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儀
冬日上午,翻看百度云里留學西班牙時的照片,回憶一波波涌來。
2017年,因為迫切想擁有一段三毛式的異國奇遇,我短暫地從工作中抽離,申請了一個西班牙校級碩士項目—— Máster de ensenanza de chino como lengua extranjera para ninos hispanohablantes(針對母語為西班牙語的對外漢語教學),在馬德里度過了一年半的留學生活。
作為西班牙的首都,馬德里既沒有巴黎那種不可接近的高雅時尚,也沒有倫敦處處洋溢的商業(yè)氣息,更不像柏林蘊藏著那般沉重的歷史感。在我心目中,它是很“接地氣”的,也是包羅萬象的。這里不僅有皇宮、藝術金三角(包括普拉多博物館、索菲亞王后國家藝術中心博物館、提森-博內米薩國立博物館),也有跳蚤市場、大大小小的美味餐館,還有無處不在的圖書館……在馬德里的每一天,我都在探索,生活得充實而快樂。
我在馬德里租的公寓,位于地鐵站 campamento附近,月租只需130歐元,水電費自理。在這里,我幸運地遇到了一位非常重要的朋友——我的室友W。W高中畢業(yè)就來到了西班牙,我認識他時,他正在讀研。W時常帶我去馬德里最常見的快餐連鎖店“100 Motaditos”(100個小面包),店里都是小小的bocadillos(法棍夾心面包),有100種口味,而且很便宜,有時1歐元就能買1個,早餐套餐Menú也才2歐元。在那里,我學會了最熟練的西班牙語:Un café con leche y una tostada con tomate y jamón, por favor(一杯咖啡加牛奶和一個烤面包加西紅柿和火腿),這也是我吃過的最地道的西班牙美食之一。閑暇時,W和我一起做皇馬的偽球迷,一起去酒館看世界杯,一起尋找廣東沒有的秋天,一起報團去游覽西班牙版的九寨溝,一起去薩拉曼卡……那些美麗的日子里,有種靜謐的幸福。
我們住的公寓樓下常駐著一個流浪漢,名叫Andrés。除了周末,他每天下午都在樓下過道里坐著,晚上8點準時離開。他認識這條街道上的每一個人,街坊有時候給他吃的,有時候給他一點錢,他總會很高興地收下。有一次,我給了他一根雪糕,他開心得像個小孩,立即拆了心滿意足地吃。其實,樓下的流浪漢不止Andrés一個,每天早上上學,我都能看見好幾個人睡在銀行的夾道中(那里比較暖和)。只是,除了Andrés,那些流浪漢白天就都不見了人影。他們會去哪里呢?至今我仍好奇他們的故事。
作為首都,馬德里自然少不了世界各地的美食。在中國人聚居的地方,遍布著各式各樣的中餐館,湘菜、東北菜、粵菜都有。而身為一個廣東人,我竟然在馬德里鍛煉出了吃辣的技能。馬德里市中心有一家非常好吃的川菜館,叫“四川飯店”,里面的干鍋肥腸是我的最愛,配上一杯冰冰的啤酒,巴適得很!除了中餐館,馬德里的日本菜也非常值得一嘗,市中心一家KAGURA每天都有人排隊等著吃Menú,一份10歐元多一點,包含酒水、拉面和甜品。
當然,最不能錯過的就是馬德里本地餐館都有的Menú del día(每日套餐),10~15歐元一份,包括前菜、飲料、正餐和甜點。就拿最常見的Museo del Jamón(火腿博物館,不是一家博物館,而是一家有著非常多火腿的餐館)來說,一份Menú的前菜通常是火腿配哈密瓜,正餐可以選烤豬扒之類,甜點我通常會選布丁,加一杯飲料,一頓下來吃得飽飽的。雖然味道稱不上驚艷,卻非常讓人滿足。想體驗西班牙地道美食,火腿博物館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另外,在市中心的太陽門廣場附近,也有很多地道的西班牙餐館。我最喜愛的西班牙菜就是ajo de gambas(蒜蓉蝦),里面的汁蘸著法棍包,再鋪上蝦,想想就要流口水了。還有pulpos(章魚)、Salad Rusa(俄羅斯沙拉)、Cocido madrileno(馬德里亂燉),再配一杯啤酒,完美。
西班牙雖然不缺美食,但我作為一個窮留學生,預算有限,因此,更多時候會去超市買食材自己煮,牛排或三文魚配上一碗白米飯,成本不到3歐元,足矣。在旁邊華人開的百元店買一個新鮮出爐的法棍,配上吞拿魚和番茄片,自制一份三明治,也是一頓簡單但不失美味的飯。只可惜我只有一個胃,而且還不是很健康的胃,否則我可能要胖上十斤再回國了。
我申請的碩士項目是針對西班牙青少年兒童的對外漢語教學,由馬德里著名的教會大學Universidad Pontificia de Comillas(卡米亞斯大主教大學,簡稱Comillas)與西班牙兒童漢語教學品牌MACMA聯(lián)合創(chuàng)建,從我國國內招收學生到Comillas接受培訓,然后利用這些學生資源為當?shù)叵雽W中文的西班牙小孩提供輔導。因此,在實習時,我免不了要去教授中文,這也解決了我的一些生活費用問題。
實習時,我們有兩個選擇:一是住家實習,就是與當?shù)氐奈靼嘌兰彝ス餐幼。两降貫樾『⒔淌谥形?。這種方式對教師的年齡有所限制,通常不能超過30歲。而且,要克服文化差異問題,比如最基本的飲食差異。我有個同學報名這項實習后,每天吃煎炸的西班牙菜配面包,吃到上火。二是到學校實習,我就是選擇了這種實習方式,被安排到了離家較近的學?!猄anta Gema幼兒園去教授當?shù)貙W生中文,時間是每周一和每周三下午三點到五點。
西班牙的教育系統(tǒng)跟國內相差不大,也有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之分。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半公半私的學?!獮榱私鉀Q公立學校學位的不足,政府對一些私立學校進行補貼,學費比私立學校低。我所任教的Santa Gema就是這種半公半私的學校,涵蓋2到16歲的學生。這是一所教會學校,學生從幼兒園開始就要學習中文,日常雙語(英語和西語)教學。而我身為中文教師,對著3—5歲的西班牙小朋友,教授的內容無非就是魚、貓、狗、熊貓、鳥等動物的名稱。學校配了位西班牙助教Ainhoa幫我管理紀律并翻譯。每次上課,Ainhoa都會拿著自己準備的有點臟的動物公仔,問學生用中文怎么說。這時候,小朋友們就會爭先回答,答對的話,Ainhoa就會把公仔丟給他。當公仔是熊貓時,孩子們的反應尤其熱烈,拿到公仔的小朋友都會將其當成寶貝一樣地抱著,真是百試不厭的一種游戲。
為了多賺點生活費,除了在學校實習之外,我還兼任了家教。MACMA會推薦一些家教工作給我們,通常10歐元一個小時。在這個過程中,我結識了一個非常喜愛的學生安龍。他的原名我記不太清了,似乎叫Antonio,所以我讓他姓安,又因為外國人很喜歡龍字,就順勢給他起了“安龍”這個中文名。他很開心,抄了40次這個名字。安龍是一位剛從墨西哥回馬德里的高中生,有著多元文化背景,見識很多,也很能聊。每次去安龍家做家教,他媽媽都會準備好茶點,然后我們就會愉快地聊上兩個小時。我還帶過另外一位女高中生Alejandra,她住在C羅之前居住的小區(qū)(La Finca)里。小區(qū)保衛(wèi)森嚴,每次去保安都要打電話再三確認,進小區(qū)后還要走一段很長的路。我記得,路邊的別墅都種滿了鮮花,春天的時候我偷摘了一枝回家。
除了MACMA推薦的家教,我還自己接了一些家教工作,20歐元一個小時。Alejandra推薦的三姊妹Isabel、Pilar和Carmen是與我感情最深的學生,她們?yōu)榱薍SK3的考試臨時抱佛腳找到了我。她們的媽媽Laura非常重視中文教育,甚至在學校開會時動員家長們讓孩子學中文。每次上課,Laura都會到公寓去接我,給我介紹很多有關西班牙的知識,還會邀請我暑假的時候去他們位于海邊的小房子里度假。時至今日,我仍然記得,我們走在路上,看著陽光灑落在街上的枯葉上,在音樂中漫不經心交談的時刻,真讓人懷念。
(作者系廣東碧桂園學校國際高中部AP項目地理教師,曾留學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