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廬氏
“安·變·?!ぐ病薄?/p>
這不是做文字游戲,乃緣于讀了蘇東坡的《滟滪堆賦》。其序云:“世以瞿塘峽口滟滪堆為天下之至險,凡覆舟者,皆歸咎于此石。以余觀之,蓋有功于斯人者?!边@是蘇東坡的卓見。
大家都覺得這塊位于瞿塘峽口的龐然巨石,是過往商旅船覆人歿的罪魁禍首。獨獨蘇東坡認為它是力挽狂瀾的中流砥柱——正是它,使無數(shù)船只幸免傾覆,因而有功于人。他認為,蜀江之水,滔滔而下,驕不可摧,中間若無阻截地沖向瞿塘峽口,水勢將更兇猛。在江水驕橫之際,滟滪堆橫亙中流,減緩了悍烈水勢,使之銳氣消頓,于是奔襲的江水就像攻城的敵人,劍折箭盡,只好彎彎曲曲繞著滟滪堆緩緩流去。
瞧,看似巨石當頭,船只趁勢而來,迎頭相撞將粉身碎骨;恰恰是,江水撞上巨石變得平緩,過往船只因而得以順流而下。這就是,看似遭遇阻遏,恰是保護;或者說,看似險境,闖過去,便是轉危為安。東坡因而感嘆:“嗟夫,物固有以安而生變兮,亦有以用危而求安。得吾說而推之兮,亦足以知物理之固然?!?/p>
以安而生變,用危而求安,誠哉斯言。
確實,“以安而生變”,當你耽于安樂,前路可能已藏巨大危險,即將陷入險境?!坝梦6蟀病鼻『孟喾?,只要你時刻警惕著危機的來臨,潛心謀求應對和變革,就能轉危為安,踏上坦途。
這其實也是人生的辯證關系?!耙园捕儭迸c“用危而求安”,誠如老子所說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禍福互依,安危并存,順逆相生。凡事,都有兩面,都會變化,端看你如何對待,如何化解。
實在說,人生長河中,很多時候,當“輕舟已過萬重山”,你放松警惕、疏于戒備,忽然又將駛入狹窄的“峽口”,奔騰而來的江水“納萬頃于一杯”,像滟滪堆已然如“孤城之當?shù)馈?。當此之際,你該怎么辦?是膽怯徘徊、踟躕不前,還是掌穩(wěn)帆舵、順流疾駛?
這需要膽識,也需要理智。不同的選擇,結局也大不相同。踟躕不前,自然也就永遠進入不了瑰瑋奇詭的“長江三峽”,無從極目遠眺兩岸旖旎的風光,也無從徜徉于江平水闊之境……
是的,闖過去,海闊天空。
事實上,逡巡不前,未必就能求得平安。船只駛入瞿塘峽口,已經(jīng)沒有退路;掉頭逆返,與順流而下、挾雷霆萬鈞之勢的江水迎頭相撞,倒真是萬劫不復。從這個意義上說,唯一的希望和出路,乃在于巧妙地順著水勢,勇敢地闖過峽口。
體悟到“以安而生變”“用危而求安”,也就對“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有更深的認識。孟子說:“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實際上,蘇東坡所說就是對“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的申發(fā),具體而微地闡釋了“安·變·?!ぐ病钡年P系和變化——處安逸,生變故,思危殆,得安生。
人、民族、國家,均如此,都需要“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憂患中拼搏奮擊,在太平時居安思危;在順境中前瞻性地考量可能出現(xiàn)的困難挑戰(zhàn)和前路的坎坷泥濘。正所謂,“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終有益處。
人也好,民族、國家也罷,總有如船過峽的時候;關鍵在于,如何有勇有謀地繞過那兀然聳峙的滟滪堆巨石,駛向波瀾壯闊的大江大海。
“安·變·?!ぐ病碧N含的關系和變化,的確予人啟迪?。?/p>
圖:付業(yè)興?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