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歷史的王老師
中國古人很早就知道紅、黃、藍三原色了,加上白色和黑色,這五種顏色被稱為“正色”。其他的顏色都是用三原色調(diào)出來的,因此被稱為“間色”。間色被認為是雜色,正色則被視為高貴的顏色。古代五行學說中的金、木、水、火、土也對應這五個正色。許多王朝為了論證本朝建立的合法性,都用五行學說來論證改朝換代的合理性,也都會選擇正色為本王朝的崇尚色。比如,商朝尚白,周朝尚紅,秦朝尚黑。
古人認為綠色是“蒼黃之間色”,即蒼天的藍色和土地的黃色調(diào)和而成的顏色,其色不正,是卑微的顏色。先秦時期,人們就看不起綠色。《詩經(jīng)·邶風·綠衣》中有一句“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意思是說:上衣是綠色的,下裳是黃色的,心里感到憂傷。這是為什么呢?有一種解釋認為:古人一般以黃色為上衣,綠色為下裳,而詩里面的搭配則是上下易位,貴賤顛倒。以此比喻夫人失位,賤妾上僭,所以“心之憂矣”。以綠色代表地位卑微的妾,足以說明綠色的低賤。
古代有很多以綠色為卑賤的例子。春秋時,賣自己的妻女以求食的人,都要裹綠頭巾,以示卑賤。唐代貞元年間,《封氏聞見記》記載,延陵令李封對犯錯的官吏不加杖罰,而只是讓他裹綠頭巾以示羞辱,錯誤嚴重的戴的時間長,過失輕微的戴的時間短。
到了元代,綠色成為最卑賤的顏色,并衍生出“綠帽子”的說法。到了明朝,規(guī)定從事歌唱表演行業(yè)的伶人要裹綠頭巾,還要穿綠衣,將特殊行業(yè)的綠色服飾進一步以法規(guī)形式固定下來。所以從元朝之后,穿綠不僅僅是卑賤了,還是一種侮辱。
(源自《古代人的日常生活》,標題有改動)
責編:馬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