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聶軍:2000年出生于安徽省潛山市。作品散見于《星星》《星火》《滇池》《青春》《歲月》《飛天》《中華詩詞》《中國青年報》等報刊。曾獲第2屆“重慶地質杯”全國大學生自然文學大賽詩歌獎、“百城杯”全國詩詞大獎賽優(yōu)秀獎等獎項。現(xiàn)居深圳。
W·H·奧登說:“詩歌不是魔術,假如詩歌,或其他任何藝術形式,能夠被認為擁有一個隱秘的目的,那就是通過說出真理,使人清醒,為人解毒?!毙鷩痰氖澜鐭o處不浮躁,所謂妙筆生花的詩人也往往只在寫作情感和靈感迸發(fā)之時自詡為屬于自己真正的文學作品。其他難以脫離世俗的時間,那些無法釋懷的,不可磨合的情感變化,便會在面臨世間各種為五斗米折腰的瑣碎之事時令人心煩,無法清醒地與自己和解。而詩歌存在的意義在于,在經(jīng)歷生活中一些事后,將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情感,那些純真的心靈慰藉和觸動,用恰如其分的詞語或句子“臨摹”出來。集情感性、哲理性和文藝性于一體,句句都是自己的“真理”,是與讀者不同體會的“真理”,通往著內心所追求的完美世界,內心深處獨特的“世外桃源”。
一首發(fā)自內心所表達的詩歌,宛若一個知心朋友,時而是哲學家,時而是心理學家,時而是勵志師,他安靜地接受,理解你傾訴的煩心事,為你也為讀者解惑,為將來無數(shù)的迷茫時刻解惑?;厥淄鶗r筆下詩歌的字里行間,對過去的感悟,對疑惑之年的見解,才認識到,這是過去的自己在時刻提醒現(xiàn)在的自己,不要忘記過去,而要與過去共鳴,做曾經(jīng)想做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