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東麗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河南 鄭州 450046)
隱含讀者是接受學理論中的一個概念,指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心目中所設定的理想讀者,作者不知不覺受到隱含讀者的影響,會根據(jù)其背景與條件來規(guī)劃作品內容及體例[1]。如果能夠了解一部作品的隱含讀者,或許更能理解作者對作品內容及體例設置的原因,進一步了解著作特點。
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序言中寫道:“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并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余所集,思過半矣?!盵2]序言既點明寫作的原因和過程,列舉所借鑒的書籍,如《黃帝內經》《難經》等,也提出愿望,即期望讀者能見到疾病了解根源。最后一句,指出《傷寒論》所認可的理想讀者,即能探求其所搜集的著作如《黃帝內經》《難經》等書者,會獲得更大的收益??梢?《傷寒雜病論》作者張仲景所認可的隱含讀者就是能夠探求《黃帝內經》《難經》等古代中醫(yī)經典理論且有相關中醫(yī)理論基礎者。正如《醫(yī)宗金鑒》中指出:“《傷寒論》后漢張機所著,發(fā)明《黃帝內經》奧旨者也。并不引古經一語,皆出心裁,理無不該,法無不備。蓋古今皆有法無方,自此始有法有方。啟萬世之法程,誠醫(yī)門之圣書!”[3]說明《傷寒論》在創(chuàng)作中化裁了《黃帝內經》的內容,是對《黃帝內經》深奧理論的創(chuàng)造性闡釋。其次,張仲景身處漢代末期,思想受到漢代文化影響,所以,能夠深入理解漢代文化思想,是《傷寒雜病論》隱含讀者所具有的另一背景條件。從這一視角出發(fā),我們便能理解《傷寒論》《金匱要略》內容及體例設置的意義。
正因《傷寒雜病論》的隱含讀者為了解中醫(yī)經典理論與文化思想的人,所以張仲景對于內容的設置與《黃帝內經》《難經》《陰陽大論》等經典著作及思想有密切關系。
首先,《傷寒論》《金匱要略》中保留了《黃帝內經》《難經》及《陰陽大論》等經典的原文。如《傷寒論·傷寒例》中第二段,即明確寫道:“《陰陽大論》云: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冷冽,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盵2]直接引用《陰陽大論》的原文?!秱摗分小胺矀诤?則為病熱……”一段,與《素問·熱病論篇第三十一》內容完全一致,被作為六經辨證的大綱?!秱分兴浴瓣柺㈥幪?汗之則死,下之則愈。陽虛陰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2],與《難經·五十八難》相同?!秱摗て矫}法》中“問曰:經說,脈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謂也?師曰:脈者,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氣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氣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氣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氣也;按之至骨者,腎氣也”[2],與《難經·五難》經文內容基本相同。
其次,二書內容有明顯從古代經典中總結變化而來者,如《傷寒論·平脈法》中“問曰:東方肝脈,其形何似?師曰:肝者,木也,名厥陰,其脈微弦,濡弱而長,是肝脈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純弦脈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脈如弦直,是肝藏傷,故知死也”[2],與《難經·十五難》“春脈弦者,肝東方木也,萬物始生,未有枝葉,故其脈之來,濡弱而長,故曰弦”“春脈微弦曰平;弦多胃氣少曰病;但弦無胃氣曰死,春以胃氣為本”[4]內容上的聯(lián)系,一目了然。其他四季脈也是如此,可見與《難經》理論的關系。
《傷寒論》《金匱要略》與古代經典間的聯(lián)系,更多地表現(xiàn)在其理論上。《黃帝內經》在闡釋脈、證時多結合病因病機、治則治法等理論,且包含了中醫(yī)基礎內容及文化思想,這些都可作為《傷寒雜病論》病、脈、證、治的理論補充。所以,可以用《黃帝內經》理論來闡釋《傷寒雜病論》中病、脈、證與治?!饵S帝內經》是《傷寒雜病論》的理論基礎,《傷寒雜病論》是在此基礎上的方證結合。
其中,有從文字內容即可見到的理論聯(lián)系,如《傷寒論·辨脈法》中所言:“溲便遺失、狂言、目反直視者,此為腎絕也?!盵2]與《素問·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中“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和“腎藏志”理論相合[5],可以解釋“狂言為腎絕”?!督饏T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中云:“夫水病人,目下有臥蠶,面目鮮澤,脈伏。”[6]可用《素問·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中理論解釋:“諸有水氣者,微腫先見于目下也。帝曰:何以言?岐伯曰:水者陰也,目下亦陰也,腹者至陰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腫也?!盵5]
但多數(shù)則是無法從文字發(fā)現(xiàn)其聯(lián)系,如《傷寒雜病論》中病因病機理論與《黃帝內經》的聯(lián)系,經方對于《黃帝內經》五味理論的應用,《傷寒雜病論》治療方法對《黃帝內經》治則治法的繼承,再如因勢利導原則的運用,標本先后治法、針刺理論的應用等,都是需要在對《黃帝內經》理論全面掌握、融會貫通的前提下,才能正確理解《傷寒雜病論》中的診治與組方用藥思想。此外,還有漢代及之前文化思想的影響,如陰陽五行、天干地支與五運六氣等理論,只有完全掌握這些內容,才能把握《傷寒雜病論》思想,真正做到以《黃帝內經》《難經》理論來解釋《傷寒雜病論》的內容。
既然隱含讀者為掌握了解經典中醫(yī)著作理論的人,則作者既在文中點到二者間關系,又不需要處處以《黃帝內經》等理論進行詳細闡釋,讀者可運用自己的理論,將其中空白處進行聯(lián)接或填充。這些內容確定后,文本真正的意義才會顯露出來。這也是作者篇首列出大綱及選擇條文體的主要原因。
《傷寒論》中的“辨脈法第一”“平脈法第二”“傷寒例第三”及《金匱要略》中“臟腑經絡先后病脈證第一”為二書的提綱式內容,這些內容都與經典著作《黃帝內經》《難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同時關聯(lián)著書中其他內容。
“辨脈法”“平脈法”中對脈論的把握,是后面各章節(jié)“辨脈”“辨證”的基礎。如脈象的辨別與病位、病性、病勢及預后的判斷[7],如脈的陰陽與表里臟腑的關系,脈證關系,脈時關系,治療或誤治與脈象間聯(lián)系等,皆可作為后面篇章的綱領性內容。其中對脈象的描述,也為后面辨別陽結、陰結及陽氣虛衰、氣血衰微提供參考依據(jù)。
《傷寒例》,一方面,以《黃帝內經》《難經》等經典理論為基礎;一方面,作為各篇內容總的大綱與提要,將中醫(yī)經典著作理論與《傷寒論雜病論》內條文聯(lián)系起來。這使得熟悉中醫(yī)理論、理解傳統(tǒng)文化思想的隱含讀者能將之串聯(lián)為一個整體。
《傷寒例》中體現(xiàn)了與《黃帝內經》相同的天人合一思想,開篇列舉二十四氣七十二候決病法,指出天之氣對人體及發(fā)病的影響,并提出判斷疾病需先分辨時行疫氣與傷寒、溫病等,且因氣候應至不至、未應至而至、至而太過等皆成病氣者。緊接著指出土地、居住條件等對于疾病的影響,并讓讀者結合《黃帝內經》來詳審地理不同而致疾病各異,指出“故黃帝興四方之問,岐伯舉四治之能,以訓后賢,開其未悟者。臨病之工,宜須兩審也”[2],從自然、地理方面來確立治療疾病的天人相應原則。作為《傷寒論》大綱的《傷寒例》,也與后文篇章有密切關系,如以《黃帝內經·熱論篇》為基礎的六經脈證,為后文六經脈證的典型綱證,六經傳變時間與規(guī)律也與后文一致。接下來的病宜早治、否則傳變,“雖欲除治,必難為力”,既在邏輯上與前六經傳變緊密聯(lián)系,也與篇章中的壞病、死證等相對應。下面內容也是如此,一則以《黃帝內經》《難經》等理論為基礎,一則與后面篇章內容緊密聯(lián)系,為后面篇章的提要大綱,聯(lián)系起古代經典理論與《傷寒論》中各個條文,讓讀者通過自己對古代經典醫(yī)書的理解而將各部分內容融合為一個整體。
六經脈證與不可發(fā)汗、可發(fā)汗、發(fā)汗后、不可吐、可吐、不可下、可下、發(fā)汗吐下后脈證并治,則是對前面內容的治法總結,又與《黃帝內經》治法治則理論一致。
《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后病脈證》篇,則既有天人相應的內容,如對天氣“未至而至”“至而不至”“至而不去”“至而太過”的討論,也有人體與邪氣辯證關系的探討,與《黃帝內經》五運六氣理論一致。
劉渡舟先生云:“《傷寒論》的398條有經有緯,發(fā)生著縱橫的聯(lián)系?;蚧ハ嘌a充,或互相對比,或互相發(fā)明,做到了文以載道,以盡辨證論治之能事。為此,凡是學習《傷寒論》的,就必須弄清其條文的編排目的和意義。從而才能登堂入室以窺仲景著書的精神實質,而使學習《傷寒論》有更大的收獲。”[8]條文體的設置,可以讓讀者對比條文間的異同,如相同處方條文間的內容、同一經病不同脈證間的異同、相關脈證間的異同,或者不同經病相似脈證間的異同,相同治法所帶來的結果異同等,結合讀者所掌握的《黃帝內經》等理論,以判斷這些脈證異同的背后病因病機,并與治療方法與處方相對照。
如《傷寒論》中“背惡寒”一證出現(xiàn)兩處,一處為白虎加人參湯證:“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币惶帪樯訇幉「阶訙C:“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彪m二者都有背惡寒,但一則輕重程度不同,二則相關癥狀不同?!饵S帝內經》云:“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鼻冶碁樽闾柦浰^,主一身肌表。所以,陽虛或肌表失于溫煦則可能導致背部惡寒。白虎加人參湯證有無大熱、口燥渴、心煩等熱癥,可知熱已深入,雖有背惡寒,非陽虛惡寒,而是“陽明內熱熏蒸于背,汗出疏肌,故微惡之”[3],而少陰病中“口中和”,說明口不燥渴,全無里熱之象。《黃帝內經》曰:“‘背為陽’,背惡寒則陽虛陰盛,寒深可知……灸之以助陽消陰,與附子湯以溫經散寒?!盵3]
再如《傷寒論》59條云:“大下之后,復發(fā)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薄秱摗?0條云:“下之后,復發(fā)汗,必振寒,脈微細。所以然者,以內外俱虛故也?!薄秱摗?1條云:“下之后,復發(fā)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干姜附子湯主之?!比齻€條文中有相同治療方法——下后復發(fā)汗,但導致結果不同:一為兩傷津液,致使小便不利;一則出現(xiàn)表里陽虛的振寒、脈微細;一則陽虛陰盛、虛陽擾亂而晝日煩躁不得眠,夜反安靜,脈沉微。相同句式提示相同治法,語言異同鮮明,考察同樣的治法可能引發(fā)的不同癥狀及背后的病因病機。而59條“亡津液”之病機,又可結合《傷寒論》58條云:“凡病若發(fā)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小便通利”便是“陰陽自和”的一種表現(xiàn)?!巴鼋蛞骸?除了可能出現(xiàn)“小便不利”外,還有可能出現(xiàn)“大便難”“大便硬”等陽明病癥狀,在以下兩則條文可見:“陽脈實,因發(fā)其汗出多者,亦為太過。太過為陽絕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發(fā)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內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睆闹锌梢?《傷寒論》條文間通過縱橫聯(lián)系,構成一個嚴密的網(wǎng)絡,可以幫助我們定位網(wǎng)絡中的癥狀、脈象、病因病機或治療方法,以實現(xiàn)確定的療效。
由以上可知,條文體可調動隱含讀者最強的主觀能動性,不但按照中醫(yī)理論內容將不同條文以各種方式聯(lián)系、填充,而且能以條文間不同的對比、組合方式來最大化展示細節(jié),說明脈證及病因病機。
提綱內容將傷寒六經辨證與《黃帝內經》《難經》中醫(yī)理論相結合,條文體間的相互聯(lián)系、對照與補充,又需要以經典醫(yī)籍內中醫(yī)理論為指導,進而揭示病因病機,確定治療方法,因此作為《傷寒雜病論》的隱含讀者或理想讀者,即深知古醫(yī)籍中醫(yī)理論及理解古代文化思想者,才能深入了解與解讀《傷寒論》諸書,并從中有深切體會,在臨床中更好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