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出處】宋·周敦頤《周子通書》:“今人有過,不喜人規(guī),如護疾而忌醫(yī),寧滅其身而無悟也?!?/p>
【成語釋義】有意回避病癥,害怕去治療。比喻因害怕被批評而掩飾自己的缺點和錯誤。
【近義成語】文過飾非________【反義成語】聞過則喜
戰(zhàn)國時期,有位神醫(yī)名叫扁鵲。有一次,扁鵲去見蔡桓公,他看蔡桓公氣色不好,便說:“大王,您得病了,您的病現(xiàn)在在皮膚紋理之間,趕快醫(yī)治還來得及?!倍袒腹珔s說自己沒有病。
十天之后,扁鵲又來見蔡桓公,告訴他,他的病已經(jīng)發(fā)展到肌肉里了。蔡桓公還是堅持說自己沒有病。
又過了十天,扁鵲說:“您的病已經(jīng)發(fā)展到腸胃那里了,再不快點治療,就來不及了!”蔡桓公依舊不理扁鵲。
十天又過去了,扁鵲再去的時候,望了蔡桓公一眼,轉身就走了。蔡桓公派人去問扁鵲為什么轉身就走。扁鵲說,蔡桓公的病已經(jīng)深入骨髓,沒有救了。五天之后,蔡桓公感到渾身疼痛,去請扁鵲。扁鵲怕被蔡桓公治罪,早就逃走了。幾天后,蔡桓公就病死了。
(摘自《少兒國學一百講·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