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玉蓉
摘 要 初中語文教材選編的古詩文以傳統(tǒng)文化歷史名篇為主,目的是提升學生對中華傳統(tǒng)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落實學生思維發(fā)展與核心素養(yǎng)提升,讓學生在文化理解范疇可以形成清晰的邏輯關系與思維方式。以《魚我所欲也》一課為例,探索論證思維教學的可行性。
關鍵詞 《魚我所欲也》? 論證思維? 類比? 道理? 舉例
新課標要求“立足文本信息的提取、歸納、概括,考查學生對作品思想內(nèi)容、篇章結(jié)構(gòu)、表現(xiàn)手法、語言風格的理解和把握,引導學生對作品的創(chuàng)作動機、表達效果作出合理評價?!睂@段文字解讀后,筆者認為對《魚我所欲也》這篇傳統(tǒng)名篇的學習評價,應根據(jù)課后思考探究部分的習題設計,對文本的推理論證過程進行梳理。
一、提出論點:類比論證
類比手法,多見于議論文邏輯推理,是通過屬性相同的兩個及以上對象的比較,來判斷它們的其他屬性也存在某種相同關系的說明方式。在進行《魚我所欲也》教學時,教師要將提煉課文論點作為教學的第一步,帶領學生一起找出全篇的中心論點“舍生取義”。
《孟子·告子上》記載的是孟子的價值觀,從他獨白式的議論中可以看出,他主張“人性本善”,他認為人是天生具有向善的主觀意識的。因此,教師在《魚我所欲也》的教學中,要讓學生理解這一說法,即人在誕生之初是具備“本心”的,后天卻在欲望的無限膨脹中漸漸迷失,導致“本心”磨滅,不能對抗誘惑。這是全文基調(diào)的著眼點,孟子鮮明地拋出觀點后,在類比論證的基礎上引出接下來兩種不同的論證方式。
二、正反對比:道理論證
前四句拋出論點以后,緊接著在下文展開了正反兩方面的論證。課后思考探究部分的習題圖表非常直觀地給出提示,孟子在這篇文章中采用的論證方式為典型的對比論證,從“正面”“反面”的對比中得出“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的結(jié)論,教師進行論證思維教學時,只要根據(jù)習題要求來進行兩個方面的對比闡述即可。
1.正面:所欲有甚于生者→不為茍得
從課文第一段第五句開始,孟子進行的論證全部圍繞前四句的論點,展開的是道理論證,通過正反兩個方面的對比,達到說明自己觀點的目的。課后習題圖表中已經(jīng)給出正面論證,“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課文中的原文非常清楚地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承接了第三句上半句“生,亦我所欲也”。翻譯成白話,意思是“正因為我珍惜生命,所以當我想要的有超出生命價值時,不會茍且偷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可知,“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正是課文中對應的部分,承接的是第三句下半句“義,亦我所欲也”,表達的是作者在面對死亡與道義時,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道義。這恰恰是因為他珍惜生命,死亡是他所厭惡的,但當有超出死亡更令人厭惡的事時,也不會躲避可能造成死亡的災禍,此處的“甚于死者”的“所惡”指的就是“不義”。
2.反面:所欲莫甚于生→何不用→有不用
駢文的行文特點就是論證工整,對仗詳實,每一句都有前后文的承上和啟下。經(jīng)過對正面的分析感悟,學生在此時已經(jīng)能順利找到反面的空白填寫內(nèi)容。第六句和第七句承接的是第五句的論證,更深一步地圍繞“如使人”展開論述,議論的是怎樣讓人們都能做到第五句的格局,帶有反證思維,以此來推定如果人們在遇到?jīng)]有超出“所欲”和“所惡”時,當然可以使用各種求生手段和躲避災禍的辦法。孟子的論述思想既尊重人的客觀需求與欲望,也提倡人們能去追求更高尚的品格,他從不否認人應該享有的權(quán)利,但同時也必須承擔一定的義務。通過對第六七八句的朗誦和解讀,教師可幫助學生捋順這三句話的論證思維,得出人不能為了保護生命和躲避災禍而任何事都做,人的思想境界中要有超出生命意義的精神準則,到第九句再次總結(jié)“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前后呼應,反復點題。
三、層層深入:舉例論證
1.正面:一簞食,一豆羹……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
第二段開篇引用的是不食嗟來之食的案例:即便是處于困頓饑渴中的路人或乞丐,他們的生命已經(jīng)受到威脅,面對一口飯一口水,只要接受就能活下去,但如果被人呼喊羞辱著來吃,他們也會有羞恥的“本心”?!耙缓勈?,一豆羹”與“萬鐘”相比不過些微,但有人寧可餓死也不受辱,人的骨氣就見于生死關頭。
孟子在這篇文章中對“舍生取義”的描述字字珠璣,通過舉例來說明在他眼中的“義”并非要上升到某個高度,而是作為人最基本的尊嚴,就如同嗟來之食這個故事。即便是人餓得要死了,他人施舍給一餐飯、一口水,如果要用他的尊嚴來換,那也是寧可餓死也不做的。教師在講述這層道理時,可以結(jié)合《孟子·滕文公下》中的千古名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見在孟子心中有一條非常清晰且嚴苛的道德準繩。
2.反面:萬鐘則不辯禮儀而受之……為之……為之……為之
從第二段第二句開始,論證過程中加入幾處舉例,將論證方式轉(zhuǎn)移到舉例論證層面,可信度更高,說服力更強。通過與有尊嚴的路人、乞丐相比,反面論述面對高官厚祿不能抵抗的人已經(jīng)失去為人的本心,在欲望中迷失。第三句承接第二句的反例繼續(xù)詢問,接受優(yōu)厚俸祿的人是為了什么?“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第四句的排比氣勢恢宏,將第三句的三個小短句反復詢問,并將有大義者寧死不受與之比對,強烈且鮮明地表達出孟子的意見——“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教師在課堂上介紹了孟子所處時代后,學生對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割據(jù)紛爭有初步認知,在當時戰(zhàn)亂頻仍、民不聊生的情境下,孟子希望各國君主能知禮儀、懂廉恥,不停地游說各國,希望能建立起一個安居樂業(yè)的理想家園。雖說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中這是空談,但孟子一生及其門人弟子都在踐行著他的光輝思想,并對當今社會仍然有著重要的思想啟示。中國士大夫階層在隨后的兩千多年中,始終圍繞著“舍生取義”磨礪自己的心志,在近代中國水深火熱的時刻,這些繼承偉大思想的中華兒女,犧牲自己的生命換取民族尊嚴的“義”!
至此,《魚我所欲也》這篇文章的學習已經(jīng)進入到尾聲,但其光輝思想對學生的啟發(fā)并不會停止。教師在分析“舍生取義”對華夏民族精神圖騰影響時,已經(jīng)層層遞進地將文章深入剖析,完成從類比推理、道理論證到舉例論證的分析。
此次對《魚我所欲也》的論證思維進行教學,筆者通過對文本邏輯結(jié)構(gòu)的梳理,以教材對應的課后習題為模板,詳細周密地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邏輯關系情境,這對于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把控非常有幫助,也是啟發(fā)學生全面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重要保障。語文教學在完成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同時,深刻地完成了一場道德教育,值得其他學科推廣借鑒。
[作者通聯(lián):江蘇無錫市新吳區(qū)第一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