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啟文
農(nóng)耕時代是我所懷念的,純凈而質(zhì)樸的歌謠是我所懷念的。
肖帆在紙上打開了他的四季,深陷斑斕,不能自拔。草木有本心,這一組詩歌,風物皆是詩人的心象,文字透明,意境優(yōu)美,抒情指向明確,無需任何理論、任何邏輯來闡釋和推理。在他文字里隨意摘取自己喜歡的花朵,我是放心的。
語言是一個窗口,在詞語的黑洞里藏著萬物的秘密和命運。一個人對世界、對生活心懷慈悲和感激,才會健康成長,詩歌亦應如是觀。問題是,詩人將以什么樣的方式打開這扇窗。從古典傳統(tǒng)詩詞中汲取營養(yǎng),領悟興觀群怨之旨、溫柔敦厚之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肖帆繼承和發(fā)掘了古典的詩意,他的四季從宋詞中一路走來,駐足于自己的詩歌。詩壇潮起潮落,江湖恩怨分明,他似乎沒有太大的野心,但他用自己的心認真地去聽,悉心照料每一朵花、每一只昆蟲,他也聽見了大自然中無數(shù)的心:“相對于落葉來說,落花/更讓人牽掛/一說到花要落/風,就小了許多?!保ā兜然洹罚┫Т褐槿私杂兄?,但這樣晶瑩透亮的句子,以物惜物的抒情手法,將詩人的情感不著痕跡地融入,一往有情深,讓我們看見了詩歌背后的豐厚與遼闊,更讓我們看得見人,看得見心,看得見情懷,看得見作者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和原則以及被我們不經(jīng)意丟掉的信仰和月光。
我一直認為,詩歌本質(zhì)是抒情的,但如何抒情,其基礎、其介質(zhì)、其合理化和程度,是對每一位詩人的嚴峻考驗。我猜想,肖帆一定是一位熟讀宋詞、迷戀宋詞的詩人,意圖在自己的文字里搭建一座心靈的安居之所。肖帆的四季,生長著春風、桃花、蟬聲、蟋蟀、立春、霜降、大雪等等,這些帶有農(nóng)耕意味的基本詞匯,來自大自然,也來自詩人的心靈,無論新舊,不怕陳腐,讓生命從青澀走向成熟,從燦爛走向輝煌,從熱烈遁入虛無,軌跡清新,色彩強烈:春天駐足于桃花,時間湮滅于大雪,也允許蝴蝶翩翩于花園,秋蟬悲鳴于夕陽。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情懷,作者所關心和關注的事物,才有溫度。在此前提下,無論寫什么題材什么內(nèi)容,都會給人以希望和溫暖,為人打開一扇瞭望世界與內(nèi)心的窗口。
我一直認為,創(chuàng)作主要靠心靈而不是眼睛,詩歌創(chuàng)作更需要生活厚實的土壤,和詩人的靈性與才氣,以及對世界的敏感與把握。在無數(shù)詩歌僵硬的模板里,在千篇一律的面孔里,很少能夠讀出“情懷”兩個字,除少數(shù)自帶天才光焰的詩人靠燃燒自己抵達詩歌的圣殿,大多數(shù)詩人如我輩還得靠經(jīng)驗、閱歷,靠對生命執(zhí)著的體驗與追求來成就自己的作品。一個作者,能夠讓火焰與玫瑰、豹子與羔羊,讓不和諧的事物在文字中發(fā)出動人的光芒,他的詩歌就算立得起來了。
巴勃羅·聶魯達在《大地上的居所》中說:“如果不是為了露珠,詩歌又有什么用?!薄@是詩歌的有用與無用,這里也可作為肖帆這組詩歌的一個注腳。
相對來說,我更喜歡農(nóng)耕時代的語言,工業(yè)時代、后工業(yè)時代的物象,似乎過于冰冷和缺乏人情味,其原因大抵在于我們的詩歌語言產(chǎn)生于農(nóng)耕文明,且漢語言帶有強烈的農(nóng)耕記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先秦·佚名《擊壤歌》)在肖帆的《早春》中,沿襲了這種質(zhì)樸的抒情手法:“我要的春天不過就是這樣/梨花和杏花各自開放/我的鄉(xiāng)親們,從不空喊口號/只顧埋頭勞作于大地/你必須走近,才會發(fā)現(xiàn)/每一畦土地,都暗藏著一片春天?!痹趥鹘y(tǒng)詩歌的基因庫里,令我們一次次返折,尋找詩歌的清泉。
詩人像花園里玩耍的孩子,有一天,突然意識到我們熱愛著的事物終將走向衰老和消亡。這一點,他的許多詩句,是絕望,更是希望:
“他的行囊里/有上好的宣紙和徽墨/告訴他,只寫柴扉在月下/如果皇帝賜給功名和美人/就讓他去做官/我來替他歸隱?!保ā短一ㄞo》)
“都什么年代了,還有人寫信/退回她手里的信封上/寫著:查無此人?!保ā稊?shù)星星的人》)
“可是再美的季節(jié),也有疏漏?!保ā洞褐暋罚?/p>
艾略特說過“四月是最殘酷的季節(jié)。”肖帆的詩歌也一樣,在領略了四季的斑斕之后,愛過、經(jīng)歷過之后,似有領悟:秋天終究深了,萬物都在歸途中,詩人只能以文字無聲地送別??吹贸鰜?,其詩歌也逐漸從輕盈走向豐厚,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好的方向。
懂得敬畏與感恩的人已少之又少,我們知道,沒有人會給我們一個家園,只會給我們冰冷的鋼筋和水泥,在詩人眼里,家園更多的是心靈的范疇,寫詩,至多是通往家園的一座橋梁。盡管詩歌不能改變四季的冷暖,不能改變風的方向,但是詩人的文字在點亮自己內(nèi)心燈盞的同時,也會溫暖到別人。我相信這是詩歌的力量和使命。
有時我會想,肖帆筆下這種歌謠式的簡單的反復吟唱的短句,會不會成為對當下日益同質(zhì)化詩歌的一劑良方,盡管他還不具備范本的意義。但當大地蘊育到一定的時候,厚積薄發(fā)的時機就會來臨,大地就會選擇一棵樹或者一片森林來替它說話。詩人也一樣,其作品必須接受時間的檢閱,像大地的果實必須接受秋風的檢閱,面對詩歌,我們更需要有勇氣突破自己固有的文本,突破僵化、陳舊的語調(diào),讓語言更有張力,讓境界更開闊、更有深度和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