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多么神奇的存在,容納著日月星辰、陰晴雨雪,讓好奇的少年忍不住一看再看、一想再想。于是,青春的氣流里,風起云涌,氣象萬千。
小番茄脫險記
王優(yōu)然(紹興市竺可楨中學氣象科普社團)
我們學校以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先生命名,在教學樓前,有一個專屬于我們氣象社團的小菜園。這可不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小菜園,菜園邊上安置了顯示當天天氣和土壤濕度的裝置,我們可以通過它更好地把握澆多少水,還能預判1—2小時后的天氣狀況。
一個晴朗的上午,我像往常一樣興致勃勃地來到小菜園,哼著小曲為我的小番茄澆水。臨走前,我看向氣象儀,發(fā)現(xiàn)1小時后竟然會有6級強風。這對人來說不算太大的威脅,但對還在“小寶寶”階段的番茄來說可是一場大劫。于是我找來樹枝和繩子,將嬌嫩的小番茄一個個固定好。剛安頓好一切,上課鈴聲就催促著我回教室。
一陣風吹過,我的心也跟著飄忽不定。向窗外看去,風抽打著樹叢,地上的落葉被卷起來,仿佛在訴說自己的身不由己。突然,一股猛烈的風卷著落葉在空中狂舞,讓我揪心得難以呼吸。
下課鈴一響,我便忐忑地跑向菜園。挺立的番茄苗讓我的心回歸平靜。我看了看氣象儀,百感交集:多虧有你!
松果是個“濕度計”
孟佳沂(紹興市竺可楨中學氣象科普社團)
空山新雨后??諝庵蟹撼龅牟菽咎鹞?,松軟的泥土上,盡是雨水打落的枝葉。“哇,你快過來看!”姐姐在前頭的石階上蹲著,大聲喚我。我跑過去彎腰一瞧,是松果!奇怪的是,姐姐手里的松果鱗瓣緊合,全然不是我印象中舒展的模樣。我疑惑地將這顆松果舉起,借著陽光仔細觀察。誰知它竟?jié)u漸 “長”了開來!
“松果的開合受到濕度的影響。濕度大,它的‘花瓣就會閉合,是一種‘見水就羞的植物?!苯憬闵袂榈靡獾亟o我科普。
這顆松果在我的書桌上一直放到了今天。松果好似呼吸的開合總能提醒我,世界真奇妙。
在梅雨季倒兩星期雨量筒是什么體驗
施筱迪(溫州市第二十三中學君峰氣象站)
學校氣象站要求初一社員掌握手動觀測天氣的技能。我們每天早上要讀取數(shù)據(jù)并記錄,主要流程是:先記錄雨量筒的讀數(shù),再觀測風度和風向,最后在百葉箱里觀測最高氣溫、最低氣溫、氣壓濕度等。
由于我們是最后一個輪到的班級,等到我們手動觀測時,正值梅雨季。那兩周幾乎天天下雨,我們需要每天晚上把雨量筒“清空”。由于另外兩位伙伴不上晚自習,倒雨量筒這個艱巨的任務(wù)就落在了我身上。黑漆漆的夜晚,一個小女生撐著小傘只身走在雨中——那就是我。雨量筒由漏斗口、漏斗、外桶和量筒組成,外桶是金屬的,為了測量的準確性,漏斗和外桶是緊密貼合的,所以我一個“弱女子”要獨自完成這個任務(wù)還是有點困難的,金屬摩擦發(fā)出的刺耳聲音甚至有點令人毛骨悚然。有一天,我放了三次都沒有把漏斗套上。第四次,我把漏斗下端對準量筒,一氣呵成,終于把漏斗套上。不過尷尬的是實際上我并沒有把漏斗對準,第二天,我們發(fā)現(xiàn)量筒里干干凈凈的,而量筒外面——全是水!三個人面面相覷,不約而同地笑了。
無論是親手操作、測量數(shù)據(jù),還是寂靜校園里淅淅瀝瀝的小雨,都讓我沉醉其中。在觀測數(shù)據(jù)時,我享受著;當同學們投來欽佩的目光時,我自豪著。
養(yǎng)好心里那朵云
王 鑫(杭州市景荷中學)
“古時候,人們不僅用甲骨來推測天氣,也用先天八卦圖來推測……”你聽,杭州氣象科普體驗館里傳來了我的講解聲。我對氣象的熱愛,要從云說起。
對一個偶爾喜歡涂涂畫畫的人來說,天空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其中,云更是奇妙的存在。那云是怎么來的?為什么云會有不同的形狀?為什么烏云是黑色的?一連串的問題,讓我成功墜入了氣象的海洋。再后來,我來到杭州氣象科普體驗館做志愿者,上崗第一天,我就在心里種下了一朵云。
在志愿講解中,困難總是一個接一個。有時前來參觀的同學年紀較小,我得絞盡腦汁用最淺顯的語言讓他們理解;而面對善于思考、睜著可愛的大眼睛纏著我提問的小朋友,我只能無奈地向網(wǎng)絡(luò)求助。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講解內(nèi)容不該是死板的,而應該是靈活的、不斷被豐富的。于是,我借助書籍,在其他志愿者的幫助下,漸漸沉淀,成為一個可靠的講解員。
我的生活也在悄然變化著。旅途中,我會在大巴上指著天空和好朋友講云、講大氣分層,平時也會收藏與天氣有關(guān)的表情包??茖W課上,老師提到探空氣球、百葉箱等我的“老朋友”時,也會讓我分享氣象知識。我還向偉大的氣象學家竺可楨先生學習,每天在作業(yè)本上記錄當天的天氣情況。心中那朵云被我養(yǎng)得越來越好。
細數(shù)這5年時光,我的個頭變了,學到的知識變了,不變的,是心中那朵云——它承載著氣象愛好者的熱愛與初心,讓我用自己小小的力量,為社會傳遞知識與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