努力。
基金項目:內蒙古自治區(qū)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案例教學法在專碩研究生課程中的探索應用——以《食品質量安全檢測新技術》課程為例”(JGCG2023060)。
作者簡介:成培芳(1981-),女,漢族,內蒙古包頭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食品保鮮與安全控制技術。
*通信作者:董同力嘎(1972-),男,蒙古族,內蒙古通遼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高分子材料、食品保鮮與安全控制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