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寧寧
20世紀的前十年,現代主義運動正風起云涌地在西方一路狂飆,幾乎涉及所有藝術領域,包括美術、文學、詩歌、音樂、建筑、哲學等各門類無不受其影響。一個英才迭出的時代,中國此時也因這遙遠的發(fā)聲,聞風而起。1919年林風眠遠赴巴黎,開始接觸巴黎畫派的新風氣。在西方現代主義藝術的盛宴上,林風眠與當時進步思潮在藝術上作出了東方回應。
林風眠把藝術的問題首先歸納為必先知道藝術的根源是什么。在他發(fā)表的文章《中國繪畫新論》中收集了包括法國、德國、英國以及他自己提出的6種對中國美術史的斷代學,并展開論證。由此可見,林風眠的視野盡可能地試圖從涵蓋整個人類文明基點出發(fā),以便作出客觀的比較。其次,林風眠在中國藝術教育的領域中,不但憑借建立美院的經驗,開創(chuàng)融合中西不同藝術及其教育體系的新可能,還運用他大量授課的內容和發(fā)布的理論,因人施教地來為學生們指引藝術思考的方向。
林風眠作品《仕女》。
最后且最重要的是,林風眠不但介紹了西方現代藝術在形式創(chuàng)作上具有的多元可能性;更是用他獨特的藝術作品,來實踐中國傳統(tǒng)藝術中對現代性發(fā)展之路的探索,成為中國現代藝術的重要母版和開篇之作。跳出國畫或西洋畫的分類,在統(tǒng)一的正方形紙本上,用筆墨和油彩疊加,開創(chuàng)融合中西藝術語言的各種實踐。這種實踐的最高意義,最終確立了林風眠開創(chuàng)性的風格:將西方繪畫的色塊邏輯和構成形式,與中國傳統(tǒng)筆墨及意境、情趣深度交融。解構中帶著氣韻,透視中帶著賦彩……借鑒西方現代藝術的自由構圖方式,林風眠用線條分割畫面,使得圖像形成立體派解構的畫面構成。
如果說林風眠的靜物作品總帶著馬蒂斯的色彩沖擊的野獸派風格,那這批畫作最大特點是畫面上的白色線條。那源自中國書法中的傳統(tǒng)筆法,林風眠式“飛白”,成為整個畫面的精彩之處。對西方傳統(tǒng)油畫中明暗立體的技法學習,將厚厚的白色水粉放在層層渲染的最上面。嘗試對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留白”的反其道而行之。借以讓最底層的“留白”跳出二維空間,成為最上一層的做法,打亂了觀眾對三維空間的閱讀。白色在傳統(tǒng)國畫的閱讀,成了西洋油畫形態(tài)的塑造。
不遵循科學的依據,是為了讓藝術突破形式的模版。林風眠借用的是中華文明中對自然的經驗,借用的是“天、地、人”的古老智慧。人物的描繪是林風眠觀察生活中女性的美,而在創(chuàng)作時又將腦海中的形象融合再現,化成概括的人物形象。這里的美,沒有具體的人物,往往通過線條的提示成為觀眾尋找記憶中的印象。藝術理論中提到的“得意忘形” 不是拋棄形象,而是成為藝術家感知的表達,更是觀眾鑒賞時對情感的共情。
林風眠始終在調合,不只是對東西方藝術技法的調合,還應該看到更深邃之處,他試圖對情感和理性進行一種調合。其先進向前的目光,將他對時代的敏感性,對現代藝術和中國畫融合的實踐積累,傳授給了他的學生們。“融合中西”開新藝術先河的現代藝術形式,林風眠創(chuàng)化出的新形式和新審美,看似篡改了東方的傳統(tǒng),顯得“新舊”兩邊都不討好,但作品中的現代性并沒有與當下各種流派產生任何違和感,所有流派都將其納入旗下地盤。林風眠融合東西的藝術作品,作為現代藝術中的東方回應,成為時代與眾不同的存在。
近日,“永恒的愛——19世紀歐洲經典藝術展”在上海海派藝術館舉辦。該展聯合羅丹藝術中心(中國館),以“永恒的愛”為主題,甄選數十件19世紀歐洲經典雕塑、繪畫、家具等,包括奧古斯特·羅丹、朱塞佩·克羅夫、喬萬尼·安東尼奧·拉布斯、卡爾·約翰·斯坦豪賽爾、瑪蒂蘭·莫羅、讓·巴普蒂斯特·卡爾波等眾多歐洲藝術大師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