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錦
俗話說“三月櫻桃四月葚”,在這春夏相交之際,我們不僅可以看到歐陽修詩中“黃栗留鳴桑葚美,紫櫻桃熟麥風涼”的美景,也可以品嘗到酸甜多汁的桑葚。觀之好看,嘗之美味,《本草經(jīng)疏》稱它是“桑之精華所結(jié)”;而在《救荒本草》中,它又變成了歉收時可救饑之物。此外,它還是《世說新語》里張?zhí)戾a口中“甘香”的北方貴物。其實,桑葚遠不止觀賞或食用,還可以當作藥用。古代醫(yī)家很早便將桑葚作為治病的良藥,最初的藥物記載始于《唐本草》,載其“味甘,寒,無毒”。
由此可見,從古至今,藥食同源的桑葚一直頗受大家喜愛。那么,在枝頭上的鮮果將熟未熟之際,我們就來聊一聊這被譽為“21世紀最佳保健果品”—桑葚。
一、桑葚的模樣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版)描述:桑葚是植物桑的干燥果穗,一般4~6月果實變紅時采收。桑葚由眾多小核果集合而成,呈長圓形或卵圓形。
人們對桑葚顏色的印象多是紫黑色,但你見過白色的桑葚嗎?其實,早在宋代的《本草圖經(jīng)》中就有關(guān)于“白桑葚”的記載,云:“其實椹(葚),有白、黑二種?!币虼?,可黑可白的桑葚也被稱作“文武實”。目前,桑葚品種主要包括黑桑椹、白桑椹和紅桑椹,但多數(shù)認為紫黑色為補益上品。
二、桑葚的功效
桑葚味甘、酸,性寒;入心、肝、腎經(jīng)。功效滋陰補血,生津潤燥。適用于肝腎不足、陰血虧虛之腰膝酸軟、眩暈耳鳴、目暗昏花、須發(fā)早白、神疲健忘等癥,如《世補齋醫(yī)書》中的首烏延壽丹;也可用于津傷口渴、內(nèi)熱消渴,如《唐本草》記載其“單食,主消渴”,《本草衍義》中載其“治熱渴,生精神,及小腸熱”。此外,《閩南民間草藥》中還記載“鮮桑椹一至二兩,水適量煎服”可用于治療心腎衰弱不寐或習慣性便秘。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成熟的桑葚中含有豐富的人體必需氨基酸、多酚、黃酮、多糖類物質(zhì)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具有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增強免疫力等藥理作用。
三、桑葚的吃法
桑葚的吃法眾多,下面我們就來介紹幾種常見的食用方法:
(1)鮮食:新鮮的桑葚可以直接洗凈鮮用或榨汁,清洗時可置于水龍頭下以小水量沖洗或用淡鹽水、淘米水浸泡清洗,生食建議每次20~30顆,榨汁可取鮮桑葚200 g左右,食用時以紫色為上、紅色次之,未成熟的青色桑葚則不可食用,以免氫氰酸中毒。
(2)桑葚飲:取鮮桑葚60 g,加水2碗煎至1碗,去渣留飲,用適量冰糖調(diào)味服用(糖尿病患者不要加糖)。功效補肝益腎、養(yǎng)陰潤燥,可用于神經(jīng)衰弱、失眠、習慣性便秘、腸燥便秘等。
(3)桑葚酒:將鮮桑葚500 g浸在1000 mL米酒中,1月后飲服;每日可取用20 mL,直到飲完為止??芍温载氀?、風濕關(guān)節(jié)痛,且有改善性功能的作用。
(4)桑葚蜜:取鮮桑葚1000 g,加適量水煎煮,反復兩次,取煎液1000 g,文火濃縮,以黏稠為度;加新鮮蜂蜜300 g,再煮一沸,?;鸷笱b瓶。每次20 g,溫水送服,每日2~3次。功效滋陰養(yǎng)血、潤腸通便,可用于血虛津枯的便秘,老年體虛、氣血虛虧日久者可久服。
(5)文武膏:取熟桑椹子,壓榨成汁,銀石器/瓷器中熬成薄膏,主治瘰疬,也有養(yǎng)血潤燥、止渴生津、滋補健身等作用。
(6)桑葚粥:取桑椹30 g(或鮮桑椹60 g)、糯米60 g、冰糖適量。將桑椹洗凈后與糯米同煮,熟后加冰糖。功效補肝養(yǎng)血、明目益智,可用于肝腎虧虛引起的頭暈眼花、失眠多夢、耳鳴腰酸、須發(fā)早白等癥。
四、食用桑葚注意事項
(1)脾胃虛寒腹瀉者亦不宜食用桑葚,以免加重腹瀉癥狀。另外,桑葚屬于比較寒涼的食物,不適合本身體質(zhì)寒涼的人食用,也要盡量避免和苦瓜、荸薺、百合、茭白等涼性食物同吃。
(2)黑桑葚不宜多吃,桑葚中含有溶血性過敏物質(zhì)及透明質(zhì)酸,過量食用后容易發(fā)生溶血性腸炎。
(3)兒童、少年不宜多食,因為桑葚中所含的鞣酸可能會影響鈣、鐵、鋅等成分的吸收。
(4)熬制桑葚時不可用實驗鐵器,以免桑葚中的酸性成分與鐵發(fā)生化學反應(yīng),導致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