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薇薇
阿根廷中生代作家 薩曼塔· 施 維伯林? (Samanta Schweblin, 1978— )的敘事作品常常? 被貼上“奇幻文學”的標簽?!冻曾B的女孩》? 作為其短篇力作之一,借十四個詭譎驚悚的故? 事,直擊隱匿在日常生活中的當代人的精神隱? 痛。本文將依據阿根廷作家阿拉茲拉奇的新奇? 幻文論,以新奇幻文學的敘事革新為切入點,? 對《圣誕老人上門來》《蝴蝶》和《吃鳥的女孩》 三個故事中的新奇幻性進行具體分析。
薩曼塔·施維伯林,阿根廷當代短篇小說 奇才,先后斬獲多項西班牙語文學界的重要獎 項。其作品被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蜚聲世界, 在英美兩國尤其受人青睞:2017 年、2019 年、 2020 年曾三次入圍布克國際文學獎,2022 年被 授予歐·亨利短篇小說獎和美國國家圖書最佳 翻譯作品獎。
《吃鳥的女孩》是薩曼塔·施維伯林的第 二部短篇故事集。其中譯本收錄了十四篇短小 精悍卻極具爆發(fā)力的故事,利用瑣碎日常中那 些荒誕怪異的事件,挖掘隱藏在日常角落里的恐怖與焦慮,靈活地游走于幻想與現實之間, 致力于構建一種具備可能性和可接近性的另類 新奇幻。
一、奇幻敘事:借超自然挑戰(zhàn)認知
18 世紀末,西方奇幻文學伴隨著浪漫主義 文學運動誕生, 于 19 世紀蓬勃發(fā)展。20 世紀后, 傳統(tǒng)奇幻文學經過變革與創(chuàng)新,呈現出不同的 形態(tài)。
“奇幻”是一個非常寬泛且復雜的概念, 在法國文藝理論家托多羅夫看來,奇幻“是一 個只了解自然法則的人在面對明顯的超自然事 件時所經歷的猶疑”。蘇格蘭文學評論家曼勒 則指出, 奇幻是“能夠喚起驚奇, 包含實在的、 不可化約的超自然元素,故事中的平凡人或者 讀者在一定程度上也對這一切比較熟悉的虛構 作品”。
雖然研究者們對奇幻的定義不盡相同,但 他們都認同超自然元素的存在是奇幻的必要條件。超自然物象無法被理性邏輯或客觀規(guī)則所 解釋,所以令人感到困惑、不安和恐懼。而傳 統(tǒng)奇幻文學的另一要素就是由超自然物象引發(fā) 的恐懼效果??謶纸柚谋緦⒆髡吆妥x者聯(lián)系 起來,深度參與著創(chuàng)作和閱讀,構成奇幻文學 的基本原則。
此外,奇幻文學與人的認知活動有著緊密? 的牽連。若要展開奇幻敘事,務必要以挑戰(zhàn)讀? 者對真與假的認知為原則。奇幻文學中所建構? 的虛擬世界通常反映著讀者所處真實世界的現 實,讀者對其熟悉并了解。一旦超自然事件侵 入了這個文本內世界,讀者便會由此及彼,懷? 疑自己身處的文本外世界是否依然穩(wěn)固與統(tǒng)一。 超現實元素和日常生活在奇幻文學中曖昧地互 動,顛覆乃至破壞著讀者的認知,使其感受到? 理性與邏輯的撕裂感,在信與不信之間搖擺不定。
二、新奇幻敘事的三個革新
20 世紀以后,傳統(tǒng)奇幻文學中頻繁出現的? 鬼魂、怪獸等超自然元素已經無法再讓人大吃 一驚。另一方面,隨著相對論的提出,人們意 識到時間和空間不再是絕對不變的,其度量具 有觀察者效應。因此,所謂的客觀現實亦不再 是絕對穩(wěn)固的或單一存在的,而是由個人建構 出來的,也具有觀察者效應。真與假的二元對 立不再無懈可擊,傳統(tǒng)奇幻因此舉步維艱。于是, 以卡夫卡、科塔薩爾為代表的創(chuàng)作者們窮則思 變,不再一味地追求恐怖效果,而是嘗試以新 的方式觀照現實,創(chuàng)造出了新奇幻敘事。
1990 年,阿根廷作家阿拉茲拉奇首次提出 了“新奇幻”的概念,并從視角、目的和操作 方式三方面闡釋了新奇幻相較于傳統(tǒng)奇幻的不 同之處。
從視角方面來看,傳統(tǒng)奇幻認為現實世界 是穩(wěn)固不變的。雖然它描述的超自然物象對現實造成一定沖擊,但不過是在其堅固的表面上 拉開了一道口子。新奇幻文學則將現實世界看 作一張面具,藏于其下的另一重現實才是它真 正想表達的。對于新奇幻而言,現實就好像一 塊海綿、一塊奶酪,表面布滿了小孔,從這些 孔隙間,人們可以隱約窺見另一重現實。
在目的方面,傳統(tǒng)奇幻竭力激起讀者的恐 懼反應。新奇幻卻志不在此,而是希望創(chuàng)作出 的文本能夠攜帶隱喻意義,邀請讀者通過個人 具體的閱讀行為,自行解讀出文本中所蘊含的 深刻寓意。新奇幻文學中充滿了對個體處境令 人不安的隱喻,試圖探尋當代人在現實世界中 的精神出路。
在操作方式上,傳統(tǒng)奇幻敘事習慣先將讀 者拉入一個熟悉的、可信的世界, 之后利用“布 景”或“道具”逐漸營造氣氛,為超現實元素 的侵入做足鋪墊。新奇幻文學則缺少這種漸進 性,既不用“道具”,也不用“布景”,而是 開門見山,在故事一開始就指明奇怪的事情發(fā) 生了。
三、《吃鳥的女孩》中的新奇幻敘事
阿根廷及其所在的拉普拉塔河流域素來?? 盛產虛構文學,為奇幻文學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充足?? 的養(yǎng)分?;蛟S正如阿根廷作家愛德華多·貝爾?? 蒂所說: “阿根廷文學的一個標志是許多重要?? 作家都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培育出了‘新奇?? 幻……一種更具存在感、隱喻性,與‘內心鬼魂 聯(lián)系更緊密的奇幻?!?/p>
薩曼塔·施維伯林從不否認博爾赫斯、科 塔薩爾等“祖父輩”作家對其產生的巨大影響,她也把幻想和生活的交融當作自己寫作的興趣?? 所在,但卻并不認同外界強加給她的“奇幻文學” 的標簽。她曾在一次訪談中回應道: “很多人?? 把《吃鳥的女孩》歸入奇幻文學, 這點很奇怪。
因為除了《男美人魚》之外,書中的其他故事都可以當作切實的、有可能發(fā)生的?!?/p>
《吃鳥的女孩》中充滿了各種稀奇古怪的 元素,具有奇詭的構思和令人提心吊膽的情節(jié), 初讀之下的確容易被誤認為奇幻文學。但學習 過阿拉茲拉奇的文論并細致推敲后,我們不難 辨認出以下故事中隱藏的新奇幻性。
(一)《圣誕老人上門來》之另一重現實
《圣誕老人上門來》以小孩子的口吻講述 了發(fā)生在患有抑郁癥的母親、隱忍愁苦的父親、? 幫忙照料家務的女鄰居瑪塞拉和圣誕夜突然登 門造訪的“圣誕老人”布魯諾之間的故事。因? 為心智不成熟且缺乏人生經歷,兒童敘述者看 待身邊人和事的眼光難免帶有天真主觀的色彩, 所以他只是忠實地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不具 備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更無法參透成人世 界紛繁的愛恨情仇。
因此,當小男孩講到“瑪塞拉和爸爸成了 好朋友,有幾個晚上爸爸會到隔壁她的家里通 宵打撲克”時,他只是在陳述事實,而讀者卻 會產生懷疑,懷疑父親和女鄰居的關系不單純, 存在出軌行為。
故事的最后,當醉酒的男人敲開家門,自 稱圣誕老人時, “我”甚至真的相信他就是圣 誕老人,這是故事中唯一的超現實場景。爸爸 并不相信那番說辭,媽媽卻一把抱住了圣誕老 人。爸爸對媽媽破口大罵,媽媽則對圣誕老人 說: “布魯諾,我不能離開你,沒有你我快要 活不下去了!”爸爸一拳將圣誕老人打倒在地, “媽媽發(fā)瘋一樣地尖叫起來”。面對這場軒然 大波,小男孩的反應是“十分同情圣誕老人的 遭遇,更遺憾這一切都耽擱了我的玩具車禮物 的到來。但另一方面,我又很高興看到媽媽再 一次行動了”。
通過分析,我們不難分辨出《圣誕老人上 門來》中雙重現實的存在。第一重是孩童感知 到的現實:父親和女鄰居通宵打撲克,圣誕老人上門來,圣誕老人和母親在一起, “明年一 定會更好”;第二重是成年人剖析出的現實: 父親出軌女鄰居,圣誕老人不是圣誕老人,是 母親的情人,明年這個家很可能會分崩離析。 在兒童敘述者提供的有限信息中,在純真的語 言描述的直觀現實下,通過對細節(jié)的推測和重 組,讀者不難重構出一個殘酷復雜的成人世界 的現實。
(二)《蝴蝶》之達成隱喻
《蝴蝶》僅用五百多個西班牙語單詞,就 將故事講到了結局, 講得精彩漂亮且余味無窮。? 父親卡爾德隆在校門口焦急地等待女兒放學。? 一只蝴蝶落到了他的肩膀上,他一把將其緊緊 抓在手心,蝴蝶翅膀上的粉狀物沾到了手上。? 而且蝴蝶一直奮力掙扎,導致一邊的翅膀從中 間斷裂。于是他松開了手,蝴蝶跌落在地上,? 想飛卻飛不起來。為了給它一個痛快,卡爾德 隆用力地一腳踩了上去。隨即奇怪的事情發(fā)生 了,成群結隊、五彩繽紛的蝴蝶如旋風般撲向? 等待中的家長,圍繞在他們身邊盤旋飛舞。而 卡爾德隆卻“不敢從他剛踩死的蝴蝶身上抬起 腳,他生怕, 也許,在那只死去的蝴蝶的翅膀上, 會看見自家女兒身上衣服的顏色”。故事到此 結束,懸念拉滿。作者故意吊人胃口,給讀者 留下一場沒有終點的臆想。
又是一樁平?,嵤?,經由薩曼塔·施維伯 林的安排,卻表現出強烈的隱喻性和世界性。 父母接孩子放學的場景, 在世界各地隨處可見, 卻因為一只蝴蝶,變成了精彩的故事。蝴蝶被 握在父親手心,蝴蝶的翅膀掉了,斷翅的蝴蝶 再也飛不起來。誰還讀不出蝴蝶與孩子的關聯(lián)??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最真摯慷慨的,但同時也是 極其危險的??刂朴虮Wo欲過強的父母往往 會限制子女體驗生活、自由成長的權力。孩子 擁有獨立的人格,不需要父母過度保護、干涉 乃至包辦一切,那樣只會折斷其翅膀,阻礙其正常發(fā)展。
薩曼塔·施維伯林從家庭教育與兒童成長 的內在聯(lián)系出發(fā),以委婉間接的隱喻,揭露了 家庭教育中的一種錯誤傾向,暗示不當的家庭 教育會對兒童成長產生何種不利的影響,極具 現實啟示和批判意義。通過這篇短短的故事, 薩曼塔·施維伯林從大家習以為常的生活場景 中剝離出了危險的元素,意在引發(fā)世人對家庭 教育和個體成長的重視與反思。
(三)《吃鳥的女孩》之怪事開篇
《吃鳥的女孩》圍繞三個主要人物展開故 事:離異的夫妻——馬丁和西爾維婭,以及他 們的女兒薩拉。故事的開頭,西爾維婭上門找 到馬丁,告訴他“你的女兒有嚴重的問題”, 并讓他立刻去家里親眼看看。隨后,場景迅速 轉換到西爾維婭家,馬丁看到薩拉結課后依然 穿著校裙,筆直地坐在椅子上,安靜地盯著窗 戶或花園的某處,額前一道劉海幾乎遮住眼睛。
薩曼塔·施維伯林沒有添加任何的“布景” 和“道具”,甚至沒有對故事的人物和背景做?? 任何介紹,讀者需要細心研讀文本,才能理清?? 故事的基本枝干和主要的人物關系。作者在遣?? 詞造句時極少使用修飾語和心理描寫,僅用人?? 物間幾句簡單的對白就直接點明怪事發(fā)生,隨?? 后便單刀直入,以父親樸素的語言描述了女兒?? 奇怪的狀態(tài)。語言雖然簡潔,卻有著“四兩撥?? 千斤”的表達力度,絲毫沒有降低故事的畫面感。
接下來,馬丁目睹了匪夷所思的一幕,女兒若無其事地活吃了一只小鳥。故事中并沒有 直接描寫女孩吃鳥的場面,而是隱晦地寫道:? “當薩拉回過頭轉向我們時, 小鳥已經不見了。? 她的嘴上、鼻子上、下巴上和手上都沾滿了鮮 血?!弊髡咦非蟮牟⒉皇且匝然蛑乜谖对?來激起讀者的恐懼心理,也不是秘而不宣地將 懸念留到最后時刻才揭曉,而是在故事的開篇 幾頁就用女孩的異化乃至野獸化行為突襲讀者, 將父母離異、長期缺乏關愛的生活困境給孩子 帶來的精神傷痛疾速傳遞到讀者的靈魂深處。
四、結語
薩曼塔·施維伯林在《吃鳥的女孩》中注 入了對生活的觀察與思考,從日常生活稀松平 常的表層出發(fā),不斷地向下、向深處挖掘,借 多個簡短卻深刻的故事嘲諷世界的自然法則。 其中《圣誕老人上門來》《蝴蝶》和《吃鳥的 女孩》引入了奇詭荒誕的場景,意在揭露生活 表象背后的另一重現實,以實現對失序世界中 隱埋的深層問題的隱喻。薩曼塔·施維伯林的 作品就像一個神奇的萬花筒,其結局并不是最 重要的,超越文本的閱讀體驗和璀璨奪目的折 射光線才是真正的樂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