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逸詩
假如你回到古代,成了一名負責傳遞機密情報的“特工”,你會怎樣“開展工作”呢?敲摩斯密碼發(fā)電報?用微型照相機拍照? 抱歉,古代可沒有這些高科技!不過,古人也有很多傳遞情報的辦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最早的情報傳遞方式當然是口耳相傳,不過,負責傳遞信息的必須是雙方都信得過的人。這種方式的效率和安全性都不高,即便是“八百里加急”,要是馬出了意外,或者人被山賊流寇攔下,也就沒了下文。
古人還會用飛禽傳遞情報,如飛鴿傳書。據(jù)說唐太宗養(yǎng)過一只白鶻,讓它從長安向洛陽送信,一日之內(nèi)可以往返。由于飛禽容易被敵人射殺,古人想出了另一個“綠色環(huán)?!钡姆绞健??!端鍟分杏涊d:“君素乃為木鵝,置表于頸,具論事勢,浮之黃河,沿流而下?!边@里的“木鵝”是用木頭做的鵝,把信裝在它的脖子里,讓它順流而下,把情報傳遞出去。
烽燧也是一種傳遞情報的方式。白天燃煙為“燧”,夜間點火為“烽”。漢武帝時期,衛(wèi)青和霍去病率軍分頭攻擊匈奴,就以燃放烽火作為進攻的信號。
古人還會將機密內(nèi)容縫在衣帶里傳遞出去。漢獻帝時,董承與人謀殺曹操,其對外宣稱是接受了漢獻帝用鮮血寫的“衣帶詔”。
辛辛苦苦搜集來的情報,要是被敵人繳獲或是被人拆看了,怎么辦? 古人也有“硬核”的保護手段。
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人們發(fā)明了一種有效的保密措施——泥封。在捆扎竹簡的繩結(jié)處敷上特制的膠泥,趁泥未干時,在上面做標記。如果有人私自破壞了封泥,很容易就能發(fā)現(xiàn)。
秦漢以后,通常采用“隱語”來對“文件”加密。隱語,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暗號,即借其他語言來暗示真正的情報內(nèi)容。據(jù)《武經(jīng)總要》記載,那時的軍事情報用編碼替代,軍隊首領(lǐng)有一個“密碼本”,可以知道情報上的編碼對應(yīng)的意思。這種方式和我們今天熟知的摩斯密碼是不是很像呢?
如果有人故意泄露情報,怎么辦?從唐朝開始,各朝代都制定了相關(guān)法律以強化保密工作。
《唐律疏議·職制》規(guī)定:“諸漏泄大事應(yīng)密者,絞;非大事應(yīng)密者,徒一年半?!币馑际切孤吨卮髾C密者處絞刑,泄露非重大機密者處一年半的徒刑。
唐德宗時期,宰相竇參經(jīng)常和他的遠房侄子竇申商議一些官場上的人事任用。竇申仗著職務(wù)便利將消息泄露出去以謀取利益,當時人們還給他取了一個形象的綽號叫“喜鵲嘴”。后來事情敗露,竇申仍不悔改,最終被處死。
(童一摘自《雪豆月讀·高年級》,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