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好麗
唐僧師徒四人在如來指引下到西天取經(jīng),路程是十萬八千里,剛好是孫悟空一個筋斗云的距離。千里迢迢出行,哪怕是四個男子,一些日用行李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取經(jīng)路上的行李有哪些呢?如來借觀音菩薩之手送給唐僧的超級寶物錦襕袈裟和唐王御賜的紫金缽盂少不了。錦襕袈裟在孫悟空與觀音禪院師祖的斗富中曾大放異彩,使貪財老和尚的“滿堂綺繡、四壁綾羅”黯然失色。三藏教育行者“莫要與人斗富,你我是單身在外,只恐有錯”“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見貪婪奸偽之人”,不想這袈裟果被黑風(fēng)山熊羆怪竊取,欲做佛衣會慶賀,還是觀音幫忙才討回袈裟。
央視版電視劇《西游記》里,總是沉默的沙僧挑著行李。路途遙遠,坎坷崎嶇,寒來暑往,挑行李的活兒不容易,被貶下界的緣由不大光彩且法力又相對平平的沙僧,以此在取經(jīng)小團體中獲得穩(wěn)固的一席之地。畢竟,誰人不喜歡話語少愛干活的合作伙伴?
實際上,取經(jīng)團隊是不斷壯大的,最初是唐僧一人帶著一名隨從上路,肉身凡胎騎凡馬。從隨從被老虎吃掉那一回,提及行李是“兩個包袱”,到解救出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的齊天大圣并將其收為徒弟,便是孫行者“背著行李,赤條條,拐步而行”。待云棧洞收八戒,一擔(dān)行李由八戒擔(dān)著,唐僧騎馬,悟空開路。行李從兩個包袱到一擔(dān),重量與體積隨著人員增加而膨脹。
再到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戰(zhàn)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凈》,取經(jīng)成員全部到位。第二十三回中八戒抱怨行李太重,悟空說:“自從有了你與沙僧,我又不曾挑著,那知多重?”可知收服沙僧初期,是八戒與沙僧輪流挑行李。問答之中,八戒說出了行李都有些什么,“四片黃藤篾,長短八條繩。又要防陰雨,氈包三四層。扁擔(dān)還愁滑,兩頭釘上釘。銅鑲鐵打九環(huán)杖,篾絲藤纏大斗篷”。四片黃藤編的席子,捆了長長短短八條繩,野外徒步,陰雨天也要有三四層氈包避雨防潮,扁擔(dān)挑著許多行李不免要釘上釘子防打滑,加上唐僧的九環(huán)錫杖和給眾人擋雨的大斗篷,行李真不算少。難怪八戒要抱怨“偏你跟師父做徒弟,拿我做長工”,都是徒弟,憑啥你悟空就兩手空空行路。想來,一件衣服不能穿十三載,日用換洗衣物也得有幾件,這一擔(dān)行李全靠人力挑是不輕的活兒。八戒的第一次努力是希望馱著唐僧的高大肥盛的白龍馬,“教他帶幾件兒,也是弟兄之情”,可謂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無奈這馬不是凡馬,建議被悟空駁回。
那么,八戒是何時把行李讓給沙僧挑著,從此逃避重任的呢?還是第二十三回,黎山老母、南海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四人幻化成寡婦三女一家四口巧試禪心,只有時刻眷戀世俗生活的八戒上當(dāng),歡歡喜喜做上門女婿,并為自己的丑陋辯解:“雖然人物丑,勤緊有些功。若言千頃地,不用使牛耕。只消一頓耙,布種及時生。沒雨能求雨,無風(fēng)會喚風(fēng)。房舍若嫌矮,起上二三層。地下不掃掃一掃,陰溝不通通一通。家長里短諸般事,踢天弄井我皆能?!?/p>
意思是說,雖然我長得丑,但是我勤快能干,呼風(fēng)喚雨不在話下,一件九齒釘耙還能當(dāng)種地的耙子使,豈不妙哉。及至被眾菩薩一頓愚弄,綁在樹上一夜,八戒連連求救。天亮后孫行者直想丟下他不管,三藏說:“那呆子雖是心性愚頑,卻只是一味愫直,倒也有些膂力,挑得行李?!睂Π私湓u價不高,當(dāng)作笨勞力看待。尚未解救八戒,“那沙和尚卻卷起鋪蓋,收拾了擔(dān)子”,從此干起了挑行李的活兒。
八戒小心眼子最多,遇到困難首先想到分行李,多次說出“拿出行李來,我兩個分了罷”之類的話,可見西去取經(jīng)拜佛的心并不誠?!段饔斡洝肥且徊空嬲饬x上的“在路上”的文學(xué),“行李”一詞出現(xiàn)不下百次。
一擔(dān)行李從孫悟空到八戒再到沙僧的肩膀上,也反映出一個先來后到的規(guī)矩,師門中最晚入門的總是要更聽話更乖巧一些,干更多的活兒,新入職的員工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摘自《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