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江蘇南京 210029)
從事中醫(yī)內(nèi)科臨床工作75年,創(chuàng)建了中醫(yī)內(nèi)科學總論和辨證施治綱要,開辟了臨床專業(yè)的分化途徑,開創(chuàng)了中醫(yī)內(nèi)科急癥學學術體系。堅持理論為先導、實踐求真知,繼承與創(chuàng)新并舉,率先提出了流行性出血熱“病理中心在氣營”“病理因素為三毒”以及“病理特點多為氣營兩燔,到氣就可氣營兩清”等創(chuàng)新理念。對長期臨床實踐經(jīng)驗進行提煉升華,以“病機十三條”為綱構(gòu)建了中醫(yī)病機辨證新體系,形成了以“審證求機、活化辨證”為靈魂的學術思想,創(chuàng)新發(fā)展了中醫(yī)學理論。
瘀血,是祖國醫(yī)學特有的病理學說,活血祛瘀是治療瘀血證的一種獨特的療法。瘀血的形成可由多種內(nèi)外致病因素,如憂思郁怒、感受(寒熱)外邪、出血、外傷等,影響血液的正常循經(jīng)運行,壅澀阻滯于脈道之中,或離經(jīng)溢出于脈道之外,以致血液的形質(zhì)和作用發(fā)生了根本性改變,成為一種有害的物質(zhì)。它既是某些病因所形成的病理產(chǎn)物,又是導致多種病證的病理因素,在臨床上涉及的范圍甚為廣泛,不論任何疾病,或是在病的某一階段,凡是反映“瘀血”這一共同的病理特征,或兼有“瘀血”癥狀,如瘀痛、青紫瘀斑、癥積腫塊、瘀熱,舌有青紫斑點,脈澀、結(jié)、沉、遲,或出血、精神神志和感覺、運動異常等,都可按照異病同治的指導思想,采用(或佐用)活血祛瘀法。
由于同一血瘀證,病情有輕重緩急的不同,致病因素多端,標本邪正虛實有別,臟腑病位不一,癥狀特點各異?;驗橹靼Y,或僅為兼夾癥,并可因病的不同,而反映各自的特殊性。為此,在活血祛瘀這一大法的基礎上,還當分別處理。如病情輕者,當予緩消,采用活血、行血、消瘀、化瘀、散瘀之品;病情重者,當予急攻,采用破血、通瘀、逐(下)瘀之品。依此準則,選方用藥自可恰如其分。因邪實而致的血瘀,當祛邪以化瘀;若正虛血瘀則應扶正以祛瘀。辨別臟腑病位,掌握主癥特點和病的特殊性,采取各種相應的具體祛瘀法,才能加強治療的針對性,提高療效,充分發(fā)揮辨證施治的特長。
瘀血的成因雖多,但概要而言,其病理因素不外邪實與正虛兩個方面,實者為寒熱二邪之侵擾,虛者為陽氣與陰血的不足,以致氣血運行失調(diào),滯而為瘀。從現(xiàn)象看雖屬有形的實邪,而其本質(zhì)又可有正虛的一面,虛實往往相錯為患,同時在疾病演變發(fā)展過程中常有消長轉(zhuǎn)化,臨證必須予以聯(lián)系考慮。
1.1 理氣祛瘀法 (1)病理分析:氣之與血,本屬一體,同源互根,相依為用,氣為血帥,血隨氣行,氣塞則血凝,血瘀氣亦滯。若病邪干擾機體的氣血功能,或正氣通過氣血以發(fā)揮其抗病能力時,其病理變化,都可涉及氣血,以致氣病及血,由氣滯而致血瘀,或由血瘀以至氣滯。
(2)適用范圍:主用于氣滯與血瘀并見的氣滯血瘀證,為治療一切瘀血(實)證最重要的基本大法。氣滯血瘀證特點為每常合并有氣機郁結(jié)類證候,表現(xiàn)為多種痛證(如心胸脅肋脘腹等處悶痛、脹痛、刺痛或絞痛),腹?jié)M,或肋下、腹中觸有癥塊,但其質(zhì)尚軟而不堅,性郁或善怒,睛、舌質(zhì)隱青,脈澀不揚或弦遲。多見于消化系統(tǒng)疾病、精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某些心血管病及婦科疾患,如慢性肝炎及膽囊炎、潰瘍病、腸粘連、神經(jīng)官能癥、冠心病心絞痛、痛經(jīng)、閉經(jīng)、附件炎等。
(3)常用方藥:血府逐瘀湯(柴胡、枳殼、甘草、赤芍、當歸、生地黃、川芎、桃仁、紅花、桔梗、牛膝)加減。藥如柴胡、香附、木香、陳皮、烏藥、玫瑰花、檀香、沉香、旋覆花、青皮、枳殼及川芎、廣郁金、延胡索、片姜黃、紅花等,重者可合入莪術、三棱。
(4)按語:治療氣滯血瘀證,應根據(jù)活血必先理氣,氣行則血行的原理,分別選用調(diào)氣、行氣、破氣藥;按其臟腑病位,選用疏肝氣、理脾(胃)氣、降肺氣等藥。在用活血藥時,需著重選“血中之氣藥”,重者可予破血行氣之品,還當針對病情,治氣治血有所側(cè)重。
1.2 散寒(溫經(jīng))祛瘀法 (1)病理分析:血遇寒則凝,得熱則行,若寒邪外侵,或陰寒內(nèi)盛,抑遏人體的陽氣,氣血運行澀滯,寒邪與血相結(jié),可致寒瘀痹阻而為病。
(2)適用范圍:主用于寒凝與血瘀并見的寒凝血瘀證,其特點表現(xiàn)為脘腹、肢體冷痛,四肢青紫麻木,遇冷為甚,面青,舌質(zhì)青紫,脈沉遲細澀。多見于胃病、外周血管疾患及婦科疾病,如潰瘍病、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雷諾氏病、風濕性關節(jié)炎、痛經(jīng)、凍傷等。
(3)常用方藥:當歸四逆湯(當歸、桂枝、芍藥、細辛、甘草、通草、大棗)、愈痛散(五靈脂、延胡索、莪術、高良姜、當歸)加減。藥如桂枝、細辛、干姜、烏頭、吳茱萸、小茴香及當歸、川芎、紅花、桃仁、片姜黃、五靈脂、乳香等。
(4)按語:治療寒凝血瘀證,應選用偏于辛溫的祛瘀類藥物,以加強行瘀通脈、散寒解痛的功能。若與陽氣虛衰有關者,應溫而且補,與補陽祛瘀法互參。
1.3 清熱(涼血)祛瘀法 (1)病理分析:一般而言,血遇寒則凝,得熱則行,但又有“血受寒則凝結(jié)成塊,血受熱則煎熬成塊”的雙重特性,如熱郁于血,熱與血結(jié),或因“血熱妄行”,出血之后,離經(jīng)之血留滯體內(nèi),均可成為瘀血。
(2)適用范圍:主用于血熱與血瘀并見的熱郁血瘀證,其特點表現(xiàn)為瘀熱在里,如身熱,煩躁,譫語如狂,小腹硬滿,肌膚斑疹色澤深紫,或吐、衄、下血,或見瘀熱發(fā)黃,口干燥,渴不多飲,舌質(zhì)深紅,苔黃,脈沉實。多見于熱性病過程中,邪入血分及蓄血證而影響神志或血液系統(tǒng)病變,如某些急性全身感染性疾病、敗血癥、出血熱、彌漫性血管內(nèi)凝血、出血性紫癜、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
(3)常用方藥:犀角地黃湯(犀角、生地黃、牡丹皮、赤芍)、桃仁承氣湯(桃仁、大黃、桂枝、芒硝、甘草)加減。藥如水牛角、赤芍、牡丹皮、生地黃、紫草、桃仁、大黃、廣郁金、大青葉、半枝蓮、白花蛇舌草等。
(4)按語:在用本法時,應注意選擇具有清熱涼血與活血化瘀雙重作用的藥物。內(nèi)無結(jié)瘀者清之即可,宗葉天士“入血直須涼血、散血”之意,內(nèi)有蓄瘀者,則當下其瘀熱,若瘀熱動血、出血,又當加用涼血祛瘀止血之品。
1.4 補陽祛瘀法 (1)病理分析:血屬陰類,非陽不運,氣為陽化,氣行血行,若陽虛火衰,不能運動血液循經(jīng)而行,寒自內(nèi)生,則血凝為瘀。
(2)適用范圍:主用于陽虛與血瘀并見的陽虛血瘀證,其特點為合并有陽虛的虛寒證候,甚者可見厥脫,如心胸猝痛或絞痛,氣短氣喘,心慌心悸,怕冷,肢涼,汗出膚冷,或神昧不清,面色黯紫,唇烏,面浮肢腫,舌體胖大,質(zhì)淡呈青藍色,脈沉遲或歇止。多見于心肺病變及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減退癥,如肺源性心臟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心絞痛、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愛迪森氏病等。
(3)常用方藥:急救回陽湯(黨參、附子、干姜、白術、甘草、桃仁、紅花)加減。藥如制附子、肉桂、干姜、人參(黨參)、炙甘草及當歸、桃仁、紅花、川芎、丹參、蔥白。腎陽虛配鹿角、補骨脂、骨碎補等。
(4)按語:陽虛陰寒內(nèi)盛所致的血瘀,必兼氣虛之候,治療當助陽消陰與益氣通脈之藥配伍合用。一般而言,心肺陽虛的血瘀,病情多急,可見喘悸厥脫之變;腎陽不振的血瘀,則多見于慢性久病。
1.5 養(yǎng)氣祛瘀法 (1)病理分析:一方面,氣帥血行,氣旺則血自循經(jīng),氣虛則血滯為瘀,在本虛的基礎上,形成標實;另一方面,因血為氣母,若瘀血病久,血不生氣,亦可導致氣虛的后果。
(2)適用范圍:主用于氣虛與血瘀并見的氣虛血瘀證,其特點表現(xiàn)為手足弛緩痿軟不用,肢體麻木或疼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語言無力或蹇澀不清,胸悶,氣短,尿頻或不禁,或有面足虛浮,舌萎質(zhì)淡紫,脈細軟無力。多見于運動、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如腦血栓形成等腦血管意外后遺癥、小兒麻痹后遺癥、痿證等。
(3)常用方藥:補陽還五湯(黃芪、當歸尾、赤芍、川芎、桃仁、紅花、地龍)加減。藥如黃芪、人參(須)、當歸(須)、桃仁、紅花、川芎、穿山甲等。
(4)按語:對于本法的應用,一般當以補氣為主,活血化瘀為輔,寓通于補,使氣足而血行,故黃芪用量需重,臨床可依此原則,結(jié)合病情與體質(zhì)情況,決定治法的主次和用藥劑量。氣虛血瘀證一般多泛指氣虛絡瘀證,但涉及的臟腑之氣實非一端,如:心氣虛血脈運行不利,心絡瘀阻,可見暴痛、厥脫;肺氣虛不能治理調(diào)節(jié)血液運行,可見喘滿;脾胃中虛氣滯,可致久痛入絡。凡此俱當結(jié)合病位處理。
1.6 養(yǎng)血祛瘀法 (1)病理分析:血是脈道中流動的液體,盈則暢,虧則遲,如體弱血少,或出血之后,脈絡不充,營血虛滯,則可凝而成瘀。
(2)適用范圍:主用于血虛與血瘀并見的血虛血瘀證,其特點為合并有貧血的證候,如面色萎黃,頭暈,心慌,肢麻,肌膚斑疹青紫淡紅,婦女月經(jīng)色黯量少或閉經(jīng),舌質(zhì)淡紅,脈細??梢娪谘合到y(tǒng)及某些慢性病,如各種原因的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3)常用方藥:桃紅四物湯(桃仁、紅花、當歸、芍藥、地黃、川芎)加味。藥如當歸、芍藥、川芎、地黃、雞血藤、丹參、桃仁、紅花。
(4)按語:在應用本法時,所選之活血藥不能過猛,宜和血而不宜破血,用量亦宜審慎,不能希求大劑速效,庶可與養(yǎng)血藥兩相協(xié)調(diào)而達到“瘀祛生新”的目的。
1.7 滋陰祛瘀法 (1)病理分析:血屬陰類,若血虛日久,營陰耗損,津虧不足載血以運行,或瘀血在內(nèi),郁而化熱,灼傷陰血,陰虛內(nèi)熱,均可致瘀。
(2)適用范圍:主用于陰虛與血瘀并見的陰虛血瘀證,其特點為干血內(nèi)結(jié)而合并有陰虛內(nèi)熱的表現(xiàn),如久病不愈,形體消瘦,肌膚甲錯,面色及兩目黯黑,心煩,潮熱骨蒸,婦女月經(jīng)不潮,或腹有癥塊,口干,舌質(zhì)紅,脈細澀??梢娪诮Y(jié)核病、某些血液病、慢性肝炎肝硬化、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
(3)常用方藥:活血潤燥生津湯(當歸、白芍、地黃、天冬、麥冬、瓜蔞、桃仁、紅花)加減,同時可另服成藥大黃蟲丸。藥如當歸、赤芍、丹參、生地黃、熟地黃、墨旱蓮、土鱉蟲、桃仁、蟲、虻蟲。
(4)按語:陰虛血瘀證,多屬慢性久病,邪正虛實明顯對立,治療非純攻純補所能取效,可采取湯丸并進之法,湯方濡養(yǎng)而兼行,丸劑緩攻以求效,這是比較穩(wěn)妥的上策,如干血瘀結(jié)較重,而體質(zhì)尚任攻消者,亦可先攻后補,徑用大黃蟲丸緩中補虛,祛瘀生新。
血之運行,無處不到。在病理情況下,因血行不暢、絡脈澀滯所發(fā)生的瘀血病變,可內(nèi)而臟腑經(jīng)絡,外而肌腠皮膚,隨著所在病位不同,表現(xiàn)不同的癥狀特點,為此,必須結(jié)合病位和主癥特點施治。
2.1 通竅祛瘀法 (1)病理分析:“腦為元神之府”,藉氣血上承奉養(yǎng),若血絡瘀滯,蒙蔽神明,閉塞清竅,則可導致神機不用。
(2)適用范圍:主用于瘀阻清竅證,其特點為精神、神志失常和七竅不利,如神昏,妄亂,狂躁,癡呆,瞀悶,失語,頑固性頭痛,耳聾,目赤等。可見于多種原因所致的昏迷、精神病、癲癇、腦血管意外、偏頭痛及腦腫瘤等。
(3)常用方藥:通竅活血湯加減。藥如桃仁、紅花、川芎、郁金、丹參、琥珀、乳香、青蔥、麝香。
(4)按語:瘀血所致的神志失?;蚧杳?,似屬方書所稱的“瘀血攻心”,但究其原委,多屬腦部病變,涉及心的僅見于心絞痛的痛厥,或心源性休克。在用本法時,應辨其寒、熱、痰等具體表現(xiàn),分別配合溫開、涼開、化痰和下瘀熱等法。實踐證明,通竅祛瘀法治療精神疾病及神經(jīng)官能癥,確有一定療效,每可補充其他療法的不足。
2.2 通脈祛瘀法 (1)病理分析:心主血脈,血液流動的原動力在心,由心臟搏動輸送,通過脈道,循行周身,心病可致血行不暢,心脈痹阻,血滯為瘀。
(2)適用范圍:主用于心血瘀阻證,其特點為心胸疼痛,如心前區(qū)悶痛或絞痛陣作,痛涉左側(cè)肩背、手臂,心悸,氣憋。可見于冠心病心絞痛、風濕性心臟病、心律不齊、縮窄性心包炎等心血管病。
(3)常用方藥:冠心Ⅱ號方(丹參、川芎、赤芍、紅花、降香)、聚寶丹(血竭、乳香、沒藥、延胡索、麝香、沉香、木香、砂仁,朱砂為衣)。藥如丹參、川芎、紅花、乳香、血竭、三七、莪術、降香、麝香等。
(4)按語:心血瘀阻所致的真心痛,每多因虛致實,發(fā)時當活血通脈,平時應扶正祛瘀。由于絞痛的發(fā)作與氣滯有密切關系,故應配合辛香理氣藥,若挾有痰濁,胸陽失曠者,需配合通陽泄?jié)峄抵?,如半夏、瓜蔞、薤白等。
2.3 理肺祛瘀法 (1)病理分析:“肺朝百脈”,肺氣治理血液的運行,肺氣不利,可致瘀留肺絡,或因瘀血乘肺,飲聚痰生,而致壅塞肺氣的升降。
(2)適用范圍:主用于瘀阻肺絡證,其特點為喘促咳逆,胸部滿悶或疼痛,甚至不能平臥,咯吐泡沫血痰,或咯紫黯色血塊,面青唇烏??梢娪诜卧葱孕呐K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腫、支氣管擴張、肺結(jié)核等。
(3)常用方藥:旋覆花湯、參蘇飲(人參、蘇木)加減。藥如蘇木、桃仁、紅花、旋覆花、廣郁金、降香、茜草、紫蘇子。
(4)按語:對本法的應用,需區(qū)別肺虛、肺實。肺虛的喘咳氣逆,配益氣或溫陽藥;肺實的痰氣痹阻,應降氣、化痰或瀉肺;瘀傷肺絡的出血,又當合入化瘀止血之品。
2.4 消積(軟堅)祛瘀法 (1)病理分析:痰濁、蟲積等邪久留,或氣郁及血,臟腑失和,可致肝脾受損,疏泄健運失常,惡血內(nèi)聚,形成癥積,或瘀結(jié)腹腔及其他部位而致腫塊有形。
(2)適用范圍:主用于瘀積肝脾及其他臟器、部位的有形腫塊,其特點為內(nèi)臟腫大,腹腔或其他部位有實質(zhì)性腫塊,如兩脅下、腹部等處積塊固定不移,按之堅硬或有疼痛和壓痛。常見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血吸蟲病、久瘧所致的肝脾腫大、肝癌、腹腔腫瘤、子宮肌瘤或甲狀腺瘤及某些異常組織增生所致的瘢痕疙瘩、結(jié)節(jié)紅斑等。
(3)常用方藥:膈下逐瘀湯加減,成藥可服鱉甲煎丸。藥如三棱、莪術、乳香、沒藥、赤芍、桃仁、紅花、大黃、穿山甲、蟲、雞內(nèi)金、香附、青皮等。
(4)按語:癥積多由氣滯血結(jié),或痰濁兼夾為病,因此常需配伍理氣與化痰藥,并參以軟堅消積的海藻、昆布、黃藥子、牡蠣、鱉甲等。臨床應用本法時,必須注意癥積的形成每與正虛有關,如患者表現(xiàn)久病體弱者,應配合扶正之品。
2.5 理胃祛瘀法 (1)病理分析:胃氣郁滯,久病入絡,則氣滯絡瘀,或絡損血溢,而致瘀留胃脘,和降失司。
(2)適用范圍:主用于瘀留胃脘證,其特點為胃部“瘀痛”,或見吐血呈赤豆汁樣,或大便如黑漆色,嘔吐涎沫,甚則食難吞咽,食入反出??梢娪跐儾?、上消化道出血、食道及胃部腫瘤等。
(3)常用方藥:丹參飲(丹參、檀香、砂仁)、失笑散加減。藥如蒲黃、五靈脂、三七、延胡索、乳香、丹參、烏賊骨、香附、沉香等。
(4)按語:應用本法,首先當根據(jù)瘀痛、出血、嘔吐等主癥的不同,有側(cè)重地進行處理;其次又有虛寒及郁熱、陰傷等多方面病變,為此還當分別配合不同治法。
2.6 通腑祛瘀法 (1)病理分析:“六腑以通為用”,如有形積滯與寒、熱等邪相搏,氣血壅阻,瘀熱內(nèi)蘊,或寒瘀互結(jié),閉塞不通,胃失和降,腸失傳導,膽失疏泄,可致腑氣通降失常而為病。
(2)適用范圍:主用于瘀阻腸(膽)腑證,或某些內(nèi)癰,其特點為脘腹脹滿,疼痛拒按,或痛處不移,伴有嘔吐,大便多秘,或有身熱,舌苔黃糙或白厚,脈實??梢娪诙喾N急腹癥,如闌尾炎、腸梗阻、膽囊炎及膽石癥、胰腺炎、盆腔炎及腫瘤梗阻等。
(3)常用方藥:丹皮湯(牡丹皮、瓜蔞、桃仁、樸硝、大黃)、大黃牡丹皮湯加減。藥如大黃、芒硝、桃仁、蟲、蜣螂、牡丹皮、赤芍、敗醬草、紅藤、枳實、川厚樸。
(4)按語:應用本法治療的急腹癥,辨證多屬瘀熱實證。少數(shù)表現(xiàn)為寒實瘀結(jié)者,則必須配合溫藥,以溫通祛瘀,加附子、干姜。病在膽腑者,當參以疏泄利膽,可加柴胡、白芍、蒲公英、金錢草等。
2.7 利水祛瘀法 (1)病理分析:根據(jù)《金匱要略》“血不利則為水”和《血證論》“瘀血化水,亦發(fā)水腫,是血病而兼水也”的論點,說明瘀血內(nèi)停,氣機阻滯、經(jīng)脈痞澀,三焦氣化不利,腎關開合失常,可致血化為水,形成腫脹;或因濁瘀阻塞竅道,膀胱決瀆失司,引起小便排泄不利。
(2)適用范圍:主用于瘀在膀胱的血結(jié)水阻證,其特點為肢體腫脹或小便癃淋,如全身或局部水腫,反復不愈,按之腫硬微痛,或皮肉有赤紋,肌膚枯糙,腹大有水,腹壁青筋顯露,或觸有癥塊,尿少,小便不利,癃閉或淋瀝澀痛,赤淋尿血,血色紫黯或有結(jié)塊??梢娪诼阅I炎、腎病綜合征、肝硬化腹水、特發(fā)性水腫、象皮腫、前列腺腫大、泌尿系統(tǒng)腫瘤或結(jié)石所致的梗阻、輸卵管積水等。
(3)常用方藥:小調(diào)經(jīng)散(琥珀、沒藥、當歸、桂心、芍藥、細辛,麝香為衣)、琥珀散、當歸芍藥丸加減。藥如馬鞭草、牛膝、虎杖、瞿麥、澤蘭、益母草、紅花、琥珀、木通、劉寄奴,腫甚體實者配大黃、千金子。
(4)按語:用行水祛瘀法,應適當參入行氣之品,加沉香、麝香、天仙藤、路路通。正虛者應據(jù)證分別配合溫腎通陽、滋腎養(yǎng)陰、補氣養(yǎng)血等藥。如濕熱濁瘀阻塞竅道,又應配合清利之品。
2.8 通經(jīng)祛瘀法 (1)病理分析:女子以血為用,舉凡月經(jīng)、胎產(chǎn),無不與血密切相關,一般而言,除妊娠期血液養(yǎng)胎,授乳期血化為乳而月事暫時不潮以外,“女子胞中之血,每月一換,除舊生新,舊血即是瘀血,此血不去,便阻化機”而致氣滯血瘀,月經(jīng)失常。
(2)適用范圍:主用于瘀滯胞宮證,其特點為月經(jīng)不調(diào)、閉經(jīng)、痛經(jīng),如月經(jīng)后期量少,色黯有塊,甚至月經(jīng)停閉,小腹硬脹刺痛、按有癥塊,或經(jīng)漏不止,或產(chǎn)后惡露不凈??梢娪趮D女月經(jīng)病、某些產(chǎn)后病、功能性子宮出血、宮外孕、盆腔炎、子宮肌瘤等。
(3)常用方藥:少腹逐瘀湯、活絡效靈丹、紅花桃仁煎(桃紅四物湯加香附、丹參、青皮、延胡索)加減。藥如當歸尾、川芎、桃仁、紅花、丹參、益母草、莪術、劉寄奴、蒲黃、牛膝。
(4)按語:瘀滯胞宮證,因于氣滯和寒凝者為多,氣滯當合柴胡、香附、烏藥、青皮,寒凝當配肉桂、炮姜、艾葉、吳茱萸。如屬濕熱夾瘀,又當配合牡丹皮、赤芍、紅藤、大黃、敗醬草。
2.9 和絡祛瘀法 (1)病理分析:經(jīng)絡有溝通表里上下,聯(lián)系臟腑和體表的作用,是氣血循行的通路,如血行痹澀,則肢體骨節(jié)、肌膚部位的血絡瘀滯而為病。
(2)適用范圍:主用于血瘀絡痹證,其特點為瘀血阻滯經(jīng)絡、骨節(jié),肢體疼痛或失用,如四肢麻木刺痛,或半身不遂,骨節(jié)硬腫疼痛,甚則強直變形,肢端青紫。可見于腦血管意外、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或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靜脈炎、靜脈曲張、無脈癥等外周血管病。
(3)常用方藥:身痛逐瘀湯加減。藥如紅花、川芎、炙山甲、路路通、片姜黃、沒藥、雞血藤、牛膝、穿山龍、虎杖。
(4)按語:瘀在體表、骨節(jié),局部有硬腫現(xiàn)象的,常有痰瘀互結(jié)的夾雜癥,可適當佐入化痰通絡之品,如白芥子、南星、僵蠶。此外如中風、痹痛而有內(nèi)風或外風見癥者,還當佐入搜風、祛風之品。
2.10 止血祛瘀法 (1)病理分析:離經(jīng)之血未排出,或因寒涼、止?jié)^,蓄積成為瘀血,瘀血阻滯絡脈損傷之處,血液不能循經(jīng)暢行,可致出血反復不止。此外,如血液流行的速度緩慢,或黏稠變質(zhì),瘀滯脈道,血行不暢,又可導致血液離經(jīng)外溢。
(2)適用范圍:主用于絡瘀血溢的血證,其特點為各個不同部位的出血及皮下紫癜而有“瘀血”特異性證候,如血出反復不止,紫黯(黑)成塊,或鮮血與紫暗血塊混夾而出,伴有瘀痛者??梢娪谘合到y(tǒng)和非血液系統(tǒng)多種出血性病癥、彌漫性血管內(nèi)凝血、損傷性出血等。
(3)常用方藥:化血丹(花蕊石、三七、血余炭)加味。藥如三七、廣郁金、炒蒲黃、五靈脂、花蕊石、血余炭、茜草、童便。
(4)按語:本法多用于出血量較多而有瘀象者,若勢急可入醋大黃、牡丹皮行瘀涼血止血,如不應而瘀象明顯者,可配合具有活血、行血作用的祛瘀藥,如桃仁泥、丹參、當歸尾、紅花(小量)、降香等,如出血不多,或血止后仍有瘀象者,亦可適當佐用。
2.11 消癰(腫)祛瘀法 (1)病理分析:熱毒郁結(jié),氣滯血瘀,則可凝聚成癰,甚則血敗肉腐,釀而成膿。
(2)適用范圍:用于熱毒瘀結(jié)的瘡瘍,其特點為患處紅腫熱痛,硬結(jié)有形,手不可觸,或伴身熱??梢娪诨撔愿腥荆承┭装Y性腫塊,如癰癤、急性乳腺炎等。
(3)常用方藥:仙方活命飲加減。藥如乳香、沒藥、穿山甲、角針、赤芍、紫花地丁、金銀花、連翹、漏蘆、敗醬草、紅藤等。
(4)按語:本法主要應用于外科急性化膿性感染的“陽證”,故需選擇具有抗感染作用的活血祛瘀類藥與清熱解毒藥配伍組合,以加強抑菌和減毒兩個方面的功用,如屬陽虛寒痰瘀結(jié)形成的陰疽,又當活血祛瘀與溫補和陽或化痰散寒類藥合用,如鹿角、肉桂、麻黃、白芥子等。此外,某些內(nèi)癰——如闌尾炎、盆腔炎腫塊,可與清熱(涼血)祛瘀、通腑祛瘀等法結(jié)合使用。
2.12 療傷祛瘀法 (1)病理分析:凡跌打損傷,負重內(nèi)挫,傷及經(jīng)絡血脈,局部血液瘀滯不行,或血溢于經(jīng)脈之外,可以留著為瘀。
(2)適用范圍:主用于外傷蓄瘀證,其特點為傷處腫痛,有瘀斑或血腫,肢體骨節(jié)活動失利,或因內(nèi)傷而致瘀蓄臟腑經(jīng)絡之間。
(3)常用方藥:七厘散、復元活血湯加減。藥如參三七、乳香、沒藥、血竭、接骨木、落得打、透骨草、土鱉蟲、蘇木。
(4)按語:外傷蓄瘀除內(nèi)服療傷祛瘀藥外,還可外用活血消瘀藥進行敷貼、熏洗、涂擦。如瘀蓄臟腑經(jīng)絡之間,可采用下瘀血法,配大黃、桃仁之類,每能較快緩解痛勢。
上述各種活血祛瘀法與方藥,臨證可根據(jù)具體情況,分清主次,適當配合。應做到瘀去即止,不可過劑、久用,以免出現(xiàn)耗氣傷血的副作用。
(轉(zhuǎn)載自本刊1980年第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