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猴,作為老北京的民間玩具之一,存在于老一輩北京人的記憶之中。它是廠甸里特殊的“耍貨”——猴戲[鄧云鄉(xiāng):《魯迅與北京風土》,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2年,第47-53頁。],也是老舍夫婦新房的點綴[在記述有關作家老舍的文字中,寫有20世紀30年代老舍夫婦居住在濟南市南新街時,曾把從北京帶去的在隆福寺買的幾十個毛猴擺在新房做點綴。楊愛玲:《毛猴制作技法》,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15年,第3頁。],還是孩童時美好的回憶:
“舊時東安市場北門內(nèi)的雜貨鋪子出售各式各樣的毛猴工藝品……我每次去東安市場,都會在賣毛猴的柜臺前流連忘返,久久不肯離去。”? [趙珩:《舊時風物》,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8年,第240頁。]
關于毛猴出現(xiàn)的年代有清朝道光或同治年兩種說法。相傳是由宣武門外騾馬市大街一家名為“南慶仁堂”中藥鋪里的店伙計在擺弄中藥時突發(fā)奇想創(chuàng)作而成,并以此來諷刺藥鋪尖酸刻薄的賬房先生。[關于毛猴起源的傳說,不同版本之間存在差異,但起源于藥鋪是眾多版本的共同點。]最初,毛猴由四味中藥制成。辛夷(玉蘭花骨朵)為身,蟬蛻(知了的蛻殼)的鼻子、前足、后足分別為毛猴的頭、上肢和下肢,白芨加熱化膠用來粘合各個部分,最后再用木通給毛猴做一頂小帽子,一個似人卻又像猴的形象便呈現(xiàn)了出來。民國初年,因時代變幻,社會動蕩,各種商貿(mào)活動和人口流動極大地促進了北京民俗文化的發(fā)展,毛猴工藝從傳統(tǒng)的走街叫賣、地攤擺貨,逐步進入店堂經(jīng)營,表現(xiàn)的題材和內(nèi)容也逐漸由簡單的“猴子爬桿”等向老北京市井民俗轉化。[參見蕭靜,蕭掌柜:《毛猴的制作技法》,北京: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9年,第2-3頁。]隨著膠水的廣泛使用以及裝飾材料的不斷豐富,制作毛猴簡化為辛夷和蟬蛻兩味藥材。簡單的材料在手藝人的技藝之下化為一只只活潑靈動的毛猴,展現(xiàn)著人生百態(tài)。2009年,毛猴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如今,毛猴正以為人提供具身性體驗的半成品、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品以及具有審美價值的成品[張鳳霞的毛猴禮盒中除了毛猴作品外,還有毛猴拼圖,其位于張家灣的毛猴手工坊也提供“猴料”供愛好者們實際操作。]等形式,從老北京人的記憶中重新回到人們的日常生活。這種回歸離不開毛猴手藝人,張鳳霞便是其中之一。
結緣毛猴:基于日常生活的選擇
與大部分人一樣,退休后的張鳳霞將精力投入到家庭生活之中,而除了在家務活中的縫縫補補外,她尤其喜愛做手工。2009年,張鳳霞在醫(yī)院照顧生病的愛人時,偶然結識了同一病房里制作毛猴的手藝人——任文重,在交談中了解到了毛猴這項民間手工藝。出于好奇心和對手工的喜愛,張鳳霞回家后找到了毛猴的資料,竟摸索著做出了毛猴,從此便一頭扎進了制作毛猴的手藝中。起初,她并沒有將毛猴視為一種藝術,只是將它當作一種填補生活空白時間的手工活動。[訪談對象:毛猴傳承人張鳳霞;訪談人:王晴、蘇明奎、孫宇飛、安可然、師天璐;訪談時間:2023年3月19日;訪談地點:張家灣毛猴手工坊。]在婦聯(lián)組織的婦女技能大賽中嶄露頭角后,便深藏功與名,以至于村里想要找這位手藝人時竟如大海撈針一般困難。在第一次接受訪問后,張鳳霞才驚訝于自己所從事的是一項藝術事業(yè)。她這樣解釋自己喜愛制作毛猴的原因:“做毛猴以后我為什么就放棄了其他的,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能融入自己生活上的一些情感,甚至是一些生活的回憶、碎片,都從腦子里邊又閃現(xiàn)出來了?!盵訪談對象:毛猴傳承人張鳳霞;訪談人:安可然;訪談時間:2023年5月1日;訪談地點:張家灣毛猴手工坊。]可以說,張鳳霞在毛猴制作中熔鑄了過往的生活經(jīng)歷和對當下生活的熱情。而她這種脫離了純粹的謀生境界的傳承,也使得手工勞動從被動的勞作,變成追求人的主體性的實踐活動。
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社會關注度越來越高,手藝人被賦予了“傳承人”的身份,張鳳霞意識到自己作為手藝人所承擔的責任,便主動拜師以精進技藝。
張鳳霞的師父姜守煜是北京市西城區(qū)毛猴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在談及拜姜守煜為師的原因時,張鳳霞說:“我就覺得自己不會,而且也不知道自己做成什么樣才叫好。沒有一個評判的標準說我做成什么樣,然后我有沒有可以進步的空間。”[訪談對象:毛猴傳承人張鳳霞;訪談人:安可然;訪談時間:2023年5月1日;訪談地點:張家灣毛猴手工坊。]所以拜師可以讓她對手藝有客觀的認識,從而更加全面地掌握毛猴手藝。事實也確實如此。
“糖葫蘆可不都是山楂的?!边@句話是張鳳霞的師父姜守煜對她一件作品的評價。當她拿著自己精心制作的作品給師父,希望能夠得到認可時,師父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作品中的不足。簡單的一句話讓張鳳霞至今印象深刻,因為其中包含著取材于生活進行創(chuàng)作的智慧和對手工技藝精益求精的追求,這也成為了張鳳霞在毛猴手藝傳承中的一直貫徹的原則。在跟隨師父專門學習毛猴制作的同時,張鳳霞也“集百家之長”學習面塑的表現(xiàn)技法,拜訪評劇院專職道具的師傅鉆研如何做好毛猴中的道具?!霸诎菰L不同門類的大師傅時,通過他們講一些從藝的經(jīng)歷、一些趣事,你就能學到很多東西,從他們的經(jīng)歷中你就有一些感悟?!盵訪談對象:毛猴傳承人張鳳霞;訪談人:安可然;訪談時間:2023年5月1日;訪談地點:張家灣毛猴手工坊。]張鳳霞將從各個師父那里得到的領悟最大化地融入到了毛猴敘事當中,無論是題為“警鐘長鳴”作品中不同于普通紅臉毛猴而帶有諷刺意味的白臉毛猴——警示人們“鉆錢眼兒”里是陷阱而非坦途,還是在作品中用毛猴呈現(xiàn)運河邊人們?nèi)粘I畹膱D景以及風俗節(jié)日中的群像,她的每個作品都注重結合實際對細節(jié)進行把控,張鳳霞曾指著一個賣冰糖葫蘆的毛猴說:“你看,這里不只有山楂的。”
尋找理念:面向日常生活的敘事
如果說張鳳霞家中的黃色矮柜象征著她從藝的草創(chuàng)階段,那么2011年參加北海團城的迎春節(jié)活動便是她確立毛猴專題敘事方向的開始。
2011年北京電視臺在北海團城進行關于春節(jié)主題的采訪,許多手藝人都帶著自己的作品參加活動,張鳳霞也不例外?!岸枪蟽赫场保恢钡健叭砩习疽凰蕖?,張鳳霞帶著表現(xiàn)春節(jié)習俗的毛猴作品——“歡歡喜喜過大年”參加了活動。“人家就從頭走到尾,這樣一個個的看,有時候覺得比較入眼的,就跟你聊兩句。結果一到我這兒,他們一看到我的題目,就對上人家心思了,這就是關于春節(jié)的節(jié)目??!”[訪談對象:毛猴傳承人張鳳霞;訪談人:安可然;訪談時間:2023年5月1日;訪談地點:張家灣毛猴手工坊。]于是,在那次活動中張鳳霞的作品脫穎而出,成為了關注的重點。而張鳳霞也意識到了主題立意的重要性,開始拿出更多的精力做專題的作品。
起初,張鳳霞以經(jīng)典的文學作品為藍本進行毛猴敘事。她制作的《京都往事之茶館系列》便是先從書面文本出發(fā),“先把關于老北京茶館的各種書收集起來,看看書中都敘述了什么,然后把多本書中的同一個內(nèi)容找出來,這樣從理論上先立起來,老舍的《茶館》是我主要參考的一個?!盵訪談對象:毛猴傳承人張鳳霞;訪談人:安可然;訪談時間:2023年5月1日;訪談地點:張家灣毛猴手工坊。]為了使作品在細節(jié)上更加貼近生活,張鳳霞多次到北京前門的老舍茶館進行觀摩學習,最終將北京6種茶館分成不同的場景,并用不同神態(tài)的毛猴來一一呈現(xiàn),將生活實際與書面文本進行結合融入到毛猴的制作當中。最后在《京都往事之茶館系列》中所展示的便不僅僅只是毛猴這項手工藝,還有通過毛猴講述出來的茶館中的眾生像以及濃厚的京味兒文化。2014年,張鳳霞將這件作品在吳裕泰建店127周年店慶上進行了展出,引起了很大的關注,整個系列的六件作品全部被收藏。毛猴作品再一次切合了活動的主題,而張鳳霞也更加明確了制作毛猴的方向,“我知道我的東西做成這樣,大家就喜歡,就說明算得上是成品……我也在心里對自己的技藝有了初步的評價,知道我應該做成什么樣?!盵訪談對象:毛猴傳承人張鳳霞;訪談人:安可然;訪談時間:2023年5月1日;訪談地點:張家灣毛猴手工坊。]
這之后張鳳霞便開始制作令其津津樂道的作品《二十四孝》。顧名思義,整個作品由24個畫面組成,講述了24個有關“孝”的故事。在制作過程中,她通過故事文本和文字資料去揣摩當時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環(huán)境等等,從其中提煉出符合現(xiàn)代價值觀的孝親題材。張鳳霞自述,這個作品中斗巧藏拙的地方比較少,因為故事中表現(xiàn)孝往往只涉及某個人的某個行為,無法像其他作品一樣,通過增加毛猴的數(shù)量來修飾并增加趣味性,“一個場景里只有一個毛猴,就沒有藏著掖著的地兒?!盵訪談對象:毛猴傳承人張鳳霞;訪談人:安可然;訪談時間:2023年5月1日;訪談地點:張家灣毛猴手工坊。]所以在用毛猴具體展開敘述時,張鳳霞融入了不少巧思在其中,并不是簡簡單單將文本找出來,然后按圖索驥、照本宣科。以“臥冰求鯉”為例,《搜神記》卷十一中記載:“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蹦敲慈绾伪憩F(xiàn)天寒地凍的場景和毛猴解衣臥冰等動作,沒有樹葉的老枝老干錯雜著向同一方向偏移象征了寒風凜凜的冬日,接近地面的樹干上掛著的衣服、扔在岸邊的高筒靴子交代了解衣動作的發(fā)生,諸如此類的細節(jié)在她的作品中數(shù)不勝數(shù)。這樣精心的設計和靈活的思考所呈現(xiàn)出來的作品,讓張鳳霞在一年的時間里完成了由三個不同單位為其舉辦的個人展覽。
除了以書面文本作為創(chuàng)作的基礎外,手藝人的創(chuàng)作也直接取材于民眾生活,尤其是對于地方文化的呈現(xiàn)。曾作為京杭大運河北端碼頭的張家灣,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發(fā)揮了重要的漕運功能,運河兩岸孕育的豐富的民俗文化為手藝人創(chuàng)作提供了肥沃土壤。“家和萬事興”便是以鄰村“姑奶奶”回娘家[老北京舊時的農(nóng)歷“二月二”,各種民俗活動中有一項就是接出嫁的“姑奶奶”回娘家,民謠俗語云:“二月二,接寶貝兒,接不來,掉眼淚兒。”說的就是娘家親人對出嫁女子的牽掛。參見周星:《李霞著〈娘家與婆家〉序》,2011年1月31日。]場景為原型的作品。據(jù)張鳳霞描述,張家灣馬營村每年舉辦接“姑奶奶”回娘家的活動,把從村里嫁出去的“姑奶奶們”都接回來,大家在一起聚會交流。當時熱鬧的場景啟發(fā)了張鳳霞,“‘家和萬事興說的不是咱獨門小戶的,是所有的大家都在一起和諧生活,這才是國家實力的增長和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所以叫家和萬事興?!盵訪談對象:毛猴傳承人張鳳霞;訪談人:王晴 蘇明奎 孫宇飛 師天璐 安可然;訪談時間:2023年3月19日;訪談地點:張家灣毛猴手工坊。]于是她便以“家和萬事興”為題,將“姑奶奶們”歡聚一堂的熱鬧景象定格在了毛猴作品中。
從張鳳霞不同階段的作品中,無論是對京味兒文化的呈現(xiàn),還是對運河沿岸民眾生活的描述,不難發(fā)現(xiàn)其毛猴創(chuàng)作是由日常生活生發(fā)出來,再提煉至對于生活的感悟,從而上升至生活文化[邵莉媛:《“非遺”傳承保護的“日常生活”視角研究及其意義》,《西部文藝研究》2023年第2期。]的基本模式,同時這種生活文化也會反過來影響手藝人進行主題的選擇。這種創(chuàng)作模式讓手藝人既獲得了地方民眾的認同,也因為符合主流話題被官方認同,從而使毛猴手藝在實現(xiàn)“在地化”的同時,也能跨越地區(qū)限制進入城市民眾的日常生活之中。從張鳳霞的角度來看,她認為與地域文化相結合讓她的毛猴手藝在同行業(yè)中獲得了“特性”而避免了同質化,“你有了師生關系也好,有了自己的理念也好,有了這些后就該想你怎么發(fā)揮作用。咱們有很多做毛猴的,自己要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能人云亦云,所以我做毛猴走出的路就是和地域文化相結合,走的是接地氣的路,比如說黨的十九大、一帶一路、大運河、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我就記住這些關鍵詞,要有自己的精神理念?!盵訪談對象:毛猴傳承人張鳳霞;訪談人:毛巧暉 王晴 劉夢箬 洪運湦 賈茜;訪談時間:2018年8月5日;訪談地點:張家灣毛猴手工坊。]
傳承技藝:從手藝人到“守”藝人
“守藝”不是狹隘的文化占有,更意味著傳承以延續(xù)其生命力。張鳳霞不斷將自己的作品輸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二十四孝》這幅6米多長的作品,張鳳霞贈送給了全國聞名的孝道村仇莊。在談到是否會對作品不舍時,張鳳霞說:“人家認可你,只要能用上,咱這心血就沒白費?!蓖瑫r她也提到,這是對于手藝的一種宣傳,“全國各地的人,各級單位經(jīng)常到那里去參觀學習,這比放在家里強?!盵訪談對象:毛猴傳承人張鳳霞;訪談人:王晴 蘇明奎 孫宇飛 師天璐 安可然;訪談時間:2023年3月19日;訪談地點:張家灣毛猴手工坊。]另外,張鳳霞對于手藝的傳承有著更加開放和豁達的態(tài)度,她自謙自己的文化水平不足以“授人以漁”,更希望不受傳統(tǒng)師徒關系的束縛,以平等的方式與人交流。對前來求藝的人,她熱情歡迎并毫無保留地向他們傳授制作毛猴的方法。除了與主動前來的求藝人交流,張鳳霞義務進入校園向孩子們傳授毛猴手藝。雖然張鳳霞沒有徒弟,但是以她為中心輻射出的對手工藝的傳播卻形成了一定的網(wǎng)絡。她說:“我還有一個妄想,就是說可以把大家聚集在一起,我們可以當沙龍式的,大家來了以后就以毛猴的傳統(tǒng)手工藝為基礎,這就算一個手工廠。然后你想做些什么你就拿來,我這兒有這么多的材料都可以用,如果你覺得我這兒材料不夠,也可以自己帶一些小材料來融入到你的毛猴作品中,等于把大家的奇思妙想在這么一個環(huán)境中來發(fā)揮?!?/p>
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本身是一個實踐概念,而“日常生活”是以主體間的交往為核心的人的基本生存活動。[邵莉媛:《“非遺”傳承保護的“日常生活”視角研究及其意義》,《西部文藝研究》2023年第2期。]從日常生活來看,其傳承便是對于非遺傳承主體在生活世界中主體間的實踐。以毛猴技藝和毛猴作品為核心,張鳳霞在傳承過程中與多元主體建立了聯(lián)系,并形成了一定的認同網(wǎng)絡:手藝人從手藝中獲得自我認同,實現(xiàn)自我價值;通過拜師學藝獲得技藝并建構身份認同;同時通過技藝的展現(xiàn),獲得地方民眾與官方的認可;另外其對手藝傳承的接續(xù)也讓手工藝的生命力得以延長。
安可然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2022級民俗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