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先挺
借用老領導、老同事、老朋友劉萍女士的話:這世界有那么多學生。
我的這一發(fā)現(xiàn)來自前些年某一次靈光乍現(xiàn):我所任教的學校里,竟然有11名中青年教師是我曾經(jīng)的學生。
那些年走在路上,忽然覺得多了些似曾相識的面孔,他們或男或女,或中年或青年,都熱情地同我打招呼:“老師好!”原來,他們都是我的學生。抬頭不見低頭見,一次在澡堂泡澡,巧遇一個幾十年前的初中學生。我們一眼相認。當年,這學生皮膚白皙,一臉書生模樣,卻特別調(diào)皮。課堂上集體朗讀課文時,他總愛學狗叫。我批評他,要他“好好讀”,他總狡辯道:“我不是好好讀的呀?我不就是這么讀的呀?你不也是這么讀的呀?”全班學生哄堂大笑,我只好賞他幾顆“毛栗”。我在講臺板書,他總愛用拳頭在課桌底下向前后座位左搗右搗。我訓斥他:“坐好!不要做小動作!”他又狡辯道:“我不是好好坐著呀?我哪‘搗了呀?你問問他們呀?!比鄬W生又哄堂大笑,我只好又賞他幾顆“毛栗”。這學生狡辯撒謊的能力之強、“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心理素質(zhì)之高,自他以后,我再也沒見過。然而這一次,我倆“一絲不掛”,真正“坦誠相見”,他終于承認自己小時候太調(diào)皮搗蛋了,并向我表示歉意。
仔細算來,自1981年7月參加工作,到2022年9月退休,我先后在三所中學工作了整整41年。除有兩年脫產(chǎn)進修外,我在講臺上也站了39年。如果按每三年一屆,每屆教兩個班,每班60人計算,我共教了1560名學生。何況我中間還有十年教了三個班,不說弟子三千,也有兩千。多少父子、母女、兄弟姐妹都是我的學生。不過,我一直在家鄉(xiāng)教書,我所遇見的都是在本鄉(xiāng)本地工作、生活的曾經(jīng)的學生。
還有更多的學生,你們在哪里?你們好嗎?
前些年盛行同學聚會。我參加過1989屆、1992屆、1993屆和1999屆學生不同周年的紀念活動。
1989屆學生是我?guī)Ц咧泻蟮牡谝粚脤W生。那時,我在我的母?!凰l(xiāng)鎮(zhèn)完中任教。那時,按行政區(qū)域招生,不存在優(yōu)質(zhì)生源流失的問題,學生整體素質(zhì)較好,加上教師敬業(yè)、負責,此屆學生高考成績良好。我所教的語文學科成績也很不錯,高考語文平均分、及格率在全縣同類學校中均為第一,學校還獎勵我120元錢。那時,我想做出點成績,在高中部站穩(wěn)腳跟,所以備課、批改作文都很認真。特別是教魯迅作品時,我翻箱倒柜查資料備課,學生也特別愛聽我的課。30年后,學生聚會時,仍夸我課上得好,表示從此也愛上讀魯迅。這屆學生是我最熟悉的一屆,他們正年富力強,黨政軍民學、農(nóng)林牧副漁,各界都有,人才濟濟。
教學生涯中,我最對不住的就是1992屆、1993屆學生。那幾年,我教學極不安心。那時,教師工資低,加上商品經(jīng)濟大潮的沖擊,教師改行的多,不安心教學的也多。我那時還醉心于詩歌創(chuàng)作。我對這兩屆學生印象模糊,參加他們的同學聚會,真是慚愧。而學生們對我仍舊尊敬有加,一名學生竟然把我當年發(fā)表的一首詩完整地背誦出來,讓我驚訝不已。
1999屆畢業(yè)生是我調(diào)任新學校的第一屆學生,也是我教學生涯中最刻骨銘心的一屆學生。這屆學生是我縣第一次全縣統(tǒng)招的,學生學習成績好,學習能力強。那時,應試教育已初見端倪??晌覍逃龑ο蟆W情、高考動態(tài)等認識不足、準備不足,還是用老方法教學。我教學最大的問題是,學生問的題目我經(jīng)常答不出來。我的語文教學理念是讀書、寫作,我憎惡做題目,而學生學語文的方法同學數(shù)理化一樣——做題。早讀課,學生經(jīng)常接二連三拿著長長短短的課外閱讀題問我。高三時,一場教學危機終于爆發(fā)。那是一段讓我十分痛苦的日子。一方面,我是借調(diào)老師,如果教學不稱職,學校讓我走人,我沒有什么可說的;另一方面,我母親身患絕癥,雖然大難不死,但我仍放心不下。我真是“潘先生在難中”,已做好卷鋪蓋走人的思想準備。
參加這個班學生畢業(yè)20周年聚會時,我心態(tài)微妙,怕有些學生難為情,估計也有學生怕我難堪。實際上,我的內(nèi)心早已同學生們“和解”了。那些年,我在學校操場晨練時,經(jīng)常遇到該班語文課代表宋昭明的母親,她總是熱情地同我交談。一次,她委婉地說道,多名學生很過意不去,想當面向我致歉。實際上,很多學生已同我和解了。潘家根早在高考填志愿時就同我“和解”了,他站在逸夫樓大門前對我說,這次高考是語文救了他。他語文考了121分,上了電子科技大學。實際上,宋昭明也早已同我“和解”了,她高考語文116分。因錄取院校不理想,她選擇復讀一年。其間,她幾次把月考作文給我看。這次同學聚會,宋昭明因事沒有參加,我很遺憾。她很尊重我,校園里遇見我時,總是快步向我走來,親切問候。這次聚會,我與潘家根見面時,有一種“一切盡在不言中”的默契。他頭發(fā)烏亮,雙目有神,“精氣神”十足,看來日子過得很滋潤。我要特別感謝他,前年教師節(jié),他從成都贈我寶貴的禮物——文房四寶。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教師節(jié)收到學生的禮物。我還要特別感謝班長葉小平。讀書時的他,眉清目秀,身姿挺拔,知書達理。他高考語文考了多少分,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當年他被大連理工大學錄取了。這次聚會,他也因工作忙沒有參加。幾天后,他特意加了我的微信好友,向我致意,并把他在深圳工作的豪華辦公樓照片發(fā)給我。他邀我去深圳游玩,并表示就在此樓招待我。
我想,這么多年過去了,學生們對當年的教學風波會有新的認識,對語文學習、語文能力的提升也會有新的理解。我也要學會運用發(fā)展的、變化的、運動的眼光看待學生,還要用科學的、合情合理的方式與學生交往。
我試著給學生分類,或是按學習態(tài)度和成績分,或是按性格品行分,或是按家庭出身和教育環(huán)境分,或是按不同年代和不同時代背景分……分來分去,總覺得以偏概全,不夠合理。學生總體上呈橢圓形結(jié)構,特別優(yōu)秀和特別差的比重較小,大多數(shù)平平凡凡、普普通通。如同我,一名生活平凡、事業(yè)平凡的中學教師。在我所了解的歷屆學生中,這幾名學生的人生故事讓我感慨。
有兩個讓我印象深刻的男生。
一個是1993屆的方青云,他妹妹也是我的學生。方青云讀書時,本班學生的一篇作文引起了我對他的注意。該學生描寫了第四節(jié)課快下課時,同學們緊張、忙亂地奔向食堂打飯的情景?!胺角嘣疲炷蔑埜鬃?,沖!”方青云是農(nóng)家子弟,高中時,竟然還戴著銀項圈。在農(nóng)村,他就是家中的心肝寶貝。他因妹妹也是我的學生,便對我多了一份情誼。我得知他大學畢業(yè)后,在部隊工作,一路艱辛。他因愛好寫作,被調(diào)到部隊組織部門,是正團級干部。有一次,他喜滋滋地發(fā)短信告訴我:“老師,我最近小有進步?!蔽揖椭浪直惶岚瘟?。這個當年青澀的農(nóng)家少年,如今已是大校。他現(xiàn)在還不時把他的稿子和他孩子的作文發(fā)給我看,請我修改。他還幾次邀請我去北京游玩。
一個是1999屆的劉先勝,我是他高中三年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那時,他成績不好,落落寡合。他這一類學生,往往最缺少存在感,也是老師最擔憂的學生。成績好的學生,前程無限;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不值得擔憂。而他這一類老實普通的學生,“打不過人家,搶不過人家”,文的不行,武的也不行。前幾年,我在街頭偶然遇見他,他的幾句話,讓我又驚又喜。他說他最感激我,在他最悲觀絕望的時候,我鼓勵他,并打電話給他在上海打工的父親。他說感激老師沒有拋棄他,他也由此愛上語文課。他說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給他以后的營銷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幫助。他說他愛看書,愛看新聞,溝通協(xié)調(diào)能力特別強。上至80歲的老頭老太,下至8歲的小孩,他都有話可說。他說生意有反復,很正常,他的日子過得還好。他還說,語文不只是讓人能說會道,更重要的是讓人學會理解、包容、豁達。
還有兩個我之前毫無印象的女生。
一個是1998屆的葉欣。前幾年,我意外收到她的散文集《成長是痛的》,我十分驚喜。我的學生中,喜歡寫作的頗多,寫得好的也不少,但出書的并不多。這是我第一次收到學生的著作。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這個我沒什么印象的女生,多年后呈現(xiàn)給我的到底是怎樣的人生。每每把她的書拿在手里,我不忍卒讀又讀得欲罷不能。字里行間的“痛”讓人心痛,字里行間的“成長”讓人敬佩。她一路疼痛,一路蝶變。2011年,她參與創(chuàng)辦了“北京雨竹文化”,在教育界留下了較好的口碑。同時,她也是一名全國閱讀推廣人,一直致力于貧困山區(qū)閱讀幫扶工作。她搭起一座座閱讀的橋梁,讓山里的孩子看到了外面的世界。這個自小熱愛閱讀和寫作的農(nóng)家女孩、中學時代便開始發(fā)表詩文的文藝少女,終于迎來了她的詩意年華。她的能力特別強,還曾幫我推薦發(fā)文兩篇,而且發(fā)的都是大刊物。原來她班上一個男同學,現(xiàn)在和我是同事。這個弟子兼同事告訴我,高中時的葉欣,個子不高,胖乎乎的,衣著樸素,話不多。不過,從微信朋友圈上看,今日的她,早已是都市麗人、時尚達人。
一個是2000屆的周小希。有一天,我在朋友圈中讀到一篇美文《我的無中,我的水云間》,眼前一亮。那無中校園老司令臺后面敞開門一樣豁口的圍墻,那圍墻外面的小路、水塘、菜園、農(nóng)舍,多么熟悉,多么親切。文章鮮活的感覺、精妙的描寫、青春的敏感、生命的躍動,讓我驚嘆。我高興地留言,問她是哪屆哪班,語文教師是誰。很快得到反饋:“語文老師就是您?!蔽??是的,我曾教她高三一年。她又補充道,當年我多次把她的作文當成范文評講??晌覍嵲诨貞洸黄饋恚覍λ翢o印象。后來我又斷斷續(xù)續(xù)讀到她的幾篇文章,得知她的不幸遭遇。高三那年,她父親不幸離世;禍不單行,她母親因丈夫的離去嚴重抑郁,幾近精神分裂。她一邊讀書,一邊打工,還要不時回家照看病情反反復復的母親。她在廣受贊譽的《母親的山河》一文中寫道,母親好幾次發(fā)病處于無意識狀態(tài)時,要拉她一起自殺。貧窮、疾病、死亡,像三根沉重的鎖鏈,讓她難以呼吸。但她沒有氣餒,一直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幾乎憑借一己之力,拯救了母親,挽救了家庭。如今,她的母親已完全康復,她和妹妹都已經(jīng)重點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她也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成長為某國企中層干部,育有一個可愛的女兒。
也許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將成為教師人生道路上的路人甲而已,成為校史名錄上一個符號而已。學生畢業(yè)后,師生間少有交流的機會、可能與必要。很多學生加我微信好友,很多班級建微信群,但我們很少互動。雖然有的學生客氣,邀請我去玩,但想到他們求學求職、成家立業(yè)、生兒育女緊張忙碌的生活,我好意思嗎?而學生對老師是誠心誠意的。2016年12月,我在銅陵一中聽課,在該地工作的學生沈曙武得知消息,打電話請我吃飯。沈曙武是我1981年剛工作時的弟子,我只教他初一一年。三十多年過去了,他還記得我,還熱情邀請我。那一刻,真是幸福蕩漾。雖未赴約,情誼永存。
我上海的一個同為教師的同學,他和學生相處的原則是,不主動請托學生,也不拒絕學生約請。我十分贊同他的做法。我和學生聯(lián)系不多,學生但凡有求于我的,一是了解孩子的升學情況,二是請我?guī)退麄兏母?,我當然樂于相助,我也就這么點能耐。我主要是同幾個當醫(yī)生的弟子多點聯(lián)系。家人頭疼腦熱,或自己身體不舒服,我就電話咨詢他們。聽到他們關切的專業(yè)話語,我就感到踏實、安全。有時,我也“擺譜”,要他們24小時開機,聆聽我生命由盛而衰、由強而弱細微變化過程中的精妙體驗。1989屆老弟子、老伙計,市人民醫(yī)院骨科主任醫(yī)師林俊濤不勝其煩,發(fā)牢騷道:“小老頭子好怕死,有點不舒服就老打電話,還不能嫌他煩?!蔽抑篮?,心里壞壞地笑。我要的就是這效果:老師變學生,老師也煩人。2016年“五一”假期,我前往省立醫(yī)院做小手術。在該院工作的1999屆弟子、主任醫(yī)師林先盛忙前忙后,把我安排妥當。
有時,我傻傻地想,我這輩子若不當教師,而是從政、經(jīng)商,結(jié)果會怎樣?省部級干部?千萬富翁?那是不可能的。以我的秉性、能力、長處,教書是我人生最好的選擇,教書也給了我體面的職業(yè)和安穩(wěn)的生活。有時,我笨拙地算計,我一生的付出與獲得,虧了?賺了?年輕時,生活拮據(jù),不假;現(xiàn)在,生活優(yōu)渥,真的。
更何況,這世界有那么多學生。大江南北,長城內(nèi)外,甚至異國他鄉(xiāng),桃李滿天下。只要這么一想,我心里就感到溫暖、踏實、幸福。
(作者單位:安徽省無為中學)
(插圖:珈 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