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德海
一
一本有抱負的書,如果作者有機會陳述自己的設想,通常會非常精彩,并在根源上澄清某些不必要的誤解。比如希羅多德那本后人稱為《歷史》(?στορ?αι)的書,其原意并非實證性地書寫歷史:“這里展示的是哈利卡爾納索斯人希羅多德的探究,為的是人世間發(fā)生的事情不致因年代久遠而泯滅,一些由希臘人、一些由異邦人表現(xiàn)出來的值得贊嘆的豐功偉績不致失去光彩,尤其是要探究他們相互敵對的原因?!备鶕?jù)這段開篇的話,一本希臘文教本指出,“希羅多德寫作《原史》有兩個具體目的:首先,記敘希臘人和波斯人過去的偉績;第二,探究希臘人和波斯人相互敵對的‘原因’——希羅多德后來讓我們看到,這個‘原因’是:希臘人為了捍衛(wèi)自己的自由民主而與波斯人爭戰(zhàn)?!对贰分械闹鹘鞘钱敃r的歷史要人:波斯君王們、希臘政治家和將軍們,要事則是重大戰(zhàn)役。但所有這些都是骨架,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禮法=ν?μο?)才是全書的血肉……”如此,這部九卷本的書應恰切地理解為“探究歷史”,譯名也應合理地改為“原史”。
接下來,《原史》開始講述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搶女人故事,最終,帕黎阿摩斯人搶走海倫,導致希臘人搗毀特洛伊。講完這一系列劫女故事,希羅多德調(diào)轉(zhuǎn)筆鋒,點出這些故事的起因,并再次陳述自己的作書之義:“關于這些個說法,我不想去說,事情究竟是這樣還是那樣,而是想要指出那個人,據(jù)我所知,正是他率先對希臘人做出不義之舉。然后我會接著講下去,以同樣筆墨詳述人間大大小小的城邦。從前曾經(jīng)偉大的城邦,如今有許多已經(jīng)變得渺小,在我的時代強盛的城邦,過去卻微不足道。由于我相信,人間的飛黃騰達絕不會就此留駐,我將一視同仁地來憶述大小城國(的命運)?!备鶕?jù)上面教本中的說法,這話是“希羅多德清楚地告訴讀者,他并非僅僅是要記述關于這些事件的說法,而是要追究事件的原因:天下城邦的渺小和偉大。可見,希羅多德的寫作抱負非常大氣:探究政治制度的優(yōu)劣——正是制度使得一個城邦過去微不足道而如今顯赫或者相反”。劫女故事的至深根源,或許就是那個率先對希臘人做出不義之舉的呂底亞僭主克洛伊索斯,從此不義推動了不義?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贊語中,司馬遷云:“《春秋》推見至隱,《易》本隱之以顯?!蔽闹械碾[,或許就可以看成歷史發(fā)展的至深根源,有繼《春秋》之志的司馬遷,當然致力探究歷史的發(fā)展并尋找其至深根源。用《報任安書》中的說法,就是“仆竊不遜,近自托于無能之辭,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略考其行事,綜其終始,稽其成敗興壞之紀,上計軒轅,下至于茲,為十表,本紀十二,書八章,世家三十,列傳七十,凡百三十篇”?!盎涑蓴∨d壞之紀”不就是“探究歷史”?“成敗興壞”,不就是“人間的飛黃騰達絕不會就此留駐”?希羅多德說明作書的原因后,馬上把筆轉(zhuǎn)向歷史的深閨,去窺探不義的情欲會引發(fā)怎樣可怕的后果,怎么看都像精心編織的情節(jié)。比較起來,司馬遷則顯得嚴肅多了。說明了取材范圍(“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材料處理方式(“綜其終始”)、要達成的目的(“稽其成敗興壞之紀”)之后,他就指出了著述的斷限(“上計軒轅,下至于茲”),同時列出了《史記》的總體結(jié)構(gòu),“為十表,本紀十二,書八章,世家三十,列傳七十”。有意思的是,這個結(jié)構(gòu)的排列順序,跟《太史公自序》略有不同——
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論考之行事,略推三代,錄秦漢,上記軒轅,下至于茲,著十二本紀。既科條之矣,并時異世,年差不明,作十表。禮樂損益,律歷改易,兵權山川鬼神,天人之際,承敝通變,作八書。二十八宿環(huán)北辰,三十輻共一轂,運行無窮,輔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扶義俶儻,不令己失時,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傳。
兩相對比,五體之中,順序有別的是十二本紀和十表。寫《報任安書》時,《史記》應該還沒有完成,順序是司馬遷預設的。作《太史公自序》時,全書已經(jīng)殺青,應是綜合考慮后將兩者的順序?qū)φ{(diào)。照阮芝生的理解,“本紀所記的乃是歷史的綱要,它是以人群組織的宰制者為統(tǒng)系,按照時間的順序來記載人群各種重要的活動。因此,在《史記》一書中來說,本紀就是全書的綱領”。但《史記》涉及的歷史時期太長了,要對長期的歷史或某一性質(zhì)的史事做總體把握或關鍵理解,“就必須選擇一些史事,先作‘提要’,然后‘匯總’在一定篇幅的表格內(nèi),使得讀者能夠在較短時間內(nèi)迅速地把握到要點”。如此,“本紀既是全書的大綱,則表是大綱的大綱。未讀大綱,焉能先看大綱的大綱?……十表固然可以表天下之大勢與理亂興亡之大略,而觀一時之得失,但這須經(jīng)過對史事的一番選擇與提煉,比起本紀的寫作,已多出一層功夫。因此,無論是為讀者設想,或是顧全本書的結(jié)構(gòu),本紀必須置于表前”。不妨這樣來重述上面的話——本紀以人群的宰制者為主線,搭建起歷史的經(jīng)線;表將歷史上發(fā)生的事選擇提煉,從中見出歷史損益的大勢,可以看成貫穿歷史的緯線。經(jīng)緯交織,便完整搭建起了歷史的時空舞臺。
本紀、十表之后,繼以八書?!端麟[》云,“書者,五經(jīng)六籍總名也。此之八書,記國家大體”。所謂國家大體,用現(xiàn)在的話也可以稱作文化制度。這些一直處于變化之中的文化制度,是歷史的骨骼,有了它們,經(jīng)緯交織的歷史之網(wǎng)才得以挺立。八書之后的三十世家和七十列傳,是《史記》數(shù)量上的主體部分,占全書大半。按司馬遷自己的說法,世家傳的是“輔拂股肱之臣”,記載的是諸侯列國之事。諸侯列國環(huán)繞宰制者,因此有“二十八宿環(huán)北辰,三十輻共一轂”的說法。列傳主要記載的是“扶義俶儻,不令己失時,立功名于天下”之人,《索隱》所謂“列傳者,謂敘列人臣事跡,令可傳于后世,故曰列傳”。世家和列傳以其多姿多態(tài),成了歷史織體上的血肉,讓退隱到時間深處的人們重新在文字中生動起來。
二
在《如何著手研究中古哲學》中,列奧·施特勞斯指出:“如果我們非得研究中古哲學不可,我們的研究便不得不做到盡可能確切而富有智性。盡可能確切是指,任何細節(jié)不管多么微不足道,我們都不能認為它不值得花大力氣仔細考察。盡可能富有智性是指,在確切地研究所有細節(jié)的時候,我們不應該忽視整體;每時每刻都不應該見木而不見林。但這些是細枝末節(jié)的問題,盡管我們不得不補充,它們只有就總體而言才是細枝末節(jié),而如果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予以留意,它們便不再是細枝末節(jié):我們總是一方面忍不住迷失于奇妙且未經(jīng)檢審的細節(jié),另一方面又忍不住不拘于細節(jié)?!奔汝P注細節(jié)又重視整體,需要能夠回到具體情景的歷史解釋,而不是如康德所說,后人可以比前人理解自身更好地理解他們。針對康德的意思,施特勞斯說,“現(xiàn)在,這樣的理解可能享有盛譽,但它顯然不是歷史理解。如果它走得過遠以至于自詡為唯一(the)真正的理解,那便確乎成了非歷史理解”。相對可能的方式是,在閱讀時既不降低也不拔高作者,而是“恰如過去的思想理解自身那樣去理解它;因為拋棄這個任務就等于拋棄思想史客觀性唯一可行的標準”。
不只對中古哲學,某種意義上,“恰如過去的思想理解自身那樣去理解它”,或許適合所有古典作品的閱讀。就拿《史記》來說吧,楊照《史記的讀法》中指出:“古往今來很多《史記》的選本,都依循一個簡單的原則,就是考慮《史記》文章的好看程度,將‘不好看’的部分挑出來,只留‘好看’的部分。但這樣就遺漏了一個關鍵問題:為什么司馬遷要在《史記》里放那么多‘不好看’的內(nèi)容?為什么很多讀者認定‘好看’的內(nèi)容,在《史記》中往往被放在很后面?”只挑“好看”的部分,不就是后人覺得能比前人更好地理解他們?引文中的問句,說的不就是“恰如過去的思想理解自身那樣去理解它”?“我們不能,也不應該拋棄這位偉大作者的主觀動機及目的來讀《史記》,只將此當作一本好看的書,只選擇好看的部分來看,這樣的閱讀態(tài)度與方法,一方面對不起付出了生命與自尊的代價來寫作的司馬遷,一方面也限制了我們能夠從《史記》中得到的領悟與啟發(fā)。讀《史記》,一定要有耐心(甚至要有知識上的勇氣)走入這片文字的荊棘叢中。”
通常的意見是,《史記》絕大部分好看的篇章出自世家和列傳,其次則是本紀,最不好看的是表和書,其中十表尤甚。較早對十表不滿的,是唐代劉知幾。他覺得本紀、世家和列傳已經(jīng)有了表的功能,卻“重列之以表,成其煩費,豈非謬乎?且表決在篇第,編諸卷軸,得之不為益,失之不為損,用使讀者莫不先看本紀,越至世家,表在其間,緘而不視,語其無用,可勝道哉?!彼挝毫宋套⒁獾搅诉@一現(xiàn)象,在《蔡文懿公百官公卿年表序》中就指出:“以劉知幾之博通,猶曰‘表以譜列年爵’,則余人可知?!鼻宕用鞔_了這一問題。梅文鼎在為《讀史記十表》作序時謂:“經(jīng)生家之讀《史記》,或取其筆墨之高古以為程度,或征其事實之詳核以資辯議。至于諸表各有小序,讀者未嘗不愛其文辭。而表中所列之經(jīng)緯次第,初無寓目焉者。蓋有之矣,又何暇深加討論乎?”同為此書作序的徐文靖則點出:“后世讀史者,于史表不甚省覽。即覽矣,孰是鉤深索隱,心解神悟,多所證發(fā)者?大約以十表空格遼闊,文義錯綜,不耐尋討。亦古今才學人之通病也?!?/p>
有這些貶低作者的例子,通常就會有如作者所是理解作者的例子在。就像劉知幾,他在另一處的說法,顯然與上引自相矛盾:“觀太史公之創(chuàng)表也,于帝王則敘其子孫,于公侯則紀其年月,列行縈紆以相屬,編字戢孴(按:眾多貌)而相排。雖燕、越萬里,而于徑寸之內(nèi)犬牙可接;雖昭穆九代,而于方尺之中雁行有序。使讀者閱文便睹,舉目可詳,此其所以為快也?!彼梧嶉哉f得更為堅決:“《史記》一書,功在十表?!弊鳌蹲x史記十表》的汪越,幾乎有把十表本身就當成《春秋》的趨勢:“表者紀月編年,聚而為繪圖指掌,經(jīng)緯縱橫,有倫有脊。其書法謹嚴,幾于《春秋》,大義數(shù)千,炳若日星矣。至所不言,尤寓褒譏,未易測識。后人欲穿鑿立論,復所未安。誠會本紀、世家、列傳,窮厥事理,當自得之也?!逼渲械臅炯o、世家、列傳而自得之,汪越?jīng)]有具體說明,或許顧炎武《日知錄》卷二十六提前給出了理由:“蓋表所由立,昉于周之譜牒,與紀傳相為出入。凡列侯將相王公九卿,其功名表著者,即系之以傳。此外大臣無積勞亦無顯過,傳之不可勝書,而姓名爵里存沒盛衰之跡,要不容以遽泯,則于表乎載之。又其功罪事實,傳中有未悉備者,亦于表乎載之。年經(jīng)月緯,一覽了如,作史體裁,莫大于是?!敝劣谑淼木唧w內(nèi)容和在全書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言半語講不清楚,有心人可以參讀阮芝生的《論〈史記〉五體及“太史公曰”的述與作》。
位于十表之后的八書,雖然沒遭到前者那么多質(zhì)疑,但因有殘缺和補竄的情況,也同樣不太受人待見。三國時張晏就指出,八書中的《禮書》《樂書》和《兵書》(《律書》)全部亡佚。此后雖有人提出其中的序應是原文,但總體上都確認此三書非司馬遷原作。至近代崔適《史記探源》,更是直斥“八書皆贗鼎”,并謂自《律書》以下的六書“皆后人取《漢書》諸志補之也”。梁啟超受崔適的影響,在《要籍解題及其讀法》中明確主張舍棄《史記》中的這部分:“八書本為極重要之部分,唯今所傳似非原本。與其讀此,不如讀《漢書》各志,故可全部從省?!迸c對表的不同評價相似,極力表彰八書卓絕之處的也所在多有。如周濟《味雋齋史義》即謂,“八書用意,專在推明本始,著隆替之效,以垂法后王”。魏元曠《史記達旨》則云,“八書著立政之綱,明漢治之失”。兩者均是體貼著《史記》的整體思路來理解八書,與《太史公自序》里的說法一脈相通——
維三代之禮,所損益各殊務,然要以近性情,通王道,故禮因人質(zhì)為之節(jié)文,略協(xié)古今之變。作禮書第一。樂者,所以移風易俗也。自雅頌聲興,則已好鄭衛(wèi)之音,鄭衛(wèi)之音所從來久矣。人情之所感,遠俗則懷。比樂書以述來古,作樂書第二。非兵不強,非德不昌,黃帝、湯、武以興,桀、紂、二世以崩,可不慎歟?司馬法所從來尚矣,太公、孫、吳、王子能紹而明之,切近世,極人變。作律書第三。
明確文中所言禮、樂、律的所指,注意其中的三代損益、古今之變、移風易俗、切近世極人變,差不多就能明白八書的內(nèi)容和指向。不妨就用阮芝生的話來概括:“大體而言,《禮書》講禮義教化,《樂書》講音樂理論,《律書》講律法兵械,《歷書》講歲時歷法,《天官書》講天文星象,《封禪書》講宗教祭神,《河渠書》講地理水利,《平準書》講財政經(jīng)濟。個別視之,八書各述一件專門事情,件件都是專門之學;總合而論,八書內(nèi)容宏富,所記都屬朝章國典與大政大法。能知禮樂者未必能察律歷,能究天官、封禪者亦未必能明河渠、平準;今觀太史公之敘八書,卻能總攬并包,推明本始,并及古今之變,可說最為難能。非淹通博貫者,孰能為之?……司馬遷之作‘八書’,其目的在于觀世變,通古今,究天人,有垂法后王之意。故‘八書’實為太史公論治之言,其所記之大政大法,咸與治道或治法有關?!?/p>
這八種專門之學,禮、樂、律與經(jīng)典教育相關,天文歷法是司馬氏的家學,封禪則司馬談曾親與其事,寫有《貨殖列傳》的司馬遷也熟悉平準的原理,唯與《河渠書》相關的水利之學,雖司馬遷壯游之時曾跋山涉水,即本篇贊詞所謂“余南登廬山,觀禹疏九江,遂至于會稽太湟,上姑蘇,望五湖;東窺洛汭、大邳,迎河,行淮、泗、濟、漯洛渠;西瞻蜀之岷山及離碓;北自龍門至于朔方”,卻不知司馬遷父子二人是否曾單獨鉆研并有獨特心得。既然無法通過是否有知識準備來推斷,那就不妨來細讀作品,看看《河渠書》究竟有沒有充分顯示出父子二人這方面的水準。
三
希羅多德被稱為“歷史學之父”,這稱號來自西塞羅:“在歷史學之父希羅多德以及塞奧彭普斯(Theopompus)的著作中,都充斥著無數(shù)編造的故事?!薄豆畔ED通識課:希羅多德篇》指出:“西塞羅雖然在這里提到希羅多德是‘歷史學之父’,但他真正想表達的意思似乎是希羅多德實際上是‘謊言之父’。在他的其他著作中,西塞羅也明確表示過,希羅多德對于在呂底亞王克洛伊索斯(Croesus)和居魯士(Cyrus)戰(zhàn)爭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但含義模糊的德爾斐神諭的記述實際上也是編造的?!比绻@里的結(jié)論準確,那需要懷疑的是,西塞羅是否在某種意義上暗示了《原史》的虛構(gòu)本質(zhì)?在歷史作為專門學科的今天,《原史》的定位就更為尷尬,上面提到的教本中就說:“今人讀《原史》大多從現(xiàn)代實證史學觀出發(fā),因此會問,希羅多德記敘的是否是歷史真實啊?遇到前半部分萬花筒式的敘述,現(xiàn)代史學家會說,希羅多德的史書寫作還不成熟。再不然就從現(xiàn)代人類學觀念出發(fā),把希羅多德稱為第一位西方的‘人志學’家,因為他記敘了好多希臘以外的‘夷人’生活?!比绻钊胩骄恳徊孔髌?,恐怕要像上面說的那樣,如其所是地理解作者的意圖,否則,即便冠以再多的名號,仍然會停留在一部經(jīng)典的外部。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老年性皮膚瘙癢癥多是由于激素水平生理性下降、皮膚老化萎縮、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功能的減退,使皮膚干燥缺水、易受周圍環(huán)境因素刺激誘發(fā)等因素所致。
還是回到《河渠書》,先觀其結(jié)構(gòu)。此書既以河渠為名,當然圍繞河與渠展開。河指黃河,渠指水渠即人工水道。阮芝生統(tǒng)計篇中河、渠之數(shù),并分析全文結(jié)構(gòu)云:“通篇凡述河四(大禹道河、孝文塞河、河決瓠子、自臨決河),渠十二(鴻溝、楚西渠、楚東渠、吳渠、齊渠、蜀渠、魏渠、鄭國渠、漕渠、河東渠、穿褒斜道、龍首渠)。吳齊賢謂乃以河為經(jīng),以渠為緯,又河重于渠,故起自大禹河道,中間歷九州、九澤仍歸至河起。又謂全文可分上下兩半篇,上半篇序戰(zhàn)國以前河渠(河一至渠六),散序一段結(jié)(莫足數(shù)也);下半篇序戰(zhàn)國及漢河渠(渠七至《瓠子歌》),亦散序一段結(jié)(不可勝言)。兩篇照應,以為章法。下半篇因?qū)懳涞圩耘R決河,卒塞宣房,故錄其《瓠子歌》二章。下半篇后尚有‘太史公曰’一節(jié),即就‘悲《瓠子之詩》’而自言作《河渠書》之意。故全篇經(jīng)緯貫穿,部帙井然;初看凌亂,細讀方知其嚴整也?!奔毨[全文,上半篇寫的應是河渠治理的理想狀態(tài),下半篇寫的則是其真實的狀態(tài)。其中大禹道河一段,最富有理想色彩——
《夏書》曰:禹抑洪水十三年,過家不入門。陸行載車,水行載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橋。以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然河菑衍溢,害中國也尤甚。唯是為務。故道河自積石歷龍門,南到華陰,東下砥柱,及孟津、雒汭,至于大邳。于是禹以為河所從來者高,水湍悍,難以行平地,數(shù)為敗,乃廝二渠以引其河。北載之高地,過降水,至于大陸,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勃海。九川既疏,九澤既灑,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
《史記》的起始是黃帝,那時自然也有水患,但不知當時是還沒有成為重要災害,還是沒有找到值得重視的治理方法,因此沒有留下什么治水記錄。直到堯舜時期,洪水為患才在記載中變成了巨大的問題(是否也說明出現(xiàn)了值得注意的理水者?)?!断谋炯o》載:“當?shù)蹐蛑畷r,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焙樗咸欤搅瓯缐?,老百姓當然非常擔憂。接下來,大禹的父親鯀便被委以治水的重任。效果呢,是箕子批評了鯀的治水方法,出自《尚書·洪范》:“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疇,彝倫攸斁。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范九疇,彝倫攸敘?!薄瓣敗奔炊氯?,說的是鯀的治水方式以堵塞為主,哪里決堤堵哪里?!耙蛡愗鼣尽钡囊馑际莻惓模耙蛡愗鼣ⅰ眲t指倫常有序。正是崇子而貶父。治水的方法,鯀采取的是“陻”,禹采取的則是“道”(導)。真要講治理洪水,“陻”和“道”在不同情形下各有道理,恐怕不可執(zhí)一而斷(《洪范》關涉治道,箕子的選擇是否含著更深的暗示?)。不過,無論如何,起碼在記載中,鯀的方法不夠成功,而禹基本解決了當時面對的問題。于是,此前所有的治水經(jīng)驗,最終都累積到禹這個理想人物身上。
司馬遷把河渠問題的斷代劃在大禹,文章上來就引經(jīng)據(jù)典,以《尚書》中講述山川地理的《禹貢》(《夏書》)開篇。有意思的是,稱頌大禹之德的“禹抑洪水十三年,過家不入門”,卻不在《禹貢》之中,或者司馬遷另有所據(jù)。接下來講大禹治水的辛勞,跋山涉水,克服行程中的各種困難。此后便講治水的方式,考察九州大勢,隨山勢疏浚河川,按土地情況決定如何貢賦。接下來以九為成數(shù),總體性說明治水成果——疏通(道)了九州的河道,圍堵(陻)了大澤的積水,勘測了重要的山嶺。只是,這世上沒有一勞永逸的事,洪水治理完畢,心腹大患就在黃河泛濫對“中國”的傷害。當時的“河”特指黃河,“中國”則指黃河流域的華夏族活動區(qū)域。大禹把治理黃河水患作為當務之急,足跡從當時認為的黃河源頭積石山直至入海口。治理過程中,大禹認為黃河發(fā)源之處地勢太高,流到平地因水勢過于湍急,便不免成災。解決的方案,是先分黃河下游河道為兩支。照譚其驤《西漢以前的黃河下游河道》,這兩條河道奔流一段距離之后,又分為數(shù)支,至“河口段都受到渤海潮汐的倒灌,以‘逆河’的形象入于?!薄S谑?,河川得以疏通,湖澤得以分泄,華夏諸國治平無事,大禹的功績延至夏商周三代。
實證為先的現(xiàn)代史學,自然會懷疑這個幾乎無所不能的大禹,甚至有人會覺得這是一個神。不過,或許可以試著把這部分的大禹形象確切地看成一種最好的理想,類似列奧·施特勞斯《城邦與人》中說的那種最好的政制:“最好的政制過去不是、現(xiàn)在也不是、將來仍不會是事實上的,但是作為一座建在尊貴的高處、光明而純潔的廟宇,遠離塵俗的喧囂和一切的不和諧,它卻是可能的(possible)。在最好的政治、真正的正義秩序、正義或者說哲學的光照下,政治生活或者說政治的偉大性,失去了即使不是全部也是極大部分的魅力?!蹦莻€辛苦劬勞且雄才大略的治水者大禹,不就是最好政制中的理想人物?他生活在“言辭的城邦”,即便并非事實,卻也是可能的。當然,施特勞斯明白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種種區(qū)別,并在《什么是政治哲學?》中明確指出了這一點:“最佳政制存在的特有方式——即最佳政制雖優(yōu)于所有的實際政制卻缺乏現(xiàn)實性——其終極原因在于人的雙重本性,在于人是居間存在者(in-between being)這個事實:人介于獸與神之間?!弊鳛榫娱g存在者的人,大禹更傾向于神的一邊,那么,什么人更傾向于獸的一邊呢?
四
或許為了給艱難的人世一個暫時的安慰,寫完大禹為代表的黃金時代,《河渠書》沒有立刻去寫讓人憂心的各種水害和水患,而是緊承此前的上古理想,歷數(shù)戰(zhàn)國前的人工水道情況——幾乎是降落到現(xiàn)實的理想:“自是之后,滎陽下引河東南為鴻溝,以通宋、鄭、陳、蔡、曹、衛(wèi),與濟、汝、淮、泗會。于楚,西方則通渠漢水、云夢之野,東方則通溝江淮之間。于吳,則通渠三江、五湖。于齊,則通菑濟之間。于蜀,蜀守冰鑿離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則用溉,百姓饗其利。至于所過,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疇之渠,以萬億計,然莫足數(shù)也?!兵櫆弦S河水自滎陽往東南流,與濟水、汝水、淮水、泗水連通。在楚,則是西渠連通漢水與云夢澤,東渠連通長江與淮河。在吳,則開渠連通三江、五湖。在齊,則修渠溝通淄水、濟水。在蜀,則有郡守李冰開鑿離碓,以排除沫水之患。這些幾乎遍布全國的水道,每條都能行舟,豐水的時候可以用來灌溉。水道所經(jīng)之處,人們又修了很多灌溉渠,總量數(shù)不勝數(shù)。
此后的河、渠之事,均與漢家有關,因河的問題牽扯到結(jié)尾的贊詞,不妨先看渠。首先提到的一條,由鄭當時(字莊)主張開鑿。黃河決口的時候,漢武帝曾派汲黯和鄭當時去處理,但并沒在短時間內(nèi)見效。不過,據(jù)《汲鄭列傳》,鄭當時去處理水患前的行為非常有意味,他“自請治行五日”?!都狻芬绱驹唬骸爸涡兄^莊嚴也?!编嵁敃r行前請求整理五天行裝,漢武帝覺得奇怪,“吾聞‘鄭莊行,千里不赍糧’,請治行者何也?”鄭當時的咄嗟立辦應該是出名的,連當朝天子都知道他出門千里都不帶糧食??涩F(xiàn)在居然在治河之前要請求整理行裝五日,到底是為了什么呢?或許,只跟個人相關或涉及普通公事的出行沒那么重要,鄭當時可以千里不赍糧,但治河之事關涉太多人的安危了,他不得不莊嚴以待,因此才有這番舉動。也或許,鄭當時的舉動就是為了讓武帝意識到他的鄭重,為可能的治河失敗留一點余地。值得注意的是,鄭當時為人極其謹慎,“鄭莊在朝,常趨和承意,不敢甚引當否(明確表示自己的意見)”,他會主動提出怎樣的修渠建議呢?——
是時鄭當時為大農(nóng),言曰:“異時關東漕粟從渭中上,度六月而罷,而漕水道九百余里,時有難處。引渭穿渠起長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余里,徑,易漕,度可令三月罷;而渠下民田萬余頃,又可得以溉田:此損漕省卒,而益肥關中之地,得谷?!碧熳右詾槿唬铨R人水工徐伯表,悉發(fā)卒數(shù)萬人穿漕渠,三歲而通。通,以漕,大便利。其后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頗得以溉田矣。
鄭當時提出的建議是,關東糧食通過渭河運到長安,花費的時間多,水道長而且時有艱險,因此可以修一條渠,自長安起,沿著與渭河平行的南山開鑿,至與黃河連接處結(jié)束。修成的渠雖與渭河基本平行,但路線更直接,相同開端和終點的漕運只需要三個月,比原先節(jié)省了一半時間。如果這建議實現(xiàn),不但“損漕省卒”,也就是減少漕運時間、節(jié)省人力,還可以使關中的土地因灌溉及時而肥沃多產(chǎn)。如此思路清晰的建議,自然得到了天子的支持,于是“令齊人水工徐伯表(按:勘測),悉發(fā)卒數(shù)萬人穿漕渠,三歲而通”。通水之后,漕運果然便利了很多,后來又陸續(xù)開通了一些水道,老百姓得以引渠水灌溉農(nóng)田。據(jù)《平準書》,渠修成十五六年后,“山東漕益歲六百萬石,一歲之中,太倉、甘泉倉滿”。這里的“山東”,指崤山或華山以東,所謂“漕益”正來自這條渠。鄭當時做事出自公心且目標具體(“損漕省卒,而益肥關中之地”),并有專業(yè)人士輔助(“令齊人水工徐伯表”),成功的可能大大增加?;蛟S,在紛紜的人事之中,這就是修渠的理想狀態(tài)?
緊接著鄭當時提出修渠建議的,是河東太守番系。在他看來,“漕從山東西,歲百余萬石,更砥柱之限,敗亡甚多,而亦煩費”。一年有百余萬石的糧食通過黃河西運,但經(jīng)過的砥柱水勢險峻,因此往往損失慘重且花費巨大。番系設想的方式是,從汾水開渠引水灌溉皮氏和汾陰一帶,同時引黃河水灌溉汾陰的其他部分和蒲坂一帶。如此,黃河邊上廢棄的五千頃土地就可以變成農(nóng)田,每年可以收二百萬石以上。這些糧食通過渭水運往長安,與關中自產(chǎn)無異,砥柱那里的艱險也得以順利避開。這建議的重心不在開渠,而是以渠灌溉所得的收成抵充黃河漕運的糧食,思路奇崛而高遠,也不出意外地獲取了武帝的支持,“天子以為然,發(fā)卒數(shù)萬人作渠田”。讓人意外的是,番系和武帝似乎都忽視了一個關鍵的問題,那就是黃河的改道?!皵?shù)歲,河移徙,渠不利,則田者不能償種”,工程搞了幾年,因為河道遷移,渠道引水就成了問題,收成還不如播下的種子多??紤]到提出修渠建議的人居然會忽視黃河改道這樣重大的問題,并且這一節(jié)中沒有提到水工這類專業(yè)人士,是不是司馬遷對這個看起來高大上的建議略有微詞呢?
接下來兩個跟修渠有關的建議更為典型。先是有人建議修溝通褒水和斜水的褒斜道,著名的酷吏張湯看到這建議,大概覺得奇貨可居,于是“阿其事”,也即迎合漢武帝的心意,把向皇帝建言的任務攬到自己身上。這個建議要解決的是長安至巴蜀的問題,此前的陸地路線經(jīng)過古道,山坡多,曲折而路遠。褒斜道修成后,不但山坡減少,還比原先近了四百里,而且褒水和沔水相通,斜水和渭水相通,都可以通行運糧船只,漢中糧食運往長安的問題就此解決。藍圖看起來相當不錯,于是依舊“天子以為然”,調(diào)發(fā)數(shù)萬人前往修建。結(jié)果呢,“道果便近,而水多湍石,不可漕”,路程是近了,但水流急且亂石多,根本起不到漕運的作用。后來,莊熊羆借臨晉城百姓的話進言,想鑿引洛水修成水渠,灌溉重泉以東一萬多頃的劣質(zhì)土地,以使每畝的產(chǎn)量達到十石。這條挖出龍骨(按:某種化石)的水道,就被稱為“龍首渠”。不過,名字盡管頗為堂皇,但“作之十余歲,渠頗通,猶未得其饒”,一場聲勢浩大的工程無益于民,差不多只留下了一個空名。
《河渠書》涉及的渠共十三條,戰(zhàn)國前的六條屬概論,是河渠理想降落現(xiàn)實的形態(tài)。戰(zhàn)國后的七條,西門豹治渠和鄭國開渠,涉及復雜的習俗和政治形勢,仿佛司馬遷提示讀者注意自然與人事的必然牽連。鄭當時提議修渠,因為準備充分且有專業(yè)人士參與,得以在通漕之后讓民人得大便利,算得上漢代修渠的成功案例。此后無論番系、張湯還是莊熊羆,即便不推測他們的建議各懷私心,但也很難說是老成謀國之言,動輒數(shù)萬人的工程卻勞而少功,起碼說明他們?nèi)狈ψ銐虻纳髦?,造成的后果顯而易見。修渠過程中的自然因素(天)固然極其重要,每一個體(人)在其中的作用卻也不容輕忽,修渠過程中陽(得利)一陰(無益)二的現(xiàn)象雖關天意,但畢竟與人的主導密切相關。這一點,在治理黃河水患的過程中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
五
河渠之事能把利弊凸顯出來,是因為涉及的問題非常具體,每一決定都關涉甚重且因果相隨,并非幾句漂亮話就可以蒙混過去。據(jù)希羅多德記載,締造波斯帝國的居魯士征服了呂底亞,僭主克洛伊索斯成了戰(zhàn)俘,隨后做了波斯的謀士。居魯士想繼續(xù)擴張,克洛伊索斯提醒道:“我遭遇的那些事情得來悲慘的教訓。倘若你自以為并非凡人,號令的又是這樣一支大軍,你就大可不必把我給你提出的看法放在眼里;倘若你已經(jīng)認識到,自己不過是個凡人,你所號令的其他人也不過如此,那么首先便要懂得,人間萬事如轉(zhuǎn)輪,這轉(zhuǎn)輪不會讓同一些人總是幸運。”克洛伊索斯這些話不是憑空而來,他自己當年準備跟波斯開戰(zhàn),便去德爾菲神廟求簽,得到的神諭是,“越過哈里斯河(呂底斯東部界河),你就可以摧毀一個大帝國”。因為好高騖遠,克洛伊索斯既未認真領會神諭的意思,又不肯追問個一清二楚,結(jié)果不光沒有征服波斯,還摧毀了自己的帝國。或許跟居魯士說這番話的時候,他已經(jīng)意識到了神諭近乎空言的睿智通達,也懂得了行事本身自帶的鮮明因果屬性。
也許把大禹治水比為神諭并不合適,不過,起碼可以把大禹治河、鄭當時修渠看成兩種不同的理想類型,前者是言辭中的完美城邦,后者是人世中的斑駁理想——需要主張者心懷公心,熟悉自己的建議對象,意識到事情推進的可能后果(責任倫理?),并在復雜的政治形勢下慎重對待每一種可能的支持或反對意見。跟鄭當時修渠情形相似,不妨把《河渠書》記載的漢文帝塞河之舉,看成治河的斑駁理想:“漢興三十九年,孝文時河決酸棗,東潰金堤,于是東郡大興卒塞之?!贝笥碇魏又畷r已經(jīng)清楚,黃河經(jīng)常成災,此后更是以“善淤、善決、善徙”著稱,曾被略顯夸張地說為“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黃河流經(jīng)黃土高原時帶來泥沙,自然會淤積并抬高下游河床,危害輕的時候是決口,重的時候則是改道。歷史上黃河曾決口一千五百多次,較大的改道也有二三十次。這近乎天災的情形,人力無法阻擋,能做的大約就是如文帝這樣,遇到哪里決口,就趕緊把哪里堵上。治河這樣的事,差不多總是如此吧,盡管已經(jīng)做得足夠好,看起來也不過平平無奇。
緊接著文帝的塞河之舉,司馬遷寫到了武帝時的一次黃河決口:“其后四十有余年,今天子元光之中,而河決于瓠子,東南注巨野,通于淮、泗。于是天子使汲黯、鄭當時興人徒塞之,輒復壞?!贝蠹s就是因為“善淤、善決”,舊決口塞上了,馬上就有新的決口出現(xiàn),即便主持者是汲黯和鄭當時這樣的重臣也難免失敗——至此再來看鄭當時的“自請治行五日”,是不是別有意味?人間事差不多就是這樣吧,永遠處于不斷的成毀之中,是勞作其間的人們盜取出了短暫的安穩(wěn)歲月。不過,并不是誰都想著總體的人群,大多時候,人們想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就拿武帝的舅父田蚡來說吧,他奉邑在黃河北,黃河南邊決口,北邊就會沒有水災,他奉邑的收入就增多,于是就游說漢武帝:“江河之決皆天事,未易以人力為強塞,塞之未必應天?!笨紤]到當時天人感應說的盛行,田蚡為私利找的借口實在高超。再加上不知是有意安排還是無意巧合,當時作為專家的術士都贊同田蚡的說法,“望氣用數(shù)者亦以為然”。關涉到無數(shù)生靈的河決事件,就這樣以天的名義被近乎兒戲地置之不理(參與其中的人,是不是近獸的存在呢?),“于是天子久之不事復塞也”。
等到武帝再次想到黃河決口問題,已經(jīng)是二十多年之后了,“自河決瓠子后二十余歲,歲因以數(shù)不登,而梁楚之地尤甚”。這個時間點,或許是因為漢武帝終于完成了重大的封禪心愿,或許是黃河下游的梁地與楚地實在受災太重,也或許恰逢天氣干旱有利于治河,堵塞決口的問題終于提上了日程:“天子既封禪巡祭山川,其明年,旱,乾封(曬干封禪時新筑的祭壇,泛指天旱)少雨。天子乃使汲仁、郭昌發(fā)卒數(shù)萬人塞瓠子決。”不但興師動眾,武帝還親臨決口,先是“沉白馬玉璧于河”祭祀河神,接著發(fā)布動員令,“令群臣從官自將軍以下皆負薪窴決河”,司馬遷也在這次負薪塞河的行列中。文中還記載了堵塞決口的方法,“是時東郡燒草,以故薪柴少,而下淇園之竹以為楗”。所謂楗,是先在決口處打下密集的竹圍樁,然后用竹和土石填塞其中,以此來堵住決堤之水?;蛘呤且驗榛实塾H臨的鼓舞,也或者是采取方案的恰當,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拖延,黃河決口終于堵上,“于是卒塞瓠子,筑宮其上,名曰宣房宮”。同時,朝廷將黃河北流的河道一分為二,基本恢復了大禹治水時的舊跡。御駕親臨的漢武帝,既看到了堵塞決口的艱難,也品嘗了堵住決口的喜悅,忍不住詩興大發(fā),寫下樂歌二章,這就是后世稱為《瓠子歌》的帝王名篇——
瓠子決兮將奈何?浩浩洋洋兮閭殫為河。殫為河兮地不得寧,功無已時兮吾山平。吾山平分巨野溢,魚沸郁兮柏冬日。正道弛兮離常流,蚊龍騁兮方遠游。歸舊川兮神哉沛,不封禪兮安知外?為我謂河伯兮何不仁,泛濫不止兮愁吾人。齧桑浮兮淮泗滿,久不反兮水維緩。(其一)
河湯湯兮激潺湲,北渡迂兮浚流難。搴長筊兮沉美玉,河伯許兮薪不屬。薪不屬兮衛(wèi)人罪,燒蕭條兮噫乎何以御水?頹林竹兮楗石菑,宣房塞兮萬福來!(其二)
兩歌第一首寫水患的危害,第二首寫塞河的過程,文學評價向來很高。張玉谷《古詩賞析》云:“悲痛為懷,筆力古奧。帝王之作,冠冕西京。”牛運震《史記評注》謂:“二歌沉郁頓挫,高邁雄奇,想見武帝雄才大略。”至于寫《瓠子歌》的用心,更是稱頌者眾。鐘惺曰:“武帝塞宣房,實有一段畏憫之意,所謂以秦皇之力行堯湯之心,功成而利亦溥(按:普)?!币ψ娑髟疲骸啊斗舛U書》極寫武帝荒侈,《河渠書》極寫武帝勵精,然其雄才大略,正復彼此可以參看?!北M管看起來眾口一詞,但阮芝生細究兩歌文脈,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結(jié)論:“《瓠子歌》言何?‘不封禪兮安知外’一句,透露武帝不因封禪巡祭而出猶不知關外有此大水,而此大水已漫二十余年?!疄槲抑^河伯兮何不仁’‘薪不屬兮衛(wèi)人罪’二句,透露武帝全無反省,譴河神罪衛(wèi)人,通是責人而不責己。人力未盡,便歸天事,猶不自責而責人?!背探鹪臁妒酚浌芨Q》表達了相似的意思:“太史公著錄《瓠子歌》之用意,卻是借此以責斥武帝忽于人君的職務,彰其不足以君國子民的行為。”
“人間萬事如轉(zhuǎn)輪”,時利時害的河渠如此,治水的人物也是如此。盡管漢武帝最終塞上了黃河決口,但離瓠子水災已經(jīng)過去了二十多年。這些年里,流離失所和投告無門的人又有多少呢?或許正是出于這個原因,本篇的贊詞才感嘆“甚哉,水之為利害也!余從負薪塞宣房,悲瓠子之詩而作《河渠書》”。阮芝生也才會說,“此與大禹治水十三年‘過家不入門’之精神、功績相較,相去何啻天淵”。這樣再來看《河渠書》的寫法,從大禹開篇到漢武賦歌,理想狀態(tài)和悲苦情形不斷交叉出現(xiàn),那個言辭中的城邦始終比照著不夠完美的現(xiàn)實世界,提示著當權者應該注意的重大問題?;氐健妒酚洝返闹鞠颍拥奶鞛暮颓娜藶?,不就是天人之際?大禹代表的完美和漢武代表的缺陷,不就是古今之變?在這個層面上,我們再來看司馬遷引用的孔子語,“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是不是會有更深的體會?所有河渠相關的問題都屬行事,其利其弊,歷歷分明。而空言呢,不就是太史公為萬世立法的雄心?如此,《太史公自序》中的“維禹浚川,九州攸寧;爰及宣防,決瀆通溝,作《河渠書》第七”,也就完完整整落到了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