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霞
(新疆大學 歷史學院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6)
[內容提要] 光緒刻本《朔方備乘》是研究晚清邊疆史地的重要專著,其對哈薩克、布魯特、土爾扈特等西北邊疆部落的記載為晚清士人所多次引用,成為傳播西北邊疆部族認知的重要著述,在傳播知識的同時,其也將車凌烏巴什所屬的部落前后混淆,對后世文獻影響較深。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朔方備乘》原稿不存,底稿被毀,光緒刻本《朔方備乘》實為后人在殘稿的基礎上增撰而成。目前所見的《朔方備乘》訛誤之處并非一定是何秋濤所撰;二是“異人同名”的現象增加了對歷史人物研究的難度,書中不應簡單地視為同一人,需要盡可能地綜合考慮相關因素;三是書中將車凌烏巴什誤述為屬于土爾扈特部,這種錯誤認識的來源應為《欽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
在晚清諸多邊疆史地學專著中,何秋濤所著的《朔方備乘》是一部編撰獨特、博采眾長、論證縝密、自成一家的重要史籍?!端贩絺涑恕酚申P注中國蒙古、新疆、東北地區(qū)的歷史地理到俄國史地、中俄關系問題,開創(chuàng)了近現代以來研究俄國史的先河。白壽彝對此評價道,“開創(chuàng)了新的研究風氣,開拓了新的研究領域、反映了時代變動在文化領域的脈搏,影響是相當大的。”①白壽彝主編,揚釗、方齡貴、龔書鐸、朱仲玉分纂:《中國通史綱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02頁。因此,研究《朔方備乘》有著重要的學術探討意義。學界既往研究多集中于何秋濤本人及其書本身的價值,①近年來,對何秋濤《朔方備乘》的研究逐漸受到重視,涌現出一些研究成果。如張承宗:《張穆、何秋濤對邊疆歷史地理的研究》,載《史學史研究》1983年第3期。陳元煦:何秋濤與《朔方備乘》,《北方文物》1987年第3期。孫海泉:《何秋濤與中俄關系史研究》,《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90年第1期。蔡家藝:《何秋濤的西北邊疆史地》收入呂一燃主編:《中國邊疆史地論集》,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503~527頁。王民、李永詳:《何秋濤〈朔方備乘〉的史學價值與影響》,《福建學刊》1996年第6期。牛海楨:《何秋濤及其西北邊疆史地研究》,《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章永?。骸稄摹此贩絺涑恕悼春吻餄倪吔返匮芯俊罚对颇厦褡宕髮W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期。賈文才,白曉芬:《何秋濤的〈朔方備乘〉與中國近代邊疆史地研究》,《內蒙古社會科學》2003年。陳其泰:《論何秋濤〈朔方備乘〉》,《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2005年。楊雪:《何秋濤〈朔方備乘〉述論》,福建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呂宗敏:《何秋濤〈朔方備乘〉研究》,西北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自矗骸稄哪岵汲l約到〈朔方備乘〉——康熙至咸豐年間清朝關于俄國知識的形成和固化》,《俄羅斯研究》2021年第2期。對該書中訛誤關注不足。有鑒于此,本文擬以《朔方備乘》誤述車凌烏巴什屬土爾扈特部為例,通過梳理與考辨?zhèn)魇赖浼妨希噷ζ湓蛘归_討論,力求將此考訂清晰,糾正謬誤,以期對《朔方備乘》研究有所助益。
車凌烏巴什(1728—1790),清代衛(wèi)拉特蒙古杜爾伯特部臺吉,鄂木布岱青和碩齊曾孫阿喇布坦的兒子,車凌的從子。乾隆十八年(1753年)十一月甲戌,由于準噶爾部的壓迫,杜爾伯特部臺吉車凌、車凌烏巴什和車凌蒙克等率部來降;次年五月庚寅,杜爾伯特部三車凌到承德避暑山莊覲見乾隆帝,乾隆帝認為,三車凌“皆準噶爾渠帥,鄉(xiāng)慕德化,率領萬眾傾心來歸,甚屬可嘉”②《清高宗實錄》卷464,乾隆十九年五月庚寅,中華書局,1986年,第1021頁。,賞封杜爾伯特臺吉,“車凌封為親王、車凌烏巴什封為郡王,車凌孟克色布騰封為貝勒”③《清高宗實錄》卷464,乾隆十九年五月庚寅,中華書局,1986年,第1021頁。,車凌烏巴什受封札薩克多羅郡王,定牧“扎克拜達里克”④〔清〕趙爾撰:《清史稿》,列傳三百十藩部六,民國十七年清史館本,第5791頁。。八月癸酉“車凌烏巴什、訥默庫著照車凌孟克一體在參贊大臣上行走。”⑤《清高宗實錄》卷471,乾隆十九年八月癸酉,中華書局,1986年,第1097頁。乾隆二十年(1755年)授命車凌烏巴什赴西路在參贊大臣上行走,隨西路軍進征達瓦齊,平定伊犁后,晉封和碩親王,授右翼盟長。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衛(wèi)拉特蒙古杜爾伯特部牧地遷移到烏蘭固木。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設杜爾伯特左右翼,各設副將軍,右翼用正黃旗纛給敕印軍符,授車凌烏巴什右翼副將軍,命御前行走,賜岱青卓哩克圖號。后來,烏梁海人庫克辛叛逃,車凌烏巴什率兵將其緝殺,上詔賜幣,四十七年,詔世襲罔替,四十八年,入覲京師,賜宴紫光閣,五十五年卒。⑥《欽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卷96《札薩克和碩親王車凌烏巴什傳》,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車凌烏巴什的事跡在乾隆時期官修書籍中有較為詳盡的記錄,但乾隆時期官書記述無法及時、準確地向私家著述傳播,直至近代,士人記述前代事跡時,在同一本著作記載的同一事件也出現記述前后矛盾的現象。
清光緒刻本之《朔方備乘》卷5《征烏梁海述略》中有兩處關于車凌烏巴什追擊烏梁海叛賊庫克辛事件的記載:
二十四年七月,車都布多爾濟隨杜爾伯特郡王車凌烏巴什等,追剿烏梁海宰桑庫克辛,盡降其眾,詔嘉之,命乾清門行走。先是,烏梁海人郭木薩以擅殺,懼罪遁俄羅斯,車都布多爾濟追至和寧嶺,縛之獻。至是,并賚幣示獎。①〔清〕何秋濤:《朔方備乘》卷5《征烏梁海述略》,清光緒刻本。
二十八年……烏梁海叛賊庫克辛走俄羅斯,道掠哈薩克馬,土爾扈特親王車凌烏巴什率兵緝之。偵匿和羅圖郭爾,馳往擊賊潰竄,尾至林際獲之,斬庫克辛及從黨五十八人,俘其孥及戶七十余歸。詔賜幣,并酌賞弁兵。是后,烏梁海感沐圣化,永遠綏謐。②〔清〕何秋濤:《朔方備乘》卷5《征烏梁海述略》,清光緒刻本。
通過仔細對比上文兩處內容,何秋濤在《朔方備乘》卷5《征烏梁海述略》一文對“車凌烏巴什征庫克辛”事件描述出現明顯前后矛盾的觀點。二者有三點差異:一是事件發(fā)生時間有異,前者時間是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后者時間是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二是車凌烏巴什所屬部落不同,前者是杜爾伯特部,后者是土爾扈特部;三是車凌烏巴什爵位有異,前者是郡王,后者是親王。筆者通過翻閱其他傳世典籍史料,可知出現這種差異的原因有三,以下分述之。
何秋濤(1824—1862),清代學者、地理學家,字愿船,福建光澤縣人。道光二十四年(1842年)甲辰進士,授刑部主事;咸豐十年(1860年),擢升員外郎并著懋勤殿行走;同治初年(1862年),任保定蓮池書院山長,后因講誦不倦,積勞成疾,不久病故。
清道咸之際,內政外交危機四伏,中國面臨國內外嚴峻的形勢。就國內而言,清朝統(tǒng)治者昏庸,吏治腐敗、軍紀渙散、土地兼并嚴重、農民起義不斷,長久的閉關鎖國,等等,嚴重阻礙了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就國外來說,為了適應日益發(fā)展的資本主義經濟,西方列強快速向外擴張,不斷入侵中國的沿海、邊疆地區(qū),清政府不斷被迫割地賠款。同時,北方的沙俄也對中國虎視眈眈。這種危機感首先在一批愛國學者中引起強烈反應,他們開始從故紙堆中抬起頭來,尋找安邊御敵之良策。俄羅斯雖居于中國北部,與中國接壤,但國內一直沒有專門研究俄羅斯的專書。“道咸以后則開啟了眼光向外的學術取向”③王波:《羅志田教授談“道咸新學表現的學術轉折及其影響”》,近代史所網站(http://jds.cssn.cn/newzxdt/202105/t20210519_5334594.shtml),2021年5月20日。,何秋濤便博采眾長,始著《北徼匯編》六卷,后增考蒙古、新疆、東北及中俄關系史料,詳訂圖說。
咸豐八年(1858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兵部尚書陳孚恩以何秋濤“通達時務,曉暢戎機,足備謀士之選”④《光澤縣志》卷之13略卷9,清光緒二十三年刊本,第988頁。,向咸豐帝舉薦,但因何秋濤守孝不能離家,所以“著將所纂書籍先行呈覽”⑤《光澤縣志》卷之13略卷9,清光緒二十三年刊本,第988頁。。同年十二月初二日,咸豐帝命軍機大臣傳諭何秋濤,“著仍交何秋濤繕寫清本,再行進呈?!雹蕖豆鉂煽h志》卷之13略卷9,清光緒二十三年刊本,第988頁。咸豐九年(1959年)八月二十六日,陳孚恩上書“刑部主事何秋濤所纂書籍繕寫清本將次蕆事,該員現已服闕,著于校對完竣后,即將全書赍送”⑦《光澤縣志》卷之13略卷9,清光緒二十三年刊本,第988頁。。咸豐十年(1860年)正月二十二日,何秋濤奉召入宮,咸豐帝將進呈之書閱后賜名為《朔方備乘》,全書八十卷,卷首十二卷、正文六十八卷。同年,英法聯軍占領北京,咸豐帝逃往承德避暑山莊,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御覽本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不幸被毀,此戰(zhàn)之后,中俄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使得中國喪失廣袤土地。清政府感受到了俄羅斯威脅,為了了解北方突然冒出的強敵,咸豐帝想到了《朔方備乘》,于是索要該書副本,吏部尚書黃宗漢想用副本,計劃在副本的基礎上稍加整理,再呈給咸豐帝,但不幸的是副本也毀于火災。不久,何秋濤病逝,無人再為其整理原稿,再次整理《朔方備乘》的工作也隨之擱置了。直至光緒年間,何秋濤兒子何芳徠將存于祖居的殘稿呈交給了直隸總督李鴻章,后經黃彭年和畿輔通志局歷經十年編修的努力,終才得以恢復原稿,并于光緒七年(1881年)編成刊行。
通過筆者統(tǒng)計,在清末《朔方備乘》共被《吉林通志》《元史譯文證補》《元秘史注》等41本著作引用,其中光緒時期占多數。可見《朔方備乘》的記述直至光緒時期整理重刊才大規(guī)模傳播。但光緒時期傳播的《朔方備乘》并非何氏所撰原稿、底稿,而是后人根據殘稿修復、整理所得,其間難免存在與原稿內容不一致的情況,且書中內容也不能完全代表何氏觀點。所以,筆者認為,目前所看到的該書誤述車凌烏巴什屬土爾扈特部這一錯誤是原稿本身已經出現或是后人在整理過程中致誤,有待進一步考證。
人名是人類文明社會的普遍現象?!白詮娜祟惿鐣辛嗣贫纫詠?,同名現象就像影子一樣甩不掉,擺不脫?!雹儆顣裕骸吨袊鴿h族和西南山地民族中的同名問題》,《貴州民族研究》1995年第1期,第71頁。不論從事哪一方向研究的學人,或許都會感到棘手的問題之一便是極混淆同名而姓略異的不同歷史人物,況且少數民族語音符號中可用作人名的字詞有限,遇到這種問題必須對其人的時代、世系、社會關系等,細加甄別,才能正確運用這些材料,否則稍有不慎,就會犯致誤兩人、數人為一人的錯誤。研究應該充分重視“異人同名”的可能性,考辨晚清士人著述中的認知混淆。
針對以上種種情況,筆者通過對人物所處時代、部落、世系、社會關系等因素仔細分析,發(fā)現異人同名的“車凌烏巴什”各有特點。晚清學者韓善徵在較充分利用前人各種史料基礎上,纂成《蒙古紀事本末》,書中詳細記載了清朝對蒙古各部的收復與分藩過程。他在“漠西分藩”篇中記載“右杜爾伯特部左翼十一旗附輝特一旗”中杜爾伯特部車凌烏巴什的相關內容。如下:
汗車凌從子車凌烏巴什。
乾隆十八年,從車凌來歸,從者千二百余戶,詔封札薩克多羅郡王。
二十年,授參贊大臣,從西路軍進征。伊犁定,晉封和碩親王,授右翼盟長。
二十七年,詔杜爾伯特左、右翼,各設副將軍一,右翼用正黃旗纛,給敕印軍
符,授車凌烏巴什右翼副將軍,命御前行走,賜岱青卓哩克圖號。
二十八年,以兵緝?yōu)趿汉E奄\庫克幸,誅之,詔賜幣。
四十八年,入覲京師。
四十七年,詔世襲罔替。
五十五年,卒,無嗣。以從侄孫固魯札布襲,為前旗。②〔清〕韓善徵:《蒙古紀事本末》后蒙古紀事本末卷下,光緒三十一年石刻本。
顯然,韓善徵記載清朝在杜爾伯特部設立盟旗過程時,以汗車凌為譜系主線,以車凌烏巴什在乾隆十八年投清表現為依據,大致記載其往后效力清廷且粗略的生平事跡??v觀韓氏書中內容,并沒有出現土爾扈特部親王車凌烏巴什有關記載,可見此書沒有引用《清實錄》《欽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等欽定書籍的內容。
《平定準噶爾方略》中記載,兆惠在追擊哈薩克錫喇途中遇杜爾伯特部納木奇游牧。杜爾伯特部貝勒納木奇先降后逃,有一子車凌烏巴什職銜為札薩克臺吉。兆惠率領官兵追擊納木奇等人押送軍營,后因“行事不當,口出怨言”,二人皆被解京,但文中沒有提及庫克辛叛逃及協(xié)助征剿事件。內容如下:
又于沙喇博和什嶺前遇都爾伯特納木奇游牧,納木奇遣人乞降。旋又逃去,我兵追及,始行投見,俱解送軍營……查納木奇受封貝勒職銜,伊子車凌烏巴什為扎薩克臺吉,從前搶掠臺站,隨從阿睦爾撒納。今雖勉強乞降,實不可信,除將納木奇父子解京,其屬人六百余俱行剿殺。①〔清〕傅恒:《平定準噶爾方略》(正編)卷42,乾隆二十二年秋七月丙辰。
根據清廷派兆惠追剿哈薩克錫喇叛亂,于途中遇納木奇游牧時間,可知此時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而納木奇先是派人乞降,后又叛逃,再追降,最后將納木奇父子解京。該部車凌烏巴什與乾隆十八年(1753年)杜爾伯特部三車凌主動歸附清廷,清廷給予賞賜爵位物資,后出兵協(xié)助清廷征伊犁形成鮮明的對照,也從側面印證二者并非同一人。
四部叢刊續(xù)編景舊鈔本嘉慶《大清一統(tǒng)志》中也有一位車凌烏巴什,但他屬土爾扈特部。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策伯克多爾濟跟隨渥巴錫入覲封和碩親王,賜號布延圖,授札薩克,死后無嗣,其弟奇哩布繼承親王爵位,奇哩布死后其子車凌烏巴什繼承親王爵位。內容如下:
策伯克多爾濟封和碩親王,卒。弟奇哩布襲,卒。子車凌烏巴什襲,卒。子額英克濟爾噶勒襲。②〔清〕嘉慶《大清一統(tǒng)志》卷516《新疆統(tǒng)部》,民國二十三至二十四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續(xù)編景舊鈔本。
這里的車凌烏巴什是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爾扈特部東歸的后裔,策伯克多爾濟的親王爵位是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東歸之后賜封的,“乾隆四十三年策伯克多爾濟卒”③〔清〕趙爾撰:《清史稿》,《列傳三百十》藩部六,民國十七年清史館本,第5804頁。,在他去世之后,其弟奇哩布承襲爵位,四十九年奇哩布去世④《欽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卷130《札薩克和碩布延圖親王策伯克多爾濟列傳》,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奇哩布的兒子車凌烏巴什襲爵。因此,土爾扈特部車凌烏巴什承襲親王爵位應該是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后之事。所以,不可能出現乾隆二十八年(土爾扈特部東歸前)“土爾扈特親王車凌烏巴什率兵緝之烏梁海叛賊庫克辛”之事。
此外,前人研究⑤馬大正、成崇德主編:《衛(wèi)拉特蒙古史綱》,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50頁。中,未跟隨渥巴錫東歸祖國,而留居在伏爾加河流域的土爾扈特部中有一位名叫策凌烏巴什的人,并且他還代表土爾扈特部參加了1822年2月30日在阿斯特拉罕以南100俄里的海岸津齊林召開的對卡爾梅克傳統(tǒng)法典修改與補充的會議。顯然,能作為一個部落代表參加法典修訂會議,可見未東歸的土爾扈特部后代策凌烏巴什并不是普通的人物?,F將上述出現車凌烏巴什的四書繪制成表(如表1所示,見下頁)。
表1 書中所見清代的四個車凌烏巴什一覽表⑤資料來源:韓善征:《蒙古紀事本末》后蒙古紀事本末卷下,光緒三十一年石刻本;《平定準噶爾方略》正編卷42,乾隆二十二年秋七月丙辰;嘉慶《大清一統(tǒng)志》卷516新疆統(tǒng)部,民國二十三至二十四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續(xù)編景舊鈔本;馬大正、成崇德主編:《衛(wèi)拉特蒙古史綱》,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50頁。
有清一代,衛(wèi)拉特蒙古有姓氏的概念,“和碩特,姓博爾濟吉特”“曰準噶爾、曰杜爾伯特,皆姓綽啰斯”“土爾扈特姓不著”①《欽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卷81《青海厄魯特部總傳》,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但姓與名分開且不連用,稱呼上一般只顯示名字不顯示姓氏。通過對照上文提到車凌烏巴什的四部史書,除了在介紹部落時說明姓氏,其余一般不提。四部史書中為人物作傳時不提及姓氏常常指出他為某某之子。如《蒙古紀事本末》的“汗車凌從子車凌烏巴什,”②〔清〕韓善徵:《蒙古紀事本末》后蒙古紀事本末卷下,光緒三十一年石刻本。《平定準噶爾方略》的“查納木奇受封貝勒職銜,伊子車凌烏巴什為扎薩克臺吉”③〔清〕傅恒:《平定準噶爾方略》正編,卷42,乾隆二十二年秋七月丙辰。,《大清一統(tǒng)志》的“策伯克多爾濟封和碩親王,卒,弟奇哩布襲,卒,子車凌烏巴什襲”④〔清〕嘉慶《大清一統(tǒng)志》卷516《新疆統(tǒng)部》,民國二十三至二十四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續(xù)編景舊鈔本。。此外,根據漢語發(fā)音翻譯蒙古人名時,異寫現象非常嚴重。如常見的“車凌”一名,便有策凌、車棱、策楞。所以,像車凌烏巴什也極易寫成策凌烏巴什。
《蒙古王公功績表傳》,全稱《欽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始纂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刊行問世。先刊行漢文本,再譯成滿文本,再依滿文譯為蒙古文本。自嘉慶初年開始,直到清末有多次續(xù)纂。①寶日吉根:《蒙古王公表傳纂修考》,《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3期,第20頁?!睹晒磐豕儽韨鳌发陧n基奭:《清代理藩院額外侍郎考》,《史學月刊》2015年第1期,第32頁。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所收為《蒙古王公功績表傳》,現此書和慶、道光年間續(xù)修的表傳合在一起出版,取名為《蒙古回部王公表傳》,共分為兩輯,皆由內蒙古大學出版社出版。第1輯的出版時間是1998年,第2輯是2008年。中有兩處與何秋濤所撰《朔方備乘》卷5《征烏梁海述略》中車凌烏巴什追擊烏梁海叛賊庫克辛事件記載高度相似的內容。內容如下:
第一,在《欽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卷67《札薩克一等臺吉伊達木扎布列傳》篇中,記述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喀爾喀部人伊達木扎布孫子根敦長子車都布多爾濟跟隨杜爾伯特部郡王車凌烏巴什等追剿烏梁海宰桑庫克辛,此處關于車凌烏巴什追剿庫克辛內容與何秋濤《朔方備乘》書中第一次出現的時間,以及車凌烏巴什所屬部落、職銜均一樣。
乾隆二十四年,以薩拉布拉克汛馬,為嗎哈沁所竊,隨賽因諾顏部貝子額爾克沙喇往捕之,賜孔雀翎。尋隨杜爾伯特郡王車凌烏巴什等,追剿烏梁海宰桑庫克辛,盡降其參。詔嘉之,命乾清門行走。③《欽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卷67《札薩克一等臺吉伊達木扎布列傳》,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第二,在《欽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卷95《札薩克和碩親王車凌烏巴什列傳》篇中出現了與何秋濤后文記載相同的時間(即乾隆二十八年),車凌烏巴什追剿烏梁海叛賊庫克辛,但車凌烏巴什屬于是杜爾伯特部,其職銜文中并未直接說明,但根據前文提及的時間(乾隆二十八年)可知是和碩親王。此處有關車凌烏巴什追剿庫克辛內容與何氏書中記載時間、車凌烏巴什職銜相同,僅所屬部落不同,而且若不仔細對照,很難發(fā)現差異。
車凌烏巴什。杜爾伯特人……二十八年,烏梁海叛賊庫克辛走俄羅斯,道掠哈薩克馬,車凌烏巴什率兵緝之。偵匿和羅圖郭爾,馳往擊,賊潰竄,尾至林際獲之。斬庫克及從黨五十八人,俘其孥及戶七十余歸。詔賜幣,弁兵酌賞示勵。④《欽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卷95《札薩克和碩親王車凌烏巴什列傳》,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此外,在《欽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卷99《札薩克一等臺吉達什敦多克列傳》中出現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烏梁海宰桑庫克辛叛竄俄羅斯,杜爾伯特人達什敦多克長子寶貝跟從親王車凌烏巴什追剿庫克辛。
寶貝,達什敦多克長子。乾隆二十三年,襲扎薩克一等臺吉。二十七年,以烏梁海宰桑庫克辛叛竄俄羅斯,從親王車凌烏巴什馳兵剿之。四十七年,詔世襲?替。⑤《欽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卷99《札薩克一等臺吉達什敦多克列傳》,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代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祁韻士等奉命編撰《欽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實際上,祁韻士在編纂該書過程中,利用國史館和理藩院的乾隆朝檔案、世譜等,其中還以《皇朝藩部要略》為寫作原底稿。⑥寶日吉根:《蒙古王公表傳纂修考》,《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3期,第22頁?!稓J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中出現乾隆二十四年、乾隆二十八年車凌烏巴什追剿庫克辛表述內容與《皇朝藩部要略》相似,且增加了乾隆二十七年追剿的記述內容?!端贩絺涑恕窞楹吻餄谙特S年間完成的,不幸被毀后,后人根據殘稿編撰而成。兩書有關車凌烏巴什追剿庫克辛這一事件出現高度相似之處。按照時間順序來看,不難推測何氏的《朔方備乘》卷5《征烏梁海述略》應該是借鑒《欽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且在借鑒的時候沒有仔細對照篇名,導致認知錯誤的出現。根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軍機處滿文上諭檔《弘歷為杜爾伯特親王車凌烏巴什等領兵擒戮烏梁海庫克新等有功著賞緞匹其余效力臺吉官軍酌情獎賞軍機大臣議奏事》①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軍機處滿文上諭檔,《弘歷為杜爾伯特親王車凌烏巴什等領兵擒戮烏梁海庫克新等有功著賞緞匹其余效力臺吉官軍酌情獎賞軍機大臣議奏事》,乾隆二十八年正月二十五日,檔號:03-18-009-000031-0003。通過對檔案史料記載杜爾伯特親王車凌烏巴什等領兵擒戮烏梁海庫克新與《朔方備乘》《欽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兩書中,所記車凌烏巴什追剿烏梁海叛賊庫克辛進行比較,筆者認為,該檔案中“庫克新”與《朔方備乘》《欽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所記載的“庫克辛”實為同一人。“庫克新”為“庫克辛”的不同音譯名。,該份檔案“原紀年”記錄的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正月二十五日,除去車凌烏巴什追剿庫克辛及大臣上奏給乾隆皇帝匯報此事路上所耗行程時間,加之此時正值冬天,行徑路程應該還會有所減緩。所以,車凌烏巴什追剿庫克辛的時間應不早于正月。由此推斷車凌烏巴什追剿烏梁海宰桑庫克辛事件時間應該是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車凌烏巴什所屬部落及職銜應為杜爾伯特部親王。
綜上所論,可對《朔方備乘》誤述車凌烏巴什屬土爾扈特部問題,得出以下認識:
第一,現在所見到的《朔方備乘》并非何秋濤本人所撰寫,而是后人根據殘稿整理而成,其間難免存在與原稿內容不一致的情況,且書中內容也不能完全代表何氏觀點。
第二,“異人同名”現象增加了文獻閱讀的困擾。后人傳世文獻中有關衛(wèi)拉特蒙古車凌烏巴什的記載共有四個,首先是杜爾伯特部的車凌烏巴什,此部落共有兩個車凌烏巴什,一是乾隆十八年(1753年),車凌、車凌烏巴什、車凌蒙克歸附清朝的三車凌之一,后受封多羅郡王、和碩親王。另一是杜爾伯特部納木齊之子車凌烏巴什,為札薩克臺吉;其次是跟隨渥巴錫東歸后,土爾扈特部策伯克親王從子車凌烏巴什,后繼承策伯克親王爵位;最后,還有未東歸祖國仍留在伏爾加河的土爾扈特部中一位名叫策凌烏巴什的人。
第三,根據《朔方備乘》記述的車凌烏巴什追剿庫克辛事件推測,該書應借鑒《欽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何秋濤《朔方備乘》卷5《征烏梁海述略》中的兩條信息都存在錯誤。首先,乾隆十九年(1754年)杜爾伯特車凌烏巴什受封札薩克多羅郡王,次年晉封和碩親王。該書第一條內容為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杜爾伯特車凌烏巴什仍為郡王是為一錯。其次,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土爾扈特部都還沒有東歸,不存在冊封的土爾扈特部親王,“土爾扈特親王車凌烏巴什”這一說法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本身有誤。筆者認為,正確的表述應是,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杜爾伯特部親王車凌烏巴什追剿烏梁海宰桑庫克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