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茹
隨著我國水下考古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沉船被打撈出水,伴隨沉船重見天日的還有船載貨物,從已發(fā)掘的沉船出水文物種類來看,陶瓷器作為當時暢銷海外的貿易品占比很大,一般海洋出水的瓷器因埋藏環(huán)境的特殊性致使可溶鹽堆積器物表面或滲透胎體內從而導致胎釉發(fā)生損傷,并且結殼堆積1的 難溶鹽由于附著力頑固而對釉面產生顯著的破壞。對于出水陶瓷器開展保護修復工作成為文物保護領域關注的重點之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細則》《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威尼斯憲章》《奈良會議共識》等指導文件,對于瓷器的保護修復工作遵守的原則為:不改變文物原狀原則、最小干預原則、可再處理原則、安全性與兼容性原則、可辨識原則。其中最小干預原則是我國文物保護重要指導性原則之一,在保護修復工作中貫穿始終。最小干預原則的提出對于文保人員的專業(yè)能力是一種考驗,這需要在不斷的實踐操作中把握好干預的“度”,才能真正做到最小干預?!澳虾號”出水瓷器數(shù)量巨大,所涵蓋的窯口眾多,保護修復工作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澳虾號”出水瓷器的保護修復工作在最小干預原則的指導下實施,并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探索加以總結,以期能更好的保留文物歷史信息,真正做到最小干預。
最小干預原則即保護處理全過程要盡量保證文物本體的真實性,在保證器物物理、化學結構穩(wěn)定的基礎上,盡量少添加人為因素,盡可能多的保留原始信息。走出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是新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文物工作的明確要求。對最小干預的認知也是我國文保人員在不斷的學習借鑒國外的修復理論及案例,并在結合我國國情下文物保護修復經驗與認識中提煉出的。最小干預原則這一概念首次被正式提出是在布蘭迪的著作《修復理論》中,即應最大程度地維護保護對象的內在本質,避免對其進行實質性改動2。在1964年第二屆歷史古跡建筑師及技師國際會議通過的《威尼斯憲章》中被重申保護和修復文物建筑,既要當作歷史見證物,也要當作藝術品來保護。由于《威尼斯憲章》是保護文物建筑及歷史地段的國際原則,當時重點指的是建筑遺址的保護,但這一原則理念進入中國后,我國學者開始反思國內當時“恢復原狀”的實際操作是否妥當,并在之后的文物保護法的制定中,強調了最小干預原則。可以說最小干預原則在我國是從保護理念的轉變,結合我國歷史文化背景及不斷探索下形成的,對我們現(xiàn)在的保護工作有很大的幫助與指導,因此很有必要在最小干預原則視角下總結目前的工作。
“南海I號”是一艘南宋時期的貿易商船,2007年被整體打撈出水后,移入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考古發(fā)掘顯示,船載瓷器數(shù)量眾多,有江西景德鎮(zhèn)窯青白瓷、浙江龍泉窯青瓷、福建德化窯白瓷以及福建磁灶窯綠釉瓷等。根據考古報告資料,“南海I號”出水的景德鎮(zhèn)窯瓷器胎體輕薄,器型大致有碟、碗、盤、盞、器蓋等;龍泉窯瓷器胎體敦厚,器型有碗、碟、瓶、缽等;德化窯瓷器器型有大碗、碟、蓋碗、盞、盤、執(zhí)壺、葫蘆瓶、雙系小罐、四系小罐、粉盒等;福建磁灶窯出水的瓷器以綠釉、醬釉色系為主,器型有碗、碟、瓶、罐等,且部分器物的釉層因釉料及燒制工藝的緣故呈不同程度的剝釉現(xiàn)象。這些瓷器長期埋藏在海底,受海水浸泡、海洋生物及海泥等影響,均有不同程度的殘缺與破損,等待著脫鹽、粘接補全等保護處理。
“南海I號”沉船的瓷器為研究宋代陶瓷生產工藝、紋飾內涵、中外文化交流等相關學術研究提供詳實的資料,所以對于出水瓷器的保護工作尤為重要,對其保護修復過程中遵循的最小干預原則也值得關注與思考。
出水瓷器的保護與修復工作遵循最小干預原則即在保持海洋出水陶瓷器物原狀的基礎上消除文物破壞因素。出水瓷器的保護修復流程大致分為文物信息提取、脫鹽、清洗、粘接、補配、作色等,具體落實到每件文物的處理方法,要根據不同的病害類型、制作工藝、胎釉的物理強度等情況科學合理地組合、調整保護方案與操作單元的先后順序并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最小干預保護修復方法,可以說最小干預原則貫徹于出水瓷器保護修復全過程。
文物信息的提取為最小干預的實施奠定基礎。在進行保護處理前應先進行文物信息提取工作,包括文物制作工藝背景、明確胎釉與裝飾層的疊加關系、建立檔案、拍照、確定病害種類與病害圖繪制等工作。其中,病害的確定十分重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發(fā)布的現(xiàn)行文物保護標準《可移動文物病害評估技術規(guī)程瓷器類文物》3,瓷器類文物病害有毛邊、驚紋、沖口、裂縫、破碎、缺損、傷釉、傷彩、侵蝕、附著物、生物損害、鹽析及其他病害共13類。對于病害的檢測方法,依據最小干預原則,優(yōu)先采用直接觀察法,若無法確定,則借助檢測設備采用無損分析,仍無法判斷并且情況較為復雜的根據器物的實際情況實施取樣分析法。瓷器的病害活動性質分為穩(wěn)定病害、活動病害以及可誘發(fā)病害,對于病害活動性質的確定需通過對病害的數(shù)量、長度、面積及賦存部位等方面進行測量,后兩種活動性質更應引起重視,同時結合繪制病害圖進一步明確病害評估工作。經過觀察評估,“南海I號”出水的瓷器都是單色釉器物,文物病害除無傷彩外,其余12種病害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普遍情況是一件器物上會同時存在多種病害的情況,在此暫不贅述。
海洋出水的瓷器,由于埋藏環(huán)境的特殊性,胎體內含有大量的鹽分,需要進行脫鹽處理,否則會因環(huán)境溫、濕度的變化而發(fā)生可溶鹽的自然析出與結晶膨脹,從而造成釉面疏松剝離、返鹽等病害?,F(xiàn)有研究表明脫鹽方式目前有靜態(tài)去離子水浸泡法、加熱加速法、超聲波振蕩法、流動水沖洗法、電滲加速法。4不同的脫鹽方法,其脫鹽速率不同,適用的脫鹽對象也不同。幾種脫鹽方式對比而言,靜態(tài)去離子水浸泡法相對來說較柔和,對陶瓷本體的沖擊力度較小,但同時脫鹽速率也較緩,若在靜態(tài)浸泡時給予一定的驅動力,脫鹽效果會提高。這種方式適合“南海I號”出水的大部分瓷器的脫鹽處理;加熱加速法會提高滲透度與效率,但對脫鹽設備安全要求較高;超聲波振蕩法有利于有害鹽的離解,但對于陶瓷本體的強度有嚴苛要求,釉層脆弱或陶瓷本體有活動性病害等均不適用;流動水沖洗法的原理與靜態(tài)浸泡相似,在操作中要注意水流的速度與沖擊力度,以免加速陶瓷的活動性病害發(fā)生,對陶瓷本體造成二次傷害。“南海I號”出水的瓷器活動性病害較多,該方法也不適用;電滲加速法通過導入電流以加速陶瓷器中金屬離子的擴散速度。由此可見脫鹽方式的選擇主要是基于對陶瓷保存狀況與病害評估的基礎上進行的。結合“南海I號”瓷器的保存狀況、病害評估與龐大的數(shù)量,綜合來看,靜態(tài)去離子水浸泡法是一種安全、便捷有效且干預程度最小的方式。對于保存狀況較好的瓷器以及胎釉結合度較牢的瓷器可選擇超聲波振蕩法以及靜態(tài)去離子水浸泡法,并視情況給予定時的循環(huán)水驅動條件,對于保存狀況較差、活動病害較多的瓷器,選擇靜態(tài)去離子水浸泡法。但是,有必要對磁灶窯釉質脆弱的綠釉器單獨處理以及德化窯帶有墨書的瓷器進行封護后再進入到脫鹽階段。
出水瓷器為了更好的展示以及后期保存,都需要經過清洗環(huán)節(jié)。在清洗前,要先明確需清洗掉的對象是什么,有學者指出自然產生的附著物、可溶鹽和不當修復的修復材料均可定義為污染物5,因此,確定污染物之前應當將其與易混淆的瓷器本身的燒制缺陷進行識別后區(qū)別處理,燒制缺陷真實的反映了當時的制瓷技術水平以及透露出更深入的文物歷史信息等資料,是必須要保留的。例如景德鎮(zhèn)青白釉碗底由于燒制時使用的墊餅是含鐵量較高的耐火材料,故碗底會留下黃褐色斑塊,這應予以保留;閩清義窯青釉碗內有砂礫,應跟附著物區(qū)分開,這是在裝燒時為提高產量在碗內用澀圈墊燒留下的痕跡,不能清洗?!澳虾號”瓷器因海洋貝殼等海相包裹的原因會有附著物,遮蓋了原來的紋飾等信息,因此要清洗干凈,還有由于受船貨鐵器的侵蝕影響,部分器物的表面會有鐵銹侵蝕,在顯微鏡下觀察,鐵銹侵蝕的程度較深,會透過釉層通過釉面開片處向里滲入,這不僅影響文物的外觀,更對文物的保藏安全造成隱患,因此也要清洗干凈。文物清洗秉承著物理為主、化學為輔的原則,其中對清洗試劑及濃度的把握也體現(xiàn)出最小干預原則。李文靜、陳岳等人的研究結果表明:清洗能力強的試劑,對陶瓷本體的損傷也較大;保存較好的器物,所受“保護性損傷”更小,每種清洗劑都會對瓷器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壞,連中性試劑同樣可以溶解出一定量胎體組分。6可見對于清洗試劑及其濃度的把握至關重要,且清洗所用的材料必須是業(yè)內認可且被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在對“南海I號”出水瓷器進行清洗前,選取一些經前期試驗有效的清洗液,如去離子水、2A溶液、草酸、檸檬酸、5%EDTA-2Na+3%檸檬酸等,并選取器物的非重點部位標記試驗樣塊,對比選取效果最為合適的清洗試劑與濃度后,方對器物進行清洗工作,將清洗濃度控制在有效范圍內最低,是對文物胎體最小干預的重要實施。
部分破碎的陶瓷器需要先將斷裂的陶瓷殘片經清洗加固后拼對粘接,為了將粘接劑對陶瓷本體的影響降到最小,能夠實現(xiàn)可重復操作且對器物本體不會產生影響,故選用10%-15%的B72丙酮溶液均勻地涂于待粘接的瓷片橫截面,使其表面形成一個初級膠接隔離面,待干燥后以環(huán)氧樹脂膠粘接固化并修整粘接面。若因保護工作需要重新打開粘接面,只需使用乙酸乙酯或丙酮等有機溶劑,不會對陶瓷本體造成影響。
修復材料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根據待補配陶瓷的胎質特點以及胎土呈色,殘缺補配的材料一般選擇3A環(huán)氧樹脂膠、滑石粉以及礦物顏料等。環(huán)氧樹脂粘接劑的線性熱膨脹系數(shù)比典型的陶瓷胎體大很多,加入填料后,環(huán)氧膩子和陶瓷器胎體的熱膨脹系數(shù)接近,有利于確保溫度變化下器物的穩(wěn)定性,對文物造成的干預最小。
因環(huán)氧樹脂粘接劑在固化后會有一定程度的眩光,所以當修復陶瓷器物時,可在做補配膩子時,加入礦物顏料以調節(jié)補配膩子的顏色使之與器物整體較接近,這樣更容易完成作色。作色做釉時將清漆與乙酸乙酯調和后,加入礦物顏料調色,使用噴筆與毛筆相結合對補全部分進行作色做釉處理,使補全面與器物在視覺上和諧統(tǒng)一,仔細觀察具有可辨識效果,并使用噴槍噴涂光油,對補全面進行表面封護。對于周邊的本真色彩要注意覆蓋面的控制,不會干預到本體的色彩,從而達到最小干預的目的。
館藏文物科技保護的理念,已經從以搶救性保護修復、被動維修遭損文物,向以預防性調控環(huán)境、主動維護防止文物產生劣化轉變。對于修復后的陶瓷器盡量存放在干燥環(huán)境,避光避風。博物館庫房應有空氣調節(jié)器,濕度不能驟變,相對濕度要求全年保持在35%-65%之間,冬季>35%,夏季<65%。相對濕度波動度值每日在3%左右,建議增設防紫外及外光的濾光裝置、防火設備、減震設備、防蟲設備。
在完成瓷器的保護修復工作后要對其進行評估,目的是為了確定修復方案和修復效果是否符合文物保護原則和要求,同時評估修復后文物的安全性和文物價值是否得到保護,評估工作包括修復效果與文物安全、文物價值等方面的評估,評估過程也體現(xiàn)出最小干預原則。修復效果評估是結合文物照片、實物以及修復記錄等來評估修復效果是否達到預期,修復材料的選擇是否恰當,以及修復效果的穩(wěn)定性等方面;文物安全評估是評估修復過程中是否對文物造成二次損傷,保護過程中對瓷器表面色度是否產生了影響,修復后的器物其活動性病害以及誘發(fā)性病害是否得到了控制,器物是否得到了切實有效的保護;文物價值評估是評估修復后的器物是否保留歷史信息、其制作工藝中的缺陷與病害是否正確的予以區(qū)分。
出水瓷器不同于出土器物,情況更為復雜,由于長期埋藏在海底,不同海域的海水溫度與鹽度也不盡相同,海洋生物附著膠結的種類與程度也不同,對于出水瓷器的保護,要做到最小干預的前提,是對文物信息的全方位掌握,從制瓷背景、工藝、延伸到缺陷與病害的辨識等,才能做到游刃有余的把握好最小干預的度。在考古發(fā)掘過程中也出水了一些凝結物包裹嚴重的器物,為體現(xiàn)出器物在水下的原始狀態(tài),不必追求凝結物的徹底清除,可視情況挑選若干脫鹽處理后進行展示示范,此意義或許會大過于拆解。最小干預,并非是不干預,而是要盡可能的保護文物的本體,這是保護理念的體現(xiàn),也是對人類文物遺產保護的重要實踐方式。
注釋:
1.結殼堆積:結殼堆積是陶瓷器在保護過程中常見的問題之一,俞蕙、楊植震在《古陶瓷修復基礎》中對結殼堆積做出來解釋,主要指陶瓷器表面堆積的不可溶鹽,例如海中打撈出的覆蓋珊瑚層的器物,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這些不溶鹽堆積會完全將器物表面遮蔽起來,附著牢固,不易清除,對釉面會產生顯著的破壞.
2.龔德才,于晨,龔鈺軒.論最小干預原則的發(fā)展歷程及內涵——兼議其在中國的應用與發(fā)展[J].東南文化,2020(05):6-12+191-192.
3.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行業(yè)標準WW/T0057-2014,標準規(guī)定了可移動瓷器類文物病害評估程序、評估內容、評估方法以及評估報告的撰寫格式.
4.李乃勝.海洋出水瓷器保護研究[D].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6):24-25.
5.潘坤容.關于瓷器污染物的研究[J].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20(06):138-144.
6.李文靜,陳岳,李乃勝,李斌,羅武干.“華光礁I號”沉船出水瓷器“保護性損傷”量化評估的ICP-AES分析[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5,35(03):772-776.參考文獻:
[1]俞蕙,楊植震.古陶瓷修復基礎[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2]呂淑玲,蘭棟,孔祥偉.關于古陶瓷修復中“最小干預原則”的思考——以2018年全國文物修復職業(yè)技能競賽為例[J].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2019,4(S2):7-12.
[3]呂淑玲.淺說館藏魚藻紋大缸修復中的“最小干預方法”[J].首都博物館論叢,2016(00):350-355.
[4]呂淑玲.淺談北宋慈云寺佛塔青瓷菩薩修復保護中的最小干預方法[J].首都博物館論叢,2013(00):400-404.
[5]田自秉.中國工藝美術史[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85:234.
[6]李家治.中國科學技術史陶瓷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351.
[7]何振良,林德民.磁灶陶瓷[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