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松濤
延安的山路都是羊腸崎嶇之路?!奥淙照罩閸绲纳狡拢蟮責o言的默著/只有原野的遠處/傳來颶風的吼叫……”毛澤東走在去“抗大”(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上課的路上,想起艾青的詩句,笑起來。在他看來,大地萬物都喧囂著,都在說話,就看你聽懂聽不懂。
毛澤東走在路上,一眼看見眼前的路,一扭一扭正寫著一個字:之,之乎者也的“之”。他一回頭,后面的路上也寫著“之”字。一個接一個“之”字在風中搖擺。山不礙路,路自通山,路是“之”字路。群山移步換形,這個“之”曲曲折折,時隱時現(xiàn),筆畫之間貌似斷了,實則聯(lián)系。多像漢字,多像書法。字中藏義,字形藏理。大地奇妙,大地中生長出來的漢字同樣奇妙。毛澤東的指頭在虛空中比畫著,心里已經(jīng)打定主意:今天的課,就講這個“之”吧。
這是1938年12月25日,毛澤東到“抗大”講課,講的是“之字路原則”。毛澤東說:
中國的河大都是朝東面流的,無論是黑龍江、黃河、長江、珠江,然而也都是曲的,絕沒有一條直的。無論什么事情都是走曲路,而不是走直線,同志們細想一下,不管大事小事,總是采取曲線的。這個問題也就是:走“之”字路,還是走“一”字路?無論什么事情都是走“之”字路,而不是走“一”字路,這是世界上的任何事情發(fā)展的原則,叫作走“之字路原則”。
面對臺下拿槍桿子的學員,毛澤東因人施教,拿子彈做例子:
子彈在槍中間也是走的“之”字路。你不信拿一桿槍來,把那槍栓拉下來,然后一只眼睛閉起,一只眼睛光著,對準槍口上一看,原來里面也是走的“之”字路,那個來復(fù)線是螺絲形的。那么,子彈在槍筒里面受著壓迫,所以是走的“之”字路,出去之后,不走“之”字路了吧?不是,出了槍口走的還是“之”字路。如果是走直線,那么我要打太陽,于是把一支槍口對著太陽瞄準,“砰”一下,那個子彈走直路,朝著太陽走去,一下子就打到太陽的身上。但是,世界上卻沒有一支槍可以打太陽……槍彈的對頭是空氣,空氣不準它到太陽那里去,走到半路上,空氣叫它說:還是下來休息休息吧!它就要下來。
毛澤東停下來,讓子彈飛一會兒……
由淺入深,由事到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這是毛澤東的講話風格。他善于在平易的話語中最經(jīng)常、最大量地凸顯出思想性,令人驚奇。
子彈飛了一會兒。毛澤東接著說抗日戰(zhàn)爭也得走“之”字路:
我們的抗日戰(zhàn)爭,敵人進攻,我們退守,這是第一個階段。漸漸地,敵人沒有力量再進攻了,于是我們就準備反攻。這是第二個階段。我們開始反攻,敵人來一個總的退卻。這是第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也都是走的“之”字路。
我們走路,如果不走“之”字路,就要碰壁,就要受到打擊,遇著挫折,失望,消極,灰心,于是向后轉(zhuǎn)開步走。開步走有兩種,一種是向前開步走,一種是向后開步走。我們走路,如果前面有一張桌子擋住,我們還是不管,硬要走過去,那只有把鼻子碰出血來。所以在這時候就要稍微轉(zhuǎn)過一點,我們要懂得轉(zhuǎn)彎抹角。
…………
我今天就是來告訴同志們這一個辦法,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什么情況,如果走不通,我們就轉(zhuǎn)一轉(zhuǎn)彎。
識得“之”字路,認識毛澤東。“馬克思主義者走路,走到那個地方不通,就要轉(zhuǎn)彎?!泵珴蓶|在抗日戰(zhàn)爭中,抱定“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堅定自知地走著“之”字路,在彎彎曲曲、挫挫折折中完成歷史的翻轉(zhuǎn)與進步。
(摘自《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