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康
(福建省武平縣電化教育中心,福建 武平 364300)
在這注重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時代,學校、家庭、社會尤其關注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思維的發(fā)展。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教師立足于對學生展開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要求,應注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激發(fā)。讀寫融合在小學語文學科中具有基礎性作用,能體現(xiàn)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更能檢驗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在平時的教學檢測中,讀寫融合起到很大的教學作用,在基本的學習中與學生的綜合考查有一定的聯(lián)系。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特點來說,教師的主要工作就是要高度重視閱讀和寫作,把讀寫更好地融合起來,盡量做到讀寫一體化,讓學生不斷充實知識領域,激發(fā)學生在語文方面的讀寫欲望,并從自身角度進行練習,促進教學策略的發(fā)展,讓教師有效進行課堂的教學。
對閱讀的整合有助于教師優(yōu)化語文課程框架,從而形成合理的教學體系。小學時期的語文課程中最關鍵的便是閱讀和作文。閱讀就是指對文章的理解,從中獲得認識;而寫作則要用活潑、富有技巧性的方式去表現(xiàn)自己的心中所想。讀寫融合即將二種教育重點相結合,雙管齊下。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完善教學策略,將學生轉變?yōu)檎n堂的主體,在完成知識教學的基礎上,通過過程與方法的探索獲得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層面的豐富體驗。在此過程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本就是相輔相成的,同時在二者結合的過程中引發(fā)教師與學生的思考,繼而產生新的學習資源,拓寬教師與學生的思維,強化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效果。閱讀可以為寫作積累素材,而寫作的落實是對所學知識記憶的強化,可以引導學生將課堂所學內化,進而完善學生頭腦中的知識框架。
“無話可寫”是當前許多小學生寫作時最頭痛的。在進行寫作練習時,經常以湊字數(shù)為目的,無法真正實現(xiàn)寫作練習的意義。教師應該要重視這些問題,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落實的過程中,應對傳統(tǒng)的教學目標與教學計劃做出調整,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fā),有效借助各方資源整合教學內容,并幫助學生在閱讀中挖掘寫作素材,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日積月累,拓寬視野,為寫作儲備知識與素材,使得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走向更為廣闊的空間,以提升閱讀課堂的完整性與連貫性,并幫助學生在頭腦中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框架,為后期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在讀寫結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了解閱讀篇目中作者優(yōu)秀的創(chuàng)作手法,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為達到這一教學效果,教師應注重課堂教學角色的轉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真正實現(xiàn)閱讀與寫作教學的相輔相成。同時,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探索更為適當?shù)恼归_方式,無形中豐富了課堂教學風格,豐富了課堂的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拓寬了文本的內容,強化了學生對于教材知識的掌握,并指導學生勾連已學的內容,減緩坡度,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在閱讀能力培養(yǎng)方面,讀寫結合能夠通過引導學生提高閱讀量、拓展閱讀面、增加閱讀深度的方式讓學生的閱讀積累水平得到不斷提升。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利用讀后感、閱讀筆記、閱讀摘抄等方式總結和歸納閱讀內容,進而促進閱讀深度。在寫作能力培養(yǎng)方面,隨著學生閱讀量以及積累量的不斷提升,學生不僅能夠積攢更多的寫作素材,同時也能積累更多優(yōu)秀的詞匯、句子并應用到寫作當中,而且讀寫結合教學也能讓學生吸取不同作家的寫作手法,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習慣養(yǎng)成方面,讀寫結合教學能夠讓學生養(yǎng)成在閱讀中進行記錄、歸納、總結來分析閱讀內容的習慣,同時也能讓學生養(yǎng)成寫下閱讀感悟、記錄生活故事等優(yōu)秀的寫作習慣,這也是學生讀寫水平提升的基礎。
課程改革已經歷時多年,但部分教師仍然不積極學習,不更新觀念,教學方法依然陳舊,缺乏新意,更缺乏讀寫結合的授課意識。在教授小學語文閱讀篇目時,通常只是重點考查學生對生詞的理解,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很少關注文中的寫作技巧以及藝術性的語言。此外,部分教師即便認識到了讀寫結合在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優(yōu)勢,但并未立足于實際展開針對性的教學設計,造成課前準備工作不足,壓抑了課堂的學習氛圍,導致學生在壓抑的環(huán)境下學習質量難以得到提高。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只會套用模板解決問題,導致當前學生的寫作千篇一律,導致學生的寫作能力得不到鍛煉,無法強化學生樹立讀寫結合的意識,難以實現(xiàn)對學生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有效培養(yǎng)。
師生的互動是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的基本支撐,開展高效的師生間相互溝通,要求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找到學生的興趣點,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正如我們平時所說的那樣:“青菜蘿卜,各有所愛?!泵總€學生想要閱讀書籍的種類不一,教師只有以現(xiàn)實學生的興趣所在為切入點,才能讓他們主動、積極地用心去學、去寫。與以往的語言教學模式相比較,部分教師在學生閱讀活動中并不能關注他們的主體位置,同時由于教師之間的語言互動與交流不夠及時令不少學生無法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更沒有辦法一起討論問題。在全新的語言閱讀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位置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教師越來越關注學生對文字的自主學習與認知能力,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真實反饋展開針對性的教學設計,調整閱讀教學計劃,營造積極向上的語文閱讀課堂氛圍,大大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效果??墒?,當前雖然有很多教師在鼓勵學生的自主學習上做得很到位,但是沒有引導學生很好地進行個性化閱讀,沒有積極探尋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樣就會導致教學效果得不到有效提高。
目前很多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意識到學生興趣主導和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學時依然采用較為單一強硬的教學方法。例如,通過布置讀書任務、設計讀書題目、寫讀后感等。這些任務不僅不會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甚至還會讓學生感覺到閱讀帶來的壓力,進而導致學生逐漸失去對閱讀的興趣。而在閱讀習慣養(yǎng)成方面,教師也并沒有采用很好的方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雖然當前很多教師倡導學生自覺養(yǎng)成閱讀習慣,但由于缺乏興趣的引導、缺乏閱讀動力、課業(yè)壓力大、電子產品的影響等因素,大多數(shù)學生并不會將閱讀當做自己的興趣和日常休息時的首選休閑方式,因此很多學生會因為缺乏閱讀興趣以及沒有閱讀習慣等問題而導致閱讀量嚴重不足。
在探究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時,教師應該積極將學生轉變?yōu)檎n堂的主體,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按照教師職業(yè)道德的要求,做課程的設計者、組織者以及學生發(fā)展的引導者。在進行課前教學設計時,教師應該秉承著公平公正的理念,從學生的實際角度出發(fā),展開針對性的教學設計,高效開展讀寫結合的教學工作。對此,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為學生選擇合適的篇目,鼓勵學生廣泛閱讀,并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實現(xiàn)對閱讀材料的理解與掌握。
以《二泉映月》這篇課文為例,教師應該首先將這曲二胡曲播放給學生,并以此作為文章的引入,奠定教材內容的感情基調,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可以在學生聽完二胡曲后詢問學生的感想與疑惑,通過引導與啟發(fā)式教育的落實將學生轉變?yōu)檎n堂的主體,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當學生提出問題后,教師應引導學生閱讀文章內容,帶著課前提出的問題尋找答案。經實驗證明,相比于漫無目的地閱讀,帶著問題去讀的閱讀模式更為有效,更有利于學生思維的激發(fā),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勤于動腦的良好習慣。在完成文章的閱讀后,教師應該及時引導學生進行課堂總結,鼓勵學生自行尋找作品相關信息,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最后,教師布置學生把自己對文章的感悟寫下來,并仿照文中精彩段落寫一段話。教師通過這種讀寫結合的模式,加深學生對各種要素的理解,深化學生的感悟,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生活經驗不足,情感體驗較弱,難以對文章產生深刻理解。而小學階段的語文教材篇目的選擇較為淺顯,以情感的傳遞為主,教師應該帶領學生進行深層的閱讀和分析。很多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時沒有進行深層次的分析與理解,只是“淺文淺教”,使得學生沒有辦法全面掌握文本中的寫作技巧。學生寫出來的文章與他們腦海中所想表達的感情大不相同,在寫作時無法真正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只是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而去完成寫作。所以,教師要帶領學生進行深層閱讀,讓他們可以發(fā)掘文本中的寫作技巧,體味文中蘊含的情感,挖掘篇目中存在的積極價值,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提高寫作水平。針對現(xiàn)如今存在的讀寫分離的問題,教師要及時對教學方法進行優(yōu)化設計,讓學生通過充分閱讀,了解文本的寫作技巧,促進寫作思維的發(fā)展。學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缺乏耐心,在進行文本閱讀的過程中,可能因為文章內容過多而產生厭煩的情緒,寫作能力難以提升。教師應該抓住此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可以使用開場白的方式將文章內容進行引入,吸引學生的興趣,從而幫助學生培養(yǎng)與閱讀有關的能力,幫助學生進行高質量的閱讀,進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對此,教師要在眾多的閱讀篇目中獨具慧眼,有效融合訓練點。在此過程中,教師應首先精讀教材,選擇恰當?shù)慕虒W內容,以便開展后續(xù)的寫作活動,加深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
如,執(zhí)教《魯濱孫漂流記》一文時,教師在引導學生緊扣文章主旨充分展開閱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將課文中描寫環(huán)境的優(yōu)美語句摘錄下來,當成自己的寫作素材。此外,在進行文章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成語、句子等積累,并為學生講解新詞語的使用方法,鼓勵學生造句,強化所學知識的學以致用。
善于模仿是小學生的天性,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在語文閱讀的教學中應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時,讓學生仿寫優(yōu)質內容,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教師通過精讀課文,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并鼓勵學生仿寫閱讀的優(yōu)質內容,使得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相輔相成。
例如,教師在執(zhí)教三年級下冊《荷花》這篇課文時,緊緊圍繞課后思考題:“畫出課文中你覺得優(yōu)美生動的語句,和同學交流?!币龑W生先品讀葉圣陶爺爺描寫荷葉、荷花的句子,學習用多種修辭手法描寫植物外形特點的寫作方法,再出示山茶花、菊花、茉莉花等圖片,讓學生仿照第二自然段描寫荷花的三種姿態(tài)的文字寫一寫圖片中的花。學生通過觀察荷花圖、讀課文,掌握了用排比的修辭手法描寫花的姿態(tài)的寫作方法,此時再讓學生用這種方法寫其他花,學生就不會有畏難情緒,就有內容可寫??梢?,教師引領學生深入品讀,能讓學生在良好學習氛圍下體味作者傳達的意境,幫助學生掌握各種寫作技巧,深化其對語言魅力的感受,是可以強化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的。
語文學習應該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學生的閱讀與寫作教學更應該向課外延伸。對此,教師可以首先深入了解學生,以現(xiàn)實為依據(jù),為學生推薦相應的積極向上的讀物,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因此,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課外讀物的作用,為學生閱讀與寫作的相互促進、相互融合做積淀。同時,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圖書角的形式為學生提供課外閱讀的機會,強化課外閱讀的效果。
以《老人與?!芬粫鵀槔?,教師可以借助教材內容向課外拓展,鼓勵學生閱讀《老人與海》這本書,并為學生放映相關視頻,引領學生感悟文中的“硬漢”這一角色。學生通過閱讀課外讀物,不但可以加深對文本的理解,還可以增加閱讀量,提升閱讀水平。如果此時再鼓勵學生將閱讀過程中積累的寫作手法應用于其日常寫作中,就能強化學生的讀寫結合能力。
讀寫興趣和習慣養(yǎng)成是增強學生讀寫能力的要點和關鍵。教師一定要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寫興趣和習慣,以便于學生能夠自覺地提高自己的讀寫水平。為此,教師首先要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關注閱讀中有趣的內容,或者通過寫作記錄有趣的故事,以便于學生能夠激發(fā)到讀寫的興趣。其次,教師應當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讓學生在閱讀和寫作時不受題目的限制。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推薦書目讓學生自由閱讀,或者讓學生自由寫作和記錄閱讀感悟以及生活趣事,這種自由的方式對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有著非常有效的幫助。
例如,在學習《景陽岡》時,教師可以利用影視劇片段激發(fā)學生對《水滸傳》的興趣,并且鼓勵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閱讀全文。為了能夠有效促進讀寫結合,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記錄的方式記下書中晦澀難懂的內容并且在課堂上集中解釋,也可以讓學生用現(xiàn)代文的方式描繪自己喜歡的人物和故事。這不僅能夠讓學生學會讀寫結合,同時也能以興趣為導向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寫習慣。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是幫助學生掌握方法的關鍵時期,閱讀與寫作是小學階段語文學科教學的重點教學內容,二者結合的教學方法當前受到教師的推崇。這就要求教師立足于實際,從學生的興趣角度出發(fā),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動性的激發(fā),豐富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更好地把讀寫融合起來,相互促進,從而提高語文學科的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