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利用FT-IR、Py-GC/MS和THM-Py-GC/MS微損分析技術探索油畫文物復雜的有機基質組成

2024-03-15 06:28張欣雨趙丹丹郝鋅穎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類物質直鏈甲酯

張欣雨,趙丹丹,佘 媛,郝鋅穎,顏 宇,陳 靜

[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安徽合肥 230026;2.科技考古與文化遺產保護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合肥 230026;3.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 100006]

0 引 言

油畫最早起源于歐洲,傳入中國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萬歷年間。意大利天主教士利瑪竇于萬歷十年(1582年)來華向明神宗進呈圣主、圣母像各一幅。到清朝末年,有許多擅長油畫的歐洲傳教士來華,并在宮廷供職。鴉片戰(zhàn)爭后,中外交往較之前頻繁,更多西方的宗教油畫和商業(yè)性油畫進入中國,西方油畫對中國油畫的影響也較之前顯著,但真正掌握西方油畫技法的中國畫家直到19世紀末才出現(xiàn)。目前在中國,油畫藝術創(chuàng)作不斷發(fā)展,油畫藝術收藏持續(xù)繁榮。油畫已成為中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獨特而重要的文化、歷史和藝術價值。油畫藏品在我國博物館、美術館、藝術機構和私人收藏領域都已形成可觀規(guī)模,因此對于油畫保護修復的研究需求也應運而生。

近現(xiàn)代油畫中顏料的成分復雜,畫家經常把幾種顏料混合起來使用,再加上顏料中含有油性物質,這使得顏料層在保存過程中很容易發(fā)生復雜的化學反應,極易引起變色,色層脫落及畫布破損、開裂等病害,對藏品造成損壞[1]。傳統(tǒng)上,油畫創(chuàng)作中使用的黏合介質主要以干性油為主,額外的成分(如松節(jié)油、天然樹脂、蛋白質和蠟等)也經常被引入來改善油畫顏料的化學和物理性質。后來隨著1841年美國肖像畫家約翰·戈夫·蘭德發(fā)明了可擠壓或可折疊的金屬管后,油畫管開始被廣泛使用,這大大提高了油畫繪畫材料的便攜性。伴隨著化學工業(yè)的進步,硝化纖維素、醇酸樹脂、聚乙烯醋酸酯(PVAc)、丙烯酸酯等合成黏結劑介質在20世紀初登上了歷史舞臺,這些材料首先進入工業(yè)涂料行業(yè),如建筑涂料和汽車涂料[2]。早在1912年,巴勃羅·畢加索就開始用建筑顏料作畫,在20世紀上半葉,用工業(yè)顏料作畫的藝術家大多是實驗開拓者,除了畢加索之外,還有Jackson Pollock和William de Kooning等抽象畫家。此后,商用合成樹脂藝術材料得到廣泛應用。

在油畫的保護處理過程中,專業(yè)修復人員做出的決定對其未來的狀態(tài)至關重要。依托近現(xiàn)代科學分析技術對油畫材料和技法的科學研究為保護處理決策的制定提供了參考——既可以闡明藝術品的性質和保存狀況,為正確保護修復藝術品提供幫助,又可以增加對藝術家創(chuàng)作過程的理解,將科學和藝術結合起來,增加文物研究的深度。目前,國內對油畫保護修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油畫顏料的分析和油畫的保護修復操作上[3-4],但關于油畫的科技分析較少。鑒定油畫老化的原因和闡明這些過程中涉及的機理是油畫科學和保護人員面臨的主要難題之一,對油畫復雜膠結介質和其中添加材料的研究更是相當罕見。使用微損分析技術來研究復雜的基體結構、材料和油畫技法成為許多研究人員關注的焦點[5-6]。

這些微觀區(qū)域的鑒定可能非常復雜,但由于可用于文物本體分析的樣品數(shù)量有限,因此必須盡可能減少取樣量以確保藝術品的完整性[7]。實際上,光譜技術和質譜技術是最常見的快速、非侵入性和微樣品分析技術,可用于表征這類藝術品材料。然而,油畫樣品量小于微克的限制以及樣品中存在不同添加物的情況使油畫的分析研究工作顯得很困難,特別是對油畫中用作黏合介質、清漆、填充劑和固化劑的合成樹脂的分析,可能需要改進復雜混合物熱解產物的分離和鑒定效果。四甲基氫氧化銨衍生化試劑(TMAH)在文物熱解分析中經常被添加,但TMAH的添加在熱解產物鑒定中是一把雙刃劍,特別是對于復雜的基體成分。這是因為TMAH可以通過將羥基和羧基衍生形成甲氧基或羧酸甲酯,從而降低物質的沸點和極性,使熱解產物中往往難以分離的強極性和高沸點物質得以分離、檢測。然而,衍生化試劑的加入也增加了這部分物質的信號強度,可能屏蔽和干擾其他產物的檢測。

油畫《德涅泊爾河的秋天》現(xiàn)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二級文物,系由蘇聯(lián)女風景畫家莉迪亞·伊薩科夫娜·布羅茨卡婭于1953年創(chuàng)作的,1957年11月作為蘇聯(lián)人民的禮物贈送給毛澤東主席。文物本體主要病害為空鼓脫落、裂隙、起翹脫落等,極為嚴重,亟需修復。油畫有機基質材料的研究對于修復方案的制定和病害成因分析極為重要。本研究提出了使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熱裂解氣相色譜-質譜(Py-GC/MS和THM-Py-GC/MS)作為互補的微樣品分析策略,對油畫《德涅泊爾河的秋天》的膠結介質和其中的添加劑進行科學研究。

1 樣品與方法

1.1 文物樣品

本研究的文物對象系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油畫,蘇聯(lián)時期作品,迄今已有70年的歷史。油畫《德涅泊爾河的秋天》是典型的蘇聯(lián)時期的寫實風格風景油畫,畫家運用直接畫法繪制,構圖采用“黃金分割線式”布局。技法上采用了天空與河流平涂,云朵和遠山用稍厚顏色涂、擺、掃、揉的方式展現(xiàn),使得整體畫面的色彩、肌理變化豐富,空間關系松緊有序,實現(xiàn)了豐富的藝術完整性。為豐富畫作色彩,畫家先在白色膩子層上制作藍灰色色底,并在色底上繪畫。

上部天空區(qū)域的主要病害是裂隙(繃力環(huán)、外力等所致)和邊緣區(qū)域的上層顏料層剝離式脫落,但整體穩(wěn)定性較好;中部和下部山體深色區(qū)域主要病害是空鼓及裂隙、脫落、缺失。下部顏料層和基底層剝離傾向極為嚴重,整體穩(wěn)定性極差,顏料層稍微震動或者受外力即可剝落。

為了更好地了解畫作上下畫面病害不同成因,在畫作上下兩處顏料層剝落處取樣分析,取樣點標記為Y235-38#和Y235-39a#,取樣點位置及病害細節(jié)見圖1。

圖1 《德涅泊爾河的秋天》取樣位置

樣品截面如圖2所示:樣品Y235-38#有四層,由一層基底層(層1)和三層顏料層(層2~4)組成;樣品Y235-39a#有七層,由一層基底層(層1)、一層底料層(層2)和五層顏料層(層3~7)組成。這幅油畫不但材料來源多樣,層次結構也很復雜。如果能夠根據(jù)樣品截面層次結構,對樣品進行分層取樣分析,就可以準確地鑒定出每一層的物質組成。遺憾的是該樣品由于量太小無法完成分層剝離操作,只能根據(jù)鑒定出材料的種類推測其存在于油畫層可能的位置。如果條件準許,應盡可能地進行分層取樣分析,這將是油畫研究關注的重點。

圖2 樣品截面外觀

1.2 FT-IR分析

用紅外光譜微損檢測油畫的有機基質組成。Bruker VERTEX 80/80v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采用KBr壓片的方法,紅外光譜范圍設置為4 000~400 cm-1,分辨率為4 cm-1,掃描次數(shù)64次。

1.3 Py-GC/MS和THM-Py-GC/MS分析

采用熱裂解氣相色譜-質譜法對樣品進行直接熱裂解和熱輔助水解并甲基化分析。將大約0.03~0.05 mg的油畫樣品置于50 μL的不銹鋼坩堝中于550℃熱解,對于THM-Py-GC/MS加入2 μL質量分數(shù)25%的TMAH甲醇溶液進行衍生化。使用Py-3030D裂解器(日本Frontier Lab實驗室)串聯(lián)GCMS-QP2010 Plus(日本島津)進行樣品測試。色譜柱采用Agilent HP-5MS毛細管柱。GC升溫程序為:35℃保持2 min;以60℃/min升溫到100℃;以8℃/min升溫到240℃;以3℃/min升溫到250℃;最后以20℃/min升溫到300℃并保持15 min。MS的掃描范圍為m/z=30~800[8]。數(shù)據(jù)的解析采用手動與半自動相結合的方式,參考專門的有關現(xiàn)代油畫樣品、油、蛋白質、天然樹脂、合成樹脂、蠟和多糖類的裂解化合物相關數(shù)據(jù)庫(來源于NIST17 Library,日本島津公司NIST17s、NIST17-1、NIST17-2 Library,美國蓋蒂文物保護中心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文物保護實驗室的人工老化樣本)[9-15]。

2 結果與討論

2.1 FT-IR分析

紅外光譜分析是保護科學中表征有機材料的標準技術,通過對存在化學鍵的識別初步判斷化合物的類別。這是在研究的早期階段進行的,以便對研究的材料有所了解。

如圖3~圖4所示,在油畫中采集的兩件樣品中:位于3 409 cm-1和1 063 cm-1的吸收峰是—OH的伸縮振動吸收峰;位于1 220 cm-1的吸收峰是C—O伸縮振動峰;在1 120 cm-1左右都有C—C伸縮振動譜帶;2 920 cm-1弱吸收峰為CH3的C—H伸縮振動,說明分子中具有飽和碳原子;1 432 cm-1、1 384 cm-1兩處的弱吸收峰是CH3的C—H彎曲振動所致,表明分子中含有—CH3;3 010 cm-1處為不飽和碳原子=C—H上的振動;CH2的反對稱伸縮振動吸收峰在2 924 cm-1處,對稱伸縮振動吸收峰在2 854 cm-1處,剪式振動吸收峰在1462 cm-1處,面外彎曲振動在1 237 cm-1處;1 643cm-1處是C=C吸收峰;1 160~1 175 cm-1處為酯基中C—O—C的伸縮振動吸收;1 739 cm-1處為羰基伸縮振動峰C=O,但是很難將其歸因于酯、酮或酸。這些官能團均在有機材料中大量存在,指示性意義不明顯,無法說明具體物質,需進一步結合Py-GC/MS和THM-Py-GC/MS來判斷[16-17]。但715~725 cm-1處是蠟的典型特征,盡管不同類別蠟——植物蠟(巴西棕櫚蠟)、動物蠟(蟲蠟、蜂蠟)、礦物蠟(地蠟)的紅外光譜圖存在明顯差異,但三種蠟類物質均在715~725 cm-1有特征峰。而在這兩件樣品的紅外光譜圖中,715~725 cm-1處沒有特征峰,說明兩件樣品中可能不含蠟[16-17]。

圖3 樣品Y235-38#的紅外光譜圖

圖4 樣品Y235-39a#的紅外光譜圖

2.2 Py-GC/MS和THM-Py-GC/MS分析

衍生化試劑的加入在文物復雜成分的鑒定中具有協(xié)同和拮抗作用,即可以增加強極性高沸點產物的信號強度,也可能會屏蔽和干擾其他產物的檢測。為了探討添加和不添加TMAH衍生化試劑對油畫樣品熱裂解產物的分離鑒定效果,從而最大限度地準確、完整提取樣品中所含的全部信息,且同時為了探究衍生化試劑加入前后熱解產物的變化規(guī)律及對應關系,采用Py-GC/MS和THM-Py-GC/MS兩種方法進行對比研究。樣品Y235-38#的總離子色譜圖如圖5~圖6所示,樣品Y235-39a#的總離子色譜圖如圖7~圖8所示。油畫材料裂解產物中標志性化合物依據(jù)化合物的類別可以被分為不同的組,包括烷烴類、脂肪酸類、脂肪醇類、羥基脂肪酸類、醛類、酮類、酯類、多元醇類、多元酸類、芳香族化合物類(茚類、多環(huán)類、苯乙烯、苯類)、鄰苯二甲酸酯類等。

黑色代表醛類產物,藍色代表酮類產物,紅色代表PVAc裂解產物

黑色代表一元脂肪酸甲酯,藍色代表二元脂肪酸甲酯,紫色代表其他脂肪酸甲酯,紅色代表多元醇

黑色代表醛類產物,藍色代表酮類產物,紅色代表PVAc裂解產物,紫色代表一元羧酸類產物

黑色代表一元脂肪酸甲酯,藍色代表二元脂肪酸甲酯,紫色代表其他脂肪酸甲酯,紅色代表多元醇,綠色代表烷烴,深藍色代表甲基直鏈脂肪醇醚(直鏈脂肪醇甲基化產物),棕黃代表羥基脂肪酸

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Py-GC/MS和THM-Py-GC/MS分析,可以根據(jù)特定的主要和次要化合物成分有效地區(qū)分油畫中使用的黏合劑介質和添加劑。熱裂解結果表明,樣品Y235-38#中所用的有機膠結材料為聚乙烯醋酸酯類材料和亞麻籽油。樣品Y235-39a#中所用的有機膠結材料為聚乙烯醋酸酯類、油類和蠟類物質。兩件樣品均不含光油樹脂類成分(如瑪?shù)贅渲?、達瑪樹脂、乳香樹脂、松香樹脂等)。樣品裂解產物中屬于乙烯基樹脂、醇酸樹脂和油脂的標志性化合物按照化合物類別排列的圖譜分別如圖9、圖10和圖11所示。

圖9 樣品Y235-38#(左)和Y235-39a#(右)的乙烯基樹脂標志性裂解產物按照化合物類別排列相對含量組成圖(Py-GC/MS結果)

圖10 樣品Y235-38#和Y235-39a#的醇酸樹脂標志性裂解產物按照化合物類別排列相對含量組成圖(THM-Py-GC/MS結果)

圖11 樣品Y235-38#(左)和Y235-39a#(右)的油脂類和多元醇類特征

當不添加TMAH時,兩件樣品的裂解產物中存在大量聚乙烯醋酸酯(PVAc)的典型熱解產物(圖9),如一系列的茚類及其衍生化物(1-甲基-1H-茚、1-亞甲基-1H-茚、1,4-二氫萘)、多環(huán)芳烴類(萘、1-甲基萘、2-甲基萘、菲、芴)、苯乙烯、苯及其衍生化物(環(huán)丙基苯、乙基苯、鄰二甲苯、甲苯)[18-20]。此外,聚乙烯醋酸酯的老化產物乙酸、苯甲酸和苯甲醛和聚乙烯醋酸酯中常用的鄰苯二甲酸類增塑劑——鄰苯二甲酸二丁酯也被檢測出來。這些裂解產物共同表明樣品中含有聚乙烯醋酸酯類材料。對比Py-GC/MS和THM-Py-GC/MS的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與后者相比,前者可以更好地檢測出乙烯基樹脂熱解產物的存在,從而確定乙烯基樹脂存在與否。

兩件樣品的Py-GC/MS結果還顯示,存在一系列一元脂肪酸(丁酸、己酸、庚酸、辛酸、壬酸、正癸酸、十四酸、軟脂酸、硬脂酸),這表明樣品中存在油脂類媒介劑。一元脂肪酸和二元脂肪酸在不添加TMAH時很難被分離,因此只能檢測到一元脂肪酸的存在。此外,還發(fā)現(xiàn)了一系列酮類化合物(苯乙酮、2-庚酮、2-十七酮、環(huán)戊酮、2(5H)-呋喃酮、2-環(huán)戊烯-1-酮、2,3-二甲基-2-環(huán)戊烯酮、環(huán)己酮、環(huán)庚酮、環(huán)己辛酮)。此外,還檢測到了醛類的中間氧化產物(苯甲醛、PVA己二醛、庚醛、十六醛、己醛、壬醛、辛醛)[19]。一系列脂肪類、醛類、酮類裂解產物可能來源于油脂類物質、蠟類物質或者醇酸樹脂類物質。不加衍生化試劑時很難確定這些物質是否存在,故需采用熱裂解同步衍生化的方法進一步確認。

圖10、圖11和圖12是兩件樣品經THM-Py-GC/MS測試裂解產物中屬于醇酸樹脂類、油脂類和蠟類物質的標志性裂解產物(甲基化)按照化合物類別排列相對含量組成圖。醇酸樹脂通常由三種單體縮聚制得:多元醇(即甘油、季戊四醇、新戊二醇、丙二醇、三烴甲基丙烷等),鄰苯二甲酸酐、對苯二甲酸或苯三甲酸,以及脂肪酸或甘油三酯油(經醇解后),通過融合或溶劑法來制備。醇酸樹脂的裂解產物主要由一元脂肪酸、二元脂肪酸和多元酸、多元醇組成。油脂中的干性油和半干性油類物質的裂解產物主要由一元脂肪酸、二元脂肪酸和甘油三酯裂解的多元醇組成。蠟類物質的裂解產物主要由直鏈脂肪酸(一元脂肪酸、二元脂肪酸)、直鏈脂肪醇、羥基脂肪酸和直鏈烷烴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動物蠟、植物蠟和礦物蠟裂解產物的組成存在差別,可由此來判斷蠟的具體種類(詳細分析見下文)。

圖12 樣品Y235-39a#的蠟類特征裂解產物按照化合物類別與碳鏈長度分布排列相對含量組成圖(THM-Py-GC/MS結果,去除P和S后)

對于THM-Py-GC/MS分析,除檢測到單脂肪酸甲酯(C4∶0~C24∶0)外,還檢測到大量二元脂肪酸二甲酯(2C4∶0~2C13∶0),所有脂肪酸均轉化為脂肪酸甲酯/二甲酯,表明衍生化效率良好。樣品Y235-38#和Y235-39a#除檢測到脂肪酸類、醛類和酮類外,還檢測到一些甘油或者油脂類物質中甘油三酯甲基化熱裂解產生的多元醇類產物(1,3-二甲氧基-2-丙醇、1,2,3-三甲氧基丙烷、2,3-二甲氧基丙-1-醇),未檢測到其他多元醇類物質(如季戊四醇、新戊二醇、丙二醇、甘油、三烴甲基丙烷等)。同時考慮到樣品Y235-38#不含鄰苯二甲酸酐、苯二甲酸二甲酯、苯三甲酸三甲酯、苯四甲酸四甲酯等多元酸類產物,而樣品Y235-39a#的多元酸類產物僅有苯甲酸甲酯這一種物質且含量極低,且苯甲酸甲酯在聚乙烯醋酸酯老化時也會產生,因此可以得出這兩件樣品均不含醇酸樹脂類材料(圖10和圖11)。

脂肪酸類熱裂解產物的分布圖常被用于判斷是否存在油類物質并確定其具體種類(圖11)。油類物質的具體種類可以通過壬二酸二甲酯(A)與棕櫚酸甲酯(P)的比例及棕櫚酸甲酯(P)與硬脂酸甲酯(S)的比例(可通過m/z=74提取離子技術快速獲得),再輔以飽和一元、二元脂肪酸脂的走勢,P和S占全部飽和脂肪酸脂的比例,以及一些特征裂解產物進行判斷。盡管血和動物膠類物質也會產生脂肪酸(甲脂)類裂解產物,但植物油中A/P的比值較高。幾個世紀以來,亞麻籽油是歐洲最常用的黏結介質油,此外還采用了更昂貴的、不易變黃的罌粟油和核桃油[21]。19世紀,隨著商業(yè)化程度的提高和油畫顏料產量的增加,油畫中使用的油類首次有了顯著的增加:制造商開始使用紅花油、葵花籽油、蓖麻油、桐油和椰子油[21]。對于植物油來說,飽和脂肪酸,特別是棕櫚酸(16∶0)和硬脂酸(18∶0)的含量差異被用來區(qū)分亞麻籽油、桐油、罌粟油和核桃油等。常用干性油的棕櫚酸甲酯與硬脂酸甲酯(P/S)比值范圍為:亞麻籽油為1.2~2.5,核桃油為2.7~3.0,桐油為1.0~1.2,罌粟油為3.0~8.0[16,22]。紅花油和葵花籽油是半干性油,通過相對較多的花生酸(20∶0)、山崳酸(22∶0)和木蠟酸(24∶0)來確定。而椰子油,一種不干性油,含有大量的月桂酸(12∶0)和肉豆蔻酸(14∶0)。蓖麻油通過分子標記物蓖麻油酸來鑒定,熟桐油通過烷基苯烷酸酯(APAs)類標記裂解產物來鑒定[10,23]。

兩件樣品中月桂酸、豆蔻酸、花生酸、山崳酸和木蠟酸的含量均較少,且A/P=1.12、P/S=1.79(樣品Y235-38#),A/P=1.24、P/S=1.46(樣品Y235-39a#),說明樣品中含有亞麻籽油。樣品Y235-38#一元脂肪酸的最大碳鏈長度為26,且裂解產物中不含脂肪醇和羥基脂肪酸說明該樣品不含蠟類物質;而樣品Y235-39a#一元脂肪酸的最大碳鏈長度超過26,同時含有一系列脂肪醇類、羥基脂肪酸類和長鏈烷烴類裂解產物,說明該樣品中含有蠟類物質。雖然紅外光譜沒有檢測到蠟類物質,但考慮到熱裂解精度更高,所以該樣品含有蠟類物質的推斷是可信的(圖12)。根據(jù)裂解產物的不同可以區(qū)分不同的蠟類物質,按照同系列裂解產物色譜峰總面積從大到小的順序,蜂蠟的裂解產物依次為直鏈烷烴、偶數(shù)碳原子脂肪酸、偶數(shù)碳原子直鏈醇、含羥基的脂肪酸;棕櫚蠟裂解產物為偶數(shù)碳原子直鏈醇、偶數(shù)碳原子脂肪酸、脂肪酸衍生物;小燭樹蠟裂解產物為直鏈烷烴、偶數(shù)碳原子脂肪酸、偶數(shù)碳原子直鏈醇、羽豆扇醇及其衍生物、計曼尼醇及其衍生物、脂肪酸衍生物;地蠟、石蠟等礦物蠟,其主要裂解組分均為直鏈烷烴。此外,不同蠟中其直鏈烷烴、直鏈醇、脂肪酸等的分布各有其規(guī)律[24]。圖12中碳原子數(shù)分布為24~34的偶數(shù)碳原子直鏈脂肪醇(且直鏈醇中三十烷醇色譜峰的面積最大)、2-羥基棕櫚酸醇、14-羥基棕櫚酸醇、(Z)-9-十八碳烯酸,直鏈烷烴中峰面積最大的是二十九烷,這一系列特征明確表明樣品中所使用的蠟為蜂蠟。

需要注意的是,蠟類物質的存在有時會干擾油類物質種類判定的準確性。鑒于樣品Y235-39a#中蠟類物質含量較少,且與樣品Y235-38#為同一畫作來源,故認為樣品Y235-39a#中的油類也為亞麻籽油。此外,兩件樣品中均不含光油樹脂類(瑪?shù)贅渲⑦_瑪樹脂、乳香樹脂、松香樹脂等)的裂解產物,說明油畫表面沒有上光油層。

Py-GC/MS分析可以更好地檢測出乙烯基樹脂熱裂解產物的存在,從而確定乙烯基樹脂存在與否。TMAH衍生法中脂質含量明顯高于直接進樣的結果,這可能是由于脂肪酸類的裂解產物中包含極性基團,采用直接進樣法時這些物質很難被檢出,而TMAH衍生法則有效提高了含羧酸、羧基等極性基團的化合物的檢出率,因此THM-Py-GC/MS法可用于含油脂類物質的檢測[25]。

3 結 論

1) 運用FT-IR、Py-GC/MS和THM-Py-GC/MS等科學分析方法,對蘇聯(lián)女風景畫家莉迪亞的《德涅泊爾河的秋天》油畫樣品復雜的有機基質組成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結果表明,FT-IR分析可以在研究的初始階段提供指導,而采用Py-GC/MS和THM-Py-GC/MS分析則可以根據(jù)裂解產物中特定的次要和主要化合物含量有效地區(qū)分油畫用黏結劑和添加劑。

2) 油畫兩處不同位置均使用了聚乙烯醋酸酯類材料和亞麻籽油作為油畫顏料的膠結劑,且聚乙烯醋酸酯類材料中使用了鄰苯二甲酸二丁酯作為增塑劑。

3) 樣品Y235-39a#還使用了蜂蠟作為改性材料,起到增加顏料稠度、可塑性和減弱光澤的作用,這恰好是畫面上暗色的位置,這也可能是該部位空鼓及裂隙、脫落、缺失病害嚴重的原因之一。另外,考慮到該位置位于畫面的中部,應力原因也會造成上述病害,故需進一步探究病害發(fā)生的真正原因和主要誘因。

猜你喜歡
類物質直鏈甲酯
離子交換樹脂催化合成苯甲酸甲酯
異淀粉酶法高直鏈銀杏淀粉的制備
均相催化六氫苯酐與C10直鏈醇制備環(huán)保增塑劑及其性能
在線富集-膠束電動毛細管色譜用于烷基酚類物質的檢測
K/γ-Al2O3催化丙酸甲酯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
卡前列甲酯栓聯(lián)合鈣劑預防及治療產后出血的效果觀察
超導可視聯(lián)合卡前列甲酯用于早早孕無痛人流術的效果觀察
直鏈淀粉磷脂復合物的制備及表征
煙草潛香類物質果糖嗪的合成
直鏈烷基苯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