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付冰冰
九曲黃河十八道彎,入海前最后一個拐彎處途經(jīng)河南開封蘭考縣,因“風沙”“鹽堿”“內(nèi)澇”三害肆虐多年,“最苦、最窮、最困難”的36萬蘭考百姓亟待舊貌換新顏。1962年冬,40歲的焦裕祿懷揣一紙任命書,只身赴任蘭考縣委第二書記,義無反顧接受組織部門最嚴峻考驗。直至病逝前的幾百個日日夜夜,迎難而上的他同全縣干部和群眾一起,整治由八十四個風口、一千六百個沙丘、二百八十九公里阻水路基和涵閘、十萬畝鹽堿地構(gòu)成的“三害”,取得明顯成效。與深重的自然災害進行頑強斗爭,努力改變蘭考貧困面貌,他用短暫的一生書寫了寶貴的焦裕祿精神: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2023年8月16日,焦裕祿同志誕辰101周年的日子里,重溫中國楹聯(lián)學會與《人民周刊》聯(lián)合主辦的“理想·初心——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譜系”楹聯(lián)書法征集活動,追思焦裕祿精神楹聯(lián)作品,學習、領(lǐng)悟跨越時空、歷久彌新的焦裕祿精神,為新時代新征程解決新問題汲取力量。
《蘭考縣志》記載,1949年之前的八百年間,黃河蘭考段曾決口泛濫達143次?!岸猴L沙狂,夏秋水汪汪,一年辛苦半年糠,扶老攜幼去逃荒?!蓖{唱出了蘭考的苦難記憶,同時揭示了在蘭考從政的難度:面對“三害”,經(jīng)濟難發(fā)展,經(jīng)濟發(fā)展不起來,干部如何進步?
面對當時傳得沸沸揚揚的“災區(qū)栽干部”議論,不少干部都將履新蘭考視為畏途,焦裕祿卻選擇迎難而上。因為他堅信,越是困難越鍛煉人!“請組織上放心,不改變蘭考的面貌,我決不離開這里!”言為心聲,行為心表。幾百個風沙、風雪交加的日子,見證了焦裕祿改寫蘭考舊貌的決心。
“可以說,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在焦裕祿事跡教育下及其精神影響下成長的!”從自己上中學時,在課本《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一文中,了解到焦書記頂著病痛折磨頑強帶領(lǐng)蘭考人民艱苦奮斗、種樹治沙的光輝事跡,到后來自己成為中學老師,教學生學習焦裕祿的課文,來自江西余干的雷銀喜坦言,焦裕祿的形象和精神早已深植于心!
2022年,雷銀喜從網(wǎng)上得知征集活動后,懷著對焦裕祿書記的敬仰,創(chuàng)作了反映焦裕祿精神的楹聯(lián)。上聯(lián)抓住焦書記在蘭考任上帶領(lǐng)人民種泡桐樹治沙丘的典型事跡,用“情系人民”領(lǐng)起,突出其一心為民的公仆意識,“生也”二句是習近平總書記一首詞作中的二句,高度概括了焦裕祿治沙的行動和愿望。下聯(lián)則是對上聯(lián)的補充和延伸,進一步詮釋了焦裕祿精神——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結(jié)句指出焦裕祿的赤子丹心為黨旗增光添彩,體現(xiàn)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本色!
2023年初,看到自己的作品有幸入選征集活動,雷銀喜感到非常高興。雷銀喜告訴記者,收到作品集后,還認真閱讀了其他入選作品,通過楹聯(lián)這一傳統(tǒng)文化的呈現(xiàn),對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譜系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認識。
“焦書記雖然早早離開了我們,但他的精神卻一直在激勵著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特別是他的頑強奮斗、迎難而上這些寶貴精神品質(zhì)都曾給予我前進的力量,今后仍將一直會以焦書記為人生榜樣?!卑駱拥牧α渴菬o窮的,雷銀喜說,作為一名教師,還會繼續(xù)向?qū)W生講好焦裕祿故事,讓焦裕祿精神傳承下去!
對自己很節(jié)儉,對百姓很大方。焦裕祿生前用過的被褥補丁摞補丁,加起來多達78個。進村走訪時,遇到身患重病、奄奄一息的農(nóng)村兒童時,他毫不猶豫自掏腰包給予救助。生活中,焦裕祿不僅對自己要求嚴格,在子女的教育上,同樣守住了共產(chǎn)黨員的底線:囑咐兒子把送給自己補養(yǎng)身體的活魚還回漁場;婉拒縣郵政局工作指標,送女兒去食品加工廠醬菜組當實習工;得知兒子利用自己的關(guān)系逃票看戲,焦裕祿親自去補票并在縣委常委會上做檢討。
“我在焦裕祿身上感受到兩種偉大的精神境界,一是親民愛民的精神,二是無私奉獻的境界?!睘榇耍轿魇∠目h中學語文教師張丹薇在構(gòu)思對聯(lián)時從這兩方面下筆。上聯(lián)贊頌焦書記扛大任在肩的錚錚鐵骨,下聯(lián)贊頌他廉潔無私是后世的楷模。甘棠用召公的典故,召公行德政,人民感戴,對召公憩息過的甘棠樹亦愛護有加。后來用以表示對賢官廉吏的愛戴或懷念。
2022年6月,張丹薇的聯(lián)友趙繼杰在楹聯(lián)征集群發(fā)了約稿通知,因為焦裕祿鞠躬盡瘁形象早已深入內(nèi)心,于是張丹薇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為焦裕祿精神撰寫楹聯(lián)。
“那時我們都是紅著眼睛從影院出來的?!被貞浧鸶咧袝r學校組織學生去電影院觀看愛國影片《焦裕祿》,張丹薇感慨萬千,蘭考縣委書記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她和她的同學們。劇中有許多感人至深的場面時至今日仍然令她記憶猶新:為了改變蘭考面貌,焦裕祿長時間忘我工作,積勞成疾,在記錄工作時肝病復發(fā),為了減輕痛苦,用力用桌角抵著肝部,滿臉黃豆粒大的汗珠不停地從臉上滑落……彌留之際,仍然掛念的是蘭考縣……
“在蘭考的475個日日夜夜,焦裕祿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焦裕祿的使命感和奉獻精神讓我深深敬仰。作為一名教師,我需要的不僅僅是教育理論和技巧,還需要教育者自己的精神品質(zhì)和人生態(tài)度。如何提升自己的人格力量,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我深深地感受到焦裕祿精神的啟示和引領(lǐng)?!睆埖ま闭f。
“少年時代,《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文章一發(fā)表,我就認真閱讀,深受教育和感動,幼小的心靈就暗暗發(fā)誓:要做焦裕祿那樣的人!”退休前曾擔任安徽多所中學校長、書記的童乃生說,雖已過古稀之年,但仍常向兒孫及周圍人宣傳焦裕祿的感人事跡和偉大精神,“只要一息尚存,焦裕祿精神不忘不丟”!
艱苦奮斗、科學求實是焦裕祿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蘭考的一年多時間里,身患重疾的焦裕祿顧不上醫(yī)治自己,卻跑遍了全縣140多個大隊中的120多個,與鄉(xiāng)親們同吃、同住、同勞動,深入了解災情,尋找救災良方。1962年12月10日,在焦裕祿履職蘭考的第四天,通過向在牛屋村插隊的上海知青蕭位芬請教,二人在30多種樹木里確定了用泡桐治理風沙的科學思路——泡桐能在沙地扎根,并且耐鹽堿。1963年一年時間,5萬畝泡桐在蘭考扎根發(fā)芽,欣欣然迎接1964年的春天……
然而,1964年5月14日,積勞成疾的焦裕祿的生命卻永遠定格在42歲。離世前一夜,焦裕祿仍心系蘭考,由他親筆起草的《蘭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一文,已經(jīng)寫好了開頭……
“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路漫漫其修遠矣,兩袖清風來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1990年7月15日,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讀《人民呼喚焦裕祿》一文有感而作《念奴嬌·追思焦裕祿》,深深表達了他對焦裕祿的崇敬之情。
可以告慰焦裕祿的是,他用生命為蘭考繪制的藍圖,在一代代蘭考人的接續(xù)奮斗下已徐徐展開。2017年,蘭考成為河南首個脫貧摘帽的貧困縣。焦裕祿當年為治理“三害”發(fā)掘的“三寶”之一泡桐,經(jīng)過幾十年扎根生長,已成為蘭考人的重要致富產(chǎn)業(yè),化作一件件樂器、一套套家具飛往千家萬戶……
黃河兩岸風沙不再,蘭考南北焦桐長青。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式現(xiàn)代化建設(shè)事業(yè)呼喚更多“堅定跟黨走,為黨分憂,為黨添彩”的“焦裕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