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華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不斷向縱深處推進,“科研強校”和“科研強師”日益成為業(yè)界的共識,不少地區(qū)出現(xiàn)了“校校有課題,人人搞科研”的繁榮景象。然而在這些景象的背后,卻暗藏著不容忽視的問題,唯指標化的傾向日益嚴重,偏離中小學教科研應然方向的趨勢也日漸明顯。每每談到教科研,動輒能聽到創(chuàng)設“孵化成果獎”及實施類似工程的聲音。不可否認,這些舉措能促進中小學教科研能力的提升,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是,如果這些舉措偏離了中小學教科研的初心和實際,就會事倍功半,甚至會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對教育文化生態(tài)產生負面影響。
總體而言,中小學教科研異化可以用功利化、虛假化和生意化加以概括。從教科研機制角度看:一是教科研過度分離,“兩張皮”的現(xiàn)象不見緩解;二是管理模式過于垂直,真實的校本研究被淡化;三是研究主題過于泛化,對實際問題的關注不夠;四是驅動模式過于單一,主要依靠行政力量;五是評價跟進流于形式,缺乏科學的實證評價手段;六是成果外化疏于重視,課題成果難以在課堂和論文中體現(xiàn)。從學校課題工作開展的角度看,也存在一些隱憂:一是在課題的選題上,除了跟風重復外,還存在刻意追隨熱點和標新立異的情況,出現(xiàn)“跟著概念跑”或“另起爐灶”的現(xiàn)象,在研究的縱向推進上存在短板;二是在課題的申報上,不少學校存在“單兵突進”的現(xiàn)象,缺乏教科研組織機制的支持;三是在課題的運作上,研究過程與常態(tài)的教學、科研、教研活動鮮有關聯(lián),無法帶動團隊和個人的成長,價值引領和方法引導沒有得到彰顯;四是在課題的推進上,不少學校和個人在課題立項成功后就將課題拋之腦后,待結題時再來拼湊研究成果;五是在課題成果的轉化上,課題結題后難以轉化為科研成果,無法推動教學能力的提升,研究效果得不到發(fā)揮。
如何改變上述情況?首先,要提高“科研強校”的站位。應明確科研的目的在于推動教育教學的改革,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科學精神,提升學校的品牌聲譽和影響力。其次,要明確各類課題的相關要求,對校級、區(qū)級、市級、省級乃至國家級課題的不同要求做到了然于胸。最后,要重新認識校本研究的意義和價值,重塑校本研究的形態(tài)。就中小學教師而言,要牢固樹立“教學即研究”的理念,以全面教育質量觀為引領,把握教研工作追求的事理(在立足已知的基礎上將教育理論和教育經驗轉化為教學行為)和科研工作追求的學理(在探索未知的過程中發(fā)展和豐富教育理論知識體系),力爭事理與學理的雙向融通,以此實現(xiàn)教與學的行為變革、教與研的貫通銜接、教與育的和諧共進。
實踐性是中小學教科研最本質的特征。教師只有立足實踐、指向實踐,才有可能開展真研究、實研究、深研究并收獲成長。中小學教師應該多開展面向實際問題解決的教科研活動,少談些空洞的理論和概念。唯此,才能真正提高教學質量,獲得專業(yè)發(fā)展,增強團隊協(xié)作。中小學應創(chuàng)設教學、科研、教研融通的機制,做到研教相融,研教相長。對實踐性的堅守,是防止中小學教科研走向異化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