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
四季有味,不時不食,夏去秋來,魚肥果香。對食客來說,每個季節(jié)都能與無數(shù)應(yīng)季食材相逢,四季中收成最為豐饒的秋天,每一種美食都在挑動我們的味蕾。采擷最自然風味,才是最獨特的美味。
落葉知秋,秋食至濃,饞秋、嘗秋、醉秋,請獨享這份來自秋天的美味。
“果中甘露子,藥中圣醍醐”
梨,有“百果之宗”之美譽。就營養(yǎng)來說,其中包括:蛋白質(zhì)、熱量、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脂肪、礦物質(zhì)等,這些物質(zhì)能更好地促進身體保健。秋日氣燥,于深秋時節(jié)吃梨最合適不過,既生津又潤肺。
“寒谷梨應(yīng)重,秋林栗更肥”
板栗香而知天下秋,栗子也是秋季的熟客。歷經(jīng)春萌夏香秋來碩,一到入秋時節(jié),售賣糖炒栗子的攤販和店鋪便星羅棋布地點亮城市的角落。金黃油亮、個頭飽滿的栗子自帶馥郁香氣,裹挾著小販絡(luò)繹不絕的炒砂聲,時而再出現(xiàn)幾下栗子爆裂的聲響,這聲、色、味一齊在大街和胡同中穿梭游走,拖住了黃昏時分饑腸轆轆打工人的匆忙步伐。買一小紙袋捧回家中,剝而食之,甘美異常。
“紫蟹霜肥秋縱好,綠醅蟻滑晚慵斟”
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秋時,蟹子最為鮮美,黃多油滿,肉質(zhì)肥嫩。唐代詩人殷堯藩也在《九日病起》中寫出了秋天吃螃蟹是極好的,如若能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鰲,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
“朔風起,秋魚肥,豐收時節(jié)滿載歸”
秋天是各類魚搶鮮上市的好季節(jié),富養(yǎng)了一個夏季的魚肉質(zhì)更是鮮嫩肥美。秋冬進補,自然少不了他們,魚肉不僅味道鮮美、營養(yǎng)價值極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同時脂肪含量低,是一種低脂高蛋白的健康食品。
“輕拈愁欲碎,未嚼已先銷”
《小集食藕極嫩》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藕的柔軟和細膩,強調(diào)了藕的口感。進入秋季,空氣變得越來越干燥,此時應(yīng)選擇養(yǎng)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物。俗語有云:“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秋藕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膳食纖維、蛋白質(zhì)和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zhì)。對于幼兒、老年人及體虛的人來說,藕更是補養(yǎng)脾胃的好食材。
“白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錦彩鸞翔”
秋意濃,菱角香,秋食菱角正當時。說起菱角,讓人不禁想起劉禹錫的《采菱行》,“白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錦彩鸞翔?!辈卦跐饷芰馊~下的菱角日漸成熟,個大飽滿的老菱角和翠綠欲滴的嫩菱角,生吃、清炒、粉蒸、煲湯……各種吃法,各具特色。
“如傾瀲灩鵝黃酒,似擁蒙茸狐白裘”
黃酒是我國的民族特產(chǎn),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黃酒性熱味甘苦,有溫脾胃、潤皮膚、散濕氣等作用。秋冬季節(jié)天氣寒冷,喝黃酒能暖胃御寒;同時,黃酒屬于低度釀造酒,溫熱后淺斟細酌,不易醉,符合現(xiàn)代慢餐、慢飲、慢生活的健康休閑理念。
人間朝暮,葉落靜秋。秋季,各種蔬果、海鮮應(yīng)時而出,一道道時令菜肴輪番登場,美好的食物總是有靈魂的,里面沉浸著人世間的酸甜苦辣。是“食”候約上三五好友,開啟一場秋日“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