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榮軒
在眾多耶穌會士及其傳世資料中,南懷仁(Ferdinand Verbiest,1623—1688)所著《韃靼旅行記》①拉丁文原本為書信格式(Ferdinand Verbiest à Charles de Noyelle),并無題名。而收錄于《東北韃靼》的荷蘭文本則以簡述內(nèi)容的形式作為標題(Reize van P.Ferdinand Verbiest, na het Landschap van Leaò-tum en Niuche, of Oost-Tartarye, des Jaers 1682, den 23 van Lentemaent, ondernomen.By de welke verscheide Steden, in die beide gewesten tot noch toe onbekent,ontdekt zijn.)。在英文譯本的1939 年影印本封面上,首次出現(xiàn)了《韃靼扈從記》的中文題名。之后的日文譯本將其命名為《滿洲旅行記》,而現(xiàn)行的中文譯本則尊重了原中文譯名,譯為《韃靼旅行記》。具有一定代表性:在歷經(jīng)清初“歷獄”后,康熙帝重新啟用南懷仁。爾后二者交往密切,南懷仁教授康熙帝以西學(xué)、康熙帝示南懷仁以優(yōu)禮,二者間的相處模式可謂皇帝與西士間關(guān)系的典范。故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的“東巡”中,年近花甲的南懷仁被康熙帝要求隨侍皇駕。在巡行全程,南懷仁不僅完成康熙帝所交托的觀察大氣土地、測定關(guān)外緯度等任務(wù);且將目之所及的巡行儀仗、行道景致、關(guān)東人情風物、以及其與康熙帝的交往細節(jié)進行記錄,結(jié)合當時西方世界對東北亞尚屬漫漶的“韃靼”地理觀,寫就《韃靼旅行記》,送呈歐洲總會。
該文大體涉及“清帝東巡”“東北邊疆史地”以及“傳教士與皇帝交往”等清初政治文化的重大問題,不失為極具史料價值且兼具“他者視角”的重要文獻。
就《韃靼旅行記》的性質(zhì)而言,其是南懷仁扈從康熙帝東巡的游記,行文風格具有一定的解說功能。②文中有“說的離題遠了”“或許有人要問”以及對“南懷仁”“南老爺”(拉丁文本為Nan lao-ye 園田一龜譯本作“南老弟”為誤)這一類漢名的解釋等一類解說性質(zhì)的語句。參見南懷仁著,薛虹譯:《韃靼旅行記》,見杜文凱編《清代西人見聞錄》,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1985 年,第72、80 頁;Ferdinand Verbiest, Correspondance de Ferdinand Verbiest, H.Josson and L.Willaert etc.ed.Bruxelles, Palais des Académies, 1938, p.398;園田一龜:《前清歷代皇帝之東巡》,沈陽:盛京時報社,1930 年,第172 頁。結(jié)合最終保存于羅馬耶穌會檔案館(Archivum Romanum Societatis Iesu)的歸宿,可推斷其為南懷仁與耶穌會總部保持音訊交互的書信(Litterae),意在向總部說明自身境況與傳教事業(yè)進展。
在拉丁文原本中,其題名為“Ferdinand Verbiest à Charles de Noyelle”,③Ferdinand Verbiest, op.cit., 1938, p.380.即南懷仁與查理斯·諾耶爾(Charles de Noyelle,1615—1686)間的信件。而后者為時任耶穌會總會長喬瓦尼·保羅·奧利瓦(Giovanni Paolo Oliva,1600—1681)在德國區(qū)的助手。①Davor Antonucci, “Ferdinand Verbiest, Antonie Thomas and the Idea of Spreading Christianity into Tartary,” Catholicism’s encounters with China: 17th to 20th century. Ed.Alexandre Chen Tsung-ming.Leuven: Ferdinand Verbiest Institute (Leuven Chinese Studies vol.XXXIX), 2018, pp.87 – 88.1681 年,即南懷仁扈從東巡的前一年,他接替去世的奧利瓦擔任耶穌會總會長,②Francis A.Rouleau, Edward J.Malatesta, “The ‘Excommunication’of Ferdinand Verbiest,”Ferdinand Verbiest (1623—1688),missionaries, scientists, engineers, diplomats (Leuve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Ed.John W.Witek. Nettetal:Steyler Verlag, Monumenta Serica Institute and Ferdinand Verbiest Foundation, 1994, pp.485 – 495.證明其具有堅定的天主教立場。依據(jù)史學(xué)界將史料分為“遺留性史料”(überreste)與“記敘性史料”(tradition)的屬性分類法,本文將《韃靼旅行記》界定為帶有主觀立場的“記敘性史料”。③《南懷仁書信集》(Correspondance de Ferdinand Verbiest)的序言中指出:“一六八二和八三年寫的兩封長信比較有價值,它們記述了康熙對滿洲與蒙古的巡視,南懷仁兩次都奉命巡視?!眳⒁婑R燕摘譯:《〈南懷仁書信集〉序言》,載《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1983 年第2 期,第28 頁。
而就其版本流布而言,現(xiàn)存各種語言譯本眾多,中間經(jīng)數(shù)次翻譯,故需回溯至其源初版本:由南懷仁本人繕寫的原本現(xiàn)藏于羅馬耶穌會檔案館(ARSI),被編次于“和—漢文部”(Jap.Sin.145)。其文本古早,且由拉丁文寫就,符合耶穌會士向羅馬進呈文書的語言習(xí)慣,是諸多譯本的濫觴。該拉丁文原本所述內(nèi)容于1938 年被亨利·喬森(Henri Josson,1875—?)與萊昂·維拉爾特(Léon Willaert)輯錄于《南懷仁書信集》(Correspondance de Ferdinand Verbiest)④Ferdinand Verbiest, op.cit., 1938, pp.380 – 403.,以印刷本的面貌為世人所見。
而根據(jù)比利時漢學(xué)家高華士(No?l Golvers)先生的最新研究,⑤No?l Golvers, Letters of a Peking Jesuit: The Correspondence of Ferdinand Verbiest, SJ (1623—1688). Leuven: F.Verbiest Institute, 2017, p.444.此拉丁文手稿已佚,現(xiàn)如今可參看之稿本多為時人所復(fù)制,大體有以下幾種:首先是保存收錄于教廷傳信部(Congregatio de Propaganda Fide)《1686—1689 年的幾篇中文手稿》(Diverse scritture della Cina dall’anno 1686 sin al 1689)以及《東印度及中國的原始檔案》(Scritture Orginali Congress Parliculari delle Indie orientali e Cina)中,此一類文本保存較為完好。⑥Congregatio de Propaganda Fide (CPF), Diverse serilure della Cina dall’anno 1686 (not:1680) sin al 1689; Scritture Orginali Congress Parliculari delle Indie orientali e Cina, vol.19, f°179 – 194.其次尚有三種復(fù)制本,一是傳教士安多(Antoine Thomas,1644—1709)將該信重寫抄錄并寄送給馬德里的阿維羅爵士夫人(Duchess of Aveiro,1630—1715),該文本收錄于《亞洲書目》(Bibliotheca Asiatica)之中,但該文本缺少南氏補充的地名目錄。⑦Bibliotheca Asiatica, Part I, Catalogue 455, n°1333, Maggs Bros, Londres, 1924.二是輯錄在教廷傳信部《不同行省、國家、使團的文集》(Collectanea diversarum provinciarum,regnorum et missionum exterarum)之中。⑧Congregatio de Propaganda Fide (CPF), Collectanea diversarum provinciarum, regnorum et missionum exterarum, Miscellanea,16a, XL, pp.196 – 207.再者則是于較為晚近的《17 世紀和18 世紀的中歐印記》(Sino-European Imprints of the 17thand 18th Century)中亦可見到原初文本。⑨Maggs Bros, see the catalogue 1480: Sino-European Imprints of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y, London, 2016, n°13.1 and 2.; No?l Golvers, “Jesuit Correspondence from China: the two ‘Tartary Letters’of Ferdinand Verbiest, SJ (1682 & 1683) and their oldest printed edition (Paris, 1684) as a case study,”Sino-Western Cultural Relations Journal 38 (2016): 43 – 58.
該信件寄抵歐洲后即被時人廣為傳播,多次轉(zhuǎn)譯。日本學(xué)者衛(wèi)藤利夫?qū)⒋朔譃椤胺ㄎ南怠保▉栂担┡c“荷蘭系”(蘭系)。⑩衛(wèi)藤利夫:《韃靼:東北亞的歷史與文獻》(《韃靼:東北アジアの歴史と文獻》),東京:丸善株式會社,1959 年,第122 頁。
其中“法文系”譯本出現(xiàn)較早。經(jīng)高華士考證,該文一年內(nèi)即抵達法國,1684 年便經(jīng)讓·德·方塔尼(Jean de Fontaney)之手轉(zhuǎn)譯出法文原初版本,但未能周全保存。①No?l Golvers, op.cit., 2016, p.49.而后相應(yīng)法文文本陸續(xù)出現(xiàn)于 竇 雷 恩(Père Pierre Joseph D’Orléans,1641—1698)所著《中國的兩個韃靼征服者史》(Histoire des deux conquerans Tartares qui ont subjugué la Chine)等,后又被收錄于耶穌會士杜赫德(Jean Baptiste Du Halde,1674—1743)編輯的《中華帝國全志》(Description géographique, historique,chronologique, politique, et physique de l’empire de la Chine et de la Tartarie chinoise)等諸多出版物。②參見Ferdinand Verbiest, Voyages de l’empereur de Chine dans la Tartarie: auxquels on a joint une nouvelle découverte au Mexique. Paris: E.Michallet, 1685, pp.1 – 40; Père Pierre Joseph D’Orléans.Histoire des deux conquerans Tartares qui ont subjugué la Chine.Paris: C.Barbin, 1688; Voyage de l’empereur de la Chine dans la Tartarie orientale. Amsterdam: Chez Jean Frédéric Bernard, 1732; Jean Baptiste Du Halde, Description géographique, historique, chronologique, politique, et physique de l’empire de la Chine et de la Tartarie chinoise.Paris: P.G., Tome IV, 1735, pp.74 – 79.但此類法文譯本內(nèi)容多經(jīng)刪節(jié),未能保持其原本全貌。
而“荷蘭系”文本可上溯至1692 年,被阿姆斯特丹市市長尼古拉斯·維特森(Nicolaas Witsen,1641—1717)翻譯并輯錄于同年面世的史料匯編《東北韃靼》(Noord en Oost Tartarye)。③據(jù)衛(wèi)藤利夫考證,1692 年本《東北韃靼》為孤本,后世可見版本為1705 年本,參見Nicolaas Witsen, Noord en Oost Tartarye. Amsterdam: F.Halma, 1705, vol.I, pp.185 – 194.該文本保留了南懷仁在文后所附地名里程表以及主觀議論,相較于法文諸版本較為完整,是較為可靠的底本。
1854 年法文本《中國的兩個韃靼征服者史》由弗朗西斯·薩瑟蘭·萊維森·高爾·埃爾斯米爾伯爵(Francis Sutherland Leveson Gower, earl of Ellesmere,1800—1857)轉(zhuǎn)譯為英文,該文亦被附于該書后。④Pierre Joseph D’Orléans, Francis Sutherland Leveson Gower, earl of Ellesmere, ed.and trans., History of the Two Tartar Conquerors of China: Including the Two Journeys into Tartary of Father Ferdinand Verbiest, in the Suite of the Emperor Kang-Hi. London: The Hakluyt Society, 1854, appendix, pp.103 – 120.其英文本融會貫通了竇雷安與維特森所譯的法、荷兩系文本,在內(nèi)容完整性與遣詞還原性上相較前人版本都有極大改觀,為后世相關(guān)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此外,日本學(xué)界長期致力于中國東北的“滿蒙研究”,《韃靼旅行記》一類東北游記史料的重要性得以強調(diào)。其中奉天滿鐵圖書館館長衛(wèi)藤利夫(1883—1953)著《韃靼:東北亞的歷史與文獻》(《韃靼:東北アジアの歴史と文獻》)一書總括歐洲諸版本,并在其館藏1854 倫敦英文本之基礎(chǔ)上轉(zhuǎn)譯為日文本,將其命名為《滿洲旅行記》,并加附南懷仁相關(guān)敘述。⑤衛(wèi)藤利夫:《韃靼:東北亞的歷史與文獻》(《韃靼:東北アジアの歴史と文獻》),第161—180 頁。該書在文本后以后記的形式將行程日期、相關(guān)地名加以探討,對于文本進行加工以便后學(xué)應(yīng)用。而園田一龜敏銳覺察《韃靼旅行記》尚無中譯本,在其所著《前清歷代皇帝之東巡》中就以衛(wèi)藤利夫日文譯本為基礎(chǔ),將其轉(zhuǎn)譯為中文附于卷末。⑥園田一龜:《前清歷代皇帝之東巡》,第154—178 頁。
由中國學(xué)者所譯之中文本《韃靼旅行記》面世于1985 年。薛虹以衛(wèi)藤利夫的《韃靼:東北亞的歷史與文獻》為底本進行翻譯,依據(jù)中文史料增加了相關(guān)注釋并合理增刪補調(diào),收錄于《清史譯文》。⑦南懷仁著,薛虹譯:《韃靼旅行記》,見中國人民大學(xué)清史研究所資料室編《清史譯文(1)》,1980 年,第29—49 頁。該中文版亦轉(zhuǎn)錄于《清代西人見聞錄》《長白叢書(初集)》《清帝東巡》充當增補史料。⑧參見杜文凱主編:《清代西人見聞錄》,第69—84 頁;李澍田主編:《長白叢書(初集)》,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年,第135—153 頁;王佩環(huán)主編:《清帝東巡》,沈陽:遼寧大學(xué)出版社,1991 年,第642—655 頁。
近年來,高華士在南懷仁書稿整理上有突破性進展,所著《北京耶穌會士的書簡:南懷仁(1623—1688)通信輯》[Letters of A Peking Jesuit:The Correspondence of Ferdinand Verbiest, SJ(1623—1688)]一書是對于南懷仁書信整理的最新力作。該書全面、通貫地對南氏134 篇書信進行溯源與精煉簡介,臚列學(xué)界成果并考校書信內(nèi)容。書中在對《韃靼旅行記》全文進行精細校注的基礎(chǔ)上,簡明扼要地探討其寫作背景及流傳版本,厘清了諸多文本爭議,對學(xué)界研究該文本大有裨益。①No?l Golvers, op.cit., 2017, pp.444 – 461.
如上述《韃靼旅行記》版本流布脈絡(luò),多種語言文本賦予了縱向比對互勘以可能性。就該文本而言,其既是南懷仁扈從康熙帝東巡的游記,又是與教會進行溝通的信件,故敘事近乎自然地以縱貫的時間脈絡(luò)為主,按照時間先后記敘東巡背景及隨駕契機、行程準備及狩獵活動、抵達盛京與吉林的見聞、與康熙帝交往及行程總結(jié)、附錄里程與相關(guān)地理信息五個方面的內(nèi)容。但各語種版本在篇幅長短與結(jié)構(gòu)劃分上并不一致:在法文系一脈的文本中,在部分文段缺失的同時,篇幅最長者僅能夠保有至南懷仁旅行結(jié)束的記錄,其后的旅行主觀總結(jié)以及里程表等重要部分則較為完整地保留于荷蘭系《東北韃靼》一書中。②法文系版本中部分著作也保留了南氏里程表,可參見Ferdinand Verbiest, op.cit., 1685, pp.39 – 40.而后的英文本以及日文本則在參補荷、法兩系后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版本。而衛(wèi)藤利夫依據(jù)文章內(nèi)容線索邏輯的遞進,將其創(chuàng)新性地分為五個部分。在日文本所衍生出的兩種中文版本中,園田一龜譯本未保留該五部劃分,但薛虹譯本則繼承了日文本的這一五部結(jié)構(gòu)劃分。
通過上述對《韃靼旅行記》史料性質(zhì)與版本流布的探討可見,對于該文本的研究應(yīng)立足于多語種材料的相互印證,厘定史地與史事;同時將南氏扈從東巡的史事置于相應(yīng)的文本語境中,闡釋其中的人物心態(tài)以及隱含意蘊。
在東巡翌年即康熙二十二年(1683),南懷仁又隨康熙帝出巡“西韃靼”,并留下了與《韃靼旅行記》行文筆觸高度相似的游記,這是印證南懷仁書寫信件文風及其語言習(xí)慣的重要旁證。③南懷仁著、張美華譯:《扈從康熙皇帝巡幸西韃靼記》,《清史研究通訊》1987 年第1 期,第36—39 頁。同時卷帙浩繁的傳統(tǒng)史料中對于康熙帝第二次東巡的官方記載亦可成為參照基準,如《清圣祖實錄》《康熙起居注》等細化至日、時的確鑿記錄以及與南懷仁視角相近、步調(diào)相同的高士奇所著《扈從東巡日錄》④高士奇:《扈從東巡日錄》,李澍田主編:《長白叢書(初集)》,第67—132 頁。等。此外《黑圖檔》等檔案中記錄康熙東巡細節(jié)、《皇輿全覽圖》等清代輿圖為確定文中所述具體地點提供了基礎(chǔ)。兼具多種性質(zhì)、角度的史料滿足了橫向?qū)Ρ葏⒄盏男枨蟆?/p>
正如上文所述該文本屬于“記敘性史料”,把握作者立場及其主觀價值取向是運用史料所需警惕之處,因此需要對南懷仁本身相對復(fù)雜的身份與背景進行認真考察,才可明晰其文本書寫的內(nèi)在邏輯:清初傳教士長期被卷入如何平衡既得到皇帝保護又保持天主教意識形態(tài)的辯論之中,爭論的核心在于在華教士是否違背了“不追求世俗權(quán)力以及高官顯爵”這一教規(guī)。在湯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1592—1666)的爭取之下,教廷與耶穌會做出一定讓步,準許了教士僅可供職于并不行使司法權(quán)的欽天監(jiān),緩和了兩者間激烈的矛盾。
但隨著南懷仁日益受到康熙帝賞識,賜予的官銜已經(jīng)無法推脫,皇帝身邊的顯貴警告其“如果再拒絕接受工作,將被視為對皇帝的蔑視?!雹菽蠎讶手?,余三樂譯:《歐洲天文學(xué)》,鄭州:大象出版社,2016 年,第105 頁。為使在華教士能夠立足宮廷、得到皇室的庇護,南懷仁不得不在多次婉拒后接受官銜。⑥南懷仁:《欽天監(jiān)治理歷法南為懇辭卿銜等事一疏》,康熙十三年四月初日,載韓琦、吳旻校注:《〈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種)》,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第114—115 頁。而由此身為耶穌會中國亞省領(lǐng)袖的南懷仁遭受到了教廷以及其他修會的極大非議:首先在平定三藩時南懷仁為清軍鑄造了大量火炮,此事被其他修會認為是涉足政治且違反教義;而后耶穌會巡視員阿爾梅達(Sebastiao de Almeida)向總會參劾南懷仁“犯有野心罪”??倳L奧利瓦于1680 年下達對南懷仁的判決,責令其辭去除欽天監(jiān)之外的一切職銜,該判決文書于1682 年即南懷仁扈從東巡當年寄抵中國。⑦Francis A.Rouleau, Edward J.Malatesta, op.cit., pp.485 – 495.
由此可知,南懷仁前往關(guān)外的同時正在遭受西方世界的輿論批判。值此風聲鶴唳之時,南懷仁在向西方寄送的信件書寫中勢必要考慮到其言論是否合乎西方的價值評判標準,以免具有爭議的敘述加劇教會對自身的信任危機,故《韃靼旅行記》中的諸多書寫呈現(xiàn)出一定的隱瞞與曲筆。
基于上述對史料寫作背景的回溯,在縱向與橫向兩個維度上交參互證的方法可更為充分地占有史料,把握南氏文本的問題所在。大體而言可分為三個層面。
該文本轉(zhuǎn)譯次數(shù)較多,雖擴大了史料的流布范圍,但同時亦會出現(xiàn)舛錯,尤以人名地名等亟須敲定歷史細節(jié)之處為甚。各語言版本保留歷史信息各有不同,可通過多語種對證考辨諸多“魯魚帝虎”之失,詳見表1 并茲舉兩例如下:
(續(xù)表)
表1 盛京至吉林間行程諸史料記載對照表
其一,漢文譯本“瞎木河”拉丁文本作“torrentem Uam”,為東巡隊伍自盛京北行第七天所至之地,而荷、英文諸本作“Beeke Ciam /Brook Ciam”,①Ferdinand Verbiest, op.cit., 1938, p.403; Nicolaas Witsen, op.cit., 1705, pp.193 – 195; D’Orléans, op.cit., 1854, p.119.為第六日所至之地,與塞佩里河位置對調(diào)。此處轉(zhuǎn)譯與先后順序皆有出入,龐曉梅(Tatiana A.Pang)推測Uam(Ciam)可能是距離下一站庫魯最近的“占河”(滿文:jan bira)②Tatiana A.Pang, “An Evaluation of F.Verbiest’s account of His Journey to Manchuria in 1682, its Errors and Problems,”The History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Low Countries and China in the Qing Era (1644 – 1911). Eds.W.F.Vande Walle and N.Golvers. Leuven University Press: Ferdinand Verbiest Foundation, 2003, p.66.,在《皇輿全覽圖》以及《乾隆十三排圖》等輿圖中可找到標記且語音上能夠相契(見圖1、圖2)。③《盛京吉林黑龍江等處標注戰(zhàn)跡輿圖》中亦有滿文“jan bira(瞻河)”的記錄,參見《盛京吉林黑龍江等處標注戰(zhàn)跡輿圖》,1776 年,滿洲文化協(xié)會印,1936 年,遼寧大學(xué)歷史系。
筆者認為此處即是在傳抄刻印中極具代表性的“亥豕相望”之失,荷文本依據(jù)原寫本筆跡作Ciam 契合于滿文原音,應(yīng)為正確寫法。而1938年拉丁語文本在由原寫本轉(zhuǎn)錄至印刷本的過程中誤將字形相近的Ci 識作U 所致。
其二,如扈從勛貴們對南懷仁“南老爺”之稱呼亦在其后的諸語言版本流布中逐漸異化:該詞拉丁文本為Nan lao-ye,并附有解說“sic me honoris gratia appellabant”應(yīng)譯為“(這是)他們對我的尊稱。”④Ferdinand Verbiest, op.cit., 1938, p.398.而在英文本中則作“Nan Lao Te”,⑤D’Orléans, op.cit., 1954, p.116.筆者認為此處亦是語言轉(zhuǎn)譯的誤讀,即將Ye 識作Te 所致,故繼而衍生出園田一龜漢譯本作“南老弟”之誤⑥園田一龜:《前清歷代皇帝之東巡》,第172 頁。;而衛(wèi)藤利夫所譯日文版在參考多方文獻后訂正為“南老爺(ナン·ラオエ)”,①衛(wèi)藤利夫:《韃靼:東北亞的歷史與文獻》(《韃靼:東北アジアの歴史と文獻》),第173 頁。由其衍生之薛虹本譯名則回到了正確的軌道上。②南懷仁著,薛虹譯:《韃靼旅行記》,第72、80 頁。
在把握其敘述立場的基礎(chǔ)之上,可通過南氏對同一事件在不同語境中天差地別的文風來明晰其圓融的敘事筆法。
如在對于盛京的描摹上,出于文本的特定屬性以及語境,南懷仁未顧及對清朝“龍興之地”繁縟的回護,毫不隱諱地說明:在自然層面“遼東及其以東地方,全是山岳,為幾世紀間從不知斧鋸的繁密的老槲林和其他樹種的森林所覆蓋。間有需用幾天才能通過的榛棵矮林,我除了樹木如此之多外,什么也沒有記憶”③此處薛虹所譯中文本有誤譯之嫌:原拉丁文本中為“multorum dierum spatio per sylvas nucibus avellanis plenas transivi,nec memini me ullbi terrarum tantam istius stirpis copiam vidisse.”即“許多天我穿過滿是榛子樹的森林,我不記得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見過如此多的這種樹木?!逼浜蟀刖湓谟⑽谋局袆t為“I do not remember anywhere else to have seen such abundance of that kind of tree.”亦保留原意。日文本順承于英文本作“わたしは、この種の樹木がこんなに沢山ある処を、他に記憶しない?!币匀瘴谋緸榛A(chǔ)的薛虹中譯本所譯“我除了樹木如此之多外,什么也沒有記憶”未能譯出“処を”故在此句意上產(chǎn)生畸變歧義。相比之下園田一龜中譯本中所譯“惟余自有生以來,如此茂密叢生之大森林,實所未見?!鄙星泻嫌谠?。參見Ferdinand Verbiest, op.cit., 1938, p.385;D’Orléans, op.cit., 1854, p.105;衛(wèi)藤利夫:《韃靼:東北亞的歷史與文獻》(《韃靼:東北アジアの歴史と文獻》),第163 頁;南懷仁著,薛虹譯:《韃靼旅行記》,第72 頁;園田一龜:《前清歷代皇帝之東巡》,第158 頁。,表露出荒僻之感。而在人文層面由于遭遇兵燹,故民生凋敝④造成此情況的原因南懷仁認為是“韃靼王以微小的民力起事,迅速地大規(guī)模地從一切城鎮(zhèn)中強募軍隊,為丁使士兵失去回到家鄉(xiāng)的一切希望,把這些村鎮(zhèn)完全破壞了事?!眳⒁娔蠎讶手?,薛虹譯:《韃靼旅行記》,第72 頁。:“在遼東,村鎮(zhèn)全已荒廢。殘垣斷壁、瓦礫狼藉,連續(xù)不斷。廢墟上所建的房屋,毫無次序,有的是配土夯筑,有的是石塊堆砌,大多是草苫的,瓦頂?shù)模景彘w房緣的極罕見到?!逼涔P下呈現(xiàn)出一派破敗景象。
而相較之下,南懷仁在東巡之后上呈康熙帝的奏疏中則呈現(xiàn)出帝國臣工的書寫模式:“幸于今年春月,恭遇圣駕詣陵,巡幸關(guān)東,遠近各地,陽煦之恩,無所不照,如天好生之德,蔑以加矣。”將東巡之行與康熙帝圣恩相聯(lián)系,筆觸間盡顯恭順之意。同時對于“盛京”這一在清朝官方語境中帶有非凡意義的意象亦有所虛美:“臣時甫到盛京,先用測天之儀,連日測得盛京北極之高密近肆拾貳度,次用測地之儀測得地脈正向南北,而指南針無東西之偏斜,乃天下萬國所罕有也”、“況盛京為我朝龍興之地,其地脈密合于大地南北正向,則其歷日亦密合于本地所測之天行者,更為理之當然?!雹蓓n琦、吳旻校注:《〈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種)》,第148 頁。極言盛京地位之崇高以及與天地相契合。兩相比較之下,文風上的差異盡收眼底。這一鮮明反差似可進一步印證南懷仁因受眾不同,故在不同文本中采取了不同的立場以及敘事策略的圓融筆法。⑥具體日期參見:韓琦、吳旻校注:《〈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種)》,第148 頁。
通過對照不同史料基準,可以鉤沉出南氏對拉丁語境受眾的信息過濾:在東巡全程的書寫中,南懷仁記敘了與自身相關(guān)的大量細碎瑣事,而此類記錄往往不見于正史。然而在其返程途中的記述卻一反常態(tài)稍顯潦草,僅指出回京隊伍走了“另一條道路”便再無記錄;反而是對南懷仁鮮有著墨的《清圣祖實錄》之中,卻在東巡返程處隆重提及:“丁亥,上駐蹕伊巴旦噶山,加欽天監(jiān)治理歷法通政使南懷仁工部右侍郎銜,以制造炮位精堅議敘也。”⑦馬齊等編:《清圣祖實錄》卷102,康熙二十一年四月丁亥條,北京:中華書局,1985 年,第5 冊,第23 頁。在同一日的奏疏中亦有記錄:“今欽天監(jiān)治理歷法加通政使司通政使南懷仁將炮位指樣制造精堅,既經(jīng)工部題明,議敘前來,應(yīng)將南懷仁加為工部右侍郎職銜,又準加一級可也??滴醵荒晁脑鲁跏?,奉旨:南懷仁加工部右侍郎職銜,余依議?!雹夙n琦、吳旻校注:《〈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種)》,第147 頁。如此重要的史事若在書信之中得以記錄無疑能夠進一步彰顯出康熙帝的垂青與賞識,但在南懷仁筆下卻連同返程見聞皆被隱去,不合于全文記述文風與標榜功勞的目的。如此吊詭的反常敘事則需再一次置于多語種文獻交構(gòu)的整體語境中進行探討。
首先,接受官銜本身即是觸犯耶穌會士“誓絕婚宦”的絕對禁忌,這一點南懷仁在長期面對來自教廷以及耶穌會內(nèi)部的輿論爭議中早已清晰領(lǐng)會,而進一步深挖其背后的秘辛卻并非僅限于此:康熙帝授予南懷仁工部右侍郎銜的緣由在于其在平定三藩之亂中“炮位精堅”的杰出貢獻。最初于康熙十三年(1674)南懷仁在接到鑄炮任務(wù)之時便已從傳教士之立場出發(fā)推脫此事,但并無收效:“雖然我竭力試圖推卸此任,提出這項任務(wù)與我們修會的章程完全背道而馳,提出這項工作太繁重等理由,但是皇上根本不聽?!雹谀蠎讶手?,余三樂譯:《歐洲天文學(xué)》,第153 頁。甚至引起康熙帝不滿:“南懷仁若不遵旨鑄炮,朕必復(fù)禁其教,且置之大辟。使南懷仁知之?!雹鄯畤海≒ierre Marie Alphonse Favier):《燕京開教略》,參見輔仁大學(xué)天主教史料研究中心編:《中國天主教史籍匯編》,臺北:輔仁大學(xué)出版社,2003 年。即報以武力威嚇。南懷仁本人出于對傳教事業(yè)的保護,身不由己地遵旨鑄炮,但又在宗教立場認為其確有不妥,故“于每炮制成后,必在制造局內(nèi)設(shè)臺供天主像,自穿司鐸品服,虔誠跪禱,行祝炮禮,每炮錫以教中圣人名號,令鑿刻其上?!雹茼n琦、吳旻校注:《〈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種)》,第337 頁。企圖通過天主教儀式進行彌補,以減輕鑄炮這一行為對宗教倫理的挑戰(zhàn)。
但這一為皇帝制造“殺人利器”的“惡行”在西方語境中依然成為其他修會攻擊南懷仁的把柄,甚至被告發(fā)到時任教皇英諾森十一世(Innocent XI,1611—1689)處。然而教皇卻在向南懷仁的寄信中示以獎勉,認為南氏“最令我們高興的是如何明智地、適時地應(yīng)用世俗科學(xué)來拯救中國人民,和用它來提高天主教的信仰,使人們感到基督宗教信仰更加有用。”⑤Innocent XI, Innocent XI à Ferdinand Verbiest, op.cit., 1938, p.369.; Pope Innocent XI in Rome to F.Verbist, No?l Golvers, op.cit., 2017, pp.431 – 432.即從運用世俗科學(xué)輔助傳教事業(yè)層面上給予肯定,從而做出有利于南氏的判決。⑥蘇霖(Joseph Suarez)神父也在其向羅馬方面的匯報中對南懷仁遵旨鑄炮一事進行了正面評價:“此工作不應(yīng)被認為與我們耶穌會的精神有矛盾,因為它為保護我們的傳教區(qū)提供了最好的機會,使我們能得到,或毋寧說是奪取天主教的自由?!眳⒁娞K霖(Joseph Suarez):《蘇霖神父關(guān)于1692“容教詔令”的報告》,見G.G.萊布尼茨著,梅謙立、楊保筠譯:《中國近事——為了照亮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 年,第16 頁。
由于該表彰發(fā)布于1681 年底,此時康熙帝尚未賜銜南懷仁。如果在翌年的報告中把因鑄炮有功被賜予官銜之事和盤托出,勢必將推翻此前教皇的認可與庇護,同時也會引發(fā)反對勢力卷土重來,對其個人進行“通過鑄造殺人武器攫取世俗官職”的攻訐。對這一事件的隱瞞也合乎于高華士對南懷仁此信件力圖“自我辯護”(selfjustification)的判斷。⑦No?l Golvers, op.cit., 2017, p.445.
通過上述幾例,可明顯把握多語文本對證對于《韃靼旅行記》文本研究的效用所在。在縱向上,諸語言譯本互勘可對具體歷史地理信息名詞的正本清源提供依據(jù);而橫向上,對照于中外文史料構(gòu)筑的知識基準,則可對諸多南氏敘述中暗含的缺漏、曲筆進行鉤沉與揭橥。在二者相互結(jié)合下,可兼具深度與廣度地體察南氏“眼中世界”與“內(nèi)心世界”。
《韃靼旅行記》所載內(nèi)容牽涉廣泛,故眾多專題研究者依據(jù)相應(yīng)的研究旨趣,從不同著眼角度擷取可用信息,對其史料價值進行提煉。而由于文本流布以及治學(xué)取徑的差異,國內(nèi)與域外對于《韃靼旅行記》的研究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征。
國內(nèi)對于《韃靼旅行記》的研究重在其所載的具體史事,而疏于對史料進行深入考辨以及對南懷仁作為敘事主體的探討。這種著眼角度源于國內(nèi)的史料稟賦以及學(xué)術(shù)旨趣:《清圣祖實錄》《康熙起居注》以及存世檔案等官方權(quán)威性文獻被樹立為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治史基礎(chǔ),其又難脫正史“常事不書”的窠臼,故如《韃靼旅行記》等游記材料大多只能發(fā)揮“補正史之闕”的參補輔證功能,成為服務(wù)于宏觀問題下的細節(jié)性填充。
從文獻寫作的契機及其內(nèi)容而言,《韃靼旅行記》本身即是緣起于南懷仁扈從康熙“第二次東巡”的全程記述,故其史料信息亦富集于此。國內(nèi)學(xué)界對此專題研究成果蔚為大觀,學(xué)者們多著眼于南懷仁對于東巡相關(guān)碎片化信息的記錄。
在國內(nèi)開辟該專題系統(tǒng)性研究先河的《清帝東巡》①王佩環(huán):《清帝東巡》,沈陽:遼寧大學(xué)出版社,1991 年。一書中,作者運用官方正史材料結(jié)合南懷仁的記述辨正厘清了康熙帝“第二次東巡”的儀仗規(guī)模、行營駐蹕、圍獵捕獲等問題。而《清帝東巡研究》一書則在《清帝東巡》基礎(chǔ)上對諸多歷史問題展開深究,以綜合全景的視角考察清帝東巡對東北邊疆、東北亞國際關(guān)系等的影響,在宏觀問題的框架構(gòu)建中運用南懷仁對于東北形勢的敏銳捕捉,從而佐證清朝、沙俄與朝鮮間國際關(guān)系的微妙變動。②白文煜:《清帝東巡研究》,沈陽:遼寧大學(xué)出版社,2015 年。
在系統(tǒng)論著之余,亦有商榷具體問題的針對性論述。此類論述主要著眼于兩個方面,一是從南懷仁的視角佐證康熙帝第二次東巡的深層動機與戰(zhàn)略部署③參見常建華:《祭告:康熙帝東巡遼吉新探》,見趙志強編:《滿學(xué)論叢》第8 輯,沈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19 年,第113—140 頁;楊建林:《略論康熙第二次東巡與抵御沙俄侵略》,載《東北史地》2007 年第6 期,第77—79 頁;李興華:《南懷仁隨駕東巡探析》,載《沈陽故宮學(xué)刊》2021 年第1 期,第56—54 頁。;二是運用南懷仁信件中的估算數(shù)據(jù)來商榷敲定隨行人員數(shù)量、道路里程等歷史信息,并且著眼于獨見于南懷仁記述中的孤證史事。④參見王佩環(huán):《康熙東巡史事鉤補》,載《歷史檔案》1987 年第1 期,第89—93 頁;梁繼:《康熙東巡二三事考》,載《鞍山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1 年第1 期,第33—37 頁;閆雨婷:《清帝東巡盛京與清鮮關(guān)系》,碩士學(xué)位論文,山東大學(xué)歷史文化學(xué)院,2013 年。
而在《韃靼旅行記》敘述的主線——“東巡”之外,南懷仁亦不惜筆墨地敘述康熙帝與其交往互動的細節(jié),與其“揣摩圣意”的心理活動,故該文成為史家探討南懷仁與康熙帝間關(guān)系進而把握康熙朝傳教士群體身份應(yīng)如何界定的依據(jù)。吳伯婭、謝景芳、邱偉等學(xué)者著眼于南懷仁“西學(xué)帝師”的身份,指出康熙帝要求南懷仁侍駕的原因在于“便于講學(xué)”。⑤吳伯婭:《康雍乾三帝與西學(xué)東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年;吳伯婭:《康熙皇帝的西學(xué)教師》,載《紫禁城》2019 年第11 期,第32—45 頁;謝景芳、邱偉:《康熙帝與外籍教師團》,載《滿族研究》2003 年第2 期,第38—45 頁。韓琦認為康熙帝更注重南懷仁等傳教士的科技性作用,授意其隨行所作的數(shù)據(jù)采集為此后布局大范圍的“大地測量”積累經(jīng)驗。馮爾康則總結(jié)了康熙重用并信任以南懷仁為代表的“西士”群體的多維度原因,指出康熙帝與南懷仁之間的關(guān)系近乎“密友”,并且深刻分析康熙帝控馭“西士”的治術(shù)。⑥馮爾康:《康熙帝多方使用西士及其原因試析》,載《安徽史學(xué)》2014 年第5 期,第13—36 頁。此外林金水、張先清以及馬偉華等學(xué)者逐步深入探討南懷仁與康熙朝容教政策間的關(guān)系,指出南懷仁憑借與康熙帝融洽的私交以及其確鑿的勞績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康熙帝的施政方針。⑦林金水:《試論南懷仁對康熙天主教政策的影響》,載《世界宗教研究》1991 年第1 期,第54—67 頁;張先清:《康熙三十一年容教詔令初探》,載《歷史研究》2006 年第5 期,第72—87 頁;馬偉華:《國家治理與君臣之誼:康熙頒布容教詔令的考量》,載《世界宗教研究》2015 年第5 期,第148—160 頁。
除卻文獻中的宏觀歷史意義外,“扈從東巡”亦是南懷仁晚年濃墨重彩的一筆,是其供職宮廷所獲榮寵的體現(xiàn),因而成為南懷仁個人生平研究的關(guān)鍵事件之一。國內(nèi)對于南懷仁的人物生平研究中,不乏全面通貫地對南氏生平進行梳理并合理臧否的力作;①方豪:《中國天主教史人物傳》,北京:中華書局,1988 年,第163—179 頁;崔廣社:《南懷仁在華事跡考》,載《文獻》2000 年第2 期,第200—214 頁;古偉瀛:《朝廷與教會之間:中國天主教史中的南懷仁》,見魏若望編《傳教士·科學(xué)家·工程師·外交家南懷仁(1623—1688):魯汶國際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xué)文獻出版社,2001 年,第357—402 頁。同時也有對南氏立場的批判與商榷。②嚴雄飛、雷玉明:《西方傳教士南懷仁在華活動述略》,載《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3 年第4 期,第79—82 頁。其中《韃靼旅行記》雖被重點采摭運用,但亦少有對其進行甄別與考辨。
上述諸多國內(nèi)相關(guān)學(xué)術(shù)成果大多沿襲我國史學(xué)研究的基本范式,將《韃靼旅行記》所述歷史信息作為處理解決宏觀問題的借力點以及實證敲定歷史細節(jié)的輔證依據(jù),因而對其文中所記述的信息未能著力關(guān)注、深入考辨正誤并識別主客因素干擾。研究者因領(lǐng)域分野的差異從不同視角提取信息以為己用,故使國內(nèi)對于《韃靼旅行記》的研究呈現(xiàn)零散細碎的局面,缺乏對南懷仁對該文書寫的探討以及將其文本視為一體的完整研究。
就域外研究而言,由于《韃靼旅行記》的書信屬性,歐洲作為耶穌會士信件的收受之地有著接觸此類文獻的先天優(yōu)勢。加之物理空間上難以逾越的距離致使歐洲對東北亞的地理形勢觀念相對朦朧。不同于我國汗牛充棟的史地記載,歐洲長期以來獲取相關(guān)可靠信息的渠道少之又少,故南懷仁所記內(nèi)容極大程度上是歐洲對于當時中國東北以及東北亞真正意義上的認知來源,其文本得到了應(yīng)有的重視。因此,域外學(xué)界形成了重視信件文本并加以考辨的治學(xué)理路,側(cè)重于通過對其中的地理信息揭橥西方長久以來所持且因時而變的“韃靼”觀念,不斷調(diào)試建構(gòu)東北亞知識體系。
歐洲對于《韃靼旅行記》研究的濫觴可回溯至參補法國耶穌會神父竇雷恩法譯本以及荷蘭學(xué)者尼古拉斯·維特森荷譯本而成的《中國的兩個韃靼征服者史》(History of the two Tartar conquerors of China)③D’Orléans, op.cit., 1854, p.116.,其中探討了順治、康熙兩朝的史事以及清初“韃靼”地區(qū)的地緣政治變化,尤其是借助南懷仁的記述對西方東、西兩“韃靼”觀念進行了初步辨正,為后世研究探討奠定了基礎(chǔ)。
相較于國內(nèi),歐洲對于南懷仁的研究呈現(xiàn)集中化的局面,而這種局面則歸功于魯汶大學(xué)1982年成立的“南懷仁研究中心”(Ferdinand Verbiest Institute)。該中心的諸位學(xué)者在致力于中國天主教史研究的同時亦注重“漢蒙研究”,強調(diào)以歷史文獻為根本,結(jié)合多學(xué)科協(xié)作的研究方法,相關(guān)學(xué)術(shù)成果極為豐碩。
由漢學(xué)家魏若望(John W.Witek)主編的《傳教士·科學(xué)家·工程師·外交家——南懷仁》(Ferdinand Verbiest, S.J.1623—1688)④John W.Witek, op.cit.該書于2001 年經(jīng)翻譯后引入國內(nèi):魏若望編:《傳教士·科學(xué)家·工程師·外交家——南懷仁》,北京:社會科學(xué)文獻出版社,2001 年。一書是紀念南懷仁去世三百周年魯汶國際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其中涵蓋了涉及南懷仁傳教、科學(xué)、工程、外交等諸多方面研究的高水平文章,是國際南懷仁相關(guān)研究的重要成果。諸如米亞什尼克夫(Vladimir S.Miasnikow)、卡丹斯基(Edward Kajdanski)等學(xué)者運用《韃靼旅行記》所載內(nèi)容則是在于推測南懷仁試圖取道“韃靼”建立清朝與沙俄間的陸上通道,進而把握南懷仁對于中俄關(guān)系的影響。⑤Vladimir S.Miasnikow, “Ferdinand Verbiest and His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Sino-Russian Diplomatic Relations,”John W.Witek, op.cit., pp.273 – 280; Edward Kajdanski, “Ferdinand Verbiest’s Relations with King John III of Poland,”John W.Witek,op.cit., pp.297 – 312.
比利時漢學(xué)家高華士深耕于南懷仁書信研究,在諸多領(lǐng)域取得了豐碩成果。⑥No?l Golvers, The Astronomia Europaea of Ferdinand Verbiest, S.J.(Dillingen, 1687), Nettetal: Steyler Verlag, 1993; No?l Golvers & Efthymios Nicolaidis, Ferdinand Verbiest and Jesuit Science in 17th Century China: An Annotated Edition and Translation of the Constantinople Manuscript (1676), Leuven: F.Verbiest Institute / Athens: Institute for Neohellenic research,2009; No?l Golvers, Ferdinand Verbiest, S.J.(1623—1688) and the Chinese Heave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Astronomical Corpus, Its Diffusion and Reception in the European Republic of Letters. Leuven: Leuven University Press, 2003.在系統(tǒng)整理南氏書簡之外,《來自中國的耶穌會書信:南懷仁的兩封“韃靼書信”(1682 和1683)與其最古老的印刷版(巴黎,1684)的案例研究》[Jesuit Correspondence from China: the two ‘Tartary Letters of Ferdinand Verbiest, SJ(1682 & 1683)and their oldest printed edition(Paris,1684)as a case study]一文是具體探討《韃靼旅行記》文本的精深力作。其對南氏前后兩封關(guān)于“韃靼”的書信進行精煉分析,揭示了寄信之目的:一是讓歐洲的教會權(quán)威相信中國人的“仁慈”;二是傳達清朝高層對耶穌會士的態(tài)度,進而把握南氏以在華良好處境對比于西方輿論的苛責,以此在諾耶爾處爭取支持。同時該文亦對法文原初譯本進行了追溯,推動了學(xué)界對該文本流布脈絡(luò)的進一步完善。①No?l Golvers, op.cit., 2016, pp.43 – 58.
“南懷仁研究中心”中的協(xié)同研究員安德偉(Davor Antonucci)尤以“漢蒙研究”見長,重視發(fā)掘《韃靼旅行記》的史料價值并靈活運用于諸多論著之中:《耶穌會對韃靼知識的貢獻:一個研究計劃》②Davor Antonucci, “The Jesuits’Contribution to the Knowledge of Tartary: A Research Project,”Multi-aspect Studies on Christianity in Modern China. Eds.Ku Weiying, Zhao Xiaoyang.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011, pp.222 – 239.一文從游記、輿圖等史料入手,高度評價以南懷仁為代表的耶穌會士對“韃靼”地區(qū)進行實地考察的功績,并指出南懷仁扈從東巡是歐洲對于“韃靼”地區(qū)的認知從臆斷蒙昧到正確清晰的分水嶺?!赌蠎讶?、安多與將基督教傳播至韃靼的設(shè)想》③Davor Antonucci, op.cit., 2018, pp.77 – 104.則以《韃靼旅行記》為立論基礎(chǔ),探索南懷仁巡行途中的宗教性因素,把握其通過目之所及的境況對向韃靼地區(qū)開展傳教事業(yè)的預(yù)判與評估。
對于《韃靼旅行記》文本內(nèi)容的細節(jié)考據(jù)在域外學(xué)界亦有成果:龐曉梅(Tatiana A.Pang)所著《南懷仁1682 年滿洲游記訛誤與問題評價》(An Evaluation of F.Verbiest’s account of His Journey to Manchuria in 1682, its Errors and Problems)④Tatiana A.Pang, op.cit., pp.59 – 72.運用實錄、起居注以及《扈從東巡日錄》等文獻對《韃靼旅行記》中出現(xiàn)的漢、滿語地名進行勘定并糾正了南懷仁記述中的訛誤。日本學(xué)者園田一龜《清朝皇帝東巡研究》、⑤園田一龜:《清朝皇帝東巡研究》(《清朝皇帝東巡の研究》),第178 頁?!肚扒鍤v代皇帝之東巡》⑥園田一龜:《前清歷代皇帝之東巡》,第31—54 頁。以及《清朝歷代皇帝巡幸東北》⑦園田一龜:《清朝歷代皇帝巡幸東北》(《清朝歷代皇帝の滿洲巡幸》)第四冊,沈陽:奉天圖書館叢刊,1932 年,第11—18 頁。中利用《扈從東巡日錄》等文獻探討了東巡間史事、相關(guān)部分地名的地望所在以及對應(yīng)關(guān)系;衛(wèi)藤利夫《韃靼:東北亞的歷史與文獻》⑧衛(wèi)藤利夫:《韃靼:東北亞的歷史與文獻》(《韃靼:東北アジアの歴史と文獻》),第117—118 頁。一書依據(jù)《韃靼旅行記》文本勾勒出對照西歷與干支紀年的行程軌跡,并且考證了部分模糊的地名。
此外,歐立德(Mark C.Elliott)的《韃靼的界限:帝國和國家地理中的中國東北》⑨Mark C.Elliott, “The Limits of Tartary: Manchuria in Imperial and National Geographies,”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9.3(2000): 603 – 646.借助南懷仁所記述的康熙帝東巡信息,探討清代皇帝對“韃靼”(東北)地區(qū)的儀式化,進而達到增強族群自身認同的目的。
出于史料資源稟賦的不同以及研究旨趣的差異,國內(nèi)外對于《韃靼旅行記》的研究理路并不相同。國內(nèi)由于傳統(tǒng)文獻體量極為龐大,故將《韃靼旅行記》視作對諸多歷史主題如“清帝東巡”“東北史地”等的輔證材料,主要仍以漢文文獻為中心。而西方作為這一史料直接的授受對象,在缺乏對中國認知的背景之下從一開始就注重該文本的“主體性”,更傾向于將其視為主干史料進行完整的詳細探討。國內(nèi)外由于史料富集程度與種類不同,故選擇了各自的“知識基準”,并由此出發(f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治學(xué)理路。
《韃靼旅行記》這一史料以事件為導(dǎo)向,其內(nèi)容以南懷仁“扈從東巡”為中心,集聚了大量難見于正史官書的歷史細節(jié);同時南懷仁由于對其自身特殊身份的考慮,并結(jié)合其所帶有的強烈“異質(zhì)文化”視角,賦予文本以獨具一格的主觀立場,故該史料在客觀史實以及主觀敘事上都有極大的探討空間。而就其文本本身,多次轉(zhuǎn)譯后的版本脈絡(luò)相對繁蕪龐雜,衍生出的多種語言版本極為豐富,在極大限度保存歷史信息的同時亦在譯傳過程中產(chǎn)生諸多舛錯與謬誤。若要正確處理并運用該史料,首先識別并參補相對完整無誤的良好版本是重要的前提,并以此為基礎(chǔ)運用文本對勘手段,在橫向維度上參考傳統(tǒng)史料對史實進行厘定,在縱向維度上采摭諸衍生語言版本對文本詞句進行推敲,如此則將有助于推動相關(guān)研究更加立體化、深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