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石
2013年9月,我邀請省地礦局專家在湟源大黑溝進行由我發(fā)現(xiàn)的北華石山低海拔山脊冰川遺址的考察認定工作時,又發(fā)現(xiàn)兩塊刻有“山水龍王神”等字樣的花崗巖。兩塊石頭上都有一個叫“羊進才”的人名。還有許多小字,因年深日久,苔垢敷面,加上下半部分的文字被淤土掩埋,無法完整斷句,弄不清兩塊石頭上的文字在記述什么內容。
回來后,我打電話給湟源的董皓先生,并把照片發(fā)給他,我請董皓先生去看看那些文字,并囑咐董皓先生找一位會拓印的行家去大黑溝,把那些文字拓下來。董皓先生原為教師,退休后致力于湟源地方文化的發(fā)掘,我知道,此事只有找他。
董皓先生果然厲害,短時間內就查清了這位羊進才的大概歷史情況:羊進才,祖籍四川,清朝末年出門討生活到青海,在青海湟源峽的響河兒村學得石匠手藝,以碫石磨、石碑、石碌碡等謀生。清宣統(tǒng)元年(公元1909年),他到了當時還沒開墾田地的大黑溝居住,第二年,從政府手中取得開墾大黑溝田地的執(zhí)照,同年娶妻王氏。王氏為響河兒人氏,原為羊進才的同鄉(xiāng)唐四川之妻,唐四川病逝后,王氏帶著唐四川10歲的兒子唐添福改嫁羊進才。唐四川也是四川人,經歷和羊進才同。
董皓先生還請到了湟源畫家黨青云先生,他花了整整一天時間,把那兩塊石頭上的文字拓印出來了。
要詮釋這些文字,我以為首先要搞清楚這塊石刻所涉及到的幾個年代時間問題。“山水龍王”石上涉及到清朝和民國兩個政權,即大清宣統(tǒng)元年、二年、三年和民國元年?!疤毂I裼印笔仙婕暗揭粋€時間:壬子年。這里,壬子年和民國元年,都是1912年。那么,這幾年發(fā)生了什么呢?1908年光緒皇帝駕崩,1909年宣統(tǒng)皇帝溥儀登基,大清改年號宣統(tǒng),1911年孫中山發(fā)動的辛亥革命爆發(fā),1912年,辛亥革命取得勝利,當年 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大總統(tǒng),宣告中華民國成立。2月12日,清政府頒布《清帝退位詔書》。大清皇帝溥儀退位,改朝換代了。
歷史上每次的改朝換代,都是有人歡喜有人愁,遠在青海大山里的草民百姓如羊進才他們,感到的只是惶惶不安,他怕的是新朝改政,前朝取得的土地經營執(zhí)照在民國變?yōu)閺U紙。所以,在1912年這個政權交替、風雨飄搖的特定時間內,他要伸張他在大黑溝的權利,用什么方式呢?他是石匠,他第一個想到的,當然是用手中的鏨子,勒石為銘!
我們先來看“天保神佑”石上的文字。我以為,這塊石頭上的文字是他首先刻的第一塊銘文,而且時間在年初,因為在字里行間,充滿著他對清王朝的留戀,對民國的不屑,非常情緒化。
這塊石頭分左、中、右個面,三面都有文字。右面文字:“大清人一員”? 這“一員”“大清”人,就是指他羊進才;“子民壬子年立”:壬子年是1912年,是民國元年。但他沒有用“民國元年立”,而用了甲子紀年法:“壬子年立”,而且強調是“子民壬子年立” ,很像如今的外交辭令,通過這樣一種表達方式,他想表明,雖然改朝民國了,但我依然還是大清子民!緊跟著是“守家”兩個字。這個“家”可以理解為他自己的家,也可以理解為大清王朝。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政權更迭之時,羊進才在這里曲折地表達了自己的政治立場:他永遠是大清王朝“一員”,大清王朝的“子民”,并用“子民壬子年立”幾個字,對新成立的民國表示了不屑,他要為大清朝“守家”。? “歐顯英大功”:是對他在大黑溝占地、領執(zhí)照等方面起了關鍵作用的人,這個人在他的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所以這幾個字略大;中間石面文字的解讀,要從中間的“羊進才建莊”開始,下一句“千古占地”,再就是“王氏二人力”。意思是說,他第一個在這里打好了居住的莊廓,就是要永久地占據(jù)這塊地方?!巴跏隙肆Α敝械摹巴跏稀保撬钠拮?,“二人”是指“王氏”和王氏逝去的前夫生的孩子唐添福,“力”是說羊進才創(chuàng)業(yè)要靠王氏和她帶來的兒子唐添福兩個人的力量。最左面是“天保神佑”四個大字。 意思是要想“千古占地”,就要靠“天保神佑”了。
那怎么又會有第二塊內容差不多的刻石呢?我猜測:羊進才在第一塊文字刻好后不久發(fā)現(xiàn),雖然他發(fā)泄了自己的情緒,但他忘了自己有“執(zhí)照”這一很重要的事情。為此,他又選了一塊更大的石頭,把宣統(tǒng)元年十二月十五日至三岔口(大黑溝內一地名)、宣統(tǒng)二年領了執(zhí)照、宣統(tǒng)三年執(zhí)照生效(即“三年立”)、頒發(fā)執(zhí)照的是“西標都司”等內容都刻了上去,并且再沒有用“壬子年”,而是刻上了“民國元年八月十二日立” 的字樣。
“西標部司”,據(jù)青海地方文化學者靳育德先生解釋,是“西寧府鎮(zhèn)標五營”的簡稱,“鎮(zhèn)標”相當于現(xiàn)在的公安警察部隊,清朝時西寧府有前營、后營、左營、右營、中營,五個營,統(tǒng)稱“西寧鎮(zhèn)標府五營”,簡稱“西標”?!扒傲簟笔乔俺辞宄┻z留的意思,“部司”是“都司”的誤刻?!岸妓尽笔恰拔鳂恕敝械穆殑眨@個“都司”就是給羊進才頒發(fā)了執(zhí)照的人。
總之,我覺得這兩塊石刻文字,反映出大清倒臺、民國成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中青海丹噶爾廳大黑溝一個叫羊進才的農民的思想動態(tài)。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為了永遠保護自己的土地不受政權的更迭影響,他就勒石為銘,以便長期作證。
更重要的是,這兩塊石頭也印證了那個時代,家族有“占根”的傳說。像大黑溝石刻這樣屬私人刻記的實證,此前還沒有發(fā)現(xiàn)過,我認為,它的價值可以進中國農業(yè)博物館。
明清之際,政府實行大幅度屯邊的政策,大量移民從中原來到青海。這些百姓到青海之后,受當?shù)卣才诺絼澏ǖ膮^(qū)域居住生產,隨著人口的增長,他們開始尋求周邊無人開墾的山溝或林地,發(fā)展家業(yè)。逐漸的,出現(xiàn)了以人的姓,去命名各自居住地的現(xiàn)象,如王家山、李家溝、張家河,并把這個地方稱之為這個家族的“占根”。直到現(xiàn)在,他們的后人還會說哪里哪里是他們家族的“占根”。所以,青海好多人的名字叫占山、占林,占倉、占庫,也都與這個心理有關系。因為中國傳統(tǒng)農業(yè)文化的根本就是土地,農民擁有了自己的土地,就有了根。所以“占”這個“根”對農民來說,就是占了命根子。
那么,在這樣一塊記事石刻的中間位置,為什么又是“山水龍王神位”呢?我想這有三個意思:其一,有了“山水龍王”的“神位”在,人們便不敢毀掉刻石上的字,以利保存;其二,就是當事人以山水龍王作證,表明是真的,不是自己偽造的;其三,因為山水龍王在保護一方山水土地,既然這里的山水土地都歸我了,那么這里的山水龍王也便由自己家來供奉了。在他們的心里,就是神在左右著這里的山水土地,靠了它,他們才能生存下去。
還有一點,既然羊進才是石匠,碫造石碑是他的專業(yè),他為什么不碫造一塊石碑,把文字刻在石碑上,而是要刻在這么大一塊石頭上呢?這也應該是為了永久留存。試想,如果刻在石碑上,過了若干年后,有人把石碑給砸了或者拉倒了,這事兒不就說不清了嗎?而刻在這么大的石頭上,又有“山水龍王”的 “神位”護衛(wèi),“天保神佑”的箴語在此,誰還敢造次毀石呢?從中可見這位羊進才的精明之處。
我們總結一下:1909年(宣統(tǒng)元年)羊進才進了大黑溝,1910年(宣統(tǒng)二年)他取得開發(fā)大黑溝的執(zhí)照,1911年(宣統(tǒng)三年)執(zhí)照生效,他娶王氏為妻,之后和王氏及王氏10歲的兒子唐添福一起生活,1912年,他將“占地”經歷刻石。但羊進才的妻子王氏沒有給羊進才留下子嗣,羊進才去世后,由王氏和前夫唐四川的兒子唐添福繼承了家業(yè)。83年后的1994年,唐氏家族立家譜,其序曰:
唐四川,四川龍子縣人,清同治年間為謀生之計,從十二歲出奔西上,來至異地青海,偶遇高功石匠師傅收留學藝,藝成之后,轉至響河村作石工。期間由本地熱心人做媒,遂同王氏太君孺人婚配,即落戶于此地……后一年生子,名唐添福。至一九一一年,祖添福公已十歲,遷來黑溝村扎根定居。其年唐四川公仙逝,即由祖添福公始務農為奔(本)。
舊時婚姻講“從一而終”,丈夫死后妻子再嫁,被看作是“有傷風化”的事兒,為人所不齒,更別說這位“王氏太君孺人”在丈夫過世的當年就出門嫁了人。所以,這本家譜刻意回避了王氏帶唐添福再嫁羊進才這一事件,越過關鍵人物羊進才,讓一個10歲的孩子直接到黑溝村“扎根定居”了。
時光流逝,留有特殊文字的兩塊石頭經風吹日曬,已經越過了百年。1996年,大黑溝被批準為省級森林公園。由此大黑溝村的村民們被整體搬遷到了海西州都蘭縣香日德農場。百年變遷的歷史進程中,羊進才“人莊千古”“千古占地”的理想,也成了神話。
大黑溝現(xiàn)稱“湟源海藏咽喉原始森林公園”,成為人們喜歡的休閑旅游區(qū)。而這兩塊刻石將在原地永遠保存下去。它既是青海農業(yè)發(fā)展在一個特定階段的見證,又是大黑溝一個有歷史文化意味的標志性景點。