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甲
目前,我國的大豆生產規(guī)模呈逐年增長趨勢,既可供應內需,又可向世界各地輸出。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對大豆品質和產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需要從綠色高效栽培技術以及田間管理兩方面著手,革新種植技術,改進田間管理手段,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生態(tài)型種植產業(yè),以適應人們生活和企業(yè)生產的需求。
作為重要的經濟、糧食作物,大豆在飲食、飼料、工業(yè)等各個領域均具有重要作用。結合我國的大豆年需求量分析,創(chuàng)新大豆高產栽培技術并進行推廣,能夠提高大豆種植產量,降低大豆進口率,增強國產大豆的競爭力,進而滿足國內大豆的市場需求?;诖耍槍κ袌錾系拇蠖垢弋a栽培技術進行了系統(tǒng)性的分析與整理,旨在有效助推大豆種植產業(yè)的建設。
高產栽培技術是基于大豆種植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優(yōu)化,在精細化栽培與管理的過程中提高大豆產量的技術。大豆市場調研報告顯示,2020 年我國大豆產量1960 萬t,2021 年產量為1640 萬t,同比增長3.8%,進口為9562 萬t。由此可見,國產大豆不能滿足市場需求,而且在種植面積縮小與產量下降?;诖耍弋a栽培技術的應用與推廣,能夠在種植面積保障的基礎上,提高單產量,進而提高大豆的產量及大豆的供給率。
從大豆的應用價值來看,大豆富含蛋白質、氨基酸,含量遠遠超過水稻、玉米,是優(yōu)化居民飲食結構、攝入蛋白質及相應氨基酸的重要原材料。從大豆原材料加工來看,豆腐、豆奶、醬油等人們生活所需的調料、食材等品類,是人們當前生活的必需品之一,是提高體質健康水平的重要作物。因此,應用與推廣高產栽培技術,能夠保證居民的豆類食品來源,進而助力居民調整飲食結構、提高生活質量。此外,基于高產栽培技術的發(fā)展,大豆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多。在食物食材領域,能夠基于大豆提煉技術提煉濃縮蛋白,被用于人造黃油等產品的材料;制作大豆油,利用不飽和脂肪酸、無膽固醇的優(yōu)勢幫助人們提升體質;在飼料方面,大豆同樣是優(yōu)質飼料制作的材料之一;在工業(yè)生產領域,大豆能夠被用于制作油漆、纖維塑料等不同產品。由此可見,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大豆有著重要的作用與地位。鑒于此,高產栽培技術的應用與全面推廣,能夠提高國產大豆產量,能夠為大豆衍生產品的開發(fā)與應用提供原材料,進而為社會發(fā)展、運轉提供助力。
大豆播種前,需要進行翻地作業(yè)來提高土壤的透氣性、疏松性和保水性。翻地時,應該嚴格按照20cm 深的要求進行,以確保土壤得到充分的改良。同時,還應該及時清除田間雜草、石塊等雜物,保持土壤的整潔。在土壤肥力不足的情況下,需要適時進行施肥,以確保良好的土壤環(huán)境??梢愿鶕寥赖那闆r和大豆的需要進行施肥,避免過度施肥或不足施肥的情況。在施肥時,也應該注意施肥的方式和時間,以提高施肥效果。此外,需要合理的水分灌溉,確保水分滿足大豆的生長需要??梢愿鶕鞖夂屯寥赖那闆r,適時進行澆水,避免水分過多或過少,影響大豆的生長和發(fā)育。在翻整土地后,應該在太陽下暴曬,殺死土壤中的病菌和蟲卵,降低后期殺菌滅蟲工作的難度。同時,還可以通過添加有機肥料、石灰等方式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通氣性。
大豆種子的品質對大豆的種植產量有很大的影響。因此,需要進行科學的選擇和處理。在選擇大豆種子時,應該根據當?shù)氐臍夂?、土壤類型等因素進行種質的選取。一般來說,應該選用具有可逆性和抗病蟲害能力的大豆,并且要從正規(guī)的種子供應商處進行購買。購買的種子應該充分曬干,并進行充分鋪展和及時攪拌,避免在陰涼、潮濕的地方存放以免發(fā)生霉變,影響種子的品質和發(fā)芽率。為了降低大豆在種植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病蟲害,可以采取適當?shù)陌绿幚恚x用50%多菌靈或滅枯靈乳油進行適當拌種。這樣可以提高大豆的抗病蟲害能力,減少病蟲害對大豆的影響,從而提高大豆的產量和品質。在進行種子處理時,應該注意使用的藥劑種類和濃度,避免藥劑過量或不足的情況,影響處理效果。同時,應該注意處理的時間和方法,以確保種子處理的充分和均勻。
大豆的播種時機應該與當?shù)氐臍夂驐l件相適應。如果地形比較平整并進行了深翻,可以采用雙條播種的方法進行播種,并用機器進行有效的播撒,總體行距按13cm 小行距、45cm 大行距為標準進行。對于矮生大豆品種,可以采用窄行密植技術進行播種。在進行播種時,要對播種深度進行適當?shù)目刂疲顪\不當都會對豆種的生長發(fā)育產生不利的影響。在土壤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可以采用中分層種植技術對高產大豆的種植密度進行合理的控制,但是這種方法不適用于矮小的大豆。為了提高大豆的產量,需要合理進行種植,這樣可以將養(yǎng)分和水分輸送到植物體內,使大豆群體的生長更加均衡,促進大豆植株吸收日照、營養(yǎng),提高產量。在進行種植時,還應該注意對土壤進行適當?shù)墓芾砗褪┓剩员WC大豆的生長發(fā)育和產量。
近年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因此,在大豆種植過程中,要合理選用和施用化肥,以保證其正常的生長,達到“綠色”發(fā)展的目的,盡量減少化肥的用量。在實際種植過程中,有些種植人員會依據自身經驗控制肥料的總量,但是這種行為往往具有主觀性,會對大豆植株的生長產生直接的影響。進入分化期后,大豆需要大量的養(yǎng)分,這時要適時補施尿素,以促進植株的生長。需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是否需要追肥。如果土壤質量好,可以考慮進行追肥,但是如果植株因吸收過多的營養(yǎng)而倒伏,反而會降低產量。同時,過量使用肥料也會對土壤質量產生不利的影響,造成土壤裂縫、酸化等問題。因此,從長遠來看,施肥的選用和使用非常重要??梢圆捎糜袡C肥料、綠色肥料等方式,減少化肥的使用量,保證大豆的生長發(fā)育和產量,同時也減少對環(huán)境的影響。
水分是大豆健康生長的必需品,種植人員需要結合大豆不同生長時期對水分的不同需求,進行科學的灌溉。一般來說,大豆在萌芽期和生長初期對水分的需求較高,而到了開花、結莢和成熟期,其需水量逐漸減少。因此,種植人員需要根據大豆不同生長期的需水量,進行科學的灌溉。需要注意的是,要杜絕大水漫灌,以免造成水分過多,導致大豆根部缺氧和腐爛。在雨季時,還需要做好排水工作,避免田間積水造成大豆根部腐爛。種植人員可以采用滴灌、噴灌、微噴灌等灌溉方式,以節(jié)約用水,確保大豆的生長發(fā)育和產量。同時,也需要注意對不同品種、不同地區(qū)的大豆進行灌溉管理,以達到最佳的產量和質量。
(1)除草培土
在大豆生長過程中,雜草是影響其生長發(fā)育和產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實際田間管理中,除草和培土工作對確保大豆健康生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及時清除田間的雜草種子,以防止其擴散。特別是到了大豆生長后期,雜草會快速的蔓延,對大豆的生長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所以要做好除草工作。除草的方法可以采用物理除草和化學除草兩種方法。物理除草包括鋤草、拔草、耕作和覆蓋等方式,可以手工或機械進行操作?;瘜W除草的方法則是利用草甘膦等除草劑進行除草,但要注意使用時的安全和環(huán)保問題。此外,還可以采用農業(yè)防控技術,如間作、輪作、旋耕、翻耕等方法,以減少雜草的生長。在進行除草時,也需要注意對大豆進行適當?shù)呐嗤?,以保證其正常的生長發(fā)育。
(2)補苗
前期的準備工作做得再好,也有可能出現(xiàn)苗株枯萎的情況,所以須開展適當?shù)难a苗工作。一般在栽種完幼苗后7—10 天,技術人員應對該地區(qū)的幼苗進行檢測,將其中一些壞死的幼苗進行標記統(tǒng)計,并開展補苗工作。在補苗期間,應及時清除雜種,并選用有土壤根系的苗株進行補苗。要比原栽種的苗株進行更加深入的填埋,以保證補苗的存活率。另外,補苗工作完成后,還要進行標識和后續(xù)的復查,以保證補苗工作開展的有效性。通過補苗可有效彌補病死苗株對大豆產量的影響,確保了大豆種植的產量與品質。同時,補苗工作要細致全面,對各區(qū)域出現(xiàn)問題的苗種要及時補苗。如果某個區(qū)域要大量進行補苗時,要對其進行詳細記錄,并對這一現(xiàn)狀進行研究分析,以便為后續(xù)開展管理工作提供參考。
(3)間苗
間苗和補苗工作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進行的,間苗的工作重點是處理雜苗、病苗和密苗,以確保幼苗的生長間隔科學合理,從而確保了大豆的高產。播種初期,盡管對幼苗的間隔進行了控制,但后期的大豆生長受多種因素影響,幼苗間距改變,影響部分植株的光合作用和養(yǎng)分吸收,也可能導致大豆的產量和品質降低。因此,有關部門要加強后續(xù)田間巡視工作。及時發(fā)現(xiàn)苗株存在的問題,調整苗株間距,及時清理疏干,對稀疏的苗株及時進行補種,以提升苗株的成活率。同時,要堅持“除劣保優(yōu)”的方針,盡量保存品相好的苗株,剔除質量差的苗株。嚴格按照有關制度和標準進行間苗工作,不能憑主觀判斷,要做到科學間苗。
(4)病蟲害防治
①防治大豆根腐病
根腐病是大豆生長中比較常見且危害較大的病害,這種病害能夠在土地中傳播,隨種植規(guī)模的擴大延伸?;疾〈蠖怪仓甑母o部位有擴散性的黑褐色斑塊,會讓植株的葉片低垂枯萎。防治大豆根腐病,主要是注意播種日期和深度,再輔之以適量的藥物。在播種時,要選擇適宜的日期和深度,避免土壤過濕或過干,以及選擇健康的種子,減少病害的發(fā)生。在土壤中添加有機質,可以增強土壤的保水性和保肥能力,有利于大豆的生長。同時,可以使用衛(wèi)福、阿維菌素、多菌靈以及??说人幬镞M行防治,但要注意藥物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以避免對環(huán)境和人體造成危害。
②防治大豆灰斑病
大豆的灰斑病一般在成熟的大豆植株比較常見,發(fā)病病原菌會侵蝕植株葉片,導致植株的葉片出現(xiàn)非正常脫落的情況,從而無法健康生長,導致大豆質量和產量的降低。防治大豆灰斑病,主要利用藥物進行治理。在播種之前,可以用適量的福美雙濕性粉劑或敵克松可濕性粉劑攪拌大豆種子,降低發(fā)生灰斑病的概率。在大豆的花莢期,可以利用多菌靈膠懸劑300 倍液進行防治,噴灑在大豆葉片上。同時,還要注意田間管理,及時清理田間雜草,減少病害的傳播。在大豆生長期間,要注意定期巡視,及時發(fā)現(xiàn)植株的病害情況,以便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治。
③防治大豆菌核病
大豆的菌核病是由大豆核盤菌引起的,會嚴重降低大豆的產量。菌核病集中發(fā)生在夏季,尤其是在光線不足、透氣不好、地勢低洼、排水不好的地區(qū)更容易發(fā)生。發(fā)病的大豆植株的莖桿上會出現(xiàn)褐色的斑塊,隨著病情的加重,會出現(xiàn)白色的顆粒和絮狀的菌絲,最后變成黑色的菌核顆粒。防治大豆菌核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從最開始對菌數(shù)量進行控制。在種植大豆前,可以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減少土壤中的病原體數(shù)量。在大豆生長期間,及時清理田間雜草,保持土壤透氣性和排水性。同時,可以噴灑適量的甲基托布津500 倍液、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 倍液以及核菌凈1000 倍液等藥物進行防治,但要注意藥物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以避免藥物對環(huán)境和人體造成危害。另外,要注意及時發(fā)現(xiàn)病害,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治。
④防治大豆霜霉病
霜霉病也是大豆生長過程中比較常見的病害,主要是對大豆的幼苗產生危害。大豆霜霉病發(fā)生的主要時間在雨水較多的季節(jié),發(fā)病的大豆植株的葉脈兩側會出現(xiàn)褪綠的斑塊,出現(xiàn)不規(guī)則或者圓形的黃綠色斑點,葉片背后會出現(xiàn)灰白色的霉狀物,從而對大豆的質量造成不利影響,減少大豆的產量。防治大豆霜霉病,種植人員要重視預防工作,整合大豆的種植密度,科學合理地灌溉和施肥,增強大豆植株的抗病性。在播種之前,可以將大豆種子與適量的甲霜靈或多克夫種衣劑進行攪拌,提高種子的抗病能力。在大豆生長過程中,要及時發(fā)現(xiàn)病害,及早采取措施進行防治。可以噴灑適量的乙磷鋁300 溶液等藥物進行防治。同時,還要注意田間管理,及時清理田間雜草,保持田間通風和透光性,以減少病害的傳播。
一般到9 月底,大豆就會成熟,這時豆莢里的種子會因為觸摸而四散開來,這就是收獲的時候俗稱的“炸莢”。在收獲期間,要及時將劣質大豆剔除,并做好貯藏工作,保證倉庫的通風和濕度。要特別留意收獲的時機,過早收割會對豆類品質產生影響,如果收割太遲,可能會導致大量的豆種“炸莢”散落,從而導致?lián)p失。在收獲前,可以進行預收割處理,即將大豆草體上部分割掉,讓大豆更容易干燥和成熟。在收獲過程中,可以使用收割機進行收割,也可以手工收割,但無論采用何種方式,都要注意不要損傷豆莢,以免影響豆種的質量。收獲后,需要對豆莢進行清理、篩選和干燥處理,去除雜質,并保證豆種的干燥度和質量。最后,要對大豆進行貯藏,保證倉庫的通風和濕度,避免霉變和蟲害的發(fā)生,確保大豆的品質和儲存期限。
綜上所述,由于大豆能供給人們大量的蛋白。因此,無論是社會還是市場上都對大豆有著較高的需求。因此,只有熟練地掌握大豆綠色高產栽培技術,做好田間管理工作,才能真正確保大豆的高產滿足社會和市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