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發(fā),雙目無神,三餐不食,四肢無力,五臟翻騰,六神無主,七上八下,久臥不起,十分難受?!苯?0年來,考察隊員們總結出的順口溜見證了西風帶的“咆哮”。
藍天之下,深海之上,執(zhí)行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任務的“雪龍2”號穿梭在浮冰區(qū)。
在剛剛過去的幾天,“雪龍2”號經歷了此次航程中最嚴峻的考驗之一——穿越“咆哮西風帶”。
西風帶是南極的一道天然屏障,航海者提起這片海域時經常在前面加上修飾語“咆哮”或“魔鬼”。
“南半球西風帶的氣旋活動十分頻繁,海況較為惡劣。”“雪龍2”號隨船氣象保障員李競時說,南極大陸外圍有連綿不斷的繞極氣旋,船舶需要在氣旋之間風浪較小的空隙穿過。
穿越西風帶,氣象保障先行。
接收最新預報數據、正點觀測氣象信息、分析研判天氣形勢、與后方保障團隊溝通……“雪龍2”號停靠新西蘭利特爾頓港期間,李競時和同事張功浩就進入了緊張的工作狀態(tài),他們需要根據預報數據,提出穿越路線建議、設計出發(fā)時間等。
海上航行很大程度需要“看天吃飯”。李競時介紹,我國開始南極考察以來,氣象保障技術手段已經從早期靠氣象傳真機接收資料、手繪天氣圖,跨越到如今自主研發(fā)的軟件能實現航線風浪動態(tài)推演、定點風浪精細預報等?!艾F在預報時效7至10天,能為船舶穿越西風帶提供豐富而精準的氣象信息?!?/p>
氣象信息俱備,考察隊將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制定最優(yōu)的穿越策略?!按舜吻懊嬗袃蓚€氣旋。我們要充分利用它們之間狹窄的空隙?!薄把?”號船長肖志民在穿越西風帶前介紹,整體上來看,將多次調整航速和航向,先慢速等待前一個氣旋影響消散,接著在后一個氣旋影響到來前加速通過。
大風浪航行,對全船是一場考驗。機艙是全船的“心臟”。進入西風帶前,輪機部對機艙開展全面安全大檢查,停船檢查主推進裝置吊艙、排查4臺主發(fā)電柴油機隱患、全部清洗燃油系統(tǒng)和滑油系統(tǒng)的濾器……
穿行西風帶十余次,大管輪郭青云得出一條經驗——“萬事俱備也要忌憚西風”。他解釋說:“西風帶情況瞬息萬變,準備再充分,也要保證高頻次機艙巡視,制定好科學高效的應急處理方案?!?/p>
加固貨物則是另一項重要工作。
機庫內,直升機已加綁完畢,七八條繩索將其牢牢固定在甲板上。機械員王法巡視時對每條繩索都要檢查、再加固一遍。曾經一艘外國考察船在穿越西風帶時,固定直升機的繩索斷裂,直升機左右碰撞,導致毀壞。
“一批批機務不斷總結經驗,完善直升機系留和機庫物資存儲方法,現在我們能保證直升機在大風大浪中的安全?!蓖醴ㄕf。
水手固定好集裝箱,遮罩好吊車、絞纜機,關閉水密門;廚房準備清淡食材和易于下咽的湯面;住艙內收納好物品……
備戰(zhàn)西風帶,“雪龍2”號嚴陣以待。
“一言不發(fā),雙目無神,三餐不食,四肢無力,五臟翻騰,六神無主,七上八下,久臥不起,十分難受?!苯?0年來,考察隊員們總結出的順口溜見證了西風帶的“咆哮”。
而此次穿越,沒有如卷云般的大浪、不見聲嘶力竭的嘔吐,留給隊員們更多的是疑惑——“已經過西風帶了?”
24日晚,在錨地等待窗口期一天后,“雪龍2”號和裝載新考察站建設物資的“天惠”輪啟程穿越西風帶。
27日,兩船慢速行駛,等待前一氣旋涌浪消散,當天涌浪達到此次穿越旅程中最高的3.8米。但相關措施起到了效果,此前在上海出發(fā)時暈船的隊員郭石磊出現在了乒乓球桌旁,“沒有紀錄片里的大起大落,船身偶有大搖晃,不影響打球”。
28日,兩船提速前進,趕在后一氣旋到來前,平穩(wěn)穿越南緯60度。當天,電焊交流比賽如期舉行。
此次考察隊副領隊魏福海已經十余次奔赴南極,“越來越平穩(wěn)”是他近些年穿越西風帶的感受,“科學技術手段、豐富穿行經驗,支撐我們制定了合理的航行方案,進而確保了船舶、人員和物資的安全”。
“這正是南極考察從探險時代進入科學探索時代的生動例證?!彼缡歉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