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琳,趙小君
(1.蘭陵縣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2.蘭陵縣婦幼保健院心血管內(nèi)科,山東 臨沂 277799)
心力衰竭是臨床心血管內(nèi)科常見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活動受限、體液潴留等。該疾病多見于老年人,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發(fā)病率呈升高趨勢,且該病具有較高的致殘和致死率[1]。因此,對心力衰竭患者給予及時診斷和精準治療尤為重要。心臟康復訓練利于提高患者運動耐力,增加心力衰竭患者的運動量,且能夠有效緩解患者交感神經(jīng)的活性[2]。增強型體外反博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能夠顯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大腦和心臟等器官的血液灌注[3]?;诖?,本研究對蘭陵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56例心力衰竭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蘭陵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56例心力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jīng)蘭陵縣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心力衰竭診斷與治療指南2014》[5]中心力衰竭有關(guān)診斷標準;②肢體活動正常;③無認知功能障礙,能夠完全配合治療。排除標準:①下肢感染者;②先天性心臟病者;③有明顯出血傾向者;④嚴重高血壓者;⑤存在惡性腫瘤者;⑥存在增強型體外反博禁忌證者;⑦不耐受運動康復者。
表1 兩組患者心功能級別提高有效率對比[例(%)]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接受心臟康復訓練,具體訓練包括基礎活動和離床訓練?;A活動:①治療師囑患者臥床休息,進行心電監(jiān)護。②在治療師的攙扶下,在病房內(nèi)緩慢行走,小幅度活動,15 min/次,2次/d。③患者脫離治療師攙扶,自行在走廊緩慢行走100 m、3次/d。④患者在走廊或過道內(nèi)緩慢行走200 m,上下1層樓梯,3次/d。離床訓練:①運動前準備活動:治療師指導患者行熱身準備運動,活動5 min。②有氧運動:根據(jù)患者心肺評估結(jié)果制定適合患者的運動計劃,如劃船機、功率踏車等,活動25 min。以上訓練,持續(xù)練習3個月。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增強型體外反博治療,采用增強體外反博裝置(廣州奧邁醫(yī)療科技公司,型號:OM-A)。指導患者仰臥,在小腿、大腿、臀部分別包扎適合患者的氣囊,并緊貼患者外衣,隨后通過心電觸發(fā)。心臟舒張時,給小腿、大腿、臀部逐漸加壓;心臟收縮之前,氣囊迅速放氣,使患者肢體受到的壓迫解除,肢體受壓的血管轉(zhuǎn)為開放,減少主動脈射血輸出阻力,2次/d,40 min/次,持續(xù)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①心功能級別提高有效率。根據(jù)誘發(fā)心力衰竭的癥狀的嚴重程度,將心功能受損情況分為3個等級。心功能級別提高2級為顯效,心功能級別提高1級為有效,未提高、無等級變化為無效。②6 min步行距離(6 MWD)。患者在平直走廊里盡可能快地行走,測定6 min的步行距離,若步行距離<150 m,表明為重度心功能不全;距離>150~425 m為中度心功能不全;距離>425~550 m為輕度心功能不全。③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通過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飛利浦超聲股份有限公司,型號:EPIQ 5C)測量,>50%~70%為正常范圍,40%~50%為中間值狀態(tài),<40%為進入心力衰竭狀態(tài),>70%為左心室功能異常。④左心室舒張末期容積(LVEDV):采用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設備同上)檢查,正常值為45~55 mm,若>55 mm表示心臟在舒張期有擴大。⑤心理狀態(tài)。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6]評估,包括失眠、焦慮心境、認知障礙及抑郁心境等6大項目,總分為56分,總分>14分代表出現(xiàn)具有臨床意義的焦慮癥狀,且分數(shù)越高焦慮癥狀越嚴重;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7]對患者抑郁狀態(tài)進行評估,包括自知力、絕望感、工作和興趣、自卑感等多方面,分值為0~64分,總分>14分代表出現(xiàn)具有臨床意義的抑郁癥狀,分數(shù)越低表示患者抑郁程度越低。⑥生活質(zhì)量。采用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zhì)量量表(MLHFO)[8]評估,主要涉及社會交往、身體活動、工作等方面,共21項內(nèi)容,滿分105分,分數(shù)越低代表生活質(zhì)量越好。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選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達,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達,行t檢驗,等級資料行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心功能級別提高有效率對比觀察組患者心功能提高有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6 MWD、LVEF、LVEDV對比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6 MWD、LVEF、LVEDV均有所改善,且觀察組6MWD、LVEF值均高于對照組,LVEDV值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6 MWD、LVEF、LVEDV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6 MWD、LVEF、LVEDV對比(±s)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aP<0.05。6 MWD:6 min步行距離;LVEF: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DV:左心室舒張末期容積。
組別例數(shù)6 MWD(m)LVEF(%)LVEDV(mL)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28227.48±50.13388.46±63.75a47.18±3.3552.02±3.13a138.26±10.47141.62±10.05a對照組28208.47±49.74348.14±50.27a46.87±4.1248.73±2.14a142.79±10.25158.71±9.32a t值1.4242.6280.3094.5911.6366.598 P值0.1600.0110.759<0.0010.108<0.001
2.3 兩組患者HAMA、HAMD評分對比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HAMA、HAMD評分均有所改善,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HAMA、HAMD評分對比(分,±s)
表3 兩組患者HAMA、HAMD評分對比(分,±s)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aP<0.05。HAMA: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D:漢密爾頓抑郁量表。
HAMA評分HAMD評分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2833.78±7.9519.54±5.02a59.27±7.6329.14±8.11a對照組2834.26±7.2324.25±5.74a60.25±4.1435.76±8.21a t值0.2363.2680.5973.036 P值0.8140.0020.5530.004組別例數(shù)
2.4 兩組患者MLHFO評分對比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患者MLHFO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MLHFO評分對比(分,±s)
表4 兩組患者MLHFO評分對比(分,±s)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aP<0.05。MLHFO: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zhì)量量表。
組別例數(shù)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2879.31±8.7639.28±9.18a對照組2878.25±8.4244.32±9.75a t值0.4621.992 P值0.6460.052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臟的收縮、舒張功能發(fā)生障礙,無法排出心臟內(nèi)的靜脈回心血量,靜脈系統(tǒng)和動脈系統(tǒng)血液分布不均導致的。心力衰竭并非獨立疾病,隨著病情的不斷發(fā)展,患者心肌重塑不斷加重,將會對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存質(zhì)量產(chǎn)生較大影響,故應及早輔以有效治療。
心臟康復訓練屬于主動性運動,是具有綜合性和全面性的醫(yī)學管理。其通過對患者的運動功能進行評估,從而制定適合患者運動強度的有氧運動處方,能夠激活基質(zhì)細胞衍生因子,促進心血管側(cè)支循環(huán)不斷生成,改善患者心臟功能。增強型體外反博則是一種被動運動,能降低收縮期患者血壓、增高舒張期患者血壓,改善血液循環(huán);同時,治療期間通過對患者下肢施加壓力,在心臟舒張時,將下肢血流壓至主動脈內(nèi),能使主動脈的血流量增加,改善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而在心臟收縮前,經(jīng)氣囊排氣減壓,能引起下肢受壓血管舒張,緩解心臟后負荷,降低心臟耗氧量,改善機體內(nèi)臟器缺氧缺血狀態(tài)[9]。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患者心功能分級提高有效率、6 MWD、LVEF、LVEDV、HAMA評分、HAMD評分及MLHFO評分較治療前均有顯著改善,且觀察組患者改善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由此可見,增強型體外反博結(jié)合心臟康復訓練對提升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運動耐力有顯著效果。其原因在于,心力衰竭患者每天堅持呼吸活動、四肢活動、抬腿屈膝等康復訓練,有助于患者建立心血管側(cè)支循環(huán),改善心肌供血,增加心臟泵血量;同時,聯(lián)合增強型體外反博治療,開展主動運動和被動訓練能夠增加心力衰竭患者心臟容量負荷,促進血液含氧量提升,還能夠增強心肌收縮力。兩者聯(lián)合治療能夠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進一步增加患者的運動量,減弱交感神經(jīng)活性,提高患者的運動耐力,促進患者臨床癥狀改善[10]。
綜上所述,對于心力衰竭患者,應用增強型體外反博聯(lián)合心臟康復訓練的療效較好,能夠明顯提高患者運動耐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促進心功能改善,提升患者生活水平,可于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