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yī)院,湖南 長沙 410000)
小兒重癥支氣管肺炎為兒科呼吸道感染疾病,伴呼吸衰竭、嗜睡、煩躁等癥狀,易并發(fā)多器官功能障礙、心力衰竭,威脅患兒生命安全[1]。在對該病治療中,化痰、氧氣支持、營養(yǎng)支持、排痰等為基礎治療方案,在此基礎上,多聯(lián)合阿奇霉素抗感染、甲潑尼龍抗炎治療,以抑制肺部炎癥反應,改善患兒臨床癥狀。但患兒在發(fā)病期間,其肺部膿性分泌物量較大,常規(guī)治療效果相對有限,影響患兒肺部通氣能力的恢復效果。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指利用支氣管鏡直接沖洗患兒肺部膿性分泌物,在短時間內快速減少肺部膿性分泌物對其肺功能的影響,促進其肺功能恢復[2]。但此種治療方案具有侵入性,在灌洗治療中可能會增加患兒不良反應。為此,本次研究選取96例重癥支原體肺炎患兒,探究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治療對其肺功能及治療安全性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96例重癥支原體肺炎患兒,入組時間為2022年1月-12月;以不同治療方案分為A組、B組,每組各48例;B組患兒一般資料水平與A組相近(P>0.05),見表1。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表1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兒均符合小兒重癥肺炎診斷標準[3];②肺炎支原體抗原檢測陽性;③肺部CT檢查顯示雙肺云霧狀、斑片狀陰影;④肺內大量膿性分泌物;⑤家長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肺部疾?。ǚ谓Y核、肺內結節(jié)等);②伴自身免疫疾病;③對治療藥物成分過敏;④存在凝血功能障礙;⑤合并惡性腫瘤;⑥合并心臟疾?。ㄏ忍煨孕呐K疾病、心力衰竭等);⑦研究期間退出、死亡;⑧治療不耐受者。
1.3 方法 A組(常規(guī)治療):(1)基礎治療:化痰、糾正酸堿平衡、營養(yǎng)支持、氧氣支持等治療,通過叩背排痰、振動排痰,或吸痰治療;(2)阿奇霉素治療:規(guī)格2.5mL∶0.25g;靜脈滴注,用藥劑量為10mg/(kg·d),持續(xù)治療3d,停藥4d;(3)甲潑尼龍治療:①發(fā)熱期:規(guī)格0.5g/瓶;靜脈滴注,用藥劑量為0.5mg/(kg·d);②退熱后:規(guī)格4mg/片;口服用藥,2mg/次,1次/d。
B組(常規(guī)治療+支氣管鏡肺泡灌洗):在A組治療基礎上,應用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治療:①灌洗器:日本Olympus BF-P260型,操作孔道2mm,外徑4mm;②操作方法:患兒呈仰臥位,采用2%利多卡因氣道黏膜局麻,經鼻腔置入支氣管鏡,吸出氣道分泌物,應用0.9%氯化鈉注射液進行肺泡灌洗,負壓吸引出肺內液體(壓力設置為13.3-20.0kPa),每次灌注量<5mL/kg,沖洗3-5次;灌洗期間全程心電監(jiān)護。
兩組均于治療7d時評價療效。
1.4 觀察指標 (1)治療效果:①顯效:咳嗽、發(fā)熱、肺啰音等癥狀顯著改善,肺內陰影面積縮?。?5%;②有效:咳嗽、發(fā)熱、肺啰音等癥狀有所改善,肺內陰影面積縮小50%-75%;③無效:咳嗽、發(fā)熱、肺啰音等癥狀改善不明顯,肺內陰影面積縮?。?0%;有效率=(①+②)/48×100%。(2)康復時間:體溫恢復時間、咳嗽緩解時間、住院時間。(3)肺功能:應用肺功能檢測儀(德國耶格,Master-Screen)檢測患兒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氣中期流量(MMFF)水平。(4)動脈血氣指標:采集患兒治療前后3mL動脈血,應用血氣分析儀(美國GE,GEM3500)檢測其動脈血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血氧飽和度(SaO2)。(5)不良反應:統(tǒng)計比較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6.0計算數據,(%)、(±s)分別表示計數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分別以χ2、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 B組治療有效率較A組高(95.83%VS83.33%)(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n(%)]
2.2 康復時間 B組體溫恢復時間、咳嗽緩解時間、住院時間較A組短(P<0.05),見表3。
表3 兩組康復時間對比(±s,d)
表3 兩組康復時間對比(±s,d)
體溫恢復時間 咳嗽緩解時間組別 n 住院時間A組 48 5.22±1.59 7.69±2.00 15.57±3.15 B組 48 3.38±1.41 5.47±1.58 12.12±2.74 t 5.999 6.034 5.725 P<0.001 <0.001 <0.001
2.3 肺功能指標 治療前B組FEV1、FVC、MMEF水平與A組相近(P>0.05);治療后B組FEV1、FVC、MMEF水平較A組高(P<0.05),見表4。
表4 兩組肺功能指標對比(±s,L)
表4 兩組肺功能指標對比(±s,L)
組別 n FEV1 FVC MMEF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A組 48 1.69±0.30 2.57±0.44 1.66±0.31 1.90±0.27 1.31±0.25 1.40±0.31 B組 48 1.67±0.28 2.84±0.35 1.65±0.23 2.07±0.34 1.28±0.33 1.58±0.27 t 0.338 3.327 0.179 2.713 0.502 3.034 P 0.736 0.001 0.858 0.008 0.617 0.003
2.4 動脈血氣指標 治療前B組PaO2、PaCO2、SaO2水平與A組相近(P>0.05);治療后B組PaO2、SaO2水平較A組高,PaCO2水平較A組低(P<0.05),見表5。
表5 兩組動脈血氣指標對比(±s)
表5 兩組動脈血氣指標對比(±s)
組別 n PaO2(mmHg) PaCO2(mmHg) SaO2(%)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A組 48 65.70±5.22 75.28±6.98 54.59±7.20 45.93±5.24 84.02±6.69 91.19±6.36 B組 48 64.05±4.17 82.33±5.34 56.11±5.37 35.62±6.28 85.35±6.20 94.51±5.44 t 1.711 5.558 1.172 8.733 1.010 2.748 P 0.090 <0.001 0.244 <0.001 0.315 0.007
2.5 不良反應 B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A組相近(8.33%VS4.17%)(P>0.05),見表6。
表6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n(%)]
小兒重癥支原體肺炎治療中,在化痰、氧氣支持等基礎治療上應用阿奇霉素可清除支原體,減少支原體對患兒肺功能損傷,聯(lián)合應用甲潑尼龍可快速抑制患兒肺部炎癥反應,減少炎性滲出[4]。在此基礎上,通過振動排痰、吸痰等操作,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肺部膿性分泌物對患兒肺功能的影響。但重癥患兒肺內膿性分泌物量較大,且在支氣管末端分泌物清除難度較大,因此對控制患兒肺部炎性癥狀、改善其肺功能存在一定局限性[5]。
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治療通過生理鹽水對肺泡進行灌洗,將氣道、支氣管內分泌物通過稀釋、沖洗予以清除,可在短時間內快速改善患兒肺內環(huán)境[6-7]。本次研究結果顯示,B組治療有效率較A組高(95.83%VS83.33%),B組體溫恢復時間、咳嗽緩解時間、住院時間較A組短,且肺功能指標、動脈血氣指標均顯著改善,考慮原因為,聯(lián)合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治療中,通過生理鹽水多次灌洗治療,可快速降低患兒肺部炎癥反應程度,減輕膿性滲液對其肺泡炎性浸潤影響,提升患兒肺部組織對其他治療方案的敏感性,促進其肺部解剖學結構及功能恢復,進而可縮短發(fā)熱、咳嗽等炎性癥狀持續(xù)時間,促進其自主通氣能力恢復,改善患兒肺功能及血氧水平,提升治療效果[8-9]。本次研究結果顯示,B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A組相近,提示聯(lián)合治療安全性良好,但B組出現(xiàn)1例低氧血癥,分析原因可能與灌洗期間患兒通氣障礙有關,但癥狀較輕,經面罩吸氧后糾正[10]。
綜上所述,在小兒重癥支原體肺炎患兒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治療,可提升治療效果,縮短康復時間,改善其肺功能及血氧水平,且未增加治療不良反應,但在治療期間需關注患兒血氧水平變化,若出現(xiàn)異常,需積極給予氧氣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