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瑩2013年3月從外交部調(diào)任全國人大后,連續(xù)五年擔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新聞發(fā)言人,也是全國人大首位女性發(fā)言人。
新聞發(fā)布會的受眾是多元化的公眾,有公務員,也會有家庭主婦,有退休干部和工人,有出租車司機,還會有學者、專家、企業(yè)家、學生等。我希望自己所傳遞的聲音能讓在場的記者聽得進去,更希望坐在電視機前或收聽廣播的老百姓能聽懂和接受,讓他們聽得懂、喜歡聽、記得住。
這說來容易,做到實在很難。我和團隊孜孜以求的,就是實現(xiàn)這樣的目標。
第一個門檻是“聽得懂”。
這個看似簡單,其實頗不易。針對社會熱點和重點問題,我可從相關部門獲得大量相應的資料,但這些都是通常的公文,我需要把書面公文體轉換成通俗易懂的發(fā)布會答問要點。
首先是講話要短。在發(fā)布會上回答一個問題,控制在三分鐘內(nèi)較恰當,其間,大約一分鐘轉換一個論點效果更好,時間再長或內(nèi)容再多,就抓不住人的注意力了。據(jù)此,團隊構建答問要點時,一個問題不能超過300字,分成三段式,在此范圍內(nèi)打磨表述方式。
根據(jù)我在發(fā)布會上實際應用的情況,如準備得對題,我可在要點基礎上現(xiàn)場發(fā)揮,一般講600字左右,控制在四分鐘內(nèi)。如果準備的要點與問題不特別對口,就需講更多的話來鋪墊,就只能部分地使用準備好的要點。遇到毫無準備的問題,回應起來更易啰唆。
這就對答問要點的打磨提出了極高要求。語言的魔力就在于,只要用心琢磨,哪怕一個字或詞的變化,其感染力的呈現(xiàn)都會不同。
第二個門檻是“喜歡聽”。
如果說讓人“聽得懂”是“技術”,那么,讓人“喜歡聽”就是“藝術”了。我的體會是,人們最喜歡聽真誠的話。真誠是一種觸摸不到卻能通達人心的感覺。
媒體記者有疑問,說明公眾有關切,這往往關乎“切身利益”,比如房地產(chǎn)稅、《證券法》;可能是“切身之感”,比如食品安全和霧霾;等等。發(fā)言人需要 “人同此心”,才能與大家“心同此理”,讓人們接受并認可自己的回應。
讓人“喜歡聽”,還可有一些幽默。發(fā)言人難免對記者會環(huán)境中的“不可知”因素有恐懼感,而改變氣氛最好的辦法是幽默。
第三個門檻是讓人“記得住”。
這就必須簡潔且有重點。要有幾個關鍵句,讓人印象深刻。我和團隊討論每個答問時,首先商量這個問題“是什么”,再商量“說什么”,傳遞的核心要點是什么。
以我對反腐敗問題的回應為例,公眾關心的范圍相當寬泛,準備時需面面俱到,但在新聞發(fā)布會的有限時間里不可能事無巨細地回答,需抓住重點。從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角度,需傳遞的最重要信息是 “要加強反腐敗制度化建設”,這基本上可涵蓋媒體關注,把公眾所關心的相關問題納入這個框架里。就是說,只要涉及反腐敗的話題,都可順勢引向這個核心信息。
新聞發(fā)布會總有可預見和不可預見的成分,好的新聞發(fā)布會引人入勝之處,恰在于其可預見性和不可預見性的交錯。預先做盡可能全面的準備,有利于增加可預見部分,認真學習和積累則可以為應對不可預見的部分奠定基礎。
對我而言,將重點問題的答問要點建構好,只完成了發(fā)布會準備工作的一半。若想增加可預見性,應對好不可預見性,最大限度地提升臨場應變能力,我需要:一是牢記答問要點,二是訓練據(jù)此應對各類問題的能力。
這是發(fā)布會準備的下半場,于我而言也是最艱苦的階段。
訓練的第一步是牢記要點,其中的核心內(nèi)容要爛熟于心。目的是面對這類提問時,能較順暢、清楚和口語化地表達出來。
熟悉答問要點的過程很痛苦、很熬人,需反復強化記憶。法律問題最講究邏輯嚴謹、表達清晰、意思準確,“權利”與“權力”有不同,“監(jiān)察”同“檢察”不一樣,“期限”和“期間”要區(qū)分,如此種種,不一而足,不能混淆。這是大量密集學習的過程,要理解并在短時間里記牢那些專業(yè)表述和法律名詞,再用自己的話說清說準,確實是很大的挑戰(zhàn)。
只有反復練習。我把一天分為上午、下午和晚上三個時段,每個時段的開始都要強化前一次訓練的答問提綱,再記新的答問提綱。我讓助手把答問提綱一段一段地錄在手機里,在午飯后散步時聽,然后復述。針對出錯率高的詞匯和表述,下班后,我會找人少的公園,在一個角落對著一棵樹重復多遍,希望訓練出口腔肌肉的記憶慣性,避免在這些詞匯上卡殼。這是當年學英語時常用的強記法。團隊成員開玩笑,每次換棵樹,別讓那棵樹厭煩得枯萎掉。
背誦記憶,也是檢驗和進一步打磨答問要點和表述的過程。這段時間,家人是最好的聽眾和老師,他們聽我講,提醒我哪些地方太啰唆,哪些地方表述不清楚,哪些內(nèi)容“眾所周知”,可不用講。
訓練的第二步是演練。新聞發(fā)布會上,發(fā)言人需在很多無法預見的條件下掌控進程,充分利用記者提問的每個機會,傳遞出大會的信息。要在高強度壓力下快速思考,組織好每句話,考慮到說出去的話的影響和效果,這種能力需通過演練來培養(yǎng)和練習。
我需要通過訓練來培養(yǎng)一種能力,即無論記者從哪種角度提問,都能把準備好的內(nèi)容與記者提出的問題盡可能自然、合理地連接上,準確傳遞我想表達的核心信息。
怎樣訓練?由團隊成員圍繞重點問題對我進行交叉提問。一般有兩三名助手參加,他們記下我的口誤或遺漏,逐一指正。一次又一次的演練使我的表達越來越順暢,也更加自信,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也越來越大,時常出現(xiàn)靈光一現(xiàn)的想法,成為將來可使用的亮點。
第三階段是模擬演練。為熟悉和適應現(xiàn)場的緊張感,團隊會布置一個模擬新聞發(fā)布會的場景,有人扮演主持人,有人當記者提問,還有人負責計時和記錯,嚴格按正式程序和方式進行。
模擬演練幫助我適應充滿緊張感的氣氛,減少面對鏡頭時的不自然感,提前釋放因緊張而導致的壓力情緒。
我與團隊一起觀看錄像,查找存在的問題。表達是綜合性結果,不僅關乎說什么,還在于用什么方式、神態(tài)、口吻、語氣來說,甚至肢體語言都構成表達的一部分。
最后一件需要記住的重要事情就是:微笑?,F(xiàn)場直播的形式和不可預見性所帶來的壓力是實實在在的,我常常會忘記了微笑。助手們在演練時就常提醒我:要微笑,不要板著臉。在現(xiàn)場他們也會用各種方式提示我。說到底,微笑是一種態(tài)度,這不僅是新聞發(fā)言人對公眾的態(tài)度,我想,也應是中國對世界的態(tài)度。
(摘自《我的對面是你:新聞發(fā)布會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